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秋雨
(浙江安防職業技術學院,浙江溫州 325000)
2022年5月1日,新職業教育法開始實施,其中第四十條由產教結合修訂為產教融合,進一步強調在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實行高職院校與企業共進的“校企雙元”的育人模式,深化企業在校企合作中的重要地位。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我國職業教育的基本辦學模式,是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根本途徑,也是職業院校開展高質量教學模式探索的重要篇章[1]。而突破“產教融而不合、校企合作不深不實”的現狀,也正是解決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與企業用人目標不符的根源。
我國現代化的室內設計專業自改革開放開始萌芽,歷經四十多年,伴隨2021年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社會經濟發展與人民對于物質和精神需求的大幅提高,促使室內設計的需求越來越大。且根據建筑學會官方年報2022年行業全國共有建筑業企業比上年增速11.55%,從業人數卻同比下降0.31%,行業人才缺口大。
室內設計專業呈現出就業機會多,且能力重于學歷,知識體系實用性強,且專業特色突出等特點。促使室內藝術設計專業教育必須與市場需求相銜接,重視實踐與技能的培養。
高職院校室內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需立足于產教融合,以實踐教學為主體,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以滿足社會、企業需要。縱觀我國高職院校室內設計專業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培養具有創新創業素質,為產業發展提供有能力、高素質的技術技能人才為目標。
其一,人才培養同質化嚴重,適應性不足。學校課程教學無法與現實設計、產業相結合,教學內容同質化,且專業課程教學對于地域特色和本土傳統文化的融入不足,未注重知識和技能的遷移能力培養,對于適應市場環境方面存在一定的難度,且教學成果難以轉化,產學并未形成良性的循環鏈。
其二,課程模式傳統,“教”與“產”錯位,雙主體合作深度不足。目前我國高職院校室內設計專業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多為校方主動,企業配合展開,以教學與實踐相結合的模式開展合作。但因室內設計項目的周期短、環節多、時間不確定等因素,室內設計企業實際項目難以融入日常課程教學。“教”與“產”未能精準匹配,導致高職院校主導階段企業積極性不足,合作停留在硬件資源共享層面,缺乏對課程教學與項目運行的研究,促使院校主導與企業主導的轉折突兀,學生從學習到實習仍舊缺乏過渡階段。
其三,企業與高職院校教學需求不同,校企合作機制單一,教學團隊組建難。基于技能重于學歷和門檻低等特點,室內設計企業參與高職院校教學需投入大量時間、人力和軟硬件等成本,投入資本遠高于其自身人才培育成本,對于企業而言無法達到雙贏局面,造成教師團隊組建校熱企冷的局面。
情境學習理論(Situated learning)是源于讓·萊夫與愛丁納·溫格在《情境學習:合法的邊緣性參與》(Situated Learning: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一書提出:“學習是情境性活動”,“學習是整體的不可分的社會實踐,是現實世界創造性社會實踐活動中完整的一部分”[2]。其核心是認定學習者的“合法的邊緣性參與”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認為每個人都是逐步通過實踐參與,從游離者被滲透為核心成員,成為參與社會的實踐共同體[2]。
“一教多訓”實境教學引入這一概念,肯定情境與知識技能的關聯性,不同職業的知識與技能來源于其職業發生的相關情境,強調實踐參與的遞進模式與積累過程。前期,學生先從邊緣性、基礎性項目實踐入手,在教師主導的情境中下觀察并開展學習活動,逐步發展知識與技能;中期通過參與實境項目的實踐,由被動轉化為主動融入,累計實踐經驗,提升技能素養,拓寬職業發展空間;后期完成到成熟示范者,即社會、企業骨干成員的轉化。“一教多訓”實境教學將知識、技能與經驗融入情境性學習活動中,在潛移默化中完成從初學者、參與者到企業骨干的演變。
“一教多訓”實境教學模式是指學生在能力本位教育理論(CBE)的基礎上,以從事職業所需的綜合能力為基本原則,強調高職院校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導地位。開展一教學目標:以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為目標;由教師與企業教師共同主導開展的多元化產教融合訓練模式:實訓耦合、產訓轉化實境教學模式。學生在學習中逐步完成由學習個體到產出個體的職業身份轉換,適應崗位需求。
“一教多訓”實境教學模式的主要特征是長遠化培養目標,雙向化培養主體[3]。是根據高職院校“實境耦合”人才培養的最終目標結合多種教育理論的集中反映,以工學交替的“實訓耦合”“產訓轉化”介入院校主導到企業主導的人才培養過程中,梯度化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環節,建造院校主導——院校牽頭——企業牽頭——企業主導的實習的模式,突出在職業情景下的教學和實訓,完善高職院校職業化人才培的過程。
“一教多訓”實境教學產教育人以三大創新,試圖突破現有室內設計產教融合中的弊端:創新課程結構,梯度化項目實境課程教學,建設符合企業項目設計經營程序的模塊化課程結構;創新教學模式,引入實境+數字實境方式,把授課環境搬到設計現場,用直觀的設計問題、設計情境替代傳統授課、教材,磨煉學生崗位能力,同時借工作室模式帶動生生“傳幫帶”知識二次轉化的隱性教學發展;創新教師團隊,以“雙師”共建校企雙主體“教”與“產”結合育人的高職院校特色人才培養方式。
目前,醫學類專業作為先行者,其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融入了模塊化實境教學,以達到其職業人才培養的高質量標準。借鑒醫學專業“實境教育”的實踐經驗,室內設計專業需基于項目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進行創新,培養學生具備扎實的室內設計與施工實踐基礎,學習室內設計與工程銜接的專業知識,實現學生對施工的深度認知,達到室內設計專業產教融合育人的根本目標,讓學生從被動參與者轉化為實踐共同體的核心成員,在參與中學習成為實境教學的主角,強化參與在職業教育課程教學的重要性。依照高職院校學生學習由淺到深的內在邏輯,修訂新的教學環節,梯度化建立室內設計專業理實一體化——實境教學(實訓耦合)——實境教學(產訓轉化)——實習的課程環節(如圖1);創新篩選機制,挑選優秀學生組建以項目為核心的工作室,鼓勵學生之間的“傳幫帶”,形成初步示范者的活動機制。
圖1 “一教多訓”實境教學模式
(1)實境教學——實訓耦合階段
實訓耦合階段立足于常態化的項目教學基礎上,以實境項目為教學訓練內容。初期,以校園建設項目等真實場景項目開展實境課堂,增加項目前期的調研分析環節的真實性與可參與性,調動學生基于室內設計前期的現場調研分析能力,融入細節設計的概念,用可參與的情境整合初階知識的吸收與轉化。后期,以校企合作項目開展實境課堂,側重以新型實境“教”的方式與“產”結合。構建以“崗位、流程、情境”逐步遞進為特征的“實訓耦合”式職業能力訓練體系,增強通用——專業——拓展的崗位遷移能力和綜合素養的培養[4]。讓學生成為實踐共同體合法的邊緣參與者,逐漸形成穩定的企業工程實境教學環境,在課程中由校企教師團隊共同建設理論知識、實踐知識、技能傳輸一體化的課程模式探索,將職業技能嵌入到項目“產出”的過程中,拓展學生的技能寬度。
(2)實境教學——產訓轉化階段
產訓轉化階段以產代教,立足生產實境教學,以一教學項目多建設施工項目支持開展的實境教學模式,依托項目形成“多企業、多項目”的實境教學課堂和工程建設人才培訓模式,建立在實際項目產出和實踐教學的基礎上開展合作,直觀鏈接室內設計的“產”與“教”,提升師生實踐能力。基于社會服務型工程、橫向課題,實現人才的雙向流動,教師協助企業技能人才進實踐施工講授,帶領學生在企業進行設計與指導服務,開展工程現場課堂,全方位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把項目轉化為相關專業學生掌握技能和成才的搖籃,同時指導完成社會服務項目實際設計與施工。
“一教多訓”實境教學模式從室內設計職業需求的角度出發,基于高職人才培養與行業生產密不可分的內在關系,指出“參與”在高職院校人才培養中的重要性,增加新的教學環節,打破常規以院校為主的人才培養機制,在院校主導的教學安排、教學管理、教學場地和企業主導的實習等多方面重新梳理,對原有的人才培養方案修訂,按照室內設計專業人才成長的客觀規律,建立以項目任務要求、梯度化的項目開展過程為導向的實境課程教學體系。
在班級授課的基礎上,引用企業團隊參與機制,組建項目工作室。通過工作室篩選出部分實踐共同體中的積極參與者,帶動其提前轉化為成熟的示范者。依據個體的差異性,縱向維度拉伸人才培養的目標,同時創造生生間“傳幫帶”的二次知識傳播空間。
三梯度共建高職院校室內設計專業實境教學實訓室:一、校內實訓耦合實訓基地,由企業參與共建的校內項目實境實訓基地,將仿真的項目設計階段化成果作為實訓耦合階段的重要載體,主要運用于系統性課程教學中,同時開展實訓基地數字化改革,收集校內現有建設項目,用實境+數字仿真的建設形式,為后續開展實境背景下的項目教學積累數字實訓資源。二、校內產訓轉化實訓基地,引企入校、創辦專業公司和組建設計工作室等方式,依據室內設計團隊創作特點進行布局,按照設計工作室的管理模式開展日常教學和產出,形成具有生產功能的學生實踐教學場所[5]。三、校外實訓基地,通過校外實訓基地的形式,讓學生在企業實習,參與實際項目,在實踐中提升學生的技術與知識儲備。
以產出為導向,組建基于本專業“雙師”型教師為先導的面向地區、企業項目的“雙師”設計教學團隊,同時與企業合作開展駐點教學建設。根據室內設計行業不斷更新發展,高職院校室內設計專業教師的職業能力、崗位技能也需與時代、行業接軌,通過校企共建“雙師”團隊,健全校企教師層面的交流模式,開發課程,共建項目,增強校企間雙向掛職鍛煉,開展駐點教學,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為企業創造一定的產出。
梯度化課程結構和多維度的人才培養目標需要建立以職業需求為導向的多樣化評價方案。在教學評價中模擬室內設計企業的考核方式,建立以教師評價為基礎、客戶評價為導向,項目負責人、小組成員共同評價的模式;多樣化職業評價方式,從職業素養、知識、技能等多方面考評學生,促使高職院校室內設計專業的考評從教學表現、成果的評價遷移到職業人才需求的全方位考評。
“一教多訓”實境教學產教融合育人強化了實境學習過程,調動了參與者轉化升級為實踐共同體的積極性,以直觀的方式激發室內設計專業學生針對職業的認知、發現、感悟,在實境中達到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與企業用人目標相契合的目的。但“一教多訓”實境教學產教融合育人模式所要求的環境復雜,存在較多不可控因素,且所學知識技能融合在實境中,蘊含的專業信息原始粗獷,相較于傳統課程知識學習存在一定難度。更需在今后室內設計專業的實境教學中探索實境教學的課程邏輯,如何保證教學質量均一性等問題,同時進一步調動企業積極性,為校企創造共贏的人才培養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