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坤鋒
摘要:
工貿企業量多面廣,歷來是安全監管的重點,而從近年來工貿企業發生的重特大火災事故調查報告中發現,其直接原因大部分涉及電焊切割等動火作業,所以工貿企業動火作業安全管理顯得尤為重要。本文通過文獻研究、比較分析、實地調查等方法,詳細分析闡述工貿企業動火作業全過程安全管理存在的實際問題和不足,針對性提出對策建議,對加強工貿企業動火作業安全管理,切實消除火災隱患具有一定的實際意義。
關鍵詞:工貿企業;動火作業;安全管理;現狀問題;優化措施建議
引言
工商貿簡稱工貿,由于行業類別較寬泛,涉及制造加工、紡織煙草、倉儲搬運、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等與人民生活衣食住行息息相關的行業,數量眾多。工貿企業涉及的物質屬于丙類易燃可燃物品,數量較大,一旦有足夠能量的引火源,極易引發火災并造成重大的人員生命和財產損失。從近期工貿企業發生的重特大火災事故來看,焊接切割等動火作業是發生重特大火災事故的主要原因。如何加強工貿企業焊接切割等動火作業安全管理、做好火災預防工作、更好保證公司員工生命財產安全,是每個企業安管人員必須重視和解決的問題。筆者從實際工作出發,分析在動火作業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隱患,結合自身工作經驗,針對性提出對策建議,本著安全工作預防為主的原則,探究如何更好提高工貿企業動火作業安全管理工作。[1]
一、工貿企業動火作業由來及安全管理現狀原因分析
(一)動火作業由來及劃分
動火作業指能直接或間接產生明火的作業。動火作業按作業區域又分為固定動火、臨時動火。固定動火是指特定時間、特定區域進行的所有動火。臨時動火指能直接或間接產生明火的臨時作業,比如:在火災危險區域進行焊接與切割、噴燈、電鉆、砂輪等可能產生火焰、火花和熾熱表面的臨時性作業。[2]
(二)動火作業安全管理現狀
1.臨時動火危險性大
從發生火災事故統計數據來看,固定動火相對來說火災危險性較小。臨時動火因工藝需要,臨時在生產作業過程中進行動火作業。由于其臨時性,加之企業安全生產責任制不健全,安全教育培訓不到位,動火作業人員安全意識薄弱,未能充分辨識動火作業可能產生的危險因素,未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極易導致火災事故發生。
2.動火作業事故隱患的背景
工貿企業相較?;髽I動火作業相關法律法規標準較少,工貿企業大部分是小微民營企業,安全生產投入不足,設備落后、防護措施不足,用工形式靈活,員工素質參差不齊,企業動火作業安全管理制度未建立或建立后落實流于形式是火災預防工作“老大難”問題。[3]
二、以事故案例分析動火作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一)近年來工貿企業動火作業典型事故案例
1.案例一:浙江4.17重大火災事故
2023年4月17日,位于浙江省金華市某工貿公司發生一起重大火災事故,導致11人死亡,過火面積約9000平方米,直接經濟損失2806.5萬元。根據浙江省人民政府事故調查組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起火原因為公司雇傭的電焊工在二層違章電焊作業產生的高溫焊渣掉落到一層,引燃放置在拉絲漆噴漆臺旁使用過的拉絲調制漆導致火災。
2.案例二:湖北4.14較大火災事故
2023年4月14日,湖北省鐘祥市某船廠發生一起生產安全事故,造成7人死亡、5人受傷。據初步調查,該事故系現場作業人員噴涂油漆時,噴霧遇明火引發爆炸。
3.案例三:河南特別重大火災事故
2022年11月21日,河南省安陽市某商貿公司發生火災造成36人死亡、2人重傷的特別重大火災事故。根據國務院事故調查組公布的調查報告顯示,火災直接原因系公司負責人在一層倉庫內無證違法違規電焊作業,高溫焊渣引燃包裝紙箱,導致起火繼而引發火災。
(二)動火作業問題及原因分析
1.工貿企業動火作業相關標準規范亟需建立完善
與危險化學品企業相比,危化品企業動火作業安全管理法規標準有三部,《GB30871-2022化學品生產單位特殊作業安全規范》《化工和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單位重大生產安全事故隱患判定標準(試行)〔2017〕121號》《化工過程安全管理導則-AQ/T3034-2022》,這三部法規標準對危化品企業動火作業提出了明確要求。而工貿企業《工貿企業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中明確特種作業必須持證上崗,其中《GB30871-2022化學品生產單位特殊作業安全規范》第1章中有“其他行業的相似作業可參照執行”,沒有強制性。應急管理部安全執法和工貿監管局于2022年5月10號明確回復《危險化學品企業特殊作業安全規范》(GB30871-2022)不適用于工貿行業。
2.安全監管部門對工貿企業動火作業安全監管相對薄弱
由于工貿企業量多面廣,工貿企業安全監管相對危化企業任務更加繁重。同時,工貿企業動火作業安全監管法規政策相對不足,而工貿企業數量隨經濟形勢變化而變化。因基礎數據更新滯后、工貿企業底數掌握困難等多種原因造成工貿企業動火作業疏于管理。
3.工貿企業動火作業人員安全意識不強
安全意識是人們頭腦中建立起來的安全觀念,對各種可能造成傷害的外在環境的一種戒備和防范心理。從以上火災事故調查報告來看,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是事故的直接原因。從事故的比例來看,人的不安全行為又占主導。然而,不安全行為不一定會導致事故,但事故一定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為所導致。
4.未建立健全動火作業安全全流程體系化管理
結合近年來發生的三起重特大火災事故來看,均是由于動火作業前未進行動火作業危險性分析,動火作業人員未取得動火作業資質證書,未持證上崗作業,未清除動火區域可燃易燃物品,未安排動火作業監護人員,動火作業中未觀察作業周邊環境,未及時采取防護、隔離等相關安全措施。平時消防設施維護保養不到位,第一時間無法探測報警并撲滅初期火災。未定期組織應急演練,發生火災后錯誤操作,失去最佳滅火時機,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三、工貿企業動火作業安全問題優化對策與建議
(一)完善工貿企業動火作業等特殊作業標準規范
在工貿企業動火作業法律法規方面,上海、無錫等地發布的《上海市安全生產條例》其中第五十一條、《無錫市工貿企業動火作業安全管理規定(試行)》對工貿企業動火作業提出了較為具體的要求,使轄區動火作業安全管理有法可依,給轄區工貿企業動火作業提供了有力支撐。因此,從全國范圍來看,盡快出臺全國性工貿企業動火作業標準規范,為工貿企業火災事故預防工作打下堅實基礎,也能推動工貿企業安全標準化管理水平的提升。[4]
(二)積極引入第三方安全監管,發揮第三方監管優勢
對于工貿企業而言,委托第三方進行安全技術服務可以更客觀、更細致、更全面查看企業動火作業制度以及實際操作中存在的隱患,提出有針對性的改進措施,積極提高企業動火作業安全管理水平。[5]
(三)組織制定完善的工貿企業動火作業安全管理體系流程和操作規程
1.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制定動火作業安全管理體系流程
筆者構建了以下動火作業安全管理流程圖,供企業參考,強調要把握以下兩個要點(見圖1)。
(1)嚴格落實工貿企業動火作業審批制度
作業前,開展作業危害因素分析,辨識作業現場和作業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風險,制定安全風險管控措施,設置好作業警戒區域,拉好警戒線,防止無關人員進入。填寫動火安全作業票(證),由相關責任人現場查看,動火作業人、監護人員必須具有作業資格并且落實好相應安全措施,作業現場警示標志、警戒區設置到位后簽字確認。
(2)制定并嚴格落實動火作業監護制度
指派專人進行監護,動火作業監護人必須經過培訓、考試,具有監護資格;掌握動火作業安全管理要求,監護過程中不得離崗,熟悉作業現場應急器材位置及使用方法,發現異常情況立即進行緊急處置。需要外部救援時,監護人應立即呼救或報警。[6]
2.制定完善的動火作業操作規程
動火作業前,清理動火現場及周圍的易燃物品,穿戴好個人防護用品,并在現場配備符合作業應急需求的滅火器、冷卻水,做好異常處理準備。動火作業中,應注意周圍環境的變化,在動火點上風位置動火。在上方進行動火作業時,下方設置接火盆、防火布等圍隔措施控制火花飛濺,防止高溫熔融焊渣火星引燃可燃物。動火作業結束后,動火作業人應消除殘火,與監護人共同確認無遺留火種后,方可離開作業現場。
(四)加強工貿企業動火作業安全警示教育
1.抓好重點人員動火作業安全培訓
屬地應急部門應整合轄區各鄉鎮街道、村居委會和消防志愿者等基層力量,廣泛發動,充分利用微信群、村居委“大喇叭”等方式加強動火作業宣傳教育工作。定期組織企業主要負責人及安全管理人進行安全教育培訓。
2.動火作業事故案例警示教育
進行動火作業安全警示教育??衫酶鞣N現代科技手段,通過圖片、實物展覽、聲像影視、模擬情景、演示等方式,展示安全生產方面的歷史資料、動火作業重特大事故造成的生命財產損失狀況,并進行動火作業事故案例分析和重大事故模擬演示。同時,促進動火作業警示教育與安全培訓有機結合,筑牢安全生產這根紅線,使工貿企業主要負責人樹立牢牢“安全紅線不能碰”的安全意識。[7]
3.做好“傳幫帶”工作
俗話說“火車跑的快,全靠車頭帶”。只有在企業主要負責人的帶領下,公司各級才能真正落實安全生產管理的各項要求,做好動火作業的各項安全教育培訓工作,提高企業全員的安全生產意識,真正減少和消除各種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8]
(五)做好應急預案演練,提高應急處置和疏散逃生能力
從列舉的事故案例調查報告中發現,造成人員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未開展應急預案演練。應急預案演練既能檢驗應急預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又能夠提高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和疏散逃生能力。
結語
綜上所述,工貿企業量多面廣,電焊切割等動火作業是企業常見的作業之一。近年來,工貿企業因動火作業而發生火災事故造成嚴重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鑒于此,本文通過較為典型的事故案例分析工貿企業動火作業火災事故風險和原因,在此基礎上提出一系列措施,如完善工貿企業動火作業標準規范依據、積極引入安全服務機構、加強企業安全教育培訓、增強安全意識、做好動火作業應急演練等措施,有效推動工貿企業動火作業安全管理工作。
參考文獻
[1]工貿企業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令(第10號),2023.
[2]《上海市安全生產條例(2021年10月28日修訂)》.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2021.
[3]化學品生產單位特殊作業安全規范GB30871—2022.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2022.
[4]河南安陽市凱信達商貿有限公司“11·21”特別重大火災事故調查報告.國務院事故調查組,2023.
[5]浙江武義偉嘉利工貿有限公司“4·17”重大火災事故調查報告.浙江省人民政府事故調查組,2023.
[6]齊江寧,劉偉濤.工貿行業安全監管工作問題與對策[J].現代職業安全,2022(06):70-72.
[7]紀佳倫.發揮第三方優勢規范動火作業——訪北京中安益生注安事務所首席咨詢師欒興華[J].現代職業安全,2017(08):12-15.
[8]莊英偉,錢重陽,楊麗梅.動火作業事故案例分析及建議[J].安全,2018,39(10):43-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