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河南青年時報·東風新聞記者 楊軍強 圖/趙墨波
5月22日,華為、阿里、騰訊等一眾頭部互聯網企業,齊聚位于鄭州市金水東路39 號的中原出版傳媒集團,分別簽署了一份戰略合作協議——“中原數字創意谷”文化產業創新聯合體(簡稱文化產業創新聯合體)。一起簽約的還有作業幫、大豐實業和金東數創。
多家代表行業風向標的互聯網領軍企業扎堆兒簽約,發起者是河南省最大的國有文化企業中原出版傳媒集團。這些頭部企業為何齊聚于此?
當天的簽約儀式現場,一部5 分鐘的中原出版傳媒集團宣傳片播放完畢后,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裁王慶發表致辭。


中原出版傳媒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裁 王 慶
王慶表示,文化產業創新聯合體項目是中原出版傳媒集團深入落實“推動實驗室體系整合重塑、高能級創新聯合體組建、現代產業集群賦能發展”實施路徑的重要舉措,承載著構建以版權IP 為核心的價值共生產業生態系統、以科技創新賦能產業升級的重要任務。
同時,王慶表示,作為河南省最大的國有文化企業,中原出版傳媒集團具備一定的產業鏈優勢,有資源、渠道、技術等方面的能力儲備,能夠為文化產業創新聯合體的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當天,華為、阿里、騰訊、作業幫、大豐實業、金東數創6 家企業簽約完畢后,相關負責人紛紛表示,對這次合作充滿期待,雙方均能找到眾多契合點,一定能實現產學研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條文化產業數字融合發展的新路徑。
為什么要成立文化產業創新聯合體?
王慶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要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中原出版傳媒集團積極貫徹國家創新驅動發展要求,按照河南省委、省政府“構建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創新體系、協同創新賦能現代產業集群發展”的安排,作出了建設價值共生的產業生態系統的戰略部署。其目的就是要在文化產業領域建立一個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為目標,以重大項目需求為牽引,以共同利益為紐帶,以市場機制為保障,由中原出版傳媒集團牽頭,聯合文化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共同參與的“體系化、任務型、開放式”的創新合作組織和利益共同體。文化產業創新聯合體就是在這個時代環境和政策背景下應運而生的價值共生的產業新生態。
為落實河南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創新聯合體項目建設緊鑼密鼓,2022年9月22日12 家企業揭牌,牽頭者同樣為行業龍頭企業(見圖1),目的即為解決制約產業發展的“卡脖子”技術,加快建設國家創新高地。當時,還制定出臺了《河南省創新聯合體培育建設工作方案》。明確力爭到2025年,在河南全省主導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優勢領域實現創新聯合體建設全覆蓋。

圖1 河南省創新聯合體項目建設(制圖據《河南日報》)
“中原數字創意谷”文化產業創新聯合體項目,聚勢而起,謀創未來。
雙方的優勢都有哪些?
王慶介紹,作為河南省最大的國有文化企業,中原出版傳媒集團具備一定的產業鏈優勢。
一是產業集聚方面,集團建設有國家版權示范園區——河南出版產業園,區位優勢突出,有成熟的服務體系,能夠為創新聯合體的建設和發展提供優良的空間環境、產業環境和生態環境。
二是資源集聚方面,集團深耕文化領域、教育領域,各類資源質量上乘,規模龐大;同時,受省委宣傳部、省版權局的委托,集團承建了河南省版權登記平臺,能夠通過版權確權保護服務,進一步拓寬匯聚創新創意資源的路徑。
三是科技攻關方面,集團擁有出版融合發展重點實驗室、出版業科技與標準重點實驗室2 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能夠為創新聯合體的關鍵技術攻關提供高水平的科研平臺。
四是金融服務方面,集團成立了數字科教私募股權基金,能夠為創新聯合體的項目和企業提供優質的金融服務,助力初創項目和團隊的發展。
五是產業孵化方面,集團下屬的中原數字沉浸式創意產業孵化器是河南省科技廳認定的省級文化產業專業孵化器,能夠為聯合體企業和團隊提供上下游資源鏈接、人才對接、技術研發、創業輔導、政策咨詢、品牌提升等“一站式”孵化服務。
六是項目落地方面,集團緊緊圍繞版權智庫、智慧教育和研學文旅方面布局了多個重大項目,能夠為創新聯合體的啟動運營提供第一動力。
王慶說,基于上述這樣的基礎條件,集團有信心把創新聯合體建設成為一個文化產業發展新引擎。
華為中國傳媒業務總經理劉立志表示,多年來,華為一直聚焦ICT(信息與通信)基礎設施,是全球領先的IC 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提供商。未來,華為將重點從教育和文化來賦能中原出版傳媒集團,打通一些生態資源,聚合伙伴,形成合力。
阿里云智能副總裁陳崢表示,作為國內最早投入云計算研發的科技公司,阿里云可以提供技術中臺、業務中臺、數據中臺等前沿技術支撐,此外還有阿里完整的生態鏈支撐,未來,阿里云將把中原出版傳媒集團納入阿里的產業生態,整體賦能。
騰訊云副總裁陳平特別提到騰訊云今年參與打造的“出版行業專有云”方案,其目標正是用于助力出版行業數字化轉型升級。他說,“出版行業專有云”擺在第一位的,一定是做好版權保護,比如“一物一碼”技術等。
作業幫聯合創始人陳恭明表示,作業幫通過多年技術積累和教育實踐,在AI 識別、AI 批改、大數據分析挖掘、個性化練習等領域持續領跑全行業,再加上專業教研團隊的支持和超6.6 億的優質題庫,可以為“文化產業創新”發展保駕護航。
大豐實業副總經理兼首席戰略官金丹稱,大豐實業聚焦文化、體育、旅游產業,曾打造出江南美學浸潤大戲《今夕共西溪》的文旅項目,未來將全力助力文旅融合事業全面發展。
金東數創董事長周安斌表示,金東數創多年來深耕“數字孿生、立體沉浸”等新興體驗技術的開發應用,打造了北京世園會中國館、仰韶文化遺址數字博物館等科技文旅項目。此次,金東數創將與中原出版傳媒集團圍繞文旅、元宇宙等項目展開合作。
文化產業創新聯合體,接下來怎么建?
據介紹,中原出版傳媒集團將在以下5 個方面與華為、阿里、騰訊等企業進行合作:
1.共同探索強化AI、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在出版傳媒行業的新應用。推動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大模型、物聯網等技術與融合出版、版權智庫、現代教育、研學文創、復合書店、電商零售、閱讀服務業務條線的深度融合。
2.共同探索塑造在河南傳統文化背景下的文化消費新場景。面向文、教、旅產業數字化場景的發展,助推出版集團將傳統文化存量資源轉化為生產要素,打造沉浸式體驗文旅場景,引導數字文創、數字藝術、數字版權、元宇宙合理有序發展。強化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立足版權數字化創新服務,圍繞數字資產交易、版權確權和交易、劇本娛樂產業、NFR(非同質化權益)等場景。
3.共同探索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的新路徑。推動出版集團優化組織結構、業務流程和經營管理、決策分析機制,實現數據互聯互通、融合共享,構建一體化的集團數字體系。
4.共同探索開辟數字文化新市場。雙方發揮各自的技術、資源、平臺優勢,圍繞智慧教育、研學文旅、創新創意策劃等業務板塊進行合作。
5.共同探索在價值共生產業生態體系下的產業發展新格局。雙方積極聚合外部產業鏈合作伙伴及全球生態資源,在行業研究、科技應用、咨詢規劃、培訓教育、品牌活動、產業服務等方面開展合作,實現產學研用一體化。
記者從主辦方獲悉,為推進文化產業創新聯合體高效運營,中原出版傳媒集團制訂了整體運營目標,圍繞文、教、旅三大產業,以教育元宇宙和文旅元宇宙為目標,打造產業價值共生的生態體系,用3 到5年的時間,構建形成一個創新的價值共生生態圈。初創期完成創新聯合體生態基礎結構建設,引入首批40 家企業入駐;拓展期進一步完善創新聯合體產業生態結構,完成教育元宇宙和文旅元宇宙建設雛形;運行期形成以集團公司為核心的文化產業航母集群,構建優勢互補、融通共享、科技創新、項目穩健的良好生態,實現創新聯合體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兩個層面的良好成效。
河南省科技廳科技企業與現代服務業科技處處長李明鳳表示,由中原出版傳媒集團這個行業龍頭骨干企業牽頭組織建設“體系化、任務型、開放式”的創新聯合體在全國文化出版領域走在了前列。簽約的各頭部企業與中原出版傳媒集團,通過線上線下融合平臺和價值共生生態體系,將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文化產業的融合應用,以科技創新賦能文化新業態發展,開展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應用,提升產業技術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推動河南省文化融合創新能力進入全國第一方陣。
在文化自信中汲取數字力量,河南,這塊曾熔鑄了中華文化精魄的土地,即將乘“云”而上,借“數”騰飛。

華為中國傳媒業務總經理 劉立志
文化產業創新聯合體的關鍵在于人,而中原出版傳媒集團擁有很多人才,他們不僅有留學背景,還是專業出身,既懂信息化又懂行業。此外,河南傳統文化比較豐富,希望雙方能合力打造一些標桿產品。
作為河南省最大的國有文化企業,中原出版傳媒集團具備一定的產業鏈優勢,有資源、渠道、技術等方面的能力儲備,能夠為文化產業創新聯合體的建設提供有力支撐。信息化程度較低是傳統出版行業面臨的挑戰,而如果中原出版傳媒集團將消費者的信息和數據進行匯總和分析,就會成為全國出版行業數字化轉型的領先者,挑戰也就成了機遇。
一直以來,華為也在積極投身于文化宣傳領域的基礎設施建設,從融媒體、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到國家文化工程建設,通過技術革新,讓主流媒體宣傳工作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
雙方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后,華為將從基礎設施和內容生產兩方面,賦能中原出版傳媒集團,同時吸引人才、技術、資本、內容等資源的聚集,助力文化產業創新聯合體破繭成蝶。
我們的合作,不單是技術的交付,更是阿里全鏈路的產業生態的交付,雙方有望打造全國出版傳媒行業的數字化標桿。

阿里云智能副總裁 陳 崢
中原出版傳媒集團有其獨特性:一是基于河南的豐富教育、文化資源,二是集團“四橫七縱多生態”的產業布局,三是對數字化轉型的重視和認可。我們看好中原出版傳媒集團的數字化轉型,并非常愿意基于阿里云的優勢資源全力助力,雙方可以說是“雙向奔赴”。
阿里云將聚焦自身優勢資源和能力,在云計算、大數據、AI 大模型和智慧教育的結合這三個方向上與中原出版傳媒集團展開深入合作。
我們十分看好數據中臺對于中原出版傳媒集團的價值,數據中臺加上業務中臺,再加上云計算,這樣一個系統就好比一個發電廠,而數據就像是水、電、煤,要讓數據產生價值。
騰訊云今年參與打造的“出版行業專有云”方案,其目標正是助力出版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俺霭嫘袠I專有云”擺在第一位的,一定是做好版權保護。
AI 浪潮,百年一遇,尚處于發展初期,就好比當年蒸汽機剛發明出來一樣,對于出版行業,未來在AI的加持下,一定會實現一個質的飛躍。比如,出版行業開發更多縱深的獨家內容,將來就有可能生成代表河南的智能數字人,騰訊在數字人上有很好的技術積累,可以做好助力。

騰訊云副總裁 陳 平
數字化轉型是做“云”最重要的一環,專有云的出現使得公有云和私有云之間的鏈接變得更方便,中原出版傳媒集團的數字化能力可以提高到公有云這種高彈性情況下使用,比以前在IT 設備上的堆砌效果會更好。
雙方的資源稟賦其實非常吻合,中原出版傳媒集團擁有相當好的IP,騰訊則具有很好的IP 孵化經驗和成熟的技術能力,可以把中原大地上這些古老而又歷久彌新的IP 運用技術重新孵化,未來一定能取得非常好的成果。
作業幫在沉淀和積累中,已經從“天上打”的互聯網之爭,轉向地方區域化改造。河南是人口大省,更是教育大省,我們希望通過簽約“中原數字創意谷”,與中原出版傳媒集團一道,深耕河南市場,為河南的家長、孩子帶來更多的幫助。

作業幫聯合創始人 陳恭明
在河南,我們利用AI、大數據等優勢,在智慧課堂、智慧作業、智慧體育、課后服務等方面,做了很多個性化智慧教育方面的嘗試。比如在智慧課堂中,根據各地學情不同,教師團體由兩部分組成,一線名師專家把控教學大綱,地方教師把握各地重點,在專業中增加地方特色。
想要打造區域個性化,打通信息壁壘是第一步。在文化產業創新聯合體的規劃中,成員企業能夠在信任中降低溝通成本,提高產業效率,更好地為用戶服務、為項目服務。
未來,“中原數字創意谷”文化產業創新聯合體將助力戰略合作企業及成員聚合力量,既要創新文化內容,也要創新對內容的表達方式;既要創新產品形態,也要創新服務模式。通過文化產業創新聯合體做成以前單個企業不能做,甚至是不敢想的大事,助力企業形成從量變到質變的跨越。
作為文化服務商,大豐實業將盡可能地提供更多的文化表現形式,把彰顯中國文化自信的內容搬上舞臺,走向社會,深入大眾生活的方方面面。
從內部成員來看,文化產業創新聯合體以文化為引領,聚集了一批跨領域、跨行業的企業,可以引導內部企業發揮各自不同的優勢,為文化產業作嫁衣,為文化發展做服務。從外部環境來看,文化產業創新聯合體將通過持續創新,為文化產業轉型升級賦能,用心打磨優秀傳統文化,共同詮釋好中國文化自信,未來大有可為。

大豐實業副總經理兼首席戰略官 金 丹
大豐實業攜手中原出版傳媒集團,將為河南文化產業帶來以下新變化:
首先,盤活文化資源?;跁鏅?、傳統文化IP等資源,雙方將以新的文化表現形態、新的文化產業模式,努力把傳統故事演繹好,把中國文化的故事演繹好。
其次,加強文旅融合。共同奔赴河南的文旅融合事業,真正把河南從一個旅游大省變成旅游強省。

金東數創董事長 周安斌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文化產業創新發展,從去年提出的文化數字化,到今年提出的數字中國可以看出,文化+科技這一組合是大勢所趨。在此背景下,作為河南地區最大的文化產業集群,中原出版傳媒集團文化產業創新聯合體的打造,既符合出版集團自身產業升級的內在要求,也將對合作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之路帶來助力。
當下是通過數字化手段推動文化產業高效發展的窗口期,而未來5—10年將迎來文化與科技高速融合的發展期,文化產業創新聯合體的打造,順應天時地利人和。未來,金東數創將與中原出版傳媒集團圍繞文旅、元宇宙等項目展開合作。
本文人物采訪內容來自彎文奎、魏文杰、楊軍強、蔡琳、張東輝、吳哲、牛藝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