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建文 陳曦



摘 要:搗固裝置是搗固車的最主要工作裝置,用于搗固鋼軌兩側的枕底道碴,提高枕底道碴的密實度,并與起撥道裝置相配合,消除軌道高低不平,增強軌道的穩定性。搗固裝置的工作直接影響作業的質量和效率。現行搗固車作業時,給定的夾持時間長短,不同單位,不同車型之間差異較大。本文通過原理分析,定義了時間長短和控制方法,引導標準化搗固作業,提高線路作業質量。
關鍵詞:搗固車 搗固作業 夾持時間
1 概述
搗固作業是有碴鐵路維修養護的重要方式,選擇合適的搗固參數,有利于提高線路質量。其中最重要的作業參數是夾持時間,當起道作業時,因為給定的基本起道量,作業后,軌枕會被抬起,軌枕底會形成空隙,這個空隙如果沒有被石碴填充,或石碴填充不密實,容易形成局部“空吊”,需要在搗固作業時,通過搗固振動和搗固夾持作業,把軌枕邊緣的石碴擠壓到軌枕底部,填充軌枕底的空隙,讓道碴顆粒在夾持力和振動作用下重新排列,提高道床的密實度,使道床的穩定性更高,保證列車行駛安全。搗固振動的頻率和夾持壓力每臺車基本是一樣的,那么搗固夾持時間參數在整個作業過程中就起決定性的作用。搗固夾持時間決定了軌枕底石碴的多少,石碴密實度,軌道線路是否能提供足夠的支撐力量,線路能保持優良的時間長短。
已有的技術資料介紹,同時大家經驗認為,夾持時間選擇0檔時,搗固夾持時間為0,每增加一檔時間加大200ms;本文通過原理分析和示波器實測驗證,發現實際情況和經驗有一定的偏差。
2 實驗過程
搗固夾持時間是由操作人員根據線路實際情況選擇輸入的,有0-9共10個檔位可選擇,具體每個檔位選擇的延時時間,下面具體對比分析模擬車和網絡車的實現過程。
以08-475模擬車搗固夾持時間為示例:搗固夾持時間控制電路在程控主機板中,如下圖示意:
搗固下插作業時,當左右搗固裝置都到達下位時,開始執行搗固延時程序,搗固延時控制電路主要由555定時電路實現。相關延時部分電路簡化如圖2。
555定時電路工作原理,圖1中有兩個比較器C1、C2,搗固延時程序開始時,Q7輸出高電平,比較器C2中Vc2電壓為Vcc,VR2電壓為1/3Vcc,C2輸出高電平;Vc0電壓為2/3Vcc;當搗固延時程序開始時,TH電壓慢慢變大,當TH電壓大于Vc0時,C1輸出低電平;VO輸出低電平,搗固延時結束,Q7變為低電平。電容與第7腳之間有一個電阻,搗固延時結束后,能把電容上存儲的電量通過7腳釋放掉。
依圖2中555定時電路,它的定時時間可通過公式計算得到,T=1.1*R*C,T的單位為秒,R單位為歐姆,C單位為F。電路中電阻R可由作業人員通過0-9檔位選擇從22.1K-120K變化,電路中電容C是14.7uF固定不變的。
搗固延時選擇不同檔時,VH電壓變化如下所示:
測試對象為08-475程控主機板,實測值因為讀數和電阻電容的偏差,與計算值存在微小差異;
所有模擬搗固車的搗固延時電路由上述555電路構成,它們的延時時間對應上表的檔位選擇。
3 實際工作情況
株所版網絡搗固車主要有四個車型,每個車輛的開發人員不一樣,因此搗固延時的工作方式稍有區別。它們的共同點是,由兩個參數共同決定延時時間。參數0,選擇0檔時的延時時間;參數1,設置每檔變化幅度。延時時間T=參數0+k*參數1,K為選擇的檔位;根據實測數據,結合電路分析,模擬車參數0為357ms,參數1為180ms。
1、08車通過JS11.21設置參數0,設置的數值*5,為實際ms;JS11.43設置參數1,設置的數值*5,為實際ms。正確的的參數0設置為71,參數1設置為38。
2、09車通過JS11.55設置參數0,參數1程序固化為200ms。
3、08-475通過定時參數中第34項設置參數1,參數0程序固化為定時參數中第34項設置值。
4、DWL-48通過Q0F0定時參數設置參數0,設置值除以2.5為實際值ms,參數1程序固化為200ms。
不同的車輛,因為設置參數差異,選擇相同的檔位,夾持時間可能有較大的差異。
搗固夾持作業時常用檔位選擇2、3、4檔,網絡車和模擬車的時間有一定差異,對參數進行優化后,使不同車輛在2、3、4檔作業時,偏差盡可能小。優化后的參數如表2:
黃色格為優化后的建議參數,橙色格為軟件固化不能修改的參數。當前國鐵集團工電部機械設備處對搗固車搗固夾持時間的要求是:夾持時間:0.8s~1.0s,對應3~4檔,修改后的參數能滿足作業控制要求,同時又能與模擬車設置保持基本一致。
4 實際應用
搗固夾持時間選擇長短,短期作業精度影響較小,即使選擇0檔,也有一定的夾持時間,曾經在dwl-48網絡車上發生過一次故障,DO模塊外部輸入的24V電源故障,造成右側的搗鎬完全沒有夾持動作,左側正常夾持,經過穩定作業后,人工用道尺復測水平正常,隔天晚上,檢測到的TQI值2.8,與其它線路段對比,TQI沒有明顯區別,事后分析,雖然右側沒有夾持動作,但當搗固下插和振動時,還是有部分石碴進入到軌枕底,短期內能支撐軌道的穩定,但線路運營一段時間后,可能線路質量變化較快,線路能保持穩定的狀態較短。
搗固夾持動作有兩個條件,其一是夾持時間,依靠搗固夾持的作用把軌枕底石碴空隙填充滿,需要一定的時間,時間太短,軌枕底部的空隙無法有效填充滿,夾持時間太長也不合適,會降低搗固作業速度。現有我國鐵路道床大部分是石灰巖道碴,石灰巖強度較低、易粉碎,遇水容易板結,板結后搗固下插困難,作業效率降低,搗固夾持時間長,會加快道碴的破碎和粉化速度,縮短道碴使用壽命,因此需要選擇合適的夾持時間,即經濟又能保證搗固作業質量。在保障作業質量的前提下,搗固夾持這個時間宜短不宜長。
搗固夾持另一個條件是恒定的夾持壓力,當來自石碴的阻力等于夾持壓力時,夾持油缸停止動作。正常情況下,夾持壓力會大于阻力,因此可以看到夾持油缸有明顯的動作。有的線路有板結情況,搗固下插困難,夾持沒有明顯效果,這種線路很難保證作業效果和線路維持時間。
搗固夾持的作用是使石碴填充滿軌枕底的空隙,同時使軌枕底石碴密實,要達到質量效果,夾持油缸必須有一定的伸縮距離,我們可以用這個伸縮距離指標衡量搗固夾持作用的效果。根據現場使用經驗反饋,一次搗固作業時,這個距離3-5cm為宜。對應夾持時間檔位選擇3-4檔,單鍘鎬尖的移動距離為525mm-875mm。較短的距離可能只是軌枕底兩側部分空隙填充了石碴,軌枕中心下方可能是空的。短期來看,可能沒有區別,長期來看,可能沒有填充滿石碴的線路TQI變化得更快。如圖5。
當前鐵道線路主要有兩類,快速線路軌間距600mm,軌枕類型多為Ⅲ型,軌枕寬度280,搗固作業時,石碴阻力大,搗固夾持需要更長的時間,根據工務人員多年的工作經驗,搗固夾持檔位選擇4,夾持時間1.1秒,既能滿足作業質量要求,作業速度又有保證,是一種經濟適用的選擇方案。當前大機段用戶多數選擇這一檔位進行搗固作業,也有的用戶選擇3檔作業,每分鐘能多搗固一次,作業速度快5-7%;對于作業質量,這兩種選擇短期內看不出有什么不同,需要后期對這兩個檔位進行長期跟蹤分析,才能做出判斷,就理論分析來說,選擇4檔作業相對于3檔,能提高軌枕底石碴密實度,能使線路保持更長時間。
普通線路,軌間距570mm,軌枕類型多為Ⅱ型,軌枕寬度較窄,搗固深度淺,作業質量要求稍低,搗固作業時,石碴阻力較小,搗固夾持時間可以減小,根據工務人員多年的工作經驗,搗固夾持檔位選擇3,夾持時間0.9秒。其它,如果連續軌間距較小的線路,使用了搗固加寬塊的場景,也可考慮選擇檔位3。
兩次搗固作業時,一般選擇2檔,夾持時間0.7秒,這種方式主要用在起道量大于20-25mm的線路,軌枕底部的空隙較大,第一次搗固作業把石碴擠壓到軌枕底部,第二次搗固使石碴更密實;從經驗來說,采用兩次搗固比采用一次搗固加長夾持時間效果好。第二次搗固時,石碴能快速填充稿稿窩,相比于只用一次搗固,能得到更多的石碴補充,搗固后,道床穩定性更好;橋梁上、障礙物前后,鋼軌接頭前后等其它一些特殊情況,可能會用到兩次搗固,目的是為了軌枕底有更好的支撐效果。兩次搗固的作業速度較慢,非必要不要選擇這種作業方式。
三次搗固作業,作業條件同二次搗固,很少用到,夾持時間一般選擇2檔。
合適的搗固夾持時間選擇是做出高質量線路的必要條件,了解了夾持時間的檔位控制方法,對作業人員有指導意義。對一些非常規的線路,如道床板結,石碴特別松軟,特別密實的線路等,需要依實際情況做出調整。對于新修建的線路,需要多次重復搗固作業,工作量大,作業速度快是首要目的,可以根據線路實際情況選擇低一檔位的夾持時間。但至少要選擇2檔。
上述主要描述單機作業模式,即線路只搗固作業一次;還有雙機配合作業方式,即前一臺搗固車作業完成后,后一臺車再搗固作業一次,相應夾持時間的檔位選擇可考慮降低一檔,但雙搗時,至少選擇2檔,單搗時,至少選擇3檔。
5 結語
通過規范搗固夾持時間控制標準,夾持時間的輸入控制方法,來指導搗固作業過程,使搗固作業標準化,提高線路作業質量和延長維修線路的時間周期。通過規范搗固夾持時間控制,有利于我們對其它搗固作業條件進行優選,選擇出最合適的搗固作業過程控制方法,提高線路搗固作業質量和作業速度。
參考文獻:
[1]韓志青,唐定全.抄平起撥道搗固車[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1997:36-57.
[2]王友勇.08/09-32型搗固裝置改造設計[M].鐵道建筑,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