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俊威,何澤娥,何海燕
(惠東縣人民醫院超聲醫學科,廣東 惠州 516300)
早產是產科中常見的一種疾病,導致胎兒的生存率較低,嚴重影響孕婦自身及家庭。臨床研究表明,可以通過經陰道超聲檢測的方法測量孕婦的宮頸長度[1]。彈性成像技術是通過測量組織在不同時刻的變化程度和彈性系數,并根據組織的分布范圍和生成的位移參數等,對產生的信號進行定量分析,這種技術已經被逐漸應用到各種身體器官的檢查中。本研究主要是探討二維超聲聯合經陰道超聲剪切波彈性成像技術對自發性早產(sPTB)的預測價值。現將相關情況報告如下:
前瞻性收集在我院進行常規產檢的孕20 ~35 周孕婦的臨床資料,共納入200 例孕婦。根據孕婦不同的妊娠結局將其分為Full-term 組(足月分娩,163 例)和Premature 組(早產,37 例)。記錄孕婦的詳細資料。納入標準:(1)單胎,頭位;(2)孕婦為初次妊娠;(3)孕婦骨盆線正常。排除標準:(1)多胎,胎位不正;(2)存在宮頸功能障礙;(3)經產婦;(4)存在宮頸手術史[2]。
借助陰道超聲觀察孕婦宮頸的形態,測量宮頸長度,連續測量3 次,取平均值,以減小誤差。檢查是否存在實質性回聲,有無惡性病變以及血液流動情況[3]。待圖像穩定之后,采用剪切波彈性成像技術提前確定儀器采樣范圍和具體區域,確保能夠將孕婦的整個宮頸完全包圍(儀器量程范圍不超過150 kPa)。胎兒在孕婦腹中無明顯跳動時囑咐孕婦屏氣,使得圖像能夠穩定5 s 之后再凍結,測量宮頸彈性模量值時儀器直徑統一設置為5 mm,測量位置包括前壁上點、下點,后壁上點、下點,每個點位測量3 次,取平均值。如果孕婦存在宮頸囊腫,在測量過程中應避開此區域,以減少對于剪切波的影響。在測量和診斷過程中,需要由至少2 名經驗豐富的醫師采用雙盲法進行診斷,并對宮頸詳細信息進行評價,分析所得數據[4]。
(1)統計納入研究對象的臨床資料,包括年齡、體重指數、使用輔助生殖技術、存在妊娠合并癥和吸煙者的例數。(2)觀察不同孕周孕婦宮頸前壁上點彈性模量值及宮頸長度的正常參考值。(3)對比Fullterm 組與Premature 組孕婦宮頸長度、宮頸彈性模量值的中位數和四分位間距。(4)比較宮頸長度、宮頸彈性模量值以及兩者聯合檢測對自發性早產的預測效能[5]。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20.0 軟件進行分析。其中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s)表示,非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用M(Q1,Q3)表示,經過Z 分數轉換消除孕周對于觀察指標的影響,宮頸長度及彈性模量值與不同孕周的關系采用線性回歸法進行分析。
兩組孕婦的臨床基線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1。

表1 Full-term 組與Premature 組孕婦臨床基線資料的對比
不同孕周孕婦宮頸前壁上點彈性模量值及宮頸長度的正常參考值見表2。
表2 不同孕周孕婦宮頸前壁上點彈性模量值及宮頸長度的正常參考值(± s)

表2 不同孕周孕婦宮頸前壁上點彈性模量值及宮頸長度的正常參考值(± s)
孕周 例數 宮頸彈性模量值(kPa)宮頸長度(mm)20 周 6 21.36±1.54 37.83±1.64 21 周 8 16.75±1.75 35.49±1.28 22 周 7 15.79±2.34 34.78±1.25 23 周 5 18.17±0.79 35.29±1.28 24 周 8 15.64±2.41 32.67±2.43 25 周 17 17.28±1.69 31.36±1.28 26 周 8 16.15±1.37 30.62±1.65 27 周 4 12.89±0.64 29.31±0.78 28 周 5 12.15±0.62 28.47±5.36 29 周 9 11.26±1.39 28.23±3.78 30 周 10 10.08±0.84 27.63±2.39 31 周 18 9.65±1.87 25.14±3.47 32 周 7 8.72±1.38 25.26±3.58 33 周 17 8.64±0.89 23.58±2.76 34 周 18 6.82±1.25 23.74±2.45 35 周 16 5.84±1.36 22.36±1.37
Premature 組宮頸長度及宮頸前壁上點、后壁上點彈性模量值的中位數和四分位間距均低于Fullterm 組(P<0.05)。兩組宮頸前壁下點、后壁下點及總平均彈性模量值的中位數和四分位間距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3。

表3 兩組孕婦宮頸長度、宮頸彈性模量值中位數和四分位間距的對比〔M(Q1,Q3)〕
宮頸長度聯合宮頸彈性模量值預測自發性早產的敏感度高于兩者單獨預測自發性早產的敏感度(P<0.05),見表4。

表4 宮頸長度、宮頸彈性模量值以及兩者聯合檢測對自發性早產的預測效能
臨床上對早產進行預測的常規方法是開展經陰道超聲檢查。臨床研究顯示,宮頸彈性成像評估技術在早產的預測中也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但檢測中施加壓力的大小并沒有統一的評估標準,這對于相關早產預測的準確性會產生較大的影響[6]。本研究中采用剪切波彈性成像技術對孕婦的宮頸彈性模量值進行了檢測。此檢測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依靠設備而不是依賴于人工操作,也不需要選擇參照物進行對比,能夠在孕婦的妊娠期對相關彈性模量值的變化情況進行定量評估。有研究指出,彈性成像技術主要是通過測量組織在不同時刻的變化程度和彈性系數,并根據組織的分布范圍和生成的位移參數等,對產生的信號進行定量分析,這種技術已經被逐漸應用到各種身體器官的檢查中。女性妊娠期是一個極其復雜的過程,體內結構和生物化學指標都會發生較大的變化,隨著孕婦孕周的不斷增加,宮頸的彈性模量值會逐漸減小,這是由于宮頸組織主要依靠膠原纖維來維持彈性,而在胎兒發育的過程中,子宮體積逐漸增大,膠原纖維的原有排列結構也會從直到曲,纖維結構會逐漸增厚,使得纖維之間的距離增大,進而導致彈性模量值減小。有研究指出,胎兒早產與膠原纖維早期的結構重塑有一定的關聯[7]。對于測量孕婦宮頸彈性模量值時探頭位置的選擇,有學者指出,如果距離宮頸外口過近,宮頸外口對探頭的影響會導致結果不準確,而距離宮頸內口過近則容易觸及胎兒,因此可以選擇二者折中的位置。在進行檢測的過程中熱力參數略高于常規成像,但并沒有超出安全范圍,且本研究中采用的陰道超聲檢測方法能夠直接觀察孕婦宮頸內外口的相關情況,測量數據也更加準確、客觀,是公認的最佳檢查方法[8]。本研究的結果顯示,宮頸長度聯合宮頸彈性模量值預測自發性早產的敏感度高于兩者單獨預測自發性早產的敏感度(P<0.05)。分析其原因是,由于宮頸的成熟程度與宮頸長度和彈性模量值均有關系,在測量其長度的基礎上分析彈性程度,能夠客觀地評估宮頸的功能[9-10]。
綜上所述,二維超聲及經陰道超聲剪切波彈性成像在早產的預測中均有一定的應用價值,且兩者聯合檢測時的預測效能優于單獨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