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
德育教育在新課程標準中占據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大多數教師認為只有在道法課、語文課的教學中才適合體現,而數學是自然科學,不需要也沒有必要德育的滲透。其實不然。課堂是學校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數學學科也一樣,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以它獨特的風格,承擔起德育的任務。數學老師完全可以結合學科特點,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一.數學教學進行德育教育的意義
在《中學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了數學教學的德育內容,數學教學中的德育工作具有培養學生高尚品德、遠大志向;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培養學生一絲不茍,辦事嚴謹的科學態度;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勇于創新的精神等作用。數學教學中的德育工作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種重要的形式,它豐富、完善了學校德育工作的內容。
二.如何在數學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
1.教師靠“身正”來使學生達到“令其行”
對于學生來說,教師的人格魅力,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替代的最燦爛的陽光。因此,作為一名優秀的初中數學教師,一定要具備理想信念、學識水平、知識能力、個性情趣、品質修養、形象氣質等綜合素質,這些都可以對學生形成吸引力,這種吸引力對學生的影響,要遠遠大于教師所傳授知識。
子曰:“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學生不僅對自己的老師聽其言,而且觀其行。教師只有憑著良好的道德情操、崇高的愛崗敬業精神、高度的責任心和事業心,來對待學生,學生就會從教師的言傳身教中明白做人的道理,并依照老師的言行來調節自身的行為。
2.在教學內容中滲透傳統文化知識,對學生加強愛國主義教育
我國擁有燦爛的古代文明,并在數學科學的研究和發展上取得了偉大成就,對世界數學的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我國古代數學家以及他們所取得的成就,是使學生樹立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的最好素材。只要我們用心挖掘教材,就可以找到德育教育的素材的。我們可以通過教材中的有關知識,編擬一些既聯系實際又有思想性的數學題目,來反映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及我國社會飛速發展等相關的內容,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熱愛社會主義制度、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的思想教育。
3.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品質。
數學學科具有以高度的抽象性和嚴謹性,有極強的系統性與邏輯性,而中學生則習慣于具體思維,思維具有單一化,表面化等傾向。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我們通過幫助學生不斷糾正學習中的錯誤,逐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不斷提高運用知識、技能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數學推理的言必有據、環環相扣及在學生練習中要講究解題格式、步驟安排、書寫整齊、清潔美觀、努力尋求合理簡捷的解題方法、對結果進行檢驗,找出錯誤的原因,并自覺進行補救和改正,養成一絲不茍,堅持真理,修正錯誤,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同時培養了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和堅強的意志品質。
三.數學課的德育教育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1.要認識到德育滲透的依附性,不能占用過多的課堂時間,要讓學生在學習時覺得自然、恰當,不沖淡數學知識教學的主題。切忌將數學課變為道法課,不能脫離數學課的教學本質。
2.數學教學中德育更要講究藝術性,充分發揮情感效應。數學課堂的德育教育應具有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氛圍,這樣才能讓學生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接受知識,領悟道理,并讓學生在感情交融的情境中獲得啟迪,在不知不覺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3.數學教學中的德育,必須根據學生的思維能力、生理特征、認知水平等各個方面,來確定符合學生實際的有目的、有計劃、循序漸進地進行。學生能力的提高,思想品德的形成,總是因人而異,不可能是同一模式。因此,在保證共同施教,達到統一要求的前提下,還要照顧不同學生的層次特點,注意個別教育與共同教育相結合。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不僅僅可以起到育人的作用,而且還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相應地也就提高了教學質量。因此,德育教育不僅滲透在語文、思想品德等課堂中,更需要像和風細雨一樣滲透在數學課堂教學中。不斷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作為一名數學教師,要讓學生在學習必要的科學文化的同時,充分發揮數學的思想教育功能,使學科教學成為全面提高學生根本素質、進行德育教育的過程,成為促使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審美、學會生活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