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希琳
交通是興國之要、強國之基。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對交通運輸相關工作作出部署安排,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未來五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關鍵時期,也是交通運輸進入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新階段的重要五年。在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印發《加快建設交通強國五年行動計劃(2023—2027年)》的重大意義何在?如何高標準、高質量推進交通強國建設各項工作?交通運輸部綜合規劃司有關負責同志對相關熱點問題進行了回應。
打通服務新發展格局的交通通道
《經濟》: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加快建設交通強國作出重要指示,為新時代交通運輸發展指明了方向。在新的發展階段,交通運輸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什么?
綜合規劃司有關負責同志:2020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八次會議時強調,“流通體系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基礎性作用,構建新發展格局,必須把建設現代流通體系作為一項重要戰略任務來抓”。2022年4月,總書記主持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指出,“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對保障國家安全,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擴大內需,推動高質量發展,都具有重大意義”。構建新發展格局,關鍵在于實現經濟循環流轉和產業關聯暢通。交通運輸是國民經濟中的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產業和重要的服務性行業,是現代流通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內容,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服務保障和先行領域。
為充分發揮交通運輸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服務保障和先行作用,2021年1月,交通運輸部印發了《關于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提出了5個方面的重點任務:一是完善綜合交通網絡,擴大循環規模;二是構建現代物流體系,提高循環效率;三是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增強循環動能;四是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保障循環安暢;五是優化政府治理,降低循環成本。由此可見,交通運輸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出發點是服務國民經濟循環規模的擴大、循環效率的提高、循環動能的增強、循環過程的安暢、循環成本的降低;交通運輸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落腳點是強網絡、建體系、抓創新、促開放、優治理。
下一步,交通運輸部將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扎實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著力“強網絡、建體系、抓創新、促開放、優治理”,構建現代化交通基礎設施網絡,構建優質高效運輸服務體系,推動交通運輸創新發展,加強交通運輸開放合作,優化交通運輸政府部門治理,奮力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努力當好中國式現代化的開路先鋒,支撐擴大內需戰略,推動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提供堅強服務保障。
《經濟》:日前《加快建設交通強國五年行動計劃(2023—2027年)》印發,提出了未來五年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行動目標和行動任務。這一行動計劃的印發有何現實意義和指導意義?如何推動目標和任務得到貫徹落實?
綜合規劃司有關負責同志:在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交通運輸部聯合鐵路局、民航局、郵政局、國鐵集團制定印發了《加快建設交通強國五年行動計劃(2023—2027年)》(簡稱《五年行動計劃》),提出現代化綜合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行動、運輸服務質量提升行動、交通運輸服務鄉村振興和區域協調發展行動、交通運輸科技創新驅動行動、交通運輸綠色低碳轉型行動、交通運輸安全生產強化行動、交通運輸開放合作提升行動、交通運輸人才隊伍建設行動、交通運輸管理能力提升行動、加強黨的建設等“十大行動”及53項具體任務,將黨的二十大對交通運輸工作的部署安排落實到各項行動任務之中,確保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關鍵時期,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各項工作取得新的成效。可以說,《五年行動計劃》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具體行動,是扎實推進“兩個綱要”實施、做好“十四五”“十五五”兩個五年規劃銜接的重要抓手,是當好中國式現代化的開路先鋒、率先實現交通運輸現代化的關鍵舉措。

《五年行動計劃》按照任務式、條目式、清單式體例編寫,提出了一系列具體化舉措、標志性成果、可量化目標,并提出三項實施要求,確保各項行動任務得到落實。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工作機制,加強工作銜接,強化推進實施。二是加強政策保障,加大政策傾斜力度,做好各行業各專項“十四五”規劃中期評估調整、“十五五”規劃研究編制、年度重點工作安排等與行動計劃的銜接。三是強化實施管理,細化工作方案,切實加強目標管理和過程管理,對行動計劃目標完成情況、舉措落實情況開展定期督查、評估監測。
當好中國式現代化的開路先鋒
《經濟》:我國正在由交通大國邁向交通強國,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新征程當中,交通運輸部門將如何推進交通運輸的現代化?
綜合規劃司有關負責同志:奮力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努力當好中國式現代化的開路先鋒,要求交通運輸部門更加突出服務保障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和本質要求,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率先實現交通運輸現代化,在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進程中率先建成交通強國。一是必須建成保障有力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深入推進綜合交通一體化融合發展,適度超前建設現代化高質量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加快形成統一開放的交通運輸市場,有力保障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在建成交通大國的基礎上加快建設交通強國。二是必須提供人民滿意的交通運輸服務。有效服務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奮力建設人民滿意交通,不斷提升交通運輸發展的均衡性、公平性、包容性,使人享其行、物暢其流,人民享有美好交通服務。三是必須擁有世界前列的交通運輸實力。不僅基礎設施、運輸服務、技術裝備、科技創新等硬實力位居世界前列,交通安全水平、治理能力、文明程度、國際競爭力及影響力等軟實力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擁有世界一流設施、一流技術、一流管理、一流服務。四是必須形成智慧綠色的交通運輸發展方式。堅持創新驅動、綠色發展,大力發展智慧交通和智慧物流,加快推動交通運輸清潔低碳轉型、交通運輸結構調整優化和交通物流提質增效降本,順應時代潮流加快推動交通運輸智慧化綠色化轉型。五是必須構建互聯互通的交通運輸網絡。堅持交通天下,加強基礎設施“硬聯通”、制度規則“軟聯通”,積極推進全球交通合作,有力保障物流供應鏈安全暢通、經濟高效。
《經濟》:如何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對于交通強國建設的引領作用?
綜合規劃司有關負責同志:黨的二十大提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技創新始終是奮力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努力當好中國式現代化開路先鋒的不竭動力。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正在塑造全球交通競爭新優勢,交通運輸部門必須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戰略支撐,走自立自強之路,走創新驅動之路,走人才引進之路,走改革開放之路,走協同融合之路,走數字賦能之路,加快突破“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把發展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2022年11月,交通運輸部聯合科技部召開了2022年全國交通運輸科技創新工作會議,對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加強交通運輸科技創新工作作出部署。一是抓好重大科技攻關,以國家戰略性、前瞻性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為重點,抓好統籌布局、牽頭組織、跨界集成。二是抓好產業應用帶動,以產業為土壤,以需求為牽引,聚焦國家重大戰略和重大工程,著力實施交通運輸領域科技工程。三是抓好人才培養使用,培育具有創新活力的青年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要五湖四海引進人才、科學合理評價人才、創造條件用好人才。四是抓好創新生態構建,完善科技創新制度,加強績效考核評價,擴展國際科技創新合作,推進行業科技創新平臺優化整合。五是抓好標準規范引領,打造與交通強國建設相適應的標準體系,加強新興領域標準技術儲備,著力以標準促創新。六是抓好組織實施保障,完善科技創新協同聯動機制,加大科技創新投入,提高經費使用效益。
再建更高質量發展的時代新功
《經濟》: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交通運輸事業成就舉世矚目。特別是黨的十九大提出建設交通強國戰略目標以來,我國公路、鐵路、航空、水運等領域實現了飛速發展。新時代十年我國交通運輸發展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
綜合規劃司有關負責同志:新時代的十年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轉向高質量發展的十年,也是交通運輸事業極不尋常、極不平凡的十年。在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下,十年來我國交通運輸發展取得了重大成就。
一是綜合立體交通網加速成型。我國建成了世界最大的高速鐵路網、高速公路網、郵政快遞網和世界級港口群,航空航海通達全球,“6軸7廊8通道”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空間格局基本形成。截至2022年底,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5.5萬公里,公路通車總里程535萬公里,港口生產用碼頭泊位2.1萬個,內河航道通航里程12.8萬公里,民用頒證運輸機場254個,郵政實現“鄉鄉設所、村村通郵”,中國高鐵、中國路、中國橋、中國港、中國機場、中國快遞成為亮麗的中國名片。
二是綜合運輸服務能力大幅提升。我國客貨運輸量和周轉量、港口貨物吞吐量、快遞業務量等主要指標連續多年位居世界前列,已成為世界上運輸最繁忙的國家之一。中歐班列、遠洋貨輪、貨運航班晝夜穿梭,全力保障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和國內國際循環暢通。“人享其行、物暢其流”初步實現,交通運輸成為人民群眾獲得感最強的領域之一。
三是交通運輸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服務性作用充分發揮。交通運輸“兩通”兜底性目標任務提前完成,在服務打贏脫貧攻堅戰中展現了擔當作為。橫貫東西、縱貫南北的交通運輸大通道基本貫通,京津冀暨雄安新區、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黃河流域、成渝等重點區域交通連片成網,有力支撐區域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交通固定資產投資持續高位運行,十年完成投資總額達到31.13萬億元,為服務高質量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四是交通運輸創新發展加快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技術實現整體躍升,港珠澳大橋、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京張高速鐵路、長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等重大工程建成投運,“復興號”動車組、C919大飛機等大國重器制造水平不斷攀升,自動化碼頭已建和在建規模均居世界第一,網約車、自動駕駛、無人機等蓬勃發展,交通科技體制機制改革不斷深化,智慧物流技術加快應用,快遞包裝綠色轉型取得積極進展,我國交通運輸智慧化、綠色化進程不斷加快。
五是交通運輸改革全面深化。交通運輸大部門制基本建立,法治政府部門建設不斷深化,綜合交通運輸戰略、規劃、政策、法規、標準體系不斷完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實現突破,487個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全部取消,系列民生實事落地見效,我國國際海運業實現全面對外資開放,統一開放的交通運輸市場加快構建,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安全形勢總體穩定,安全生產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持續下降,交通運輸保障國家安全能力不斷提高。
六是對外開放合作持續加強。第二屆聯合國全球可持續交通大會成功籌辦,立體化、全方位、多層次的“一帶一路”交通互聯互通網絡加快建設,中歐班列通達歐洲25個國家200多個城市,國際道路運輸合作范圍拓展至19個國家,海上航線覆蓋100多個國家,民航航線通達64個國家,郵政網絡覆蓋220多個國家和地區,自貿區、自貿港海運、航空政策創新突破,全球交通治理涌現更多中國方案、中國聲音。
《經濟》:黨的二十大進一步對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提出了具體要求。下一階段,交通運輸行業應如何更好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工作部署?
綜合規劃司有關負責同志:黨的二十大擘畫了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并對交通運輸工作作出重要部署。交通運輸部門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必須緊緊圍繞黨在新時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務,奮力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努力當好中國式現代化的開路先鋒。一是要保持戰略定力,一張藍圖干到底。新時代新征程,交通運輸部門要堅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上來,統一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統一到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歷史性任務上來,堅定方向、持續奮斗、久久為功,分兩個階段加快推進,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強國;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交通強國。二是要堅持穩中求進,扎實推進《加快建設交通強國五年行動計劃(2023—2027年)》。著力實施好“十大行動”,力爭到2027年,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取得階段性成果,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突破,“四個一流”建設成效顯著,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全國123出行交通圈”和“全球123快貨物流圈”加速構建,有效服務保障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三是要堅持高質量發展,努力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首要任務,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始終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內在統一把握發展、衡量發展、推動發展,加快推動交通發展由追求速度規模向更加注重一體化融合發展轉變,由依靠傳統要素驅動向更加注重創新驅動轉變,以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促進質量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