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我國地方毗鄰區域的聯合執法

2023-06-10 22:38:50葉必豐
現代法學 2023年1期

摘要:聯合執法早就存在。在執法權下沉和實行一級執法體制后,級別管轄不再發揮作用,跨行政區聯合執法尤其是毗鄰區域聯合執法的需求更加強烈。毗鄰區域聯合執法的法治基礎并不是區域合作的一般法律制度,而是“地方組織法”上的跨行政區協同工作機制條款和《行政處罰法》及單行法上的職務協助條款。當前,毗鄰區域聯合執法的組織形式有聯席會議制度、職員派遣和聯合執法隊,具有重要意義的程序機制有管轄權制度、聯合調查及證據互認制度、以結果互認為基礎的協助執行制度。從司法上觀察,當前的聯合執法還需要進一步規范,尤其不能以聯合執法組織的名義直接對相對人作出處罰決定。司法機關應當對毗鄰區域的聯合執法擔負起監督職責。

關鍵詞:區域合作;毗鄰區域聯合執法;執法權下沉;管轄權;職務協助

中圖分類號:DF31文獻標志碼:A

DOI:10.3969/j.issn.1001-2397.2023.01.04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引言

A地與B地毗鄰。A地行為人在B地違法,B地行政機關依法有權管轄。即使違法人員回到了A地,B地行政機關也有權查處。當然,如果B地行政機關行使管轄權,前往A地調查就需要承受效率代價。但是,一方面,如果像不按分類投棄垃圾之類,B地的違法行為在A地不屬于違法行為,或者如為保護環境而犧牲發展機會之類提供協助將承擔過高的代價,則A地往往不愿提供協助,B地行政機關很難追究A地違法行為人的責任。另一方面,A、B兩地行政機關也可能對同一行為人爭相管轄、重復處罰。如行為人在連接A、B兩地的高速公路上超速駕駛,分別被兩地在交界處己方一側設置的攝像頭抓拍。A、B兩地交界處未設置收費站,因而行為人的超速駕駛并未因減速而中斷。在法律上兩地行政機關都沒有理由將該違法行為處斷為兩個違法行為各自予以處罰①,也沒有理由放棄處罰。這就可能導致對行為人的重復處罰或者左右為難的法律難題。毗鄰區域的人們高度融合,生活和語言習慣相同,即使110報警電話也常常“竄界”

李斐等:《馬鞍山市博望區丹陽鎮破除地域壁壘打造蘇皖平安邊界》,載《安徽法制報》2018年9月28日,第2版。,但仍實行屬地管理原則。

上述問題由來已久。為了提高行政效率,保障法律實施的統一性,維護相對人的合法權益,以往的做法是聯合執法。20世紀80-90年代的治安管理、工商和稅收立法中就有體現跨行政區聯合執法的協助條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1986年)第34條第3款,《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1992年)第5條第3款,《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程序規定(試行)》(1993年)第28條。由于實踐中聯合執法很不規范,導致了許多違法亂象,1996年的《行政處罰法》沒有規定聯合執法,沒有規定職務協助,試圖通過相對集中處罰制度、管轄制度和委托制度加以解決。但跨行政區聯合執法的需求依然存在,單行法中的聯合執法不降反增。從有關生態環境、食品安全、交通運輸和城市管理到市場監管和遏制偽類假冒商品領域,立法以及規范性文件紛紛規定了跨行政區聯合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第80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92條,《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國發〔2012〕20號),《旅游行政處罰辦法》第5條,《廣東省查處生產銷售假冒偽劣商品違法行為條例》第17條,等。實踐中,跨行政區聯合執法集中于有關地方的毗鄰區域。

賴名芳:《滬蘇浙聯合執法查案668起》,載《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2010年11月3日,第1版;賈楠:《京津冀環境聯動執法向縱深推進》,載《河北日報》2021年8月16日,第5版;川宣城:《川渝首次開展城市管理跨區域聯合執法行動》,載《中國建設報》2021年12月7日,第7版。

聯合執法一般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行政執法機關,依據聯合執法事項目錄,共同開展行政執法,并依據法定職責,分別作出行政處理決定的行政執法方式。

金國坤:《行政組織立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22年版,第250頁。它不同于綜合執法。綜合執法是指基于政府的統一領導權,通過優化配置執法職責、整合精簡執法隊伍、下沉執法權限和力量,由一個行政機關統一行使若干個行政機關執法權并開展執法。綜合執法是以“整體政府”即政府對所屬部門的統一領導,以及將多個部門的執法權向一個部門集中轉移為法治基礎的。聯合執法原則上不存在執法權的轉移,若干個行政機關按各自的職責協同執法活動。聯合執法既可以適用于本行政區域內主管部門之間,也可以適用于毗鄰區域行政機關之間。綜合執法組織是類似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這樣的行政機關或事業單位,聯合執法則大多是松散的組織形式。

在理論上,《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以下簡稱《行政處罰法》)施行后的聯合執法曾受到合法性質疑。

董碧水:《專家稱:聯合執法不合法》,載《中國青年報》2003年5月23日,第4版;李傳水:《聯合執法應慎行》,載《人大建設》2001年第11期,第28頁。那么,毗鄰區域聯合執法能否得到法律上的支持,或者說它的法治基礎是什么?毗鄰區域聯合執法有什么樣的組織形式,以及有哪些特殊的程序機制?

一、毗鄰區域聯合執法的法治基礎

(一)基于行政區劃的事權分工

我國憲法和法律建立起了統一的行政區劃制度,地方包括省(自治區、直轄市)、設區的市、縣(縣級市)和鄉(鎮)。行政區劃制度首先表現為政權組織尤其是行政組織的層級制。《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以下簡稱《憲法》)第110條第2款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對上一級國家行政機關負責并報告工作。全國地方各級人民政府都是國務院統一領導下的國家行政機關,都服從國務院。”行政區劃制度其次才表現為全部區域的分區治理,各行政區之間彼此自主和尊重。這在憲法和法律上表現為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在“本行政區域內”依法行使職權,即屬地管理原則。

行政區劃在管理學上構成了國家治理中幅度和層次間的反比例關系。“管理幅度與層次成反比。在機構的總工作量為一定時,管理幅度愈大,則層次愈少;反之,管理幅度愈小,則層次愈多。”

周世逑:《行政管理》,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3頁。在行政機關間的溝通關系上,幅度與層次也成反比關系。嚴格的層級制能夠保證上下級行政機關間的上傳下達,政令暢通,但卻限制了各地行政機關相互間溝通和交流的充分性。異地行政機關間的溝通,需要通過共同的上級行政機關才能得以實現。如《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第3條第1款第2句規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工作涉及兩個以上行政區域的,由有關行政區域共同的上一級人民政府負責,或者由各有關行政區域的上一級人民政府共同負責。”如果不同省的基層政府需要溝通,則需要逐級上報,并通過國務院主管部門再逐級下達。每級行政機關都是一個治理節點,都要對信息進行篩選、過濾。溝通途徑越長、節點越多,則信息失真越大,溝通效果也就越有限。

在國家治理體系上,我國1978年以來的改革表現為不斷下放權力,持續擴大地方自主權。權力下放在法律上表現為事權的層級分工,即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負責相應的行政事務。這樣,地方行政機關既要維護全國的整體利益又要保障本行政區的地方利益。行政機關間的溝通不再限于上傳下達,還有各地行政機關間的平等交流。這種平等交流,初期表現為各地行政機關間的公平競爭。公平競爭的另一面則是平等合作。在當下,區域協調已成為我國的重要治理理念,跨行政區行政機關的合作已得到蓬勃發展。實踐中的典范是長三角一體化、大灣區建設、京津冀協同和成渝城市群,制度性成果則是跨行政區“協商條款”、協同立法、委托立法、共設機關、職員派遣、聯席會議、行政協議、職務協助、管轄權委托或職權委托等。

葉必豐:《區域合作法論》,法律出版社2022年版,第111、118、144、231、255頁;葉必豐:《行政機關的事務委托和職權委托》,載《中國法學》2022年第3期,第39頁。

事權的層級分工也體現為行政執法體制的改革。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要求,“根據不同層級政府的事權和職能,按照減少層次、整合隊伍、提高效率的原則,合理配置執法力量”“完善市縣兩級政府行政執法管理”。根據這一要求,國務院及其主管部門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原則上確立了一級執法體制,即行政執法事務原則上由設區的市或者縣級行政機關負責,少量行政執法事務由鄉級人民政府負責。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城市執法體制改革改進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中發〔2015〕37號),2015年12月24日發布;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基層整合審批服務執法力量的實施意見》,2019年1月31日發布,等。省級以上行政機關原則上不再具有執法權,僅負責對下級行政機關執法的指導和監督工作。

《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程序暫行規定》(2018年公布)第7條;《商務部關于進一步深化商務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商秩函〔2017〕885號),2017年11月24日發布,等。一級執法體制體現了事權層級配置的終局性

葉必豐:《論地方事務》,載《行政法學研究》2018年第1期,第21頁。,改變了執法層級制,對行政執法不再實行級別管轄。這樣,對涉及A、B兩地的跨行政區違法行為就無法按級別管轄制度由共同上級機關管轄,A或B地行政機關也往往無法單獨完成行政執法任務。

然而,前述區域合作法律制度并不能當然地為跨行政區執法提供支持。首先,前述區域合作法律制度基本上是審批監管制度。執法與審批監管是不同的職責。基于職權法定原則,審批監管意義上的區域合作制度并不能規范行政執法職責的履行。其次,有審批監管權的行政機關不一定有行政執法權。從層級觀察,國務院主管部門和省級主管部門有審批和監管權,但在實行一級行政執法體制后卻沒有行政執法權。從部門行政機關觀察,根據《行政處罰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以下簡稱《行政強制法》)規定的行政處罰和行政強制,行政執法權在被集中后,原來的行政機關就不再具有該行政執法權。

《最高人民法院〔2017〕最高法行申2156號行政裁定書》(“王增鵬等案”)。最后,有關行政機關即使都具有行政執法權,也可能各不相同。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以下簡稱《水污染防治法》)第84條規定,對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設置排污口的執法權屬于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對其他違法設置排污口的執法權則屬于縣級以上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因此,行政機關跨行政區執法合作需要有相對獨立的法律制度。

(二)跨行政區的執法合作制度

對跨行政區執法合作需求最為迫切的是毗鄰區域行政機關,尤其是區域合作密切的毗鄰區域行政機關。例如,上海市金山區楓涇鎮與浙江省平湖市新埭鎮接壤,兩地在交界處共建了張江長三角科技城,由兩地管委會共同管理。共同管理與分別執法導致了嚴重錯位,亟需聯合執法。

1.毗鄰區域聯合執法的組織法基礎。2022年修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以下簡稱《地方組織法》)為地方行政機關的跨行政區執法合作提供了組織法基礎。該法第80條第1款規定:“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根據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結合地方實際需要,可以共同建立跨行政區劃的區域協同發展工作機制,加強區域合作。”

該規定中的“可以”,不是語義學上的可以或者不可以,而是法學上相對于禁止性規范和義務性規范的授權性規范。“它授予人們可以作出某種行為或不作出某種行為的能力”

吳大英、沈宗靈:《中國社會主義法律基本理論》,法律出版社1987年版,第272頁。,“是指經法律授予的、特定主體在特定的條件下、在特定的范圍內的一種有限度的選擇權”。

喻中:《論授權規則》,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第107頁。它的作用在于“為人們的自主行為和良性互動提供行為模式,為社會的良性運作和發展提供動力與規則保障。”

張文顯:《法理學》,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72頁。因此,該規定中的“可以”充分體現了區域協調的“中央統籌與地方負責相結合”的原則,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權將建立毗鄰區域聯合執法機制,作為建立跨行政區劃工作機制的選項。

該規定中的“工作機制”被限定為“跨行政區劃的區域協同發展”,目的在于“加強區域合作”。至于它的具體內容包括什么,則并不明確,該規定也沒有以示例的形式明確解釋方向。

《江蘇省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2019〕蘇02行終105號行政判決書》(“季頻案”)。根據不確定法律概念的裁量理論

王貴松:《行政裁量的構造與審查》,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年版,第49-51頁。,縣級以上地方政府有權對“工作機制”作出合目的性裁量,探索包括聯合執法在內的區域協同機制。從法體系上來看,該規定是一條組織法而非規制法(行為法)規則,因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只能建立跨行政區行政機關間的合作機制,而不能裁量制定行政機關與相對人間的權利義務規則。

最高人民法院曾在多個判決中指出,組織法規則是不針對具體行政領域的、宏觀意義上的規則,在沒有行為法具體規定的情況下不能作為要求作為或不作為的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2020)最高法行申9586號行政判決書》(“葉勝等案”),《最高人民法院(2017)最高法行申7917號行政裁定書》(“夢巴黎家具城等案”),《最高人民法院〔2017〕最高法行申390號行政裁定書》(“周美珍案”)。最高人民法院的這一態度應被限定于組織法不能適用于行政機關與相對人關系,而并不包括行政機關相互間的關系。也就是說,最高人民法院沒有反對組織法作為組織行為的規則。建立包括聯合執法在內的跨行政區合作機制,屬于組織法行為而并非針對相對人的行政規制行為。

2.毗鄰區域聯合執法的行為法基礎。行政組織法規則依法不能對行政相對人創設權利義務。

《最高人民法院(2020)最高法行再37號行政判決書》(馬清華等案)。毗鄰區域的聯合執法除了組織法依據還必須具有行為法依據。在單行法上有關跨行政區執法協助的基礎上,2021年修訂的《行政處罰法》第26條規定:“行政機關因實施行政處罰的需要,可以向有關機關提出協助請求。協助事項屬于被請求機關職權范圍內的,應當依法予以協助。”該法所規定的職務協助覆蓋全部行政處罰,不僅包括行政部門間的職務協助,而且包括跨行政區行政機關間的職務協助。根據《行政處罰法》的上述規定,行政機關提供職務協助需要具備兩個要件:第一,有關行政機關提出了協助的請求。第二,協助事項在法定職權范圍內。司法上支持行政機關合法的職務協助,反對超越職權提供職務協助。

對于協助事項是否在法定職權范圍內的認定,實踐中比較復雜。原因在于,法律上有的協助職責條款屬于概括性規則。如《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第5條第4款規定:“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協助有關部門做好本行政區域的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工作。”該“協助”是否包括行政處罰和行政強制?在“春光農場案”判決中,法院對此作了體系解釋,認為要闡明“協助”的意義,應當結合該條例第23條第2款的規定,即“鄉鎮人民政府、基層群眾自治組織發現畜禽養殖環境污染行為的,應當及時制止和報告。”人民法院據此認為,鄉鎮政府的協助權表現為及時制止和報告在轄區內發生的畜禽養殖環境污染行為,而并不包括行政處罰和強制權。人民法院遂認定,本案被告鄉人民政府強制拆除原告養豬欄舍的行政行為,雖然屬于職務協助行為,但超越其職權,因而違法,應承擔賠償責任。

《江西省吉安市新干縣人民法院(2020)贛0824行初1號行政判決書》(“春光農場案”)。

在跨行政區職務協助中,兩地同類行政機關的職責不盡相同。一方面,不同地方所確定的機構職責不盡相同。如城管部門執法權的多寡系根據相對集中行政處罰和行政強制制度,由所在地省級人民政府決定。某地城管部門所具有的執法權,外地城管執法部門可能沒有。更重要的方面還在于,職務協助請求機關所在地和被請求機關所在地有效的地方性法規和地方政府規章不盡相同。兩地對即使需要共同遵行的法律和行政法規,也往往有不同的裁量基準。如關于《行政處罰法》第33條規定的“首次輕微違法不處罰”,即使在一體化程度較高的長三角區域,各省市在實施中的裁量也并不一致。尤其是各地的開發園區已逐漸發展為類似行政區,為其制定了特別法、設置了執法機構,形成了特殊的規則。針對類似上述情況,德國對職責的認定以被請求機關所在地有效的法律規范為依據。

《聯邦德國行政程序法》第7條,載應松年:《外國行政程序法匯編》,中國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第164頁。在我國,為了解決上述兩方面的問題,跨行政區立法主體積極開展了立法協同,為區域內的法治統一提供了保障。

毛新民:《上海立法協同引領長三角一體化的實踐與經驗》,載《地方立法研究》2019年第4期,第50頁;司濤:《著力推動京津冀區域協同立法工作》,載《天津人大》2015年第4期,第1頁;孫信志:《同向發力 同步上新 立良法促善治——川渝兩省市人大常委會2021年協同立法綜述》,載《民主法制建設》2021年第12期,第3頁。在此基礎上,毗鄰區域聯合執法中紛紛采取了求同存異的務實做法,即毗鄰區域行政機關將各自職責中相同的職責,以及可以作相同裁量的事項制作成清單目錄,在清單目錄范圍內相互協助。

《南京市聯合執法工作規則》附件(寧政發〔2015〕122號),2015年5月26日發布;肖未等:《長三角八地聯合發布“首違不罰”清單》,載《浙江日報》2022年9月1日,第2版。這樣就可以避免一方請求協助而另一方卻無職責的情形。

關于協助機制的事項范圍,《優化營商環境條例》(2019)第57條第1款可以作為依據。該款規定:“國家建立健全跨部門、跨區域行政執法聯動響應和協作機制,實現違法線索互聯、監管標準互通、處理結果互認。”也就是說,無論是違法線索還是證據,無論是監管標準還是裁量基準,無論是執法決定還是決定的執行,都可以建立跨區域行政執法聯動響應和協作機制。

二、毗鄰區域聯合執法的組織形式

基于組織法上的依據,毗鄰區域行政機關在執法的組織形式上開展了積極探索,值得總結。

(一)跨行政區聯席會議

聯席會議制度可以追溯到新中國成立初期。

《省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組織通則》(1949頒布,現已失效)第4條第1款,《各級職工業余教育委員會組織條例》(1950,已失效)第5條。當時,它是一種民主的組織形式,目的在于組織和發動各階層的人員和力量。改革開放后,聯席會議制度開始進入口岸立法和國防立法,成為部際或軍地合作機制。迄今為止,聯席會議制度很少由法律和行政法規規定,更多的是由國務院批復設立。它作為一種普遍性制度,則源于行政機構改革。1986年、1988年,國務院先后發文指出,應該撤并一些非常設機構,對已明確屬于有關部門職責范圍但又涉及相關部門協同的工作,可以設立聯席會議制度,由主管部門負責同志牽頭進行協調。

《國務院關于清理非常設機構的通知》(國發〔1986〕100號),1986年10月30日發布;《國務院關于非常設機構設置問題的通知》(國發〔1988〕56號),1988年8月11日發布。由此可見,聯席會議不是指會議活動,而是一種沒有層級隸屬關系的多個機構間協調工作的組織形式、溝通平臺或交流機制。它往往由相關組織的負責人組成,設有處理日常事務的辦事機構。該辦事機構往往由牽頭單位的辦事機構兼任。

聯席會議制度也被運用于協調跨行政區事務。早在改革開放初期,國務院就批復建立了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古三省一區聯席會議制度和上海經濟區聯席會議制度,及時協商全區性重大經濟問題,突破了行政區劃和部門的界限,推動了橫向經濟合作。

《國務院關于將東北能源交通規劃辦公室改為東北經濟區規劃辦公室的批復》(國函〔1985〕145號),1985年9月17日發布;《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務院四個規劃辦工作座談會議紀要的通知》(國辦發〔1985〕80號),1985年11月29日發布。此后,它被廣泛運用于跨行政區爭議、區域合作和毗鄰區域的聯合執法,有的還有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的明文規定。

根據《南京市聯合執法工作規則》等地方行政規范性文件的規定,作為毗鄰區域聯合執法組織形式的聯席會議,由毗鄰區域有關行政首長組成,是聯合執法的決策性組織,可以有牽頭單位,大多不設負責人,一般都設有辦事組織或聯絡人。聯席會議的職責是明確聯合執法的組織領導、工作機制、責任分工,以及工作紀律。聯席會議類似委員會制行政組織,以會議的形式開展工作,由牽頭單位或辦事組織定期或不定期組織召開,統一研究部署聯合執法的事項、方法、步驟、措施,通報情況和交流執法工作經驗,協調處理聯合執法中的爭議,研究解決聯合執法的熱點、重點或難點問題。

聯席會議雖然是一種組織法機制,但卻是一種議事協調機構

中央編辦:《議事協調機構》,載中國機構編制網,http://www.scopsr.gov.cn/zlzx/bzcs/201812/t20181206_357884.html,2022年11月9日最后訪問;胡天宇:《政府議事協調機構:運行機制與重構路徑》,載《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22年第5期,第32頁。,并未構成行政主體,并非行政訴訟的被告。在“毛春華等案”中,一審判決認為,“聯席會議辦公室作為議事協調組織,也非毛春華、沉毅公司所述及的行政征收的適格主體。”

《最高人民法院〔2017〕最高法行申141號行政裁定書》(“毛春華等案”)。該意見得到了二審和再審判決的支持。聯席會議辦公室設在某一行政機關,也不能據此確定所在機關為被告。在“周曉靜案”中,最高人民法院再審認為:“河北省唐山市信訪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并非唐山市政府的內設機構,唐山市政府亦并無周曉靜要求履行的法定職責,”

《最高人民法院〔2019〕最高法行申12668號行政裁定書》(“周曉靜案”)。因此,原告關于唐山市政府履行政府信息公開職責的請求,人民法院不能支持。

聯席會議所作的行為,從實際情況來看有兩類:第一,行政機關間的溝通行為,即內部行政行為。在“徐雪良案”中,最高人民法院認為被訴《關于建議依法嚴肅處理徐雪良進京非正常上訪行為的函》,是杭州市信訪聯席會議北京工作組向上城區信訪聯席會議作出的內部行為,“僅對行政機關內部發生法律效力,并未設定申請人的權利義務。因此,不屬于人民法院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

《最高人民法院〔2016〕最高法行申4611號行政裁定書》(“徐雪良案”)。第二,直接針對相對人設定權利義務的行為。在“柯亨保案”中,重慶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及奉節縣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參加的聯席會議,設定了原告住房、養老保險和一次性困難救助等權益。

《最高人民法院〔2015〕行監字第275號通知書》(“柯亨保案”)。在“楊斌案”中,錦州市太和區信訪工作聯席會議作出《關于新民鄉新民村楊斌信訪事項的會議紀要》,決定對楊斌被征收的土地地上物及經濟作物給予作價,并按同期銀行最高貸款利率支付2002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期間利息。

《最高人民法院〔2018〕最高法行申8723號行政裁定書》(“楊斌案”)。

聯席會議的審議有時成為一項必經程序。《深圳市總部企業認定辦法(試行)》第14、15條規定,市發展改革局在將總部企業名單核定后,應上報市總部經濟工作聯席會議審定,然后由市人民政府以公告形式公布并授予證書。在“深圳秦深案”中,最高人民法院據此認為,該聯席會議的審定系原告成為總部企業的必經程序。

《最高人民法院〔2016〕最高法行申4183號行政裁定書》(“深圳秦深案”)。在“關塘村民案”中,湖南省婁底市婁星區人民政府在對原告的林地權屬爭議及征地補償事宜的會議紀要中明確,當事雙方“如果不服,可向婁星區聯席會議或婁星區矛盾調處中心申請復核和調處。”

《最高人民法院〔2016〕最高法行申3088號行政裁定書》(“關塘村民案”)。

《行政處罰法》制定時發現的聯合執法亂象在聯席會議類案件中依然存在,聯席會議機制還有待規范。雖然不少立法要求建立聯席會議機制,但聯席會議機制的組織和運行規則不夠健全。聯席會議是否可以成為外部行政行為的一項必要程序可以視情況而定,但不應允許聯席會議對相對人直接作出設定權利義務的行政行為。如果聯席會議作出影響相對人合法權益的行政行為,且沒有對該行為自認負責的任何主體,則可以以參與該聯席會議的所有行政機關為行政訴訟的共同被告。

同時,人民法院應當切實履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1條規定的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政的職責。2022年10月15日,筆者在北大法寶案例庫檢索最高人民法院終審涉及“聯席會議”的案例,計有162件,其時間跨度為2015-2020年。分析上述案例發現,人民法院沒有支持過當事人對聯席會議的任何程序性主張和實體性請求。一方面,人民法院認為人民聯席會議及其辦公室不具有被告即行政主體資格,所作行為并非外部行政行為。另一方面,人民法院對聯席會議作出的行為(紀要或決定)又予以認可和支持。這是值得檢討和反思的。

上述案例中反映出的聯席會議的問題及人民法院的態度,雖然并非出現于毗鄰區域聯合執法,但對認識毗鄰區域執法機關的聯席會議也有借鑒意義。

(二)跨行政區職員派遣

一機關派員參加另一機關的執法活動也屬于聯合執法,在文件中一般稱為抽調人員、人員交流或干部掛職。它也是毗鄰區域聯合執法的一種組織形式。如江浙滬市場監管局和長三角示范區執委會要求在示范區實行聯合執法,建立執法干部交流掛職機制。

江浙滬市場監督管理局、長三角示范區執委會《關于支持共建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的若干意見》(滬市監綜合〔2021〕906號),2021年7月19日發布。重慶市在綦江-萬盛開展跨區域聯合執法,建立了兩地干部交叉任職、互派掛職機制。

《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綦江-萬盛一體化發展規劃的通知》(渝府辦〔2021〕8號),2021年6月25日發布。

日本針對區域合作,在其《地方自治法》第252條之17,專門規定了派遣職員的程序、受派遣職員工作期間及退休后的待遇,并明確規定受派遣職員應遵守派遣機關所在地的法令。

肖軍、王樹良譯:《日本地方自治法》,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22年版,第112-113頁。我國對派遣職員參與聯合執法還缺乏制度化。天津市的地方政府規章《天津市行政聯合執法規定》(1991)對派員參加部門間的聯合執法有所規定。根據該規定,聯合執法人員代表派遣機關執法,向派遣機關負責;派遣機關應承擔所派執法人員執法行為的法律后果。

職員派遣也可以適用于毗鄰區域的聯合執法。在“西峽龍成專利行政案”中,被告陜西省榆林市知識產權局以涉案糾紛系跨省區、重大復雜有影響的案件為由,請求省市聯合執法。經山西省知識產權局派遣,寶雞市知識產權局執法人員參與該案辦理。事后,榆林市知識產權局的上述做法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同意。國家知識產權局復函稱,根據全國知識產權系統執法人員數量不足、能力不均衡的現狀,國家知識產權局在全系統推進執法協作調度機制,包括人員、案件調度等內容,屬于行政機關內部行為。二審后、再審裁判前的2016年12月,國務院印發的《“十三五”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也規定了跨行政區聯合執法。但最高人民法院再審認為:第一,《專利行政執法證》所載執法地域是持證人工作單位所在行政區劃的范圍。寶雞市知識產權局執法人員參與辦案,與該案被訴行政行為以榆林知識產權局的名義作出相悖。第二,榆林市知識產權局接受派遣人員執法于法無據。在案證據僅有陜西省知識產權局協調保護處給局領導的報告,以及國家知識產權局的事后函復。第三,執法人員的調配手續不正式、不規范。

《最高人民法院〔2017〕最高法行再84號行政判決書》(“西峽龍成專利行政案”)。總之,最高人民法院認為異地調配執法人員應當履行正式、完備的審批手續。當然,如果有管轄權機關派遣人員參與執法,并以自己的名義承擔法律后果,則是可以認可的。

(三)跨行政區執法隊伍

“聯合執法隊”在我國曾經普遍存在,在《行政處罰法》確立相對集中處罰制度后它也依然存在,有的還有地方性法規和地方政府規章的依據

《江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辦法》(2015年)第46條第2款,《河北省海域管理條例》(1999年)第25條,《克拉瑪依市養犬管理條例》(2021)第16條,《南京市渣土運輸管理辦法》(2017年)第43條。,最近幾年,在行政規范性文件中出現得更為頻繁。分析后可以發現,它有下列特點:第一,它是在一段時間內,針對多發性熱點違法現象,多個行政部門或跨行政區協同執法的臨時性或一次性組織形式。第二,它是由一個行政機關牽頭、多個行政機關共同參與,對跨部門、跨行政區違法現象的集體檢查、集中調查、相互協同、依法移送,以及共享信息和證據的執法形式。其中,執法人員的參與基本上屬于職員派遣,執法活動主要表現為行政事實行為的行政檢查和行政調查,工作機制主要表現為集體討論、充分溝通和共享證據。第三,對作為法律行為的行政強制措施和行政處罰,各參與方需要依各自的職權,分別作出決定,而不能以聯合執法隊或其辦公室的名義作出決定。第四,實行“屬地管理”原則,不同層級行政機關聯合執法的以最低層級行政機關為標準確定案件管轄。最后,各參與機關各自承擔執法經費。政府對聯合執法進行撥款的,仍按各參與機關分配。

《溫州市財政局、溫州市水利局關于下達2022年度珊溪水源保護屬地聯合執法經費的通知》(溫財農〔2022〕7號),2022年4月27日發布。

對跨行政區聯合執法隊如何作出法律行為即行政行為,有的作了明文規定。《河北省海域管理條例》(1999)第25條規定,聯合執法隊伍要“依法行使各自的職權”;《南京市聯合執法工作規則》第2條規定,參與聯合執法的行政機關應“依據法定職責,分別作出行政處理決定(包括行政處罰、強制等)”。廣東省汕頭市人民政府曾規定“不得以‘聯合執法隊的名義出具執法文書”

《汕頭市政府關于城市管理暫行實施聯合執法的通知》(汕府〔2002〕78號),2002年5月26日發布。;廣東省中山市人民政府也曾規定“不得以‘聯合執法辦公室的名義出具執法文書”。

《中山市人民政府關于中山市城區城市管理暫行聯合執法的通知》(中府〔2002〕96號),2002年9月4日發布。但也有的地方卻規定,聯合執法隊可以“依法采取停止供電、強制拆除等強制措施,堅決予以取締關閉”

《來賓市興賓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來賓市興賓區木材加工企業規范化管理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興政辦發〔2020〕18號),2020年8月25日發布。,從而可能導致處于聯合執法隊是否具有行政主體資格的法律困境。有地方人民法院認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聯合執法隊或者類似性質的聯合執法活動在執行職務過程中侵犯其合法權益,提起行政訴訟的,應根據原告的訴訟內容及請求事項由該臨時組織成員中有行政管理職能的機關為被告,如果該臨時組織或執法活動中的成員均無相應的管理職能的,由組織該臨時機構的主管機關或人民政府為被告。”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行政訴訟中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1994年2月18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討論通過。

上海市金山區與毗鄰的浙江省嘉興市平湖市兩地綜合行政執法局,于2022年8月31日相互賦予對方管轄權,在兩地共建的張江長三角科技城設立了聯合執法隊。它實行雙隊長制,同時受兩地園區管委會領導。它在執法事項清單范圍內,開展共同執法,實現了“一塊牌子、兩地人員、協同作戰、結果互認”。

季張穎:《首支跨區域聯合執法隊成立》,載《上海法治報》2022年9月2日,第1版。它屬于跨行政區共設機構

葉必豐:《地方政府的跨行政區共設機關》,載《環球法律評論》2020年第6期,第23頁。,但其職權仍限于執法檢查,因而并未取得行政主體地位。

三、毗鄰區域聯合執法的程序機制

線索通報、信息共享、定期會商、共同研討、移送管轄、協助調查、證據互認、協助執行,以及統一執法流程和案卷標準等,都是毗鄰區域聯合執法的普遍性程序機制。其中,具有重要法律意義的有管轄權、聯合調查和協助執行。

(一)毗鄰區域聯合執法的管轄權

《行政處罰法》第22條第1句規定:“行政處罰由違法行為發生地的行政機關管轄。”違法行為發生地包括違法行為的準備地、著手地、實施地、經過地和危害結果發生地。上述地域的行政機關對違法行為都有管轄權。該條第2句規定:“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火災事故調查規定》第7條規定,跨行政區域的火災,由最先起火地的公安機關消防機構管轄,相關行政區域的公安機關消防機構予以協助但并無管轄權。《食物中毒事故處理辦法》第3條第2款規定,對跨轄區的食物中毒事故,食物中毒發生地的衛健部門具有管轄權,食物中毒肇事者所在地的衛健部門提供協助但無管轄權。

毗鄰區域聯合執法制度的任務不是解釋法律,而是在法律及其解釋已經明確,在對本地有危害影響又確實沒有管轄權情況下,或者在雖有管轄權但查處確有困難的情況下,而與相鄰區域行政機關的協同執法。它的實現形式之一是交叉檢查,對發現的違法案件移送給有管轄權的行政機關實施處罰。在江蘇省生態環境廳開展環境保護交叉檢查中,鎮江市環保局在對南京市企業的環境保護檢查時,發現浦口區丹桂路36號的南京運昶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存在違法排污行為,遂依法移送給所在地浦口區環保局。一審人民法院認為,“浦口區環保局作為浦口區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具有對在本行政區域內有關環境違法行為進行監督、管理、查處的法定職權。”

《江蘇省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2019〕蘇01行終274號行政判決書》(“南京運昶案”)。二審人民法院支持了一審人民法院的上述認定。

如果聯合執法參與方發現違法行為,無管轄權而徑行采取強制措施或處罰的,則構成超越職權。天津市有關部門組織了全市從嚴治理機動三輪車的聯合執法。被告天津市公安交通管理局河北支隊所屬的派出所民警參與了聯合執法。在天津火車站廣場世紀鐘附近,原告王金海駕駛的未懸掛牌照的銀灰色三輪車被包括被告民警在內的多部門聯合執法人員扣留,存放在河北區停車場內。原告起訴要求人民法院判決確認被告的扣車行為違法,歸還原告的機動三輪車并賠償損失。人民法院認為,被告依法“負責河北區區域內道路交通管理工作,而事發地點天津站前廣場世紀鐘附近在河東區區域內,被告無權對河東區區域內的道路交通實施管理工作,該扣車行為屬于超越職權。”

《天津市河北區人民法院〔2015〕北行初字第49號行政判決書》(“王金海案”)。

對于類似“王金海案”中需要當場決定的行政強制措施,是否可以引入追緝權而取得管轄權?原告姜振維駕車無證運輸卷煙,途徑被告遼陽市煙草專賣局轄區。被告接到舉報后前去現場,直至在毗鄰的鞍山市達道灣高速公路口查獲嫌疑車輛。

遼寧省遼陽市《燈塔市人民法院〔2019〕遼1081行初71號行政判決書》(“姜振維案”)。《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第6條第6項規定:“進出境運輸工具或者個人違抗海關監管逃逸的,海關可以連續追至海關監管區和海關附近沿海沿邊規定地區以外,將其帶回處理。”但除此以外,法律并未規定連續追緝的管轄權,即使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也無此職權,如果違法行為逃入鄰地就只能束手無策。因此,“姜振維案”被告從本轄區連續追緝到毗鄰區域,并不因此擁有地域管轄權。當然,《行政處罰法》第25條第2款規定了指定管轄。在“姜振維無證運輸卷煙案”中,被告通過指定管轄獲得了地域管轄權。審理該案的人民法院認為:“本案中查獲地雖為遼寧省鞍山市達道灣高速公路口,但經遼寧省煙草專賣局稽查總隊指定管轄,本案被告遼陽市煙草專賣局對姜振維涉嫌無煙草專賣品準運證運輸煙草專賣品一案具有地域管轄權。”

遼寧省遼陽市《燈塔市人民法院〔2019〕遼1081行初71號行政判決書》(“姜振維案”)。

但是,指定管轄制度是以級別管轄制度為前提的。如果沒有級別管轄制度,也就沒有指定管轄。如前所述,我國的行政執法在多個領域都已經改革為一級管轄,即由市縣行政機關管轄。執法權下沉到基層,意味著縣級行政機關的執法權已經轉移到鄉鎮人民政府,縣級行政機關不再具有執法權,鄉鎮人民政府具有最終管轄權,仍屬于一級管轄。上級行政機關不再管轄行政執法案件,只具有指導權、協調權和監督權。指導協調監督權并不意味著指定管轄權。因為指定管轄只是直接共同上級才有的職權,而指導協調監督權幾乎是所有上級機關都具有的職權。

這也就向我們提出,在聯合執法檢查中需要采取行政強制措施,而在有管轄權的行政機關并無人員參與的情況下,如何解決行政強制措施的管轄權問題?第一,在有管轄權的行政機關不在場的聯合執法中,對并非必要的行政強制措施,盡量不予實施;在場執法機關沒有行政強制措施事權的,不得實施行政強制措施。在上述情況下,在場的執法機關可以采取拍照等形式保全證據,然后移送有管轄權機關調查、處理。第二,在有管轄權的行政機關不在場的聯合執法中,對確有必要的行政強制措施,完全可以借助現代通信技術取得有管轄權機關的委托書或協助調查函。也就是說,在場的執法機關可以電話聯系有管轄權的行政機關,當場溝通委托事宜,并取得電子版委托書或協助調查函。《行政強制法》第17條第1款規定:“行政強制措施權不得委托。”這是指行政強制措施權不得委托給沒有該事權的組織,而并不包括具有該事權的行政機關間的委托。第三,聯合執法實施前應當經過充分討論,牽頭單位或者辦事機構應當科學制定聯合執法的工作方案,對可能發生包括有管轄權的行政機關不在場時如何實施行政強制措施在內的事務,都應有所安排。如果無管轄權的行政機關事先已經取得委托或協助調查請求,則可以避免出現越權實施行政強制措施的現象。第四,在設立具有行政主體資格的聯合執法組織的情況下,毗鄰區域行政機關也可以通過職權委托

葉必豐:《行政機關的事務委托和職權委托》,載《中國法學》2022年第3期,第39頁。,將各自管轄權共同轉移給聯合執法組織。

王辰陽:《滬蘇浙省際毗鄰區域實現城管共同管轄執法》,載光明網https://m.gmw.cn/baijia/2021-04/22/1302247597.html.2022年10月16日訪問。

(二)毗鄰區域行政執法調查合作

毗鄰區域聯合執法的程序機制之一是調查合作,實現證據共享或者證據互認。對此,我國早就有規定。早在1983年,國務院批轉的農牧漁業部文件就指出,對主要漁場漁汛要“有計劃地組織聯合檢查、互相檢查。”

《國務院批轉農牧漁業部關于發展海洋漁業若干問題的報告的通知》(國發〔1983〕134號),1983年9月1日發布。在2007年,國家環保總局等7部門就發布了跨界污染調查合作的文件。

國家環保總局等《關于加強河流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環發〔2007〕201號),2007年12月29日發布。2008年,環保部要求對跨界污染案的調查取證,相鄰地方環保部門應“在規定時間內到達同一斷面共同采樣監測,一方無故不到或不按規定監測的以另一方監測數據為準。雙方對監測數據提出異議時,應保存水樣,由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負責監測。”

環保部《關于預防與處置跨省界水污染糾紛的指導意見》(環發〔2008〕64號),2008年7月7日發布。執法調查合作在此后查處侵犯知識產權和假冒偽劣商品的規范性文件中,發展為證據互認。國務院在2011年的規范性文件中指出,應建立包括調查取證和證據互認在內的跨行政區執法協作機制。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做好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的意見》(國發〔2011〕37號),2011年11月13日發布。各地為了貫徹國務院的指示,也紛紛制定了相應的地方性法規

《廣東省查處生產銷售假冒偽劣商品違法行為條例》(2012、2020年修訂)第17條和《廣東省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管理條例》(2015)第31條。和行政規范性文件,并逐步擴大到其他行政領域。如2019年滬蘇浙皖市場監管部門聯合發布的《長三角地區市場監管聯動執法實施辦法》第5條第2款規定,因查辦案件需要,請求當地有管轄權的市場監管部門協助調查取證時,被請求機關應根據對方要求,按照執法程序,積極做好調查取證等案件協查工作,并將協查情況和有關材料反饋給對方部門。2020年以來,有關行政調查合作的地方立法得以快速發展。

毗鄰區域行政執法中的調查合作是以合法、公正為前提的。保證行政調查的合法、公正,是證據互認的基礎。在“韓桂林等跨行政區環境污染索賠案”中,江蘇省淮安市金湖縣的當事人排放污染物,造成安徽省滁州市

天長市當事人養殖業的損害。天長市主管部門委托省外中立機構進行檢測。在“謝印立等跨行政區環境污染索賠案”中,山東省臨沂市臨沭縣的當事人污染環境,造成江蘇省連云港市東海縣的養殖業損害。東海縣漁政部門委托省外中立機構進行檢測,并將取得的檢測報告抄送給了臨沭縣漁政部門。兩案的致害人都認為,只有受害人所在地主管部門的委托而致害人所在地主管部門未參與委托,屬于單方委托,不具有公正性。但兩案的人民法院都未采信致害人的質疑

《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2002〕蘇民終字第043號民事判決書》(“謝立印等案”),《安徽省滁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16〕皖11民終513號民事判決書》(“韓桂林等案”)。,對國務院主管部門規范性文件中要求的跨界污染取證合作規則未保持協同態度。

葉必豐:《基于區域合作思維的跨界污染糾紛處理》,載《法學家》2017年第4期,第72-72頁。

(三)毗鄰區域行政機關的協助執行

協助執行是以執法“結果互認”為前提的。在理論上,執法“結果互認”并不是新問題、新制度,而只是行政行為公定力的體現,但在跨行政區聯合執法中卻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將促成雙方行政機關的自覺意識。

協助執行是毗鄰區域聯合執法的重要任務之一。在跨界水污染案中,根據《行政處罰法》所規定的違法行為地管轄制度,受害地系違法行為結果發生地,受害地行政主管部門具有行政處罰管轄權。如果受害地行政主管部門依據《水污染防治法》第83條,對致害地違法行為人作出責令改正或者責令限制生產、停產整治的行政處罰,則需要致害地行政主管部門的協助。但在需要致害地行政主管部門投入較多執行力量的情況下,其實將案件移送致害地行政主管部門管轄更為切實可行。

但有時卻存在依法應當由兩地分別管轄的情形。比如,企業既有注冊地又有生產地。法律上規定,生產地行政機關對企業所作出的整改措施,除了監督轄區內的該企業生產組織執行外,還需要注冊地行政機關協助監督該企業執行。

《醫療器械生產監督管理辦法》第58條。

當然,行政機關可以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在法律上,人民法院的強制執行不受行政區劃限制。最高人民法院

表示積極支持區域合作。

《人民法院服務和保障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司法報告》,2021年11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意見》(法發〔2016〕5號),2016年2月3日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意見》(法發〔2021〕4號),2021年1月13日發布。但如果存在地方保護主義的話,無論是行政機關執行還是法院執行,困難都是相同的,重要的是行政機關比人民法院能調動更多的執行資源。

毗鄰區域行政機關間的協助執行是聯合執法中的一項制度,是區域合作機制的組成部分。與有關區域合作制度的銜接是協助執行機制取得成效的關鍵。當前,國家在

全國建立12個涉危險廢物環境跨區域聯防聯控或聯合執法機制,推動危險廢物跨省轉移“白名單”試點、處置設施共建共享機制

黃潤秋:《國務院關于研究處理全國人大常委會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執法檢查報告及審議意見情況的報告——2022年6月21日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五次會議上》,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報》2022年第4號,第689-694頁。,國務院已經批準上海探索協助執行與失信聯合懲戒相銜接,讓失信者在一地失信、各地都受限制。

《國務院關于上海市進一步推進“證照分離”改革試點工作方案的批復》(國函〔2018〕12號),2018年1月31日發布。失信聯合懲戒將是毗鄰區域協助執行的一項有效法律機制,當然它本身還在進一步探索和完善之中。

張魯萍:《環境領域失信聯合懲戒:實踐展開、制約因素與規制路徑》,載《征信》2022年第6期,第30-34頁。

結語

社會在分工的同時也在趨同和整合,網絡、大數據和智能化應用加速了社會的整合。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在設置職能部門的同時也在加強其統一領導,探索整體“智治”。在國家和社會“界面”,一方面,對社會成員來說無論執法主體是誰卻都可以說是“國家”;另一方面,政府的分層、分條、分區導致了執法主體相對獨立,單個執法主體無法對接整個社會的“界面”。因此,作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之一,行政執法體制改革被提上了議事日程。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在層級上主要是執法權下沉和實行一級執法體制,在“分條”即部門之間推行綜合執法,以及在分區治理的毗鄰區域探索聯合執法。

本研究發現,在執法權下沉和實行一級執法體制后,級別管轄不再發揮作用,跨行政區聯合執法尤其是毗鄰區域聯合執法的需求更加強烈。毗鄰區域聯合執法的法治基礎并不是區域合作的一般法律制度,而是地方組織法上的跨行政區協同工作機制條款和《行政處罰法》及單行法上的職務協助條款。當前,毗鄰區域聯合執法的組織形式有聯席會議制度、職員派遣和聯合執法隊,具有重要意義的程序機制有管轄權制度、聯合調查及證據互認制度、以結果互認為基礎的協助執行制度。從司法上觀察,當前的聯合執法還需要進一步規范,尤其不能以聯合執法組織的名義直接對相對人作出處罰決定。司法機關應當對毗鄰區域的聯合執法擔負起監督職責。

毗鄰區聯合執法要取得預期成效,還需要相應的制度保障。在較早時期,聯合執法的保障制度是基于層級關系而建立的,包括:第一,考評制度。如《農資打假省際聯合執法協調配合機制》

農業部辦公室:《農業部辦公廳關于印發〈農資打假有際聯合執法協調配合機制〉的通知》農辦質〔2012〕51號)2012年9月11日發布。規定:“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將對各省執行本機制情況進行年度考核并予通報,對于案件辦理及時準確的,給予表揚,對案件辦理拖延推諉的,給予批評。”廣東省也將生態跨行政區執法聯動作為一體化評估的重要指標。

廣東省人民政府:《推進珠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工作評價指標及評價辦法》(試行)(粵府函〔2011〕58號),2011年2月28日發布。第二,與資金資源相掛鉤。如《農資打假省際聯合執法協調配合機制》規定:“本機制年度考核結果將與下一年的農資打假項目資金安排掛鉤。”第三,追責制度。如《商務行政處罰程序規定》第55條規定,對無故拒絕協助其他商務主管部門辦理跨行政區域案件的,上級商務主管部門或有關部門依法責令改正,可以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對當事人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予以賠償。上述聯合執法保障措施可以在改進后推廣適用。

現在的行政執法實行一級執法體制,毗鄰區域聯合執法并不是按照層級關系,而是毗鄰區域行政機關協商建立的,應該更多地通過第三方評估來促進合作。但

《地方組織法》第80條第2款規定:“上級人民政府應當對下級人民政府的區域合作工作進行指導、協調和監督。”也就是說,上級機關對于地方毗鄰區域聯合執法的事前指導和事后考評、追責仍然是可行的。

Joint Enforcement of Local Contiguous Areas in China

YE Bifeng

(Koguan School of Law,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0, China)

Abstract:

Joint enforcement has long been existed. After law enforcement power transferred to lower levels and onelevel enforcement system established, the grade jurisdiction mechanism stops playing its role, while the needs of joint enforcement by interdistricts, especially those contiguous districts are getting stronger. The legal basis for joint enforcement of contiguous districts does not originate from general legal systems of regional cooperation, but from the interdistricts coordinated working mechanism clause in Organic Law of Local Peoples Governments, and from the duty assistance clause in Administrative Penalty Law and other statutes. Right now, joint conference mechanism, staff dispatch and joint enforcement units are the main organizational forms of joint enforcement of contiguous districts. With respect to the important procedural mechanisms, there are jurisdiction system, joint investigation and mutual recognition of evidence, and assistance in enforcement based on mutual recognition of results. From the judicial perspective, the current joint enforcement system needs to be further standardized, especially not appropriate for joint enforcement organizations to make administrative penalties directly to opposite parties. Judiciary shall take the supervision responsibility to joint enforcement of contiguous districts.

Key words: regional cooperation; joint enforcement of contiguous districts; law enforcement power transferred to lower levels; jurisdiction; duty assistance

本文責任編輯:林士平

青年學術編輯:楊尚東

文章編號:1001-2397(2023)01-0049-14

收稿日期:2022-11-15

作者簡介:

葉必豐(1963),男,浙江浦江人,上海交通大學法學院教授,法學博士。

①在實踐中,有個別地方將長時間自然單一行為處斷為兩個違法行為予以處罰的個案。參見《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2020)京03行終393號行政判決書》(“李清志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热这里都是国产精品| 久久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精品| 黄色网站在线观看无码| 精品午夜国产福利观看| 成人中文字幕在线| 色妞永久免费视频| 国产黄色爱视频| 91久久国产成人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AV无码综合原创| 精品久久综合1区2区3区激情| 欧美自慰一级看片免费| 免费国产高清精品一区在线| 亚洲成在人线av品善网好看|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精品| 国产综合另类小说色区色噜噜| 免费观看男人免费桶女人视频| 国产精品自拍露脸视频| 精品国产福利在线| 欧美 国产 人人视频| 三级毛片在线播放| 国产丰满大乳无码免费播放| 99这里只有精品在线| 亚洲V日韩V无码一区二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水蜜桃| 2048国产精品原创综合在线| 第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丰满少妇αⅴ无码区| 又爽又大又黄a级毛片在线视频 | 国产精品自在在线午夜| 欧美天堂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 日韩一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又色又刺激高潮免费看| 免费一级α片在线观看| 99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 国产福利微拍精品一区二区| 在线看片中文字幕| 97国产在线视频| 四虎影视永久在线精品| 五月婷婷伊人网| 国产91高清视频| 幺女国产一级毛片| 国产手机在线ΑⅤ片无码观看|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人成aaaa| 亚洲 欧美 中文 AⅤ在线视频| 欧美成人看片一区二区三区| 91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在线看片国产| 久久亚洲欧美综合|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无码| 亚洲伦理一区二区| 99九九成人免费视频精品| 色偷偷一区| 99热在线只有精品| 狠狠综合久久| 日本在线国产| 亚洲第一视频区| 国产精品香蕉| 久久精品视频亚洲|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无码久久久| 亚洲精品不卡午夜精品| 国产天天射| 久久黄色一级片| 久久黄色一级视频|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片911| 国产成人亚洲毛片| 久久人人妻人人爽人人卡片av| 欧美中文一区| 又污又黄又无遮挡网站| 久久亚洲美女精品国产精品| 亚洲欧美色中文字幕| 亚洲人成日本在线观看| 亚洲无码免费黄色网址| 毛片基地视频| 激情乱人伦|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精品| 日韩毛片免费| 亚洲人视频在线观看| 青青草一区二区免费精品| 在线免费不卡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