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經濟正處于快速發展時期,人們對食品品質的要求更高,食品相關產品檢驗檢測也成為社會關注的重點話題。本文將食品相關產品檢驗檢測作為研究對象,簡單分析其質量控制意義,通過整理其主要內容,總結抽樣應遵循的基本原則,并從完善系統、資金投入、優化制度等方面入手,詳細分析食品相關產品檢驗檢測的質量控制方式,旨在為更多檢驗檢測單位提供思考方向,推動我國食品領域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食品產品;檢驗檢測;質量控制
Quality Control Methods of Inspection and Detection of Food-Related Products
YE Ziju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eattle 98195, USA)
Abstract: Chinas economy is in a period of rapid development, and people have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food quality. The inspection and testing of food-related products has also become a key topic of social concern. This paper takes the inspection and testing of food-related produc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briefly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its quality control, summarizes the basic principles that should be followed by sampling through sorting out its main contents, and analyzes the quality control methods of food-related products inspection and testing in detail from the aspects of improving the system, capital investment, and optimizing the system, aiming at providing more inspection and testing units with thinking directions and promot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food industry.
Keywords: food products; inspection and detection; quality control
根據國家統計局(https://data.stats.gov.cn/)數據統計,2021年我國居民人均谷物消費量超過130 kg,同比增長2.6%;人均蔬菜消費量超過100 kg,同比增長6.0%;人均肉禽消費量超過45 kg,同比增長20.5%;人均蛋類消費量超過13 kg,同比增長3.5%。我國人均收入不斷提升,需要更多的高品質食品,有必要對食品檢驗檢測相關內容進行深入研究,以引導社會公眾健康消費。
1 食品相關產品檢驗檢測質量控制意義
人類需要通過攝取食物,吸收食物中的營養物質,滿足各方面的生理活動。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薦,成年人每天應攝取1 500~1 700 mL
的水,50~100 g的薯類,200~300 g的谷類,200~350 g的水果類,300~500 g的蔬菜類,120~200 g的動物性食物,25~35 g的大豆及堅果類,300~500 g的奶及奶制品,25~30 g的油,<5 g的鹽。從以上內容可以發現,普通人沒有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去分辨食品質量,極容易攝入低品質、不安全的食品,從而影響自身身體健康,對個人與社會帶來較大損失。而食品相關產品檢驗檢測環節就是代替普通人對即將進入消費市場的各類食品進行詳細檢驗檢測,避免社會公眾購買到不符合流通標準的食品,預防食物中毒等惡性事件的發生,保障整個社會秩序有序運轉。但是,食品檢驗檢測工作專業門檻較低,內容較為復雜,關系到多個工作環節,任何一個細節內容出現問題,都可能會對最終的檢驗結果造成影響,可能會讓低品質食品流入消費市場,給社會帶來較大的安全風險。為此,需要對食品相關產品進行檢驗檢測,同時對檢驗檢測過程進行嚴格的質量控制,確保消費市場的健康
流通。
2 食品相關產品檢驗檢測主要內容
2.1 食品營養成分
在1部分提及了成年人每天對于食品的正常攝入需求。然而我國當前已經進入“快節奏”模式,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都保持較快的節奏,導致許多人壓縮吃飯時間,從而留出更多的時間進行工作、學習,難以達到預期的營養均衡效果。食品相關產品檢驗檢測工作是代替人們計算食品營養的重要工具,對各類食品所含的營養成分進行檢驗檢測,并清晰標記,能大幅簡化人們選購食物的程序,在保證每天正常營養需求的基礎上,留給人們更多的時間享受生活,引導社會正常運行。
2.2 食品添加劑
食品添加劑可以有效改善食品顏色、口感等性狀。例如,由鮮牛乳、乳化劑、磷酸氫二鈉以及增稠劑等制作的三花淡奶,其本質是一種調味品,可以利用其香濃醇厚味道豐富菜肴、點心口感。但是,如果一味追求食品性狀而過量使用食品添加劑,反而會影響食品安全,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負面影響。我國擁有較為完善的法律法規,并明確規定了各類食品添加劑的具體用量,食品相關產品檢驗檢測工作則是作為一種輔助工具,協助相關法律法規進一步落實食品添加劑控制工作,確保整個消費市場的食品安全。
2.3 有毒物質
食品相關產品在生產、加工、運輸等環節可能會受到外界環境污染,從而產生大量有毒物質。消費者攝入受污染的食品后,有毒物質會侵入人體各個重要器官,對人體健康乃至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我國食物種類繁多,各種食品的制作工藝不同,外界環境因素存在差異,極容易使食品相關產品受到污染。食品相關產品檢驗檢測工作需要承擔起保障社會公眾飲食安全的責任,避免讓人們攝入過多有毒物質,損害身體健康。
3 食品相關產品檢驗檢測抽樣基本原則
在食品相關產品檢驗檢測工作中,需要從待檢測目標中抽取檢驗檢測樣品,進而判斷整個待檢測目標是否達到食品相關產品預設標準。為獲取食品相關產品的可靠檢驗檢測結論,需要嚴格遵循以下工作原則。
3.1 隨機抽樣原則
對于同一批次的食品相關產品,其生產工藝、包裝方式、運輸模式等都相同,但是在進行檢驗檢測工作時,需要以隨機抽樣原則為指導方針,合理消除抽樣人員可能存在的主觀判斷,盡可能以客觀視角研究食品相關產品,最大限度還原待檢測目標真實情況,保證檢驗檢測結果的公正性。
3.2 確保樣品均勻
在對食品相關產品進行抽樣時,還需要確保樣品的均勻性。在正常情況下,生產的食品相關產品或為固態,或為液態,這就需要根據食品具體形態,通過區別抽樣方式,保證檢驗檢測的樣品可以代表整個送檢食品相關產品。對于固態食品,需要使用破壁機等工具,將其充分粉碎,從混合物中獲取足夠數量的樣品,然后開展后續的檢驗檢測工作;對于液態食品,則要使用攪拌機等工具,將其攪拌均勻,并進行過濾,然后針對濾液開展檢驗檢測工作。選擇均勻的樣品可以極大程度地降低食品相關產品自身的影響因素,確保檢驗檢測結果的真實性。
4 食品相關產品檢驗檢測的質量控制方式
為了科學控制食品相關產品檢驗檢測質量,向送檢單位與社會公眾提供準確的檢驗檢測結果,本文分析大量食品相關產品檢驗檢測單位的工作模式,參考許多文獻資料,從完善系統、資金投入、優化制度3個方面合理切入,并展開分析。
4.1 完善食品檢驗檢測業務管理系統
落實食品相關產品檢驗檢測質量控制相關工作,就需要對現有的業務管理系統進行完善,提升參與食品相關產品檢驗檢測項目的實驗室整體水平。建議食品相關產品檢驗檢測實驗室可以從人才培訓方面入手,邀請行業專家,每個月開展一次針對所有工作人員的業務培訓課程。在培訓過程中,由行業專家針對部分理論內容進行詳細分析,介紹一些行業新型檢驗檢測技術,提高工作人員的個人水平。行業專家還需要及時回答工作人員提出的各種問題,從理論基礎、實踐應用兩個角度詳細分析問題背后的內容,降低工作人員的理解門檻,打破以往專業人才培養的瓶頸問題[1]。食品相關產品檢驗檢測實驗室從社會招聘新工作人員時,可以考慮提高招聘門檻,篩除一些專業能力不達標、綜合素質中等偏下的工作人員,進而穩定提高工作團隊整體質量,提高食品相關產品檢驗檢測業務質量。考慮到我國信息化技術較為成熟,食品相關產品檢驗檢測實驗室也可以和相關軟件開發、設備生產單位進行合作,引進一批專門用于食品相關產品檢驗檢測工作的自動化設備,結合相匹配的軟件,對食品相關產品質量進行更高效的檢驗檢測活動,實現實時監督。同時,信息化技術也可以代替重復性勞動,降低原本工作人員在檢驗檢測過程中產生的人為誤差,合理控制各類不良因素影響。工作人員也可以將更多時間投入新型檢驗檢測技術的學習等方面,進一步提升檢驗檢測結果的綜合質量水平。食品相關產品檢驗檢測實驗室也可以和直播平臺進行合作,利用“互聯網+”模式,公開展示食品相關產品檢驗檢測工作,以社會公眾的視角,對檢驗檢測業務進行更細致、更嚴格的管理,逆向推動實驗室提升檢驗檢測質量。
4.2 落實食品檢驗檢測資金投入相關工作
根據中商情報網(https://www.askci.com/)數據統計,2022年我國食品相關產品檢驗檢測市場規模接近1 200億元。社會公眾需要更多高品質食品,未來會有更多社會游資投入食品相關產品檢驗檢測市場中,進一步擴大市場規模。在市場發展的過程中,會出現一些社會游資急于回籠資金,向社會輸送大量低水平的檢驗檢測數據,這不僅會使市場的良性發展受到沖擊,還會引起社會公眾的負面情緒。為此,政府部門需要做好食品相關產品檢驗檢測市場的資金投入情況,結合社會各個領域的實際需求,向整個市場提供充足的市場需求與運營資金,引導各類實驗室關注檢驗檢測結果,減少錯誤、問題數據結果出現的概率。除此之外,政府部門也需要對食品相關產品檢驗檢測的法律法規進行進一步完善,利用法律的強約束性,合理提升食品相關產品檢驗檢測市場門檻,打消一些不良社會游資的投資欲望,歡迎良性社會游資參與到市場建設中,進而形成良性的市場運轉模式[2]。建議政府部門可以和一些擁有良好市場口碑的食品相關產品檢驗檢測實驗室進行合作,推出有關實驗室建設、檢驗檢測等工作標準,引導整個市場健康發展。
4.3 優化食品檢驗檢測質量管理的制度
食品相關產品檢驗檢測質量會受到多種因素影響,例如參與檢驗檢測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用于檢驗檢測的儀器設備等,而這些內容可以歸納到制度方面。想要良好的檢驗檢測結果,就要對現有的食品相關產品檢驗檢測制度進一步優化,合理規避各種因素帶來的負面影響。①確認人員管理。食品相關產品檢驗檢測工作是一個整體,所有工作崗位都擁有各自的職責,需要確保所有工作人員明確自己崗位的工作內容,嚴格遵守崗位工作要求。利用這種方式,完善各種細節內容,引導工作人員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能力,進而提升食品相關產品的檢驗檢測質量。②落實儀器設備管理。食品相關產品在送檢后,會和各類儀器設備產生較為頻繁的直接接觸。在儀器設備自身存在污染源的情況下,食品相關產品也會受到影響,導致獲得的檢驗檢測結果無法反映食品相關產品的實際情況,給相關食品生產單位帶來較大的經濟損失。為此,需要針對各類儀器設備設計一套具體的應用標準與操作流程,并在使用前、使用后對儀器設備進行充分清理,做好日常的保存工作,盡可能減少因儀器設備造成的檢驗檢測結果誤差。③關注試劑管理。食品相關產品檢驗檢測實驗室在采購試劑時,需要注意其是否在保質期內。在采購后,也需要將試劑保存在通風、陰涼的環境中,避免陽光、高溫影響試劑使用效果,降低檢驗檢測結果精度。工作人員在使用試劑時,還需要詳細確認試劑類型、制備日期或采購日期,并及時處理掉過期、失效的試劑。④落實采樣管理。在進行食品相關產品采樣時,需要將樣品詳細信息記錄在標簽上,并將其貼在裝載樣品的儀器上,避免在后續的移動中出現樣品混淆的情況[3-5]。在獲得食品相關產品檢驗檢測結果后,也需要對各項數據進行詳細對比,避免出現嚴重的數據錯誤,影響檢驗檢測結果的
可靠性。
5 結論
食品相關產品檢驗檢測內容多、涉及面廣,在實際應用中,仍需要以具體檢驗檢測食品相關產品特性為準,合理借鑒本文理論內容,并參考其他相關文獻,設計一套更完整、更科學的檢驗檢測方案,確保各項工作內容可以妥善落實,為社會提供準確的檢驗檢測結果,保證食品領域的有序發展。
參考文獻
[1]周全軍.食品檢驗實驗室管理中如何發揮質量體系作用淺談[J].質量與市場,2022(增刊1):58-60.
[2]王春雷,張志華,張樹振,等.食品檢驗檢測中的問題分析和質量控制[J].現代食品,2022,28(19):79-81.
[3]麥日燕,赫榮昕,蔡德玲,等.食品檢驗實驗室內部質量控制研究[J].中國食品工業,2021(8):70-71.
[4]王穎.食品相關產品檢驗檢測的質量控制方式探討[J].科學技術創新,2018(11):15-16.
[5]宋涵藝.食品相關產品檢驗檢測的質量控制探討[J].現代食品,2020(13):172-174.
作者簡介:葉梓君(2001—),女,江蘇蘇州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食品質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