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木勇
“觀眾朋友晚上好,下面讓我們一起關注天氣預報……”這段話大家每天都能聽到,然而,你真的聽懂天氣預報了嗎?這些看似平常的詞匯,說起來還真有講究。
我都被淋成了“落湯雞”,為什么天氣預報說今天是小雨?
在氣象上,我們通常按24小時的累計降雨量將降雨分為7個等級,其中,24小時內降雨量為0.1~9.9毫米的被稱為“小雨”。所以,“小雨”這天可能是持續了24小時、但每小時不足0.5毫米的綿綿細雨,也可能是下了1小時的瓢潑大雨,其他23小時都是陰天。如果遇到了后面這種陣性降雨,被淋成“落湯雞”就不足為奇了。
晴轉多云、晴到多云、晴間多云,這三種說法有何不同嗎?
這三種說法都是對天空狀況的描述:“晴”表示總云量占天空的0~20%,“多云”表示總云量占天空的60%~80%。“晴轉多云”側重天氣的轉變,開始是晴天,后來轉為多云;“晴到多云”表示天空狀況的變化區間,一會兒晴天,一會兒多云;“晴間多云”的“間”是間或的意思,天空狀況主要為晴天,有時出現多云。
局部地區到底在哪里?為什么雨總下在那里?
夏天,我們常聽到“局部地區有暴雨”,這是因為夏季的午后,地表受太陽輻射后被加熱,地面暖濕空氣被迫抬升,到達高空后遇冷飽和,便凝結成水滴降落。由于地表受熱不均,這種降水出現的范圍小,且有較大的不確定性,預報員無法明確指出準確的降水區域,故以“大部分地區”“部分地區”“局部地區”來描述降水范圍。其中,“局部地區”表示降水范圍低于預報面積的30%。
“百年一遇”的降水為何年年都有?
首先,氣象中的“百年一遇”是指一年內發生概率為1%,而不是100年發生1次。其次,不同地區發生“百年一遇”的降水概率是獨立的,中國有2000多個縣級行政區,多個地方發生“百年一遇”的降水的概率很大。最后,絕大多數地區的氣象觀測不滿100年,“百年一遇”的閾值是計算出來的,隨著全球氣候持續升溫,極端氣候事件頻發,“百年一遇”的閾值也會隨之更新。
幾級風會使人有“風中凌亂”的感覺?
風力大小用風級表示,可分為17個等級。出現2~3級風時,人們可以感覺到風,十分舒服;出現4~5級風時,頭發會被吹亂,人們可以體驗“風中凌亂”的感覺;出現6~7級風時,氣象部門就要發布大風藍色預警信號了,這時人們在風中步行會有些困難;出現8~9級風時,便會出現“風吹大樹斷,屋頂飛瓦片”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