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鵬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見證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歷史演進和興衰更替。在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背景下,做好黃河文化的挖掘、傳承和弘揚工作,不僅對治黃工作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而且對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有重要的支撐作用。今年4 月1 日開始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專門就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獨立設一章。
檔案作為歷史的記憶、文明的載體,在黃河文化的傳承和弘揚中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黃河水利委員會黃河檔案館(以下簡稱黃河檔案館)立足自身優勢,強化擔當精神、積極主動作為,在傳承和弘揚黃河文化方面作了諸多有益探索與嘗試。
堅持戰略規劃引領,提升政治站位
黃河檔案館館藏紙質檔案近56 萬卷(冊),照片、錄音、錄像等非紙質檔案4600 盤(張、件)。就館藏數量規模來看,已經超過市級一類檔案館的數量。館藏檔案類別齊全、內容豐富、專業面廣,包括明清時期治河檔案、民國治黃檔案、冀魯豫治黃革命歷史檔案、沿河石碑拓片檔案、領導人題詞、黃委機關各類檔案、委屬各單位具有永久和長期保存價值的進館檔案等。就治黃檔案規模來看,黃河檔案館已經發展成為黃河流域乃至全國范圍內儲存治黃檔案、資料的權威基地。與此同時,黃河檔案館更肩負著為黨管檔、為國守史、為民服務的職責使命。
近年來,黃河檔案館不斷提升政治站位,時刻保持政治上的堅定。一是認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檔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河各級檔案部門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深化創新理論武裝。2021 年7 月6 日,習近平總書記對檔案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后,黃河檔案館第一時間以委級文件印發學習宣貫的通知,做到學習跟進、認識跟進、行動跟進。二是堅持把黨管檔案政治責任落細落實落到位。治黃檔案工作被納入黃委黨組議事日程和委屬單位黨政領導班子、領導干部年度績效考核,檔案管理工作連續3 年被列入黃委重點督辦督查事項。黃委主要領導專題聽取檔案工作匯報,多次對檔案工作作出批示、提出要求,不斷將“黨管檔案”的制度優勢轉化為工作效能。
夯實檔案資源根基,挖掘文化底蘊
加強黃河檔案收集工作,保證檔案文化建設所需的資源
一是摸清委屬各單位黃河檔案的形成情況,確保每年形成的黃河檔案應收盡收。系統梳理委屬各單位全部檔案文獻種類、數量、特點、價值、分布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在此基礎上建立黃河檔案文化資源臺賬。與此同時,拓寬黃河檔案的覆蓋面,不僅要把歷史上治黃的檔案納入,也要把所有跟黃河有關的、跟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有關的內容作為征集、開發的對象,加強圍繞黃河開展的重大活動的檔案接收工作。二是加大黃河檔案征集力度,將散存于社會、反映黃河文化發展軌跡的檔案征集進館。2022 年,黃委黨組將多渠道收集、復制重要治河圖檔線索工作列為重點督辦事項,要求委屬各單位多渠道收集、復制所在區域范圍內的重要治河圖檔線索。截至目前,黃河檔案館已收到多個單位和個人反饋的治河圖檔線索1000 余條,收到群眾熱心捐贈的檔案資料及圖書數十件。2023年,黃委黨組又將征集整理流域省(區)有關黃河的地方志、年鑒、河道圖和歷史影像列為重點工作,要求黃河檔案館通過復制原件、有償收購等方式全面征集涉及黃河的有關資料并納入館藏之中。截至目前,黃河檔案館已收到全河各單位上報線索690 條,征集工作正在有序推進。
加大黃河檔案資源的開發利用,全面弘揚黃河文化
一是不斷加大黃河檔案資源的開發利用,深挖黃河檔案中蘊含的價值理念、道德規范、治河智慧等文化基因,傳承、弘揚好黃河文化,做到以文化人、以史資政。近年來,黃河檔案館積極組織開展黃河文化和治河歷史研究,統籌黃委檔案資源和編研力量,充分發揮檔案在傳承黃河文化中的重要作用,編纂出版了《黃河歷史研究》《民國黃河大事記》《民國治黃史》《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重要治河文獻選編(1949—2019)》和《王化云治理黃河文檔選輯》等著作,參與編著了《黃河水量統一調度二十年紀實》《黃河故事·治理篇》等,對廣大職工進一步了解黃河歷史和治黃成就發揮了積極作用。另外,黃河檔案館正在積極申請清代黃河史研究、館藏治黃古籍整理搶救等項目。二是創新理念,加強黃河檔案資源信息平臺建設。黃河檔案館立足資源優勢,統籌黃河檔案資源建立“治黃檔案信息數字化管理與服務網絡系統”,對委屬各單位開放目錄數據庫和全文檢索數據庫,確保廣大治黃工作者以便捷的方式獲取黃河檔案文化信息,變“故紙堆”為“活資源”,為動態傳承、系統保護和大力弘揚黃河文化提供更豐富扎實的基礎數據支撐。
深化協同合作機制,借力現代技術
黃河文化是黃河流域人民在長期的社會生產實踐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在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背景下,做好黃河文化的傳承和弘揚工作要久久為功、賡續前行。
一方面,傳承和弘揚黃河文化需集眾人之智,合眾人之心。自黃河流域9 省(區)檔案館協作機制建立以來,黃委有關部門在借勢借力方面也做了諸多工作,比如,山東黃河河務局主動與山東省檔案館等單位聯合建立工作協同與資源共享機制,統籌做好“一庫、一展、一書”項目,在服務重大國家戰略落實和沿黃經濟社會發展上取得了新突破。未來,黃河檔案館要進一步深化協同合作機制,采取“走出去”和“請進來”雙向發力的工作措施,擴大協同合作主體的覆蓋面,加強與黃河流域9 省(區)檔案館以及博物館、文化館、旅游機構的交流合作,多方聯動形成合力,提高黃河檔案和黃河文化的知曉度和美譽度;擴充協同合作內容的涉及面,將傳承和弘揚黃河文化的檔案工作全面滲透到協同合作機制中來,開展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的交流合作,擴大黃河檔案和黃河文化的影響力與感召力。
另一方面,傳承和弘揚黃河文化需乘檔案理論之勢,借現代技術之力。2021 年7 月6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對檔案工作所作重要批示中指出:“推動檔案事業創新發展,特別是要把蘊含黨的初心使命的紅色檔案保管好、利用好。”黃河檔案館保存了大量人民治黃的革命歷史檔案,這些檔案記錄了人民治黃過程中展現出來的精神風貌、價值取向、道德理念,具有獨特的歷史地位和鮮明的時代價值,對傳承弘揚黃河文化具有重要的史料支撐作用。未來,黃河檔案館不僅要從檔案記憶觀和紅色檔案的視角對有關黃河檔案資源進行系統整理、深入挖掘,進一步厘清黃河文化的歷史進程和演進脈絡;還要借用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虛擬現實等信息技術對有關黃河檔案資源進行全面闡釋、多維利用,建立黃河紅色檔案資源數據庫,構建黃河紅色記憶工程,拍攝黃河紅色精神系列紀錄片等,傳承和弘揚黃河文化。
在新征程上,黃河檔案館將牢牢把握新使命、新任務,抓住一切發展機遇,推動治黃檔案工作更好地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服務人民群眾,大力傳承和弘揚黃河文化,不斷書寫新時代治黃檔案事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作者單位黃河水利委員會黃河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