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 張貴林



《〈體育與健康〉教學改革指導綱要(試行)》中提出:“組織開展邏輯清晰、系統連貫的結構化內容體系的教學。重點教會學生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和專項運動技能。”《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提出:“要以落實學科核心素養為教育目標,實現結構化的知識與技能的學練,并關注體育與健康教育內容、體能與技能學練與比賽、體育與其他相關學科等方面的有機融合。”因此,構建專項運動技能結構化教學應依據項目本身存在的特征,設計具有結構化的大單元教學內容,以提升學生在復雜情境下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形成結構化的知識體系,培育學生結構化的思維方式,實現讓學生掌握1~2項運動技能的目標。
結構化教學應注重教材和教學過程的整體性和連貫性,強調知識、技能的關聯性和層次性,注重知識技能的運用,通過全面、系統的教學內容幫助學生掌握體育與健康課程的知識與技能,幫助學生建立系統化的學科思維。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發現知識是逐漸積累的,而不是持續堆積的,這取決于學生獲取知識的路徑,能否在真實情境中運用知識探索未知,形成結構化思維方式對知識學習具有重要意義。
一、結構化教學的設計思路
為激發學生的學練積極性,提高學生足球運動能力,教學設計過程中應遵循學生發展規律,按照課程體系,整體把握教材內容。依據《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結構化的設計思路,每節課都滲透技術練習、技能練習、情境練習、教學比賽等內容,充分體現教學內容的結構化、情境化與活動化的特征,層層遞進、逐步深入。在學習知識、練習技能、比賽運用中不斷激發學生的內驅力,培養學生的專項運動能力,共同促進學生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的課程核心素養目標的達成。
為促使學生掌握運動技能,從學生發展需求和學生心理發展規律出發設計教學活動。引導學生通過由易到難的知識與技能,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及運動能力,并強調引導學生運動習慣的養成。學生在練習過程中,教師應強調比賽能力的培養,并塑造正確的體育品德,以全面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如,從學生發展需求的角度,設計學習內容時,以游戲導入,以趣味性的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單一技術動作向組合技術動作過渡,以技戰術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通過比賽,提升學生的運動能力。從學生心理發展規律的角度,設計學習內容時,以了解足球文化為主,培養學生的戰術意識思維,養成健康生活方式,通過文化與習慣養成,培養體育品德。
二、教學內容的結構化整合
在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對即將學習的運動項目有完整動作概念的認識,教學內容通過單元整體設計,使其成為結構化教學的有效載體。將足球單元設計為18個課時,具體內容分為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技戰術運用、體能、展示或比賽、規則與裁判方法、觀賞與評價6個維度。6個維度不以單一的課時出現,而是將6個維度融入到每節課的不同環節中,將整個單元教學內容融合在一起,形成結構化教學。整個大單元教學中,應以“學、練、賽、評”為主線,對學的內容、練的要點、賽的形式、評的方式進行整體設計。
在大單元教學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基本球性和簡單足球游戲,并能進行一些簡單的傳球、接球,為本單元的學習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在以往的足球教學中(以傳球為例),足球教師先宣布每節課的內容及所要達成的目標,學生在足球教師的指導下,圍繞傳接球技術進行重復練習,練習方式一般從無球動作模仿到踢固定球,再過渡到原地2名學生1組的傳球練習,反復練習達到學會傳球技術的目的。在完成傳球技術練習后,足球教師以學生傳球準確性、動作的連貫程度及身體姿態等要素對學生進行評價,這種教學模式將足球的多元技術進行割裂教學,不利于學生對足球技術的整體掌握。依據教學經驗,設計了更適合學生掌握運動技能、形成運動習慣的大單元教學方案(見表1)。
在本單元設計時,筆者從結構化體育教學的視角出發,對小學四年級足球單元進行了重新設計,將傳接球、運球、運球突破、射門及傳球與運球、傳球與射門、運球與射門等組合技術動作,與傳跑配合、下底傳中等簡單的戰術(二過一)相結合,并融合足球常識、比賽規則、德育教育等要素,根據課時設計進行教學,使技術動作由易到難,組合技戰術由簡到繁,創設情境由淺顯到復雜的“足球嘉年華”活動。經過結構化的教學單元設計,學生不僅初步掌握了足球基本技術,還明白了所學技術在足球比賽中的運用。通過真實情境的比賽,使學生對真實的足球比賽有了完整的感知,提高了學生對足球項目的學習興趣和整體認識。
三、結構化教學策略和組織形式的選擇與運用
(一)整體設計,優化課堂教學
體育結構化教學突出的特征之一是整體性,即將零散的技術動作串聯成整體進行教學,讓學生體驗完整技術動作。如,在足球運球單元教學中,教學開始環節通過播放足球視頻的方式,讓學生整體了解完整足球比賽,并告知學生待掌握技術動作后將開展班級足球聯賽,激發學生的學練興趣。本單元主要教學內容為足球運球技術,整個單元教學以足球運球技術為主線,分別向學生講解并示范腳內側運球、腳背正面運球和腳背外側運球的動作技術要領,并結合傳球、射門等技術動作滲透比賽基本規則,讓學生在整個單元中逐步體驗豐富的組合技術動作,并設計多種動作組合的趣味游戲,如,“風狂急剎車”“紅綠燈變向”“爭分奪秒”等,對技術動作進行鞏固加深。同時,讓學生明白運球之后要做什么、怎么做,讓學生在復雜情境下合理運用所學技能,從而提升學生在比賽中的應變能力。此外,整體性教學設計不僅指足球技術的整體性,還包括在教學中滲透足球運動常識和比賽規則以及德育教育,培養學生頑強拼搏、團結合作的精神品質,實現運動能力、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的整體性教學,以此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二)循序漸進,提高課堂時效
實施結構化教學過程中,足球教師應充分了解學情,關注學生個體差異,考慮學生的運動基礎和學練能力,采用趣味性、針對性、多樣性的學練方法展開教學,提高課堂實效。如,足球腳內側踢球教學小單元共分為3個課時,第1個課時中,將2名學生分為1組,先復習原地腳內側傳接球,再進行移動中傳接球及跑位練習,并設置“叫號傳球”“穿越隧道”和“冰凍人”游戲情境,讓學生體會原地傳接球和移動中傳接球的銜接。第2個課時中,融合之前學過的運球技術進行動作組合學練,設置“足球保齡球”游戲情境,通過變向運球繞過標志桿后通過腳內側踢球的方式擊打對面的“保齡球”,既提高了學生傳球的準確性,又讓學生將運球變向后傳球動作在真實情境中進行有效銜接,以此培養學生在復雜情境中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發展能力,深入課堂實踐
結構化教學關注學生的運動能力,而運動能力是學生參與體育運動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綜合能力。如,足球二過一戰術配合學練分為3個課時,第1個課時先向學生提問:“在面對防守隊員且無法擺脫時,應該如何處理?”讓學生帶著問題觀看視頻,從中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即通過隊友的幫助進行二過一配合擺脫防守練習,再組織學生觀看動圖,向學生講解直傳斜插和斜傳直插的不同傳跑路線及場上的應用時機,之后再通過2名學生的無球跑位練習,2名學生過標志物練習及二過一之后射門得分組合動作進行學練。第2個課時設置運動情境,由弱防守過渡到強防守二過一練習,并結合過人后有守門員的射門練習,讓練習更加接近于實戰。第3個課時設置比賽情境,小場地5VS5實戰教學比賽。通過實戰比賽,培養學生在復雜情境下綜合運用所學足球基本技戰術的能力。
(四)提升體能,保障教學質量
在單元教學中,體能練習一般不以單獨的課時出現,而是滲透在每節課的不同環節中。如,在學練過程中,加入靈敏性、協調性(敏捷性)、提高肌肉力量與耐力的跨、跳、跑、鉆、爬等練習和Tabata專項體能練習以及體能游戲與比賽,能全面協調發展學生體能,形成結構化教學。對于足球專項技能的結構化教學,除了上述的教學內容和實施策略,還需要針對不同的技能進行相應的教學設計和實踐操作。具體而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結構化教學。
1.動作技術方面
足球運動作為一項開放性運動技能,包括無球技術和有球技術。其中無球技術包括起動、變向、急停、轉身、假動作等;有球技術包括踢球、停球、頂球、運球、搶截球、假動作、擲界外球、守門員技術等。在教學過程中,足球教師需要分步驟、分層次進行教學,并通過示范、指導、反饋等方式,幫助學生逐步掌握技能,同時還需要注意讓學生練習不同的技術變化和應對策略。
2.方法原理方面
方法原理方面包括戰術技巧、進攻防守策略、比賽規則和戰術應用等。在教學過程中,足球教師應通過示范展示、視頻分析、小組對抗等方式,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不同的戰術策略和技巧,并在實踐中運用和鞏固。
3.意識方面
意識方面包括個人意識和集體意識。在教學過程中,足球教師應通過情境化教學、游戲化教學等方式,讓學生具備比賽意識、團隊意識、自我約束等素質,同時還需要加強學生的心理輔導,提高他們的競技狀態和比賽心理素質。
4.體能方面
體能方面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等。在教學過程中,足球教師應注重基礎體能訓練和專項體能訓練,通過體能測試和評估,幫助學生制訂個性化的訓練計劃,并逐步提高體能水平。
5.合作方面
足球是一項集體性運動,要求隊友之間密切配合、相互信任。在教學過程中,足球教師應通過小組合作、團隊對抗等方式,讓學生感受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并逐步發揮自己在團隊中的作用。
四、實施結構化的綜合性學習評價
評價的目的是對學生體育與健康行為進行觀察、診斷、反饋引導和激勵,并衡量課程目標的達成度。本單元采用教師評定(表2)及學生自評(表3)2個方面綜合評價,各占比50%,其中足球教師針對教學比賽中學生的技戰術表現進行評分,學生則針對整個單元學習對自身進行自主評價,形成最終的單元教學評價。
足球專項技能的結構化教學需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注重個性化教學和多元化教學策略的應用,同時還需要注重評價和反饋機制,幫助學生全面提高足球專項技能水平,提高自身競技素質和綜合素養。足球選項教學的實踐應該不斷總結和反思。筆者通過教學日記、學生問卷調查、課堂觀摩和同行評估等方式,對教學實踐進行反思和改進,這樣可以不斷提高教學效果,滿足學生的需求和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綜上所述,足球選項教學需要注重多方面的實踐和方法,從技能訓練、足球文化、實踐活動、互動合作和反思總結等角度提高教學效果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