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倩倩


摘 要:廣西那坡縣“黑衣壯”民俗文化擁有濃烈的歷史氣息和自身的獨特性,并且旅游資源豐富,應該是鄉村旅游的好去處。但現實卻不是如此,本文通過以那坡縣“黑衣壯”為切入點,調查鄉村旅游的營銷策略中所存在的問題,研究得出其營銷策略中主要存在旅游形式單調、政府重點轉移、資金投入單一、宣傳渠道落后等,并且營銷策略不能與時俱進,存在缺乏專業規劃和人才儲備不足的問題。本文因此提出了以下四條解決措施:“沉浸式+文創項目”模式,豐富旅游形式、轉變觀念,規劃指導思想、開拓新媒體渠道,以內容知識“出圈”構建大數據平臺,走向智慧文旅。
關鍵詞:營銷策略;鄉村旅游;黑衣壯
一、那坡縣“黑衣壯”旅游營銷的現狀
1.那坡縣“黑衣壯”旅游概況
(1) “黑衣壯”簡介
廣西那坡縣“黑衣壯”是壯族的一個支系,自稱為“敏”,主要聚居在廣西那坡縣境內。由于歷史上戰爭和民族遷徙等原因,許多人躲入深山老林,過著幾乎與世隔絕的生活,從而保留了古老的文化。那坡縣至今仍保留著壯族最原汁原味的習俗,因而被稱為壯族“活化石”。也是因為地處大山深處,其文化、民俗都保留得非常完整,房屋結構是典型的干欄式建筑。但隨著經濟的發展,部落中的干欄建筑只剩下來接待游客的寥寥幾幢,對于建筑方面,并不是傳承得非常好。特色的節慶禮儀、飲食住所、服飾裝扮、山歌文化、宗教信仰,都在展示“黑衣壯”古樸的風土人情。這些獨特的民俗文化,都是非常好的旅游資源。然而,本應該是旅游勝地的“黑衣壯”,至今知名度都非常低。
那坡縣“黑衣壯”吞力屯全屯共57戶250多人,為壯族支系“黑衣壯”的聚居地之一。2015—2020年,那坡縣吞力平莊民族公園建設共接待游客10萬人次以上,旅游總收入1500萬元,吞力村人均純收入從900元增加到1800元。吞力黑衣壯民俗風情園也成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族風情旅游示范地。
2015年,那坡縣政府投資3000多萬元,對“平楊莊”民俗文化進行整體保護和發展,以“黑衣壯”文化為品牌,創建了那坡鄉村旅游。關于民族村旅游名所建設,2018年9月開放的那破“黑衣壯”生態博物館,收集了200多件文化遺物和750張反映社會生活、居住、制作、服裝、習俗、歌舞的照片。展現了黑衣壯獨特的國家文化和精神。建成后,吞力屯的“黑衣壯民俗風情園”年接待游客達35000人以上(見圖1)。
在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以“云南、廣西、越南”旅游帶為中心點,建設從所在地到平孟高速公路、從那坡到靖西的高速公路等。要搞好林道建設、高品位沙道建設、逐步形成旅游交通基本格局。在此期間,建設黑衣壯服務中心和那坡縣餐飲服務,不斷完善村寨旅游景區景點具備“食、住、行、游、購、娛”的相關配套設施和生活服務,提高黑衣壯民族村寨的旅游接待能力。
(2) 黑衣壯旅游營銷現狀
“黑衣壯”旅游品牌早期以民歌為推廣標志,創立“尼的呀”合唱團,在2001 年的南寧國際民謠節上大放異彩,起到了擴大知名度的作用,此后合唱團一直以參加商業演出以及合唱比賽的形式來擴大知名度,使合唱團成為了黑衣壯文化旅游的標志。2018 年9 月開放的那浦“黑衣壯”生態博物館,收集了200 多件文化遺物和750 張反映社會生活、居住、制作、服裝、習俗、歌舞的照片。早期那坡縣政府舉辦了一個以“神秘的那坡”為主題的攝影活動,邀請了180多位攝影師,走進神秘的黑衣壯,體驗獨特而傳統的文化,黑衣壯奇特美麗的圖景在當時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從此黑衣壯景區開始對外營業。近幾年來,隨著大批的國內外學者和壯學專家前來采風和創作,“黑衣壯”也一度成為學者口中的“最后一片凈土”,但后階段的市場并沒有跟上前期的發展。
直至目前“黑衣壯”并沒有專門的公司與部門管理,旅游專業人才不足,景點的建設跟不上,這不利于旅游業的持續發展,導致“黑衣壯”缺乏旅游核心競爭力。從后期的市場來看,景區的知名度僅靠著口碑以及前期活動,“黑衣壯”景區的宣傳一直是傳統的宣傳方式,例如報紙、宣傳單頁等。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宣傳途徑逐漸轉為線上,但景區并沒有跟上時代的腳步。根據調查顯示,“黑衣壯”景區的報道只有那坡縣政府微信公眾號中的幾篇,短視頻平臺也只有少部分游客的旅行視頻,但并未突出景區特點。
“黑衣壯”景區前景風光無限,但由于專業人才的缺失,以及政府部門的產業重心偏移,現階段的景區缺乏整體的規劃、亮點的發掘以及渠道的擴展。
2.那坡縣黑衣壯旅游地的SWOT分析
根據上述對那坡縣“黑衣壯”旅游景區的內外部分析開看,那坡縣“黑衣壯”旅游景區的內部優勢非常的明顯,景區擁有獨特的、不可替代的民族資源,各類民俗文化也傳承得非常完整,且該景區的商業氣息比較弱,這些優勢都是目前大部分鄉村旅游景點所沒有的,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其中的內部劣勢也是非常直觀的,主要是旅游項目產品單一,工作人員少且文化素質較低以及宣傳力度的問題,但是這些問題都是能夠找到解決方案的??偟膩碚f,對于外部的機會和威脅,我們需要與內部結合起來,牢牢把握住機會,同時也要將威脅轉為我們的盈利機會,要及時整改劣勢,加大優勢,增加景區知名度。
二、那坡縣黑衣壯旅游營銷策略存在的問題
1.旅游形式單調
“黑衣壯”的旅游形式以原生態式為主,但作為壯族中獨特的一個分支,其傳統文化內涵豐富,且至今仍保留著壯族最原汁原味的習俗,但該景區卻沒有利用該重要特點進行深度挖掘,景區的游玩項目也只有博物館與村民的老宅,游玩內容單一,滿足不了新時代游客的游玩需求。在實地考察中發現,在“黑衣壯”風情園中,見證了“黑衣壯”歷史的博物館大門緊閉,現場沒有專門的工作人員,人煙稀少,見到的只有兩幢簡陋的桿欄式建筑,其余的居住都是現代化的鋼筋混凝土建筑,獨具“黑衣壯”民族特色的活動也極為少見。對于景區所擁有的原始資源,目前的營銷策略并沒有更好地挖掘與利用,由于沒有文化氛圍,景區無法滿足游客對文化體驗的追求,產生了巨大的反差感,使景區的旅游口碑逐漸惡化,游客數量逐漸減少。
2.政府重點轉移,資金投入單一
民俗旅游是一項產業,特別是對于那坡縣這個較偏僻的村落來說,政府的支持至關重要,目前政府的側重點不在旅游產業的發展,未成立相關部門機構來專門負責那坡旅游業的規劃和發展,沒有確切的發展戰略,發展規劃較為模糊。對于“黑衣壯”景區的資金投入也非常單一,由于政府的不重視,資金規劃不明確,導致景區內,居民建筑改為現代建筑,民俗特色展示不完全,景區工作人員稀少,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備等問題明顯。
3.宣傳渠道落后,不能與時俱進
“黑衣壯”文化資源在地方或市級旅游點及相關企業的宣傳中,僅僅使用微信及地方新聞宣傳,且宣傳資料少、介紹不充分、傳播力度不足,導致大部分那坡縣人民對“黑衣壯”民俗文化僅僅只有聽說過,更何況對于外省外縣的消費者。其次,“黑衣壯”景區所運營的微信公眾號平臺,宣傳形式單一,內容更新速度慢,無法吸引年輕人。而對于中年人來說由于忙于工作對公眾號推文泛泛而過記憶不深刻。
4.缺乏專業規劃,人才儲備不足
作為一個產業,必須要有專業的團隊去進行策劃與管理,專業團隊擁有過硬的知識與經驗,明白市場的發展現況,同時能夠預測未來的走向,目前景區的主要盈利來源僅僅是25元的門票,對于旅游資源利用得非常不充分,缺乏完整的旅游產品。由于沒有專業的團隊,“黑衣壯”景區不管是自身的建設還是對外的形象,都在日漸下降。
三、那坡縣“黑衣壯”旅游市場營銷對策
1.“沉浸式+文創項目”模式,豐富旅游形式
目前,我國的旅游項目大部分還是以觀光為主,但是對于鄉村旅游來說,由于鄉村自身的面積小,位置較為偏僻,單調的觀光對于鄉村旅游并不友好,而沉浸式旅行可以有效地將鄉村旅游的局限性打破。沉浸式旅游是指,游客在進入景區的那一刻,就成為該景區的“原著居民”,工作人員身著“黑衣壯”傳統服飾,引導游客對景區進行游覽,同時增加文創項目,如:開辦黑布染織園區,以當地特色的黑衣服飾作為主題,讓游客去參與黑布染織的過程,使游客能更深入地體驗當地的民俗文化,當一個文創項目成型后,還可以開創繡球、酸肉等文創項目。對于“黑衣壯”景區來說,這樣的模式既增加了客單價,也有利于口碑的宣傳。且鄉村旅游需要與“城市化”完全隔離開來,堅持“舊的作為舊的修復,新的作為舊的修復”的原則,現代社會同質化程度嚴重,要另辟蹊徑,利用差異化策略才是正確的道路,其中干欄建筑作為“黑衣壯”民俗文化組成的重要部分,也是景區的重大亮點之一。以大理古城為例,雖然內部的商業氣息濃厚,但是白族的文化,在古城內更加顯著,人們也更愿意分享,也讓大理古城成為旅游時必去的一個景點。結合那坡縣的地理特征,根據現有文化的各種特點,促進“黑衣壯”文化內涵與旅游資源的組合,豐富旅游內涵,傳播“黑衣壯”文化,促進民族文化的發展,讓游客回歸傳統,更多地了解“黑衣壯”的古老文化。
2.轉變觀念,規劃指導思想
鄉村民俗旅游是一項產業,而一項產業的興起,可以活躍當地的市場,帶動周邊其他產業。政府在這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首先,政府應該對景區有完整的規劃,需要構建未來發展的目標,樹立明確的市場定位,找出與競爭產品有差異的一個特點,給自身樹立明確的定位,以定位進行后續的推廣活動。其次,引進新的專業人才,完善人才計劃,鼓勵人才到地方發展。最后,需要加大旅游資金投入,扶持和鼓勵旅游型企業的建立和擴大規模,完善旅游體制機制,為那坡旅游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氛圍?!昂谝聣选本皡^自身的民俗文化傳承完整,傳統技藝也一直在使用,目前市場上的對于獨特的民俗文化旅游地也非??杖?,這是“黑衣壯”景區的天然條件,政府應該轉變觀念,對此加強開發利用,帶動那坡縣的經濟。
3.開拓新媒體渠道,以內容知識“出圈”
現代社會“酒香也怕巷子深”,網絡資源的合理利用,可以讓偏遠的地區也能夠成為人們絡繹不絕想打卡的地點。5G時代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快速占領新媒體市場,短視頻平臺的出現,根據愛立信的《移動市場報告》預測,2026年短視頻占全網的移動數據流量將達到77%,所以未來短視頻仍然是新媒體的主戰場?!昂谝聣选本皡^的網絡營銷工作可以從短視頻入手,建立景區獨立公眾號、微博以及抖音等賬號。當前消費者對于短視頻的關注也不僅僅停留在淺層娛樂,而是更關注“有趣+有料”的短視頻,例如抖音旅游博主房琪,他的視頻靠著對旅游地優美的描述“出圈”,“黑衣壯”景區也利用內容網紅進行引流,將“體驗神秘的民族”作為話題,提高景區的知名度。在進行網紅引流的同時,景區的獨立賬號,進行黑衣壯各類傳統風俗的短視頻創作,可以以有趣的內容“出圈”。其次建立官方網站,及時更新相關信息,將新開設的鄉村旅游項目以及其他旅游項目進行及時發布,也要加強與各個第三方旅游平臺合作,例如稻草人等小眾旅行社。多方面強化農村旅游產業的營銷,注重網絡資源的利用,運用網絡強大的傳播性以及廣泛性進一步強化鄉村旅游的宣傳。
4.構建大數據平臺,走向智慧文旅
通過收集景區的各類數據,創新模型算法進行數據可視化展示,對于不相同的場景或者流程,進行決策或提升。首先是對游客畫像與客流的預測分析,通過數據平臺提升游客畫像的準確率,有利于景區進行有針對性的宣傳,同時方便景區對客流量的掌握,方便管理。其次是進行景區OTA游后評價綜合分析,利用OTA 進行多時段多維度的景區滿意度分析,旅游的滿意度一般包含:交通、配套、消費、服務、景觀、安全、衛生、體驗等,有利于管理者了解消費者的看法,以此加強對景區的建設。當然,構建大數據平臺需要專業的人才,所以引進專業人才以及加強員工培訓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四、結語
一個產業的興起,可以帶動周邊產業的發展,對于遠在山區的那坡縣來說,“黑衣壯”民俗文化旅游,將為那坡縣帶來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F如今那坡縣黑衣壯族民俗文化旅游已經初具規模,有了一定的發展,但相對于其他地區來說還比較落后?!熬葡悴慌孪镒由睢币讶徊环匣ヂ摼W發達的今日,網絡資源成為品牌宣傳的重要途徑之一。在同質化嚴重的今天,只有從差異化的方向發展,才可以從一眾旅游產品中脫穎而出,那坡縣政府需要有效地利用現有的當地民俗文化旅游資源,開發和保護當地民俗文化旅游資源,改善交通條件,利用當地民俗文化旅游經濟作為經濟發展的動力,充分發揮民俗文化旅游的積極作用,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
注釋:
歐陽翎.廣西黑衣壯族村落與建筑研究[D].廣東.廣東工業大學,2013.
參考文獻:
[1]宋琳琳,楊澤,黃智孟.侗族特色文化元素在旅游型鄉村景觀設施中的應用[J].湖南包裝,2021,36(05):19-23.
[2]荀志欣.推進鄉村旅游轉型升級發展的對策研究[J].鄉村論叢,2021(5):119-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