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嘉欣 趙玥

國內外石油公司一季度財報相繼出爐。“三桶油”利潤實現近千億元,油氣開發貢獻顯著;國際五大石油公司凈利潤合計超390億美元,較去年同比增長約8.4%。
利潤近千億
繼4月28日,中國石油發布2023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后,“三桶油”今年一季度報均已出爐。公布數據顯示,“三桶油”一季度共實現歸母凈利潤958.39億元,總體業績不錯。
收入有升有降
公告內容顯示,中國石油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324.71億元,同比下降6%;中國石化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913.31億元,同比增長2.59%;中國海油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977.11億元,同比增長7.50%。
與中國石油營業收入略有下降不同,中國石化和中國海油營業收入均有增長。
中國石化業績公告顯示,一季度,公司抓住境內成品油需求快速反彈等市場機遇,深入開展全產業鏈優化,加大產銷協同力度,努力拓市擴銷,取得良好的經營業績。
勘探開發方面,中國石化加強高質量勘探,加強新區新領域風險勘探,在順北、川北、濟陽坳陷等地區取得油氣勘探重要突破。同時,中國石化積極推進順北、塔河等原油產能建設,加強老區精細開發,加快川西、川東南等天然氣重點產能建設。
煉油產業鏈方面,中國石化積極應對市場變化,全力優化生產組織運行,推動效益最大化。同時緊抓市場需求快速反彈有利時機,充分發揮產銷一體化和營銷網絡優勢,強化資源統籌,加大拓市擴銷力度,經營量效水平顯著提升。
將視線轉到中國海油,其業績公告顯示,第一季度,公司持續加大勘探開發力度,增儲上產、提質增效取得積極成效,油氣凈產量實現穩步增長,成本競爭優勢進一步鞏固。公司實現凈產量163.9百萬桶油當量,同比增長8.6%。其中,中國凈產量115.3百萬桶油當量,同比上升5.5%海外凈產量48.6百萬桶油當量,同比上升16.6%。
唯一利潤增長
一季度,中國石油雖然營業收入略有下降,但卻是“三桶油”中唯一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的公司。公告顯示,中國石油一季度歸母凈利潤為436.24億元,同比增長12.1%。中國石化歸母凈利潤為201.02億元,同比下降11.83%;中國海油歸母凈利潤為321.13億元,同比下降6.38%。
“自國際原油價格回調以來,普氏布倫特原油現貨均價為81.27美元/桶,同比下降19.7%。這對石油企業盈利水平造成了影響。”針對兩家公司凈利潤下降,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經濟管理學院教授金鐳表示。
“不僅如此,中國石油取得該業績,自身發展也發揮了很大作用。”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能源經濟與金融研究所所長郭海濤指出,“其業績增長不僅靠油氣產品在國內銷量的增加,最重要的和持續開展提質增效密切相關。”
油氣和新能源方面,中國石油堅持精細勘探、效益開發,穩步推進增儲上產;持續推進“穩油增氣”,繼續加大國內天然氣開發力度,保持國內天然氣產量較快增長;扎實推進油氣和新能源業務融合發展,新能源業務規模持續增長。
煉油化工和新材料方面,第一季度,中國石油加工原油3.27億桶,同比增長8.1%;生產成品油2775.4萬噸,同比增長5.7%。此外乙烯產量與化工產品商品量也都得到了增長。
油氣產品銷售方面,中國石油第一季度銷售成品油3757.5萬噸,同比增長6.5%,其中國內銷售成品油2729.0萬噸,同比增長9.5%。銷售業務實現經營利潤同比增長79%,特別是國際貿易業務積極研判市場價格走勢,貿易利潤實現大幅增長。同時,中國石油持續優化天然氣銷售業務結構,努力控制進口天然氣采購成本,大力加強市場營銷,積極開拓高端高效市場和直銷客戶,加強終端零售網絡建設,銷售效益同樣不斷提升。
油氣開發力度大
“無論如何,‘三桶油一季度業績還是十分亮眼,總收入整體向好。”西南石油大學城市燃氣管理方向客座教授姜勇表示,“這主要得益于國內油氣開發力度的加強。”
據了解,中國石油一季度實現油氣當量產量4.52億桶,比上年同期的4.31億桶增長4.9%。其中國內油氣當量產量4.0億桶,比上年同期的3.90億桶增長3.3%;海外油氣當量產量4940萬桶,比上年同期的4110萬桶增長20.1%。
中國石化一季度油氣當量產量1.246億桶,同比增長2.6%,其中天然氣產量3304.7億立方英尺,同比增長5.3%。中國海油則實現總凈產量163.9百萬桶油當量,同比上升8.6%。可見在油氣產量方面,在政策不斷強化能源安全背景下,油氣企業持續增儲上產,“三桶油”今年一季度油氣產量均實現同比增長。
“今年‘三桶油在油氣開采方面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主要原因是用產量彌補了油價波動帶來的風險。”金鐳表示。
今年4月,國家能源局發布的《2023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提出,著力增強能源供應保障能力,夯實化石能源生產供應基礎,積極推動瑪湖、富滿、巴彥及渤海等原油產能項目上產,加快建設陜北、川南、博孜—大北等重要天然氣產能項目。
“這表明國家對增強能源儲備能力建設的重視,再一次說明油氣勘探開發的重要性。”姜勇指出。
如今一季度已經收官,新階段已然開啟。談到下一階段的趨勢,金鐳認為國際形勢是最主要原因。
一是俄烏沖突是否加劇,二是國際經濟的復蘇情況。如果俄烏沖突能夠緩和,同時經濟上行,油價就會有一個較好的支撐。另外,若煉油方面成本可控,也會給中下游板塊帶來一些利好。
相反,如果俄烏沖突進一步惡化,將會導致油價進一步飆升,這樣無疑會對國內外石油企業產生影響、帶去風險。
“面對不確定的未來趨勢,我們應當提前做好準備,坦然應對。”金鐳表示,“在接下來的規劃中,‘三桶油應聚焦油氣開采與新能源兩方面,既要持續推進勘探開發工作,也要在新能源領域發力,加大清潔利用布局,從而降低風險對企業的影響,促進企業發展。”
責任編輯:周志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