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磊



排球運動除了需要學生對各種技戰術的掌握,還需要良好的專項身體素質條件。筆者結合青少年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特點,針對腳步移動、彈跳、手臂及腰腹力量等能力創編趣味性的練習方法。
一、正反轉向跑
練習目的:提升學生在排球運動中的反應能力和移動速度。
練習方法:學生散點面對教師,并原地進行碎步跑。教師左、右手分別拿藍色、黃色標志盤。當教師舉起藍色標志盤時,學生按照教師的指向轉身加速跑;當教師同時舉起藍色、黃色標志盤時,學生做反方向的轉身加速跑(圖1)。
練習建議:學生之間不易靠得太近。以免轉身時碰撞受傷;在練習過程中如有學生出現錯誤,可以適當進行俯臥撐、高抬腿、深蹲跳等懲罰,每次罰做5~10個為宜。
二、拋接“繡球”
練習目的:提升學生移動能力和墊球技術。
練習方法:2名學生1組,隔網面朝同一個方向站立。面對球網的學生持球,當聽到信號時將球拋出,另一名學生迅速轉身觀察來球方向,并通過移動將球墊回給同伴。規定時間內完成次數多的組獲勝(圖2)。
練習建議:練習1~2min后2人互換角色。根據學生能力調整2人之間的距離,逐漸增加難度。
三、躲避“雪球”
練習目的:提升學生的快速起動、反應能力。
練習方法:將學生分成4組,第1組學生圍成小圈,第2組學生在小圈外圍成大圈,第3組學生合作推“雪球”(大橡皮球)進行環形滾動,第4組學生在大小圓圈之間的通道快速跑動,避免最后一名學生被球碰到,被球碰到的學生要站到小圈或大圈上,4個組輪換站位。相同時間被球碰到學生人數最少的小組獲勝(圖3)。
練習建議:提示學生不要推搡,避免摔倒受傷。每輪比賽中,橡皮球滾動的方向要固定為順時針或逆時針,不可來回滾動。
四、“攻占堡壘”
練習目的:發展學生腿部肌肉力量。
練習方法:4~5名學生1組,每兩組間隔15m面向站立。每組的第1名學生用矮人步向對面行進,碰面時進行“石頭、剪刀、布”,勝者繼續向對面前進,敗者立即轉身跑回,與本組第2名學生擊掌,第2名學生以同樣方法前進,依次進行,直到一方學生抵達對方“陣地”為勝(圖4)。
練習建議:練習前強調規則,不能犯規。也可以蛙跳等形式前進。輸的組可以進行俯臥撐、立臥撐等素質練習。
五、俯撐搶拍
練習目的:發展學生手臂、腰腹力量。
練習方法:2名學生1組,面對面雙手雙腳撐地,允許移動手腳的位置,但膝蓋不得著地,每觸碰對方的手背一次得1分,1min內得分多者獲勝(圖5)。
練習建議:可以在一輪結束后安排勝者與勝者比賽,負者跟負者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