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妍穎 張杰民
近幾年我一直在低年級教學,也有一定的教學經驗。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學生在學習中有意注意所占比例隨著年齡而增加。小學生對單一枯燥的知識學習方式不能保持長時間的注意力集中,這時會出現學生在上課時“走神”的現象,低年級學生更容易出現這種情況。然而對于他們感興趣的事物如游戲、聽故事、兒歌等,卻能保持旺盛的精力。朗誦兒歌和口訣是小孩比較喜歡的活動方式。在教學中口訣能概括知識重點和技術要領簡單易記,朗讀時節奏鮮明,它是兒童啟蒙學習的一種重要的教學方法。在一年級數學教學中我廣泛地把口訣引入到課堂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對知識掌握和學習方法的培養等方面都起到積極的作用。
在“鐘表的認識”教學中,到了課前小結之時,我先讓學生相互討論,說一說讀出一個鐘表上時間的方法。由于一年級學生知識和表達能力的限制,就班上成績較優秀的學生也不能很清楚地說出來。看到學生流露出焦急的心情,我把自己編寫的兒歌展示給學生。
鐘表歌
認鐘表,時和分。
先看時針幾時過,
數數大格你便知。
學生跟著老師愉快地朗讀起來。當我再次問起認鐘表的方法時,學生紛紛大聲地朗誦“鐘表歌”來代表答案。而今我班學生在玩耍的時候,這首兒歌時常從孩子口中快樂地溢出。
在教學多位數讀法和寫法時,大多數學生對繁雜的讀寫規則搔頭不已,相互混淆,出錯率極高。為此,借助以下口訣可以幫助學生識記:
多位數讀法歌
讀數要從高位起,
哪位是幾就讀幾;
每級末尾如有零,
不必讀出記心里;
其他數位連續零,
只讀一個記仔細;
萬級末尾加讀“萬”,
億級末尾加讀“億”,
讀數規則永牢記。
多位數寫法歌:
寫數要從高位起,
哪位是幾就寫幾。
哪一位上無單位,
用“0”頂位要牢記。
這兩個口訣概括了多位數的讀寫規則和兩個知識間的相互聯系,使學生易于理解、便于記憶,很受學生歡迎。
總之,口訣在數學教學中易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注意,激發他們對學習的興趣。用口訣很容易把難記的數學知識記住,減少記憶負荷,在運用時可以加快解題速度。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選精去蕪,使它在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方面發揮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