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艷娜
在新課標中特別指出了教學要注重學生的身心發展,要能夠保護學生的求知欲、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而且目前課堂教學中也積極地提倡開展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模式。因此教學中教師更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和空間自主地學習和探究知識,真正將自主學習模式落到實處。本文探索了有效地打造自主學習課堂的策略,希望可以全面地培養初中生自主學習能力,爭取有效地提升初中課堂教學質量和初中生學習效果。
一、初中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意義
1. 初中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學校進行有效教學的前提條件
從目前的教育環境可以看出,教師教學的理想藍圖不能憑空想象,也要考慮實際運用的可能性,進行科學的教學設計。初中生是獨立的個體,對其自主學習能力進行開發具有必要性和可能性。教育不僅僅是知識的獲取、技能的增長,也是人格的建樹,教師只能進行適度的引導,剩下的要依靠初中生的自主開發,這就要求初中生具備自我學習的能力。這種能力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具有善于發現的探究意識,能夠吸納各方面的成長因子促進自身的成長與發展;二是具有批判性的反思思維,認識到自身不足并加以改正和補充,自我批判也是自主學習能力的一部分。只有做到二者的相輔相成、共同發力,教學才能取得實際的效果,個體才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2. 自主學習能力是初中教育階段初中生獲得自主成長的關鍵
根據初中生的成長發展規律,每一個階段的初中生雖然都沒有形成獨立健全的人格,但是已經擁有了自我的意識,這兩者的互相矛盾如果得不到有效調節甚至出現矛盾激化,很有可能造成初中生性格的缺陷。因此,在初中這一成長的關鍵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必要的。此外,自主成長也絕非自我孤立地獲得成長,而是要獲得外部環境和學習條件的支持。初中生的自主成長更是要在教師、同學等相關人員的陪伴下,獲得情感、認知、行為、道德等方面的充分發展。
3. 自主學習能力是初中生終身學習的需要
終身學習是當今教育領域的一個熱門話題,也是教育的最終目標之一。具有終身學習能力的人,擁有自己的思想,心智較為成熟,在社會的發展變化之中能夠獲得更多的收獲。終身學習的前提之一是個體擁有自主的學習能力。學習是無處不在的,而能否發現知識的存在并且及時有效地將其收納進自己的知識寶庫,拓展自己的知識廣度、深度,是自主學習能力重要的檢驗標準。此外,初中階段對于自主性學習意識的培養,其功效具有長期性、穩定性,也許在當時沒有獲得良好的成效,卻在未來得到了彰顯,這也為終身學習創造了一個良好的開始。
二、初中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促進培養策略
1. 營造學習環境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營造寬松自由的學習氛圍。首先,要求教師把自己外在的權威轉化成內在的權威,即去除外表的威嚴,注重塑造以淵博的知識和高尚的師德為核心的內在的具有親和力的人格形象。其次,建立一種資源分享的伙伴性師生關系。當教師給初中生傳授知識時,不是自上而下的“給予”,而是與初中生一道去探索,在主觀上“分享”他們尚未獲得的經驗與知識。再次,教師應當尊重初中生的個性、差異性。當然,尊重初中生并不是對初中生遷就,而是以激發初中生的潛能為前提。學習活動是與初中生的文化背景相聯系的,在分析初中生的實際文化背景情況下,把高速中的復雜問題進行分解,引導初中生進入學習情境,逐步加深理解,把新的知識融合到原有的知識結構中去。積極組織初中生分組學習、互相協調、討論、交流,幫助自主學習。
2. 制作導學任務單
導學任務單是初中生課前的導學清單,由學習指南、學習任務、創造性學習和導學疑問四部分組成。其中,學習指南中明確了學習目標、學習方法、課堂學習形式以及教學重點和難點。學習任務的設置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難度應適當。任務難度過大會導致初中生學習受挫,喪失信心,失去學習興趣。任務過于復雜繁瑣則容易造成初中生抓不住重點,偏離教學目標。學習任務一般是對基本知識點的歸納、聯系和綜合分析,或對重難點的鞏固性練習,或形成完整知識鏈體系,讓初中生形成新舊知識的聯結或深化。創造性學習一般是拓展性題目、知識綜合運用等難度稍大的問題,訓練初中生發散式思維,深化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為學有余力的初中生提供進一步學習的材料。導學疑問對教師精準備課、高效進行課堂教學活動具有指導作用。
3. 合理安排課堂時間
初中生知識積累有限,思維也不夠成熟,獨立學習和思考需要時間,而課堂時有限,需要教授的知識又多,初中課堂是時間緊任務重,因此,很多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往往會把課堂安排得非常緊湊,絕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傳授知識,顯然這不利于初中生自主學習。因此,教師要合理分配課堂時間,給予初中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引導初中生探索和思考,這就要求教師在講解時要把握住重點和難點,不能所有的知識點都面面俱到,這樣才縮短講解時間,留出時間和知識點,讓初中生自己去學習、思考。
4. 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是做好自主學習的有效手段,能有效提高初中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小組合作學習是指在課堂上,以初中生為主,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來學習知識。教師把問題提給小組,只負責提出問題、提供思路,對初中生的干預比較少。主要還是小組成員自己去查閱資,學習相關知識,思考提出的問題,然后通過討論來得出結論,從而掌握知識。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一定要為初中生規定教學內容,提出具體的問題,要讓初中生圍繞教學內容和問題進行學習和討論,在課堂結束后要掌握與之相關的知識。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培養初中生自主學習,喚醒初中生自我意識過程中,教師要主動了解初中生所思、所想、所做,并根據班級初中生的實際情況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初中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面臨諸多阻礙,教師在實踐教學過程中需要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明確自主學習能力的概念,充分理解教學過程中培養初中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性,嚴格遵循自主學習能力的培育原則,制定完善的培育策略,以滿足初中生的成長與發展需要。
參考文獻:
[1]王偉德.中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策略[J].甘肅教育,2018,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