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杏
蘋果新產品對消費電子產業鏈提振有限,效果眾說紛紜,不過產業周期有望逐步觸底。
蘋果春晚本周上演,最為震撼的是公司官宣的首款MR產品,當然其大約3500美元的價格也超出市場預期。結合二級市場投資看,消費電子、芯片等產業鏈由于卡脖子加國內經濟承壓等因素,當前面臨需求疲軟的問題。隨著新品的重磅發布,板塊周期有望逐步觸底回升。
蘋果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主要是讓蘋果公司向研發者們展示最新軟件和技術。在本年度大會上,蘋果發布了首款具有開創性的MR產品VisionPro。
MR(混合現實)結合了VR與AR的優勢,將虛擬和真實世界合成一個虛實融合世界,其中的物理實體和數字對象滿足真實的三維投影關系,在現實世界、虛擬世界和用戶之間搭起一個交互反饋的信息回路,以增強用戶體驗的真實感,用戶也很難分辨現實和虛擬世界的區別。
MR未來有望成為元宇宙必經路線,以及科技巨頭積極布局的下一代技術。根據IDC數據預測,全球VR/AR市場規模將從2021年43.43億美元,增長至2025年的361.12億美元,復合年均增速為69.8%。而隨著索尼PSVR2、蘋果MR、MetaQuest3等主要產品的推出,以及AIGC在內容端的持續創新,整個XR產業有望迎來更快增長。
但是,蘋果VisionPro的發布一定程度上低于市場預期。一方面設備售價高昂,高于此前市場預期,產品出貨量或受限;另一方面,量產時間推遲到2024年初。不過蘋果作為全球手機、電腦等領域消費電子龍頭,其產品創新也將引領行業發展方向。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3 年6 月9 日,由于消費電子指數發布時間距今較短,短時間的估值分位數參考意義較小,選取與指數高度相關(近五年皮爾遜相關性為98%)的申萬一級行業電子指數的歷史分位數來反映行業當前估值情況。
內容端,專為空間計算打造的操作系統visionOS,可以通過眼動追蹤實現目光定位,結合Siri語音實現便捷交互;反向透視功能方面,實現穿戴設備的同時仍能夠與周圍人員保持自然交流;無邊畫布功能實現多任務高效處理,如Excel、Word等均可采用無邊畫布實現便捷高效辦公。在用戶交互、應用體驗等方面表現亮眼,有望推動產業發展。
硬件方面,光學(硅基OLED技術)和顯示(Pancake技術)最具有亮點,其中Pancake技術中最具價值的為鍍膜、透鏡、組裝工藝;硬件還涉及到芯片、傳感器、及檢測設備等。對于相關的消費電子、芯片產業鏈來說,它們或將帶來市場規模及需求端的提升。
由于海外加息等因素,目前全球消費電子需求依然相對疲軟。消費者受經濟承壓等因素的影響,加上行業積極推廣大內存和存儲組合,換機周期不斷拉長,中國手機市場需求也沒有出現明顯的反彈。
據IDC數據,今年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2.69億部,同比下降14.6%,已經連續七個季度下滑;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約6544萬臺,同比下降11.8%。
此外由于需求疲軟、庫存過剩和宏觀經濟環境惡化,一季度全球個人電腦(PC)的出貨量5690萬臺,同比下降29%,延續了2022年四季度的下跌幅度。
IDC報告指出,短期內PC出貨量將繼續承壓,但隨著全球經濟持續復蘇,加上升級Windows11帶來的換機潮,PC出貨量有望在年底恢復成長。
消費電子銷售疲軟下,芯片行業整體需求也未見起色。5月全球芯片交貨周期繼續下降,反映出供應鏈供貨持續向好,產業鏈整體仍處在去庫存周期中。
2023年以來,芯片市場需求持續萎縮,全球芯片交付周期不斷下降。“缺芯潮”逐漸消退,目前除少部分高端料及汽車芯片,各大品牌貨期正在縮短回歸至正常周期。
據集邦咨詢最新研究顯示,由于存儲芯片DRAM及NANDFlash供應商減產不及需求走弱速度,部分產品第二季均價跌幅有擴大趨勢,DRAM擴大至13%~18%,NANDFlash則擴大至8%~13%。
近期臺積電法說會表示芯片市場復蘇力度依然較弱,下修了下半年先進制程稼動率指引、全年美元營收預估以及對全球晶圓代工市場的展望(由下滑3%下修為下滑7%-9%)。
但其著眼于支持未來幾年客戶結構性增長,依然維持全年資本開支預期。結合近期產業鏈跟蹤,下半年有望見到芯片、消費電子行業周期拐點,當前或為底部區域。
展望下半年,消費電子可以關注的創新趨勢,首先是iPhone15系列。其在技術上的主要改變體現在接口、屏幕、結構件材質、按鍵、芯片、WiFi規格及攝像模組七個方面。
特別是潛望式攝像頭模組,是一種利用反光鏡或棱鏡折射光線的技術,其原理類似潛望鏡,可以將光路彎曲90度,使得光學組件與手機背面平行,從而在同等體積下實現更高倍數的光學變焦。
此外,AIGC逐漸實現元宇宙的可擴展性潛力,低成本、高效率地滿足VR/AR用戶海量內容需求。元宇宙中需要大量3D場景構建,高保真3D模型單靠人工設計開發效率低、成本高,其有望成為新的元宇宙內容生成解決方案,通過提供元宇宙環境生成的基礎設施、提供個性化內容體驗和交互方式等,更好滿足用戶需求。
(文中基金和個股僅做舉例,不做買入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