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本刊編輯部
“你愛我,我愛你,蜜雪冰城甜蜜蜜。”當蜜雪冰城宣布將在武漢舉辦音樂節時,許多網友的第一反應是:“雪王這是要把主題曲循環播放兩小時嗎?”“寧愿相信蜜雪冰城會輪播主題曲,都不愿相信它能有錢請人來唱。”但當看到汪蘇瀧、詹雯婷、陳楚生等歌手組成的音樂節陣容和不到200 元的票價時,大家忍不住又一次驚呼:“整頓天價音樂節,還得靠雪王!”
除了價格和嘉賓陣容本身,冰淇淋音樂節的演出現場還有許多“蜜雪元素”的植入。一方面,品牌IP 雪王的形象以更多生動的方式出現。8 米高的雪王氣模、雪王形象的舞臺設計、演出中場的“你愛我我愛你”洗腦主題曲、無處不見的雪王人偶等,僅僅是常規操作。而在冰淇淋音樂節現場,雪王人偶場下蹦迪、上臺打鼓的畫面成功收獲觀眾們的“可愛呼聲”,同時冰淇淋展覽也映進現實,現場設有30+冰淇淋快閃店。
另一方面則是品牌產品的植入。此次音樂節現場設置有冰淇淋互動裝置,同時蜜雪冰城產品、幸運咖以及蜜雪冰城投資的炸雞品牌“雞裝箱”的產品在現場均有售賣,定價與門店保持一致,音樂節消費鏈得到很大程度的延伸。
低價、實在的背后,是蜜雪冰城聰明的營銷策略。對于一個做加盟商生意的品牌而言,如何保有持久的品牌力是最核心的問題,而蜜雪冰城憑借這場音樂節無疑是賺足了品牌好感。

每年的母親節都是品牌營銷發力的一個重要節點,或質樸直接,或幽默搞怪,或走心催淚,都能看到眾多有趣的母親節創意。今年的母親節,麥當勞憑借一張海報,獲得了許多網友的好評。
海報本身很簡單,關鍵就在于其簡潔的畫面配上有趣的文字游戲:愿媽媽,幸福美滿,永遠明媚。值得一提的是,語句中有不少以拼音“M”開頭的詞語,例如“媽媽”“美滿”“明媚”,而“M”又恰恰是麥當勞的logo。
麥當勞的借勢海報貫徹了品牌把標志性的“M”開發到底的思路,洞察到“M”既是媽媽的聲母與首字母,又是美滿明媚的聲母,以麥當勞紙袋為底本,簡潔易懂地將品牌與對媽媽的美好祝福建立連接,顯得童稚而真誠。
有業內人士表示,在海報創意上,麥當勞總有出其不意的玩法。此次麥當勞以自家的包裝紙袋作為創意素材,把對母親的祝愿寫在了上面。在突出母親節營銷的同時,麥當勞再次強化其“M”標志的品牌印象。麥當勞讓logo 成為內容的一部分,拉滿品牌存在感的同時也把祝愿美好的感覺注入品牌之中。

近日,小紅書攜手BFC 外灘金融中心外灘藝術季聯合策展,邀請超人氣漫畫鬼才Tango 為小紅書貓咪打造了外灘“最靚貓街”。通過#送我家貓咪上墻#話題征集到的貓咪形象經Tango 精心創作后,繪制在方浜中路老城廂墻面上,讓上海老城廂煥發新的藝術活力。
同時,小紅書還在外灘BFC 楓徑舉行了“小紅書100 只貓咪上墻”線下展,邀請用戶線上參與話題互動。除此之外,外灘藝術季聯合Tango 推出限定貓咪周邊大禮包,為愛貓的小伙伴送出幸運大禮包。
小紅書與外灘藝術季的聯動,不僅是對社區用戶中愛貓群體的深刻洞察,將平臺內容與社區生活緊密連接,讓貓貓們在外灘出道的同時,還讓上海老城廂街道重新煥發生機與活力,創造出獨特而鮮活的城市文化。
外灘貓街的打造,讓活潑生動的貓咪形象與老城廂街道的生活氣息形成風格碰撞,吸引人們打卡,從而反哺品牌聲量。可見,外灘貓街滿足了當下大眾求新求異的打卡式消費需求,特別是得到年輕人的關注與討論,可以說這是一次成功出圈的營銷。
近日,優衣庫打出“男女皆可穿”的產品標簽,標簽文案具體內容為“打破固有框架的區分與界限,簡約之美由你詮釋”。以比較委婉的說法,優衣庫表達了衣服“男女皆可穿”的性質,既展現了“去性別化”的時尚風格,又強調了包容性和多元化的審美。
在各種不同風格的搭配中,不難看出優衣庫的大膽,尤其是將標簽打在打底背心以及將男女同款的上衣與短裙配以一套的做法,既弱化了產品界限,也表達了對不同穿衣需求的尊重,讓服飾不再受到傳統性別觀念的限制,從而鼓勵消費者自由選擇。
事實上,“去性別化”這一概念,除了能讓企業更加靈活地開拓市場,更多的是一種精神、理念的傳遞。比如美國首個無性別美妝品牌Fluide,其品牌slogan“We are Fluide,makeup for him、her、them、everyone”(為他、她、所有人服務),就展現了打破性別偏見,更為包容的態度。而這也與當下新生代消費觀念高度契合,在提高消費者對品牌好感度的同時,還能被視為推動社會進步的小小力量,使得品牌在社會責任方面贏得更高的評價。
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消費者希望破除性別偏見,追求表達自我的權利。在這樣的背景下,未來或許會有更多的品牌將“去性別化”作為營銷亮點。

在萬物皆可盲盒的熱潮下,近期又興起了“剩菜盲盒”。
所謂“剩菜盲盒”,是指商家將臨期食品或當日未售出的庫存,以“盲盒”形式在軟件上打折賣出。因拆盲盒的心情就像開彩票,消費者可以從中獲取到未知的神秘感,加之性價比很高,“剩菜盲盒”一時風頭無兩,有網友表示“手速慢了還會搶不到”。
同時,抖音、小紅書等社交平臺出現了大量關于“剩菜盲盒”的測評內容,吸引了眾多用戶圍觀討論。在B 站上,“剩菜盲盒”更是成為不少UP 主的創作選題,其中名為“HOLA 小測佬”的UP 主制造了很多百萬+播放量的爆款內容,堪稱流量密碼誘捕器。通過用戶的自主傳播,“剩菜盲盒”在年輕圈層中掀起了極高的聲量,得到了更多人的關注。
不同于溢價嚴重、噱頭過大的主流盲盒,“剩菜盲盒”是讓消費者花費較少的錢買到低于原價的食物,既契合環保節約的綠色生活理念,又能讓消費者達到省錢實用的目的,還能為商家降本增效,可謂是大有裨益的產品營銷模式。
在業內人士看來,“剩菜盲盒”之所以能走紅,是由餐飲商家和消費者的共同需求所促成。經營者將其打包成“剩菜盲盒”打折出售,一定程度上能降低商戶的損失。而“追求極致的性價比”是當代年輕人的生活方式,他們熱衷于“薅羊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