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任人唯賢,選賢與能

2023-06-13 10:17:51何青翰
百年潮 2023年5期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

何青翰

一、“任人唯賢”的源流與精義

“任人唯賢”典出于《尚書·咸有一德》,其原文為“今嗣王新服厥命,惟新厥德。終始惟一,時乃日新。任官惟賢材,左右惟其人。”《咸有一德》記錄了伊尹對太甲所做勸誡。伊尹的大意為:天命無常,唯有修德、用賢,才能長保君位。選賢、用賢,是中國古代政治所推崇的一個基本原則。所謂“任官惟賢材,左右惟其人”,可以理解為,任用官吏當選賢才,任用左右大臣當選忠良。“任人唯賢”的觀念在中國由來已久。

《禮記·禮運》曰:“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而選也。”早在上古三代,中國人即相信,堯、舜、禹、伊尹等等圣君賢臣皆以德行光明、才能優越而得到推選、舉薦而成為政治領袖。關于堯舜禪讓,《史記·五帝本紀》記載,“堯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權授舜。授舜,則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則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堯曰‘終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那么堯何以認為舜有資格繼承天下的權柄而造福于天下呢?根據司馬遷的記載,舜有孝德,又為眾人推薦;堯為了更為深入對舜進行考察,以二女嫁之,以九子與之共處。凡此種種,最后得出的結論是,舜是一個德行顯著而足以領導天下的圣賢之才。此后,舜亦不傳于子而禪位于禹。而禹之所以為舜選定為繼承人,便在于禹治水有功,其德可稱,《史記·夏本紀》記載:“禹為人敏給克勤;其德不違,其仁可親,其言可信;聲為律,身為度,稱以出;亹亹穆穆,為綱為紀。”由此可見,在天下為公的理想時代,堯傳于舜,舜傳于禹,皆傳賢而不傳子,成為中國古代“任人唯賢”的最初典范。

到了周代,周禮以“親親”“尊尊”為本,在宗法制的基礎上確立了嫡長子繼承制,繼而以“封建子弟”的形式將大宗、小宗、宗子、別子等血緣關系完整植入其自上而下的權力架構,可謂“以家立國”。西周以后,隨著周天子權威的衰落,禮崩樂壞,諸侯并起,在富國強兵的爭霸主題下,破除舊制、任用賢能便成為了自然而然的時代趨向。如桓公問管仲治國之策時,管仲所答五策便涉及“選賢”:“于子之鄉,有拳勇股肱之力秀出于眾者,有則以告。有而不以告,謂之蔽賢。”以春秋五霸為代表,以“親親”原則為核心的世卿世祿制遭到了嚴重的沖擊。到了戰國時期,這一趨勢愈發明顯,公室衰敗無余,國君對賢能許以重金高爵,士人挾智懷策而奔走于列國,如趙翼所說:“游說則范雎、蔡澤、蘇秦、張儀等,徒步而為相。征戰則孫臏、白起、樂毅、廉頗、王翦等,白身而為將。已開后世布衣將相之例。”

與此同時,先秦時期諸子百家對于“尚賢”“舉賢”也有各自的理解和闡釋。墨子提出“尚賢”,老子提出“不尚賢使民不爭”,孔子對于“任人唯賢”思想有系統性論述。孔子講求有教無類,重視培養學生的從政才能。孔子明確地將“舉賢才”列為儒家的為政要求之一,“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舉善而教不能,則勸”。經由孔子的闡發,“賢”的具體意義得到了仁、義、禮、智、忠、孝等德性概念的充實,“任人唯賢”的觀念也與孔子“為政以德”“修己安人”的終極關懷形成了結構上的對應,成為了實現儒家政治理想的一個必要環節。孔子以后,孟子與荀子在什么是“賢”以及如何“選賢”這兩個關鍵命題上作出了更為深入的闡發。孟子明確提出以尊賢來突破貴賤兩分:“貴貴尊賢,其義一也”,并推崇“尊賢育才,以彰有德”的意義。荀子在舉賢方面亦以“德”為“賢”的本質,提出“賢能不待次而舉,罷不能不待須而廢”,“論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尤為值得注意的是,孟子倡導“賢者在位,能者在職”。在這一區分中,“賢”主要指向內在的道德品格,“能”則指外在的治理才能。治國平天下的要義,即在于“尊賢使能,俊杰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愿立于其朝矣”。由此可見,“賢”“能”各有側重,但其根本則在于“有德”,故而又可以說“賢”是“能”的根本屬性,“能”是“賢”的應有之義。另外,孟子還指出:“國君任賢,如不得人,將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與?左右皆曰賢,未可也;諸大夫皆曰賢,未可也;國人皆曰賢,然后察之,見賢焉,然后用之。”“選賢”事關重大,故而必須對其進行考察,確認其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可,才能視之為“賢”而用之。另外,與先秦儒家同時展開活動的墨家、法家,也紛紛提出了不同的“任人唯賢”的思路,如墨子所謂“故古者圣王之為政,列德而尚賢”,如韓非所謂“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子”。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簡要總結“任人唯賢”觀念的兩個基本要義:第一,“賢”不離“能”,德才兼備是“賢”的完整定義。第二,“選賢”“任賢”,既要從上而下地予以考察,嚴格把握標準,也需要自下而上地予以舉薦,尊重公眾意見。

二、“任人唯賢”與中華文明的特質

總體來看,在三代典范之后,先秦儒家對“任人唯賢”的思想觀念在哲學層面進行了更為徹底的說明以及相應的政治設計,從而為此后大一統王朝的“賢能”政治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秦并六國,改封建為郡縣,以官吏治天下,納九州于一法,對中國的政治傳統造成了深遠影響。正如王夫之所說:“秦以私天下之心而罷侯置守,而天假其私以行其大公。”盡管秦歷二世而亡,但郡縣制與選官制卻順應了自三代以來中國人追求公義、公利的歷史精神;故而秦朝的敗亡,并不在于封建世襲貴族的復辟,而在于秦法過于暴虐,破壞了“賢能”政治中所包含的“仁政”需求。漢承秦制,逐步消化了大一統的制度遺產,并以“察舉制”的形式自上而下地選拔儒生、委任官職。在漢代的察舉常科中,舉薦是基本的路徑,而“孝廉”則是最重要的考察科目。孝、廉即指“孝子廉吏”,“孝”是指孝敬父母;“廉”是指廉潔奉公。因此,“舉孝廉”的指導思想正是“選賢與能”。“孝”的凸顯,體現了大一統王朝中“家國一體”的權力架構及其政治生活的倫理屬性。魏晉而至于唐宋,中國歷經多次大規模混亂而最終得以安定。在此期間,秦漢以來的職官制度、封爵制度、選官制度等構成行政系統的諸多具體安排,亦經歷了多次調整與重塑。唐宋之際,中國歷史無論是政治、經濟、文化,均呈現出一道清晰的分水嶺。創始于隋朝的科舉制,確立于唐朝,完備于宋朝,以考試的形式公開選拔國家官員,拓展了平民階層的上升途徑。至于宋代,在“修文偃武”的國策之下,通過科舉而得以入仕的寒門子弟迅速增多,讀書人的地位得以極大彰顯,民間流傳著“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諺語。科舉制的確立與擴張有效鞏固了其政權合法性,并且更為深刻地推進了中國古代政治的平民化。此后元、明、清三朝,均實行了科舉制,選用了大量德行卓著的人才,為治國安邦作出了貢獻。

通過對近五千年的文明史以及近兩千年的大一統王朝歷史進行梳理總結,大概可以從“皆務于治”“修身為本”“以天下為己任”這三個方面理解“任人唯賢”與中華文明基本特質之間的深刻關聯。

首先,如《淮南子》所說:“百川異源,而皆歸于海,百家殊業,而皆務于治。”“任人唯賢”的觀念直接對應于中華文明所內蘊的重視現世的精神與治理需求。中國人前赴后繼地追求“大同”,追求“三代之治”,從大禹治水,到湯武革命,從周公制禮作樂,到商鞅變法,中國的先賢矢志不渝地堅持著對于現實世界的治理,力求塑造一個“親賢樂利,各得其所”的美好人間。人之所以為人,就在于天地有道,值得每一個人奮斗于其中;而欲求天下有治無亂,人人皆有所得,關鍵就在于培養君子、選賢與能,使之領導人民行其正道。

其次,如《大學》所說:“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修身”是傳統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中的核心命題。修身的觀念先秦文獻中已經廣泛出現,周人將“天命”與“德”相配,天、神轉而成為超越世俗利益的“惟德是輔”的道德根據,這就意味著政權合法性、正當性在根本上來源于統治者內在的道德品質。又如《論語》中孔子所說的“修己以敬”以及曾子所說的“吾日三省吾身”,均以“修身”作為君子成德的必要環節。培養仁義禮智等美德,是天下之人的共同要求,無分階層、無分地位。如前所述,“賢”代表著個人的道德修養,“能”代表著個人的處事能力,而“賢”是“能”的根本與統領,“能”是“賢”的擴延與顯現。因此,如《大學》所強調的“修齊治平”,“修身”是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第一步,只有樹立個人的道德,才能以身作則、推己及人。因此,“任人唯賢”的這個“賢”字,就意味著在中華文明的價值認同系統中,個人的道德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公心,要高于一切的權謀、智慧,在“賢”統帥下的“能”,才是保證家國天下得以長治久安的關鍵因素。無能必不可稱為“賢”,但徒有其“能”,亦無非專謀私利,滿足私欲,這與中華文明所講求的大道、大義,無疑是背道而馳的。

最后,如顧炎武在《日知錄》中所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權力乃天下人之公器。中國人歷來有著家國天下的擔當精神。如孟子所說:“人皆可以為堯舜。”在中國古代的圣賢看來,任何人都可以通過學習、修身而成為君子,任何人都有資格通過成為君子參與家國天下的公共事業。如果在位者不賢、無能,或者阻礙了賢能選拔,則失去統治資格。法家對此也予以承認,如韓非所說:“明主者,推功而爵祿,稱能而官事,所舉者必有賢,所用者必有能,賢能之士進,則私門之請止矣。”由此可見,與“任人唯賢”相貫通的是中國人追求公平正義的決心。

當然,我們一方面需要認識、理解秦漢以來中國本有的“賢能”政治及其文明意涵,另一方面也要承認造成君權獨大的專制主義因素始終籠罩著中國古代政治。這種與中華文明本源中所蘊含的“公天下”愿景所悖逆的“私天下”事實,從根本上傷害、削弱乃至扭曲了“賢能”政治的本來面目。只有中國近現代革命的興起以及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才能從根本上克服這一弊端。中國文明是富有活力、生機勃勃的文明,歷史上造成發展阻礙乃至禁錮的因素,一定要予以破除。

三、“任人唯賢”與中國共產黨的立黨、執政

中國共產黨是在中華民族陷入生死存亡考驗的緊要關頭登上歷史舞臺的。共產黨一方面根植于勞動人民并以大眾福祉為奮斗目標,另一方面又有其自身的先進性。基于這一基本特征,馬克思所設想、列寧所實踐的共產黨的政黨邏輯,與中華文明歷來所信奉的“賢能”政治有其遙遠的共振、呼應。

從根本上看,中國共產黨是按照馬克思主義理論和馬列主義建黨學說建立起來的無產階級政黨,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的客觀實際、與文明傳統相結合的產物。如前所述,中國傳統政治依賴士大夫群體為其統治的核心力量,到了近代,這種士大夫政治呈現出諸多弊端,如力量渙散、脫離民眾、知識僵化等等,加之以君主專制所造成的畸形的權力結構嚴重壓抑了民心士氣,傳統的士大夫階層顯然已經難以承擔救亡圖存的民族使命。中國共產黨的誕生與發展,正是因為滿足了中國古代政治轉向現代政治的這一內在歷史需求,即以嶄新的、現代的政治組織形式完成現代政治革命,領導中國人民走出困境,實現民族復興。

中國共產黨通過艱苦卓絕的百年奮斗,不僅贏得了革命斗爭的徹底勝利,重塑了國家主權,而且實現了中華文明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民主集中制是無產階級政黨的建黨原則,這一原則以無產階級政黨的先鋒隊性質為其基礎,包含著廣泛、公開、公平地選拔人才以構成政黨骨干的實際要求。馬克思、恩格斯在他們起草的《共產主義同盟章程》《國際工人協會共同章程》等章程和組織條例中,明確規定了一些實行民主集中制的重要原則。比如,規定“同盟中每年選舉工作人員,不稱職的可以隨時撤換”。需要指出的是,關于黨的干部選拔標準,晚年恩格斯指出,“要在黨內擔任負責的職務,僅僅有寫作才能和理論知識,即使二者確實具備,都是不夠的,要擔任負責的職務還需要熟悉黨的斗爭條件,習慣這種斗爭的方式,具備久經考驗的耿耿忠心和堅強性格。”這就已經把道德信仰和工作能力作為兩條必要的無產階級政黨的干部標準刻畫了出來。列寧也強調:“要研究人,要發現有才干的工作人員。現在關鍵就在這里。不然的話,一切命令和決議只不過是些骯臟的廢紙而已。”

毛澤東歷來十分重視人才培養以及人才選拔。他認為,革命和建設勝利的根本保證,就在于擁有一批優秀的黨的干部以及包括知識分子在內的各類人才。1937年5月,毛澤東指出:“指導偉大的革命,要有偉大的黨,要有許多最好的干部。”“要作為一種任務,在全黨和全國發現許多新的干部和領袖。我們的革命依靠干部。”此后他又反復強調“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只有依靠成千成萬的好干部,革命的方針與辦法才能執行。”毛澤東高瞻遠矚地看到了選人用人與事業發展的深刻關聯,把用人問題作為領導的基本職能鮮明地提了出來。鄧小平堅持和發展了毛澤東在實踐中培養人才的觀點,作出了實踐出人才的重要指示。1977年5月,在與中央同志談話中,鄧小平明確提出這一觀點。針對“文化大革命”極左思潮泛濫時期流行的“知識越多越反動”“知識分子是臭老九”等錯誤言論,鄧小平強調“一定要在黨內造成一種空氣:尊重知識,尊重人才。要反對不尊重知識分子的錯誤思想”。這一講話極大促進了當時教育、科技戰線的撥亂反正,同時對釋放人才的積極性,發揮人才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的作用,提高干部素質,起到了積極作用。江澤民提出了科教興國戰略。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既為人才培養提供了戰略平臺,也為人才的培養適應于新的市場環境創造了基本條件。胡錦濤根據新世紀、新階段國家發展的新要求,提出并系統闡述了面向21世紀“以人為本”的人才強國戰略思想。

這些人才觀念和思想,既有著無產階級政黨的核心精神,又汲取了中國古代“任人唯賢”思想的精華。歸結起來,中國共產黨人對于“任人唯賢”的傳統觀念作出了三點重要繼承。第一,五湖四海,廣攬人才。中國古代推崇三代之治的公心,不以血統、門第為選才用人的限制;而中國共產黨則更為徹底打破封建因素的限制,對于一切擁護共產主義、熱愛中華民族、服務人民群眾的先進分子都予以吸納,促使人才源源不斷地生長起來。第二,賢能并舉,德才兼重。中國古代政治尤其講求“修身”,將個人道德修養視為政治生活的根本保證。中國共產黨歷來要求選人、用人必須做到以德為先,重視考察個人的政治信仰與道德品質,不斷增強人才隊伍的專業技能和干事能力。 第三,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中國古代政治強調民本意識,要求重視民意。中國共產黨對于“賢能”的選拔判定,也把考量人民群眾的意見作為重要環節,一切工作要以老百姓的切身感受為基礎,做到為民選才。2018年11月26日,習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體學習時強調:“用人以公,方得賢才。歷史上那些盛世治世,都同注重立公道、舉賢良相關。公正用人是我們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在組織路線上的體現,應該成為我們選人用人的根本要求。”

四、“任人唯賢”與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價值取向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宣告中國共產黨即將踏上“新的趕考之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清醒地認識到新的歷史方位和時代條件。為了有效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了人民群眾的根本福祉,中國共產黨立足于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思考新的重大時代課題,尤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完成后,我國發展面臨諸多新形勢、新任務、新條件、新環境等,都必須予以重新考量。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為新的戰略任務,如何任用干部、選拔干部,建立一支符合人民期待的干部隊伍,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踐行歷史使命過程中必須做好的一項關鍵任務。

黨的十八大之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壯士斷腕的勇氣,直面問題、處理問題。十多年來,黨中央以堅強的政治定力將從嚴治吏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重點內容,極大地豐富了馬克思主義政黨選用干部的理論體系。以下從用人原則、用人標準、用人方法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首先,新時代中國共產黨選用人才的原則,凸顯了黨性修養在人才考察中的首要位置。2012年,在十八屆一中全會閉幕式上,習近平總書記著力強調了黨性修養對于黨員、黨組織的重要性。他特別指出,黨員領導干部要爭做學習黨章、遵守黨章的模范。習近平指出:“黨性是黨員干部立身、立業、立言、立德的基石,必須在嚴格的黨內生活鍛煉中不斷增強。”黨性修養是黨的本質屬性的個人內化,是黨員自覺運用黨性原則以及共產主義理想指導、約束自己行為的具體表現。作為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一目標的領導者與實踐者,中國共產黨的干部隊伍,必須堅定理想信念,服從黨的領導,永遠站在人民群眾一邊。

其次,新時代中國共產黨選用人才的標準,重心落在德才兼備上。在浙江省委書記任上,習近平就曾撰文《用權講官德,交往有原則》。2018年11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嚴把德才標準。德才兼備,方堪重任。我們黨歷來強調德才兼備,并強調以德為先。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繼承者和弘揚者,中國共產黨人非常重視“修身”,時刻要求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如前所述,德的要求中還包含了對干部個人的私德,一個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干部對自身應有嚴格的要求,對黨和國家有“大德”,對社會有“公德”,對個人有“私德”,干部在平常生活中還應該“重品行、正操守、養心性”。當然,強調把德放在首位,并不是降低對于才的要求,只是強調以德為首、德才兼備。一個干部有德無才,難以擔當重任;有才無德,最終也會嚴重危害黨和人民的事業。只有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干部,才能做到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而又不出事,履行好黨和人民賦予的職責。新時代的好干部標準也具有多重含義,多種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用“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這20個字總結了新時代好干部的完整內涵。另外,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三嚴三實”要求和“忠誠、干凈、擔當”要求,從各個方面的標準強調了理想信念對于好干部的重要性,明確好干部應擔當作為。

最后,新時代中國共產黨選用人才的方法,在于重視導向、重視實效。為了避免選拔干部過程中的不健康趨勢,必須形成正確的選人用人導向、順暢的能上能下機制,確保黨可以選出一心一意為人民服務的好干部,塑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環境。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要求全黨同志爭做“心中有黨、有民、有責、有戒”的焦裕祿式的好干部。以焦裕祿同志為典范,我們必須堅持干部選任事業至上的導向,就是在確定了好干部標準后,在干部選拔任用工作中堅持以業績為核心考察標準,充分激發干部開拓進取的精神,讓干部敢做事、能做事。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年指出,“選什么人就是風向標,就有什么樣的干部作風,乃至就有什么樣的黨風。”具體而言,堅持“任人唯賢”,也就是堅持事業至上的導向,就是堅持以黨和人民的實際需求來選拔人才,以黨和人民的事業建設成效來評判干部的績效。工作、績效考察,必須落在實處。2014年,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樹立強烈的人才意識,尋覓人才求賢若渴,發現人才如獲至寶,舉薦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盡其能。“不拘一格降人才”問題被特別提出,也可以被視為新時代“任人唯賢”的一個鮮明注腳。

2016年,習近平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指出,人才評價機制不唯學歷,不唯論文,不唯資歷,必須突破資歷學歷的局限,不按個人好惡、親疏遠近,打破宗派、山頭,廣攬天下人才。在此理念的支持下,一大批青年干部和黨外干部得到了任用,形成了海納百川、兼收并蓄、人盡其才的良好局面。

為政之要,唯在得人。人才興則國興,這是一個久經考驗而屹立不搖的真理。在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準確把握“任人唯賢”思想在新時代的鮮明特征,對于進一步加強新時代黨的干部隊伍建設,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責任編輯 黃艷)

猜你喜歡
中國共產黨
《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
散文詩(2022年13期)2022-07-29 09:06:10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頌
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 08:56:04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 08:56:04
中國共產黨何以擁有強大的群眾組織力?
當代陜西(2021年16期)2021-11-02 06:45:34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中國共產黨100歲啦
中國共產黨的百年輝煌
當代陜西(2021年12期)2021-08-05 07:45:08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當代陜西(2021年12期)2021-08-05 07:45:06
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
當代陜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08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va另类| 国产成人调教在线视频| 久久91精品牛牛| 亚洲中文字幕av无码区| 高清久久精品亚洲日韩Av| 国产91精品调教在线播放| 亚洲妓女综合网995久久| 日韩AV无码一区| 中文字幕av无码不卡免费| 国产一线在线| 欧美狠狠干| 久久人体视频| 天堂网亚洲综合在线| 日韩亚洲综合在线| 亚洲综合色区在线播放2019| 欧美另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Jizz国产色系免费| 久久久久久高潮白浆| 亚洲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 2020精品极品国产色在线观看| 特级毛片免费视频| 一本大道视频精品人妻| 无码AV动漫| 高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88| 91小视频版在线观看www| 亚洲欧美色中文字幕| 久久免费视频播放| 激情综合五月网| 一级毛片免费高清视频| 久久青草热|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一区| 国产精品9| 永久免费av网站可以直接看的| 91无码网站| 久久精品一品道久久精品| 国产女主播一区| 国产成人福利在线| 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 国产玖玖玖精品视频| 日韩免费毛片|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宅宅| 久久精品视频一|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无套av在线| 国产成人区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va亚洲va香蕉在线| 青青久视频|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 色婷婷色丁香| 午夜视频www| 亚洲视频欧美不卡|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 国语少妇高潮|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精品| 国产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 91精选国产大片| 中文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 免费jizz在线播放| 久久亚洲天堂| 91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毛片久久网站小视频| 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亚洲日本韩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香蕉久久|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一区| 国产a v无码专区亚洲av| 免费观看成人久久网免费观看| 米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人人91人人澡人人妻人人爽| 国产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线观看| 精品午夜国产福利观看| 色视频国产| 美女免费黄网站| 亚洲人成网站色7799在线播放| 色天天综合| 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国产白浆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 国模私拍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日韩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