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瑜


摘要:體育場館選材質量的好壞在某種程度上直接影響著現代體育運動的發展水平以及普及程度。目前廣泛應用的高分子復合材料屬于人工材料,主要是將相關原材料進行化學合成而產生,這種材料具有彈性大、強度高、耐磨性強、抗震、減震等優點,使之在體育運動場地中獲得了頗為廣泛的運用。采用試驗法對體育場館內部地面鋪設聚氨酯泡沫復合材料面層的抗沖擊性能進行測試,同時探究了數值模擬法在材料沖擊吸收性能測試中的應用,并對其在體育場館的相關應用進行闡述。
關鍵詞:體育場館地面;粘合;高分子復合材料;抗沖擊性能
中圖分類號:TQ328.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1-5922(2023)05-0099-03
Performanceanalysisofimpactresistanceofthegroundlayerof thestadiumlaidwithpolymercompositematerial
LI Yu
(Xi'an Medical University,Xi'an 710021,China)
Abstract: To a certain extent,the quality of the materials selected for stadiums directly affects the development lev? eland popularity of modern sports. At present,the widely used polymer composite material is an artificial material, which is mainly produced by chemical synthesis of related raw materials. This material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elasticity,high strength,strong wear resistance,good earthquake resistance and shock absorption ability,so thati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sports venues. This paper used the experimental method to test the impact resistance ofpolyurethane foam composite surface layer used for laying the ground inside the stadium. Meanwhile,the applica? tion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 in the test of material impact absorption performance was explored,. and its re? lated application in sports venues was elaborated.
Keywords: Sports venue ground;adhensive;polymer composite;Impact resistance
高分子復合材料是常用的合成材料之一,其廣泛的應用于各個領域。高分子復合材料面層的物理性能是其各項性能中至關重要的,主要包括沖擊吸收性能、拉伸強度等;而對于體育運動場館安全運用的關鍵指標就是其沖擊吸收性能。對于高分子復合材料的沖擊吸收性能,通常采用沖擊吸收系數(FR)進行表征。任何一種在體育場館的使用高分子復合材料面層都必須經過嚴格的檢驗,要符合一定的鋪設標準,包括其外觀、物理性能等各個方面的性能全部達標才能進行使用[1-2]。經研究證明,只有合成材料面層的沖擊吸收系數的數值在一定范圍內,才能較好的保護運動員并有助于其成績的提高;當沖擊吸收系數數值不在一定范圍內,則不利于體育活動的開展。本文針對體育場館內部地面粘合鋪設用聚氨酯泡沫復合材料面層的抗沖擊性能進行研究,以期將其運用在體育運動場地的鋪設中,提升體驗感的同時更好保護運動員的安全。
1 塑料復合材料抗沖擊性能測試試驗
體育運動場地面層和緩沖襯墊等通常由聚氨酯、橡膠顆粒、塑料以及各種化學試劑制備。以聚氨酯泡沫塑料材料為試驗對象,探究其在應力下的力學性能和能量吸收性能。
1.1 試驗材料與方法
將聚氨酯發泡塑料材料制備為100 mm×100 mm×78 mm 的試樣,所用樣品共4組,先將其置于溫度為25℃、相對濕度為50%的恒溫恒濕環境中24 h;然后分別進行準靜態壓縮試驗和落錘沖擊試驗。
準靜態壓縮試驗方案。采用材料壓縮機,按照 GB/T 8168—2008包裝用緩沖材料靜態壓縮標準進行測試,設定應變率為2.56×10-3/s,壓縮速度為12 mm/min,采用第1組試樣共進行5次循環準靜態壓縮試驗,每次測試間隔24 h以上。
落錘沖擊試驗方案。采用落錘沖擊試驗系統,按照GB/T 8167—2008包裝用緩沖材料動態壓縮標準,對后3組試樣進行不同高度的跌落沖擊測試,3組試樣的沖擊高度分別設定為50、80和100 cm。初始應變率分別為4.01×101/s、5.08×101/s 和5.68×101/s。落錘質量為22.4 kg,每組試樣進行對應高度的5次循環沖擊測試,每次測試間隔24 h以上[3-4]。
1.2 試驗結果與分析
1.2.1 不同應變率下材料的緩沖性能
可通過應力-應變曲線反映聚氨酯發泡塑料材料的抗沖擊性能,利用origin 軟件將2種試驗下采集的4組試樣的數據繪制為應力-應變曲線。發現不論是準靜態壓縮還是落錘沖擊測試,曲線都存在一個線彈性階段,隨著應變的增加,材料的應力呈線性上升狀態。第1組試樣的變化較為平緩,后3組由于應變率相對較大,試樣的應力明顯增大。在某點應力-應變曲線下的面積即該應力點吸收的能量(W),將其除以材料彈性模量(E),s 可計算出標準化能量,以應變為0.4時為例,4組試樣此時的應力和標準化能量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當應變為0.4時,從第1組到第4組,材料的初始應變率越大所吸收的能量越多;從抗沖擊、吸能的角度來看,聚氨酯發泡塑料材料在中低應變率下的能量吸收性能比準靜態的更強[5-6]。
1.2.2 循環試驗下材料的緩沖性能
以第3組試件的試驗條件為例,在準靜態壓縮的5次循環測試下,發現聚氨酯泡沫塑料材料通過變形大量吸能,有著較好的抗沖擊性能。隨著循環次數的增加,材料的靜態應力和動態應力均逐漸降低,緩沖吸能特性減弱。相比于第1次靜態壓縮試驗,第2次和第3次所得應力-應變曲線明顯下降,后3次基本重合,說明前2次應力對材料的緩沖性能影響較大。在動態落錘沖擊試驗下,前3次落錘沖擊對材料的緩沖性能影響較大,循環測試達到一定次數后,聚氨酯泡沫塑料材料的緩沖性能穩定,吸能特性基本保持不變。同時也表明聚氨酯發泡塑料材料在多次的靜態和動態沖擊下仍有著較好的抗沖擊性能,應用于運動場地的鋪設可較好保障運動員的安全[7]。
2 數值模擬法測定沖擊吸收性能分析
試驗法在測定材料沖擊吸收性能過程中受到諸多因素的作用,存在著相應的局限性,在復雜力學問題應用存在著頗大困難。1956年,Turner 正式提出有限元概念,該理論獲得較為快速的應用與推廣。在計算機技術迅速發展下,將有限元為基礎的數值模擬法獲得了蓬勃的發展,進而在復雜力學問題研究方面獲得應用。
相關研究人員基于合成材料結構打造有限元模型,并對合成材料的彈道沖擊性能進行了深入研究[8-9]。借助于Ls-Dyna 求解器,對有關參量進行計算,進而使得合成材料受到彈道沖擊之后所出現的破壞模式圖,然后對比實際彈道沖擊結果,得出雙方整體上滿足一致性標準,這表明此有限元模型在測定合成材料的沖擊吸收性能環節有著較高的精準性。
利用構建已有運行軌跡的三維有限元模型,得出運動環節在具體載荷效應下,對合成材料面層運動空間的有關能量進行合成。借助于有限元模型,對空芯增強復合材料的抗沖擊性能進行深入研究,這些學者還進一步分析材料抗沖擊性能受到纖維體積分數的影響,該體積分數與材料抗沖擊性能之間有著正關聯性,該體積分數對此沖擊吸收性能會帶來明顯影響。
借助于數值模擬法,開發創新的3D 模型,可以對合成材料的面層運動場地沖擊吸收系數進行科學預測,利用對比試驗驗證了預測結果,由此確認3D 模型在預測沖擊系數方面有著較高的準確性。通過 ANSYS Workbench 系統,完成此次實驗的3D 數值模型,進而對2類合成材料的沖擊吸收進行了數值模擬分析。
3 高分子復合材料在體育場館地面層的影響特性
3.1 在塑膠跑道中的影響
當前,塑膠類運動跑道,憑借著自身較為顯著的防滑、減震效應,在體育領域得到較為廣泛的運用。這類運動跑道主要構成包括砂石墊層、防潮、混凝土、過渡、塑膠、彈力層等,其中彈力層的核心原料為聚丙烯酸酯,塑膠層原料屬于典型的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在制作跑道面層之際,主要使用E/VAC 乳液,或者丙烯酸乳液加以固化[10-12]。前者乳液的性能表現的較差,在具體應用環節,逐步被后一種乳液所取代;圖1所示為塑膠類體育運動跑道的結構組成。
3.2 在塑膠跑道中的特性
運動場地的塑膠跑道已經全面對水泥地面進行了取代,具體就是塑膠跑道存在著較多的優良性能,例如減震、防滑、較佳的彈性等。運動員在塑膠跑道上運動,進行相應的賽事,從而得到更為出色的運動成績。目前塑膠跑道主要有以下4類:
(1)全塑型。此跑道構成涉及到2層,分別為防滑層與底層膠。相關的建筑材料屬于典型的聚氨酯,它有著較佳的彈性,具有較為出色的減震保護與耐磨性能,而且適用于頻率相對較高的運動場地,這種跑道在各種類型中,性能與質量都屬于最佳,當然,建設成本也自然最高;
(2)顆粒型。這種跑道的構成頗具簡單性,主要構成為噴涂塑料層與橡膠粒,它大多應用于簡易型場地建設,成本較低,不過質量不佳;
(3)復合型。這種跑道構成主要為防滑、面膠與底膠層,所使用的材料主要為廢舊塑料與橡膠膠粒,在使用率較高的跑道中往往使用這種材料,然而它的性能與質量整體并不好;
(4)混合型。這種跑道構成與第1種基本一致,不過它的底膠層使用一些廢舊橡膠粒,而且在它的上層運用了聚氨酯,通常在一般運動場地中使用,有著較高的性價比與綜合性能;當然,也是當前應用頗為廣泛的一種跑道類型[13-14]。
4 結語
隨著體育行業領域的不斷發展,開發和研究具有質量輕、韌性好、耐老化和成型快的塑料復合型材料已經成為了體育行業在健康與可持續發展過程中的一項重要工作。體育運動場館塑料復合材料面層的抗沖擊性能對運動員的成績和人身安全都有深遠影響,因此,開展塑料復合材料面層抗沖擊性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15]。實驗法和數值模擬法對于塑料復合材料面層抗沖擊性能的研究適用于不同的應用場景,在未來的研究過程中,積極探索2種實驗方法,建立數值模型,展開對體育運動場館復合材料面層的研究工作,將帶來很高的社會價值。
【參考文獻】
[1] 畢建軍.體育健身器材用塑料復合材料性能分析及應用—評《塑料材料與配方》第三版[J].塑料工業,2022,50(11):182192.
[2] 高棟.塑料復合材料在體育娛樂設施器材中的應用及性能測試[J].粘接,2022,49(11):68-71.
[3] 余防.塑料復合材料在體育設施和健身器械中的應用——評《體育場地與設施》[J].合成樹脂及塑料,2019,36(4):111-114.
[4] 江偉.塑料復合材料在體育設施和健身器材中的應用[J].塑料工業,2019,47(1):152-155.
[5] 熊恬,余娜.塑料及復合材料在體育設施及健身器材中的應用[J].塑料助劑,2022(5):51-53.
[6] 曹璐,姜子景.塑料及復合材料在體育運動器械設計中的應用[J].粘接,2022,49(8):54-58.
[7] 王宇.基于塑料復合材料的體育設施和健身器械選材[J].塑料助劑,2021(5):57-58.
[8] 馬蕾.塑料復合材料在健身器材中的應用[J].塑料助劑,2021(5):1-2.
[9] 李娟.體育健身器材用塑料復合材料性能分析及應用[J].合成材料老化與應用,2021,50(4):152-154.
[10] 鄭亞飛.塑料復合材料在體育設施和健身器材中的應用—評《體育用品及器械標準匯編》[J].材料保護,2020,53(12):175.
[11] 孫超.基于塑料及復合材料的體育運動設施與器材選材研究[J].粘接,2020,41(1):73-76.
[12] 張新.塑料復合材料在體育設施中的應用[J].粘接,2019,40(12):49-52.
[13] 張馨嬌,范娜.塑料復合材料在體育設施和健身器材中的應用[J].粘接,2019,40(10):89-93.
[14] 張建龍.體育設施與健身器材中塑料復合材料的實踐分析[J].粘接,2019,40(10):86-88.
[15] 李娟.體育健身器材用塑料復合材料性能分析及應用[J].合成材料老化與應用,2021,50(4):15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