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匡宇


G331線丹東至阿勒泰公路大(紅山)霍(勒扎德蓋)段是甘肅省重要的延邊公路和馬鬃山口岸對外交流的重要通道,項目全長123.382公里,投資18.4億元,全部處在荒無人煙的大漠戈壁深處,有1200多名農民工和施工作業人員在這里奮戰。面對嚴酷惡劣的施工環境,項目建設單位甘肅省交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積極動員施工、監理、試驗檢測等10家參建單位,把為農民工辦實事作為主題教育的重要內容,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把實事辦到了邊疆農民工的心坎上。
辦好民“薪”事,讓農民工安心工作。大霍項目辦編制發放《工友服務手冊》,加大對國家和省上采取的一系列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政策的宣傳解讀,確保政策廣泛知曉。督促各單位開通“隴明公”監管平臺,依法與招用的農民工訂立勞務合同或用工書面協議,落實總承包單位代發工資、工資保證金、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管理、按月足額支付工資等十項制度。勞資專員建立一人一卡、實名制花名冊等工資發放資料,辦理“隴明公”工資卡,由勞務隊一天一考勤、一天一統計、一月一報送,每月經項目勞資專員審核、匯總,薪資通過“隴明公”系統平臺發放。大霍項目辦建立農民工權益保障的全過程管理和監控體系,實現農民工工資動態控制和內部投訴處理機制,就地化解矛盾糾紛。項目自去年開工以來,工地沒有發生一起欠薪案例,實現了“零拖欠、零上訪、零投訴”的農民工工資管理目標。
辦實民“憂”事,讓農民工安全工作。在督促購買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的同時,大霍項目辦樹立“安全就是最大的幸福”的理念,對農民工安全教育常抓不懈,通過開展“安全大講堂”“職工夜校”等措施,開展技術交底、安全警示教育,將安全知識和理念“送教上門”。鼓勵技術人員開展“五小”發明,開發太陽能紅外感應安全語音提示牌、語音近電預警器、標識現場危險源分布圖、配置新型防爆插頭等,時刻提醒和預防農民工作業安全。同時開設“安全文化積分超市”,提供方便面、礦泉水、香皂、手套、掛衣架、創可貼、藥品等各種工地生活必需品,由達到安全積分的農民工免費兌換領取,這種“小積分、大安全”的管理模式,使工地安全生產由“要我安全”走向了“我要安全”,實現了小投入、大回報、零事故的安全管理目標。今年4月份,大霍項目獲評甘肅省平安工地建設省級“示范工程”,兩個標段均榮獲平安工地建設省級“示范合同段”榮譽稱號。

辦細民“瑣”事,讓農民工舒心工作。大霍項目辦堅持駐地標準化建設,為廣大農民工兄弟營造整潔、舒適、衛生的生活環境。設立工友愛心服務站,為農民工提供健康體檢和權益保障服務。修建“工友之家”和“候鳥驛站”。“工友之家”床鋪、洗澡間等各類設施配備齊全,農民工兄弟可直接拎鋪蓋入住。“候鳥驛站”專門為前來探親的農民工家屬及工地運送水泥、鋼筋等物資的貨運司機修建。疫情期間向農民工發放口罩、消毒水以及藿香、陳皮等中醫茶飲,講解防疫知識、普及職業病防治法;定期組織農民工理發,與農民工談心嘮嗑,了解實際困難,進行心理疏導。另外,還開展“農民工集體過生日”活動,每月對當月過生日的農民工送蛋糕送祝福;節假日購買羊、豬和飲料等慰問勞務班組,讓身處邊疆戈壁的廣大農民工有了滿滿的歸屬感、幸福感、獲得感。
辦亮民“心”事,讓農民工愛國愛黨。大霍項目地處中蒙邊界,甘肅省交投公司黨委特別重視工地職工和農民工的思想建設。項目辦成立了臨時黨支部,創建“紅色工地”,將黨建與生產深度融合。堅持“三同時”工作法,工程管理人員與農民工同生活、同勞動、同娛樂,不斷增強群體向心力。開辦“農民工夜校”,在工余飯后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播放紅色電影、宣傳黨的方針政策,以黨內教育引導和帶動農民工學習,讓黨的創新理論為廣大農民工所喜愛、所認同、所擁有。宣傳國家反詐中心有關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的典型案例,捂好農民工兄弟的“錢袋子”。經常組織工地黨員和年輕職工到駐地部隊、馬鬃山口岸國門前開展“黨建引領、筑夢邊疆”等主題教育活動、重溫入黨誓詞;特別是開展主題教育以來,結合邊境工地特點,黨委班子成員還專門到大霍工地,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和意識形態領域斗爭的專題黨課,引導農民工兄弟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
行程萬里,不忘初心。甘肅省交投公司將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常態長效把惠民生的事辦實、把暖民心的事辦細、把順民意的事辦好,始終保持國有企業“姓黨為民”的政治本色,塑造“甘肅交投”形象,不斷增進民生福祉,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常年奮戰在交通戰線上的農民工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