趙蕓
2023年4月20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就2023年一季度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其中一條令人欣喜的消息是,中國船舶工業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的地位和影響力持續攀升,產業發展也站在了新的更高起點上!
其中,中國高端船型取得了新突破,中國首艘國產大型郵輪工程進展順利,總體進度已達91%,預計今年底實現交付。
建造大型郵輪絕非易事,讓我們一起看看中國的能工巧匠是如何建造這艘“巨無霸”的吧!
在飛機出現之前,運送郵件、物品主要靠大型輪船,所以使用“郵”字,叫作郵輪。大型郵輪的噸位大、航行線路長,一般用于跨國及跨海航行。而使用旅游的“游”字的游輪,一般在內河航行,且航行距離和時間都比較短。因此,兩者在設計上有著很大的區別。
大型郵輪也被稱為能在海上航行的“星級酒店”,它和航母以及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一樣,都被譽為造船工業“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郵輪的建造還涉及酒店工程、娛樂系統等幾十個專業領域。
在鋼板上“繡花”
中國首艘國產大型郵輪長度為323.6米,高度為70米,滿員可容納6500多人,零件數達2500萬個,重達6萬噸。2500萬個零件是什么概念?一輛汽車的零件是1萬個左右,一架波音747飛機的零件是五六百萬個。因而,大型郵輪內部系統繁多、交互復雜,各種管線系統的布局以及船舶運行系統、休閑娛樂系統之間的高度集成都是難點,也為建造中的工程管理帶來挑戰。
面對大型郵輪,建造人員猶如在鋼板上“繡花”,對每一個細節的精度要求都極高。最難的是,這艘300余米郵輪的誤差必須控制在3毫米以內,因為一旦船的自重超差達到1%,郵輪的運行就會出問題。
工作人員正在裁切鋼板
為了減輕船的自重,大型郵輪在建造中,使用了大量只有4毫米厚的薄板。整個郵輪的基礎框架,都是由這些薄板搭建而成的。在通常的船體建造中,鋼板的平均厚度在20毫米左右,但在這艘大型郵輪里,鋼板變得十分纖薄,這也對操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建造現場,十幾米長的薄板需要被小心翼翼地卸下,就像是巨型的面條一樣,整個運輸過程鋼板必須保持平直,然后再運送到車間里進行裁切。
郵輪上所有的客房都是在陸地上做好,再通過自動電梯,運輸到郵輪里,焊接相連。在這艘長達300余米的巨輪里,2000多個房間拼接并安裝到船上后,要保證誤差控制在3毫米以內。
可以說,和航母、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比起來,大型郵輪是民用產品中最復雜的高端典型代表之一,有著完全不亞于另外兩者的難度。
大型郵輪就像是一座漂浮的城市,每天船上都會產生大量垃圾,但船上并沒有車輛來處理。那么,長期航行在海上的郵輪是如何有效處理垃圾,并實現綠色排放的呢?
首先,是基礎的對垃圾進行分類處理,不同的垃圾使用不同的處理手段。例如船上的食物垃圾有兩種處理方法:一是對于無害的、海洋生物可食用的,直接拋棄入海;二是丟入船上的食物垃圾桶后統一處理。塑料垃圾以及其他垃圾也有專門的回收方法。
中國首艘國產大型郵輪建造場景
其次,是綠色環保方面。該艘郵輪特別配置了高級污水處理裝置等設備設施,以處理郵輪運營中產生的大量生活垃圾,保護海洋環境。同時,使用低硫燃料油等環保燃料,結合脫硫處理設施,降低廢氣中的硫含量,保護大氣環境。
現在,郵輪的作用已經不是運輸貨物,而是圍繞著人的海上娛樂休閑服務。它不僅要滿足人們住的需求,還要有更為多樣化的娛樂活動。在該艘郵輪龐大的上層建筑上,設有生活娛樂區域。此外,船上還配備了醫療中心,診療室、手術室、X光機一應俱全。
從國產大飛機到中國首艘國產大郵輪,無處不體現著中國正在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邁進。未來如果你有機會,不妨去近距離感受國產郵輪——感受中國“智”造的魅力。
(責任編輯 / 張麗靜? ? 美術編輯 / 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