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晶 王祥向



摘? ? 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農科院選擇紅單26號、紅農9號、茂單207等9個玉米新品種開展玉米聯(lián)合體區(qū)域試驗(以五谷3861為對照)。試驗結果表明,較對照增產且綜合性狀好的品種有紅單27號、紅農7號、紅農9號、茂單207、子玉6號、子玉68,分別比對照增產5.7%、5.1%、5.2%、5.1%、5.3%、8.8%,建議參加下一年區(qū)試及生試,其他品種在本區(qū)域試驗淘汰。
關鍵詞:玉米區(qū)域試驗;抗性;豐產性
文章編號:1005-2690(2023)09-0019-03? ? ? ?中國圖書分類號:S513? ? ? ?文獻標志碼:B
為了客觀、公正、科學地評價各育種單位新育成或引進的普通玉米品種在云南省不同生態(tài)區(qū)、不同栽培水平條件下的適應性、豐產性、抗逆性、品質及利用價值等,為品種審定和推廣提供科學依據(jù),根據(jù)《云南省玉米品種審定標準》的有關規(guī)定,開展本試驗[1]。
1 材料與方法
1.1 參試品種
參試品種9個,包括紅單26號(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農業(yè)科學院)、紅單27號(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農業(yè)科學院)、紅農7號(紅河州農業(yè)學校)、紅農9號(紅河州農業(yè)學校)、茂單518(云南稷盈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茂單207(云南稷盈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愛玉735(云南稷盈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子玉6號(蒙自市紅麟玉米研究所)、子玉68(蒙自市紅麟玉米研究所),以五谷3861(甘肅五谷種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為對照。
1.2 試驗地點
試驗在楚雄市姚安縣棟川鎮(zhèn)、楚雄市東華鎮(zhèn)小波巖、麗江市永勝縣程海鎮(zhèn)、臨滄市耿馬縣、普洱市墨江縣、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硯山縣、曲靖市宣威市、昭通市昭陽區(qū)、大理市灣橋鎮(zhèn)、保山市隆陽區(qū)、昆明市尋甸縣、玉溪市易門縣13個試驗點開展。所有參試品種及對照品種均在13個試驗點參加區(qū)域試驗,并按照試驗方案嚴格執(zhí)行田間管理。
1.3 試驗設計
區(qū)域試驗采用隨機區(qū)組設計,3次重復,5行區(qū),小區(qū)面積20 m2,等行距種植,雙株留苗,種植密度為60 000株/hm2。實收中間3行計產(面積為12 m2),小區(qū)的走道設為1 m,四周設置保護行不少于4行。
1.4 開展情況
播種前精細整地,按小區(qū)設計方案劃線,施用農家肥料15 000 kg/hm2、尿素225 kg/hm2作基肥,嚴格按試驗實施方案進行田間管理和觀察記載。2021年4月12日播種,5月10日間苗、定苗。
1.5 各試驗點氣候情況
姚安縣棟川鎮(zhèn)試點播種出苗期遇到干旱天氣,工作人員及時進行人工灌溉,沒有對試驗造成實質性影響。東華鎮(zhèn)小波巖試驗點在拔節(jié)期和灌漿期遭遇干旱天氣,試點工作人員及時灌溉補水,未對試驗造成明顯影響。永勝縣程海鎮(zhèn)試點灌漿期遭遇一定程度的干旱,試點工作人員按照試驗預案進行噴灌,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蒙自市和硯山縣試驗點在玉米出苗期和灌漿期均遭遇干旱氣候,為了不影響試驗,工作人員及時噴灌,挽回了試驗損失。姚安縣棟川鎮(zhèn)、玉溪市易門縣2個試驗點在玉米灌漿期遇到了洪澇災害,導致試驗失敗,予以報廢。其余試驗點情況基本正常,試驗均順利按照試驗方案進行。由于試驗點仍然滿足試驗要求,所以區(qū)域試驗正常按照原計劃開展。
1.6 試驗點病蟲草害防治
在試驗過程中,各個試驗點均不同程度地暴發(fā)了鼠害和草地貪夜蛾,其中蒙自市試驗點鼠害發(fā)生最為嚴重,主要發(fā)生在玉米灌漿期。由于工作人員在試驗前期對試驗地塊近幾年的鼠害發(fā)生情況進行了調查,所以在試驗地四周種植了鮮食玉米保護行,后期用敵溴隆防治鼠害,所以鼠害基本沒對試驗造成影響[2-3]。在所有的試驗點中,墨江縣試驗點和蒙自市試驗點草地貪夜蛾發(fā)生比較嚴重,草地貪夜蛾主要啃食玉米的幼芯,工作人員采取了噴施化學藥劑和物理誘捕相結合的方式防治草地貪夜蛾。物理防治的方法主要采用性激素誘芯誘導草地貪夜蛾進入誘捕籠,每公頃試驗地塊放置誘捕籠45~60個。化學藥劑防治主要采用高效氯氟氰菊酯+甲維蟲螨腈防治草地貪夜蛾[4-5]。在草害防治方面,主要采用以硝磺莠去津(總有效成分含量25%,硝磺草酮含量5%)結合人工方式除草[6-7]。
2 試驗結果與分析
2.1 參試品種綜合性狀比較
由表1可知,參試品種中有7個品種的單產高于對照品種五谷3861,其中最高的是愛玉735,單產可達11 431.5 kg/hm2,比對照增產12.1%;第2位是子玉68,單產為11 092.5 kg/hm2,比對照增產8.8%;第3位是紅單27號,單產為10 773.0 kg/hm2,比對照增產5.7%;第4位是子玉6號,單產為10 741.5 kg/hm2,比對照增產5.3%;第5位是紅農9號,單產為10 725.0 kg/hm2,比對照增產5.2%;第6位是茂單207,單產為10 716.0 kg/hm2,比對照增產5.1%;第7位是紅農7號,單產為10 713.0 kg/hm2,比對照增產5.1%。參試品種中,比對照五谷3861單產低的品種是茂單518和紅單26號,單產分別為10 119.0、9 178.5 kg/hm2,分別比對照減產0.7%和10%。
在所有參試點中,相較于對照品種五谷3861,參試品種增產點比例:紅單26號為27.3%、紅單27號為81.8%、紅農7號為81.8%、紅農9號為81.8%、茂單518為54.5%、茂單207為90.9%、愛玉735為100%、子玉6號為81.8%、子玉68為81.8%。
參試品種的生育期為125.1~131.1 d,其中生育期最長的品種是紅農7號,生育期平均為131.1 d,生育期最短的品種為紅單27號,為125.1 d。生育期最長的品種紅農7號單產排名第7位,并不是最高,說明生育期延長并不能增加其產量。生育期最短的品種紅單27號單產排名第3位,說明生育期不是影響產量的主要因素。
參試品種的株高為247.6~297.2 cm,其中最高的品種是子玉6號,最低的品種是紅單27號。子玉6號的單產排第4位,紅單27號的單產排第3位。說明產量與株高沒有明顯的關聯(lián)性。
參試品種的穗位高為93.8~125.4 cm,其中穗位最高的品種是子玉6號,最低的品種是紅單27號。
參試品種的穗長為17.7~19.2 cm,最長的品種是子玉68,最短的品種是紅單26號。紅單26號在所有參試品種中的單產最低,為9 178.5 kg/hm2,說明穗長與產量存在一定的關聯(lián)性。
參試品種的穗行數(shù)為12~22行,穗行數(shù)與產量密切相關,其中單產最低的品種紅單26號的平均穗行數(shù)也最低。
愛玉735的百粒重為42.6 g,茂單207的百粒重為29.9 g,紅單26號的百粒重為38.6 g,紅單27號的百粒重為35.2 g,紅農7號的百粒重為38.6 g,紅農9號的百粒重為35.4 g,茂單518的百粒重為32.4 g,子玉6號的百粒重為35.2 g,子玉68的百粒重為36.9 g,對照五谷3861的百粒重為37.8 g。百粒重最高的品種是愛玉735,最低的品種為茂單207。
2.2 參試品種主要田間病害比較
由表2可知,所有參試品種莖腐病的發(fā)病率在0%~3.9%,其中茂單207發(fā)病率最高,為3.9%;穗腐病在1~7級,大斑病在1~5級,小斑病在1~5級,灰斑病在3~7級,南方繡病在3~5級。
2.3 參試品種質量性狀比較
由表3可知,除紅農7號幼苗的葉鞘色為綠色,子玉68、五谷3861幼苗的葉鞘色為紫色外,其余參試品種幼苗的葉鞘色均為淺紫色;除子玉6號、紅農9號、五谷3861的花絲色為綠色外,其余參試品種花絲色均為紫色或淺紫色;所有參試品種中,紅單26號、紅單27號、紅農7號、紅農9號、茂單207、愛玉735穗型為筒型,其余均為錐形;除紅單26號粒色為橙紅外,其余參試品種粒色均為黃色;參試品種的粒型有馬齒型、半馬齒型和硬粒型,軸色有紅色、白色。
3 結論
試驗結果表明,所有參試品種中,紅單27號、紅農7號、紅農9號、茂單207、子玉6號、子玉68的綜合性狀、豐產性均表現(xiàn)較好,建議續(xù)試及生試。紅單26號、茂單518、愛玉735的綜合性狀及豐產性不達標,建議淘汰。
參考文獻:
[1]孫林華.云南省玉米品種審定標準(2022年修訂)[J].云南農業(yè),2022(10):74-76.
[2]劉超,馮智慧,呂春鶴,等.4種常用殺鼠劑對高原鼠兔防治效果與安全性評價[J].農藥,2022,61(4):309-312.
[3]姚紹能,趙崇孝,羅任春,等.兩種不同基餌0.005%溴敵隆毒餌現(xiàn)場滅鼠效果觀察[J].貴州醫(yī)藥,2003,27(10):957-958.
[4]王芹芹,崔麗,王立,等.20種殺蟲劑對草地貪夜蛾的殺卵活性[J].植物保護,2020,46(4):264-269.
[5]張旺,楊偉.12%甲維蟲螨腈懸浮劑防治玉米草地貪夜蛾試驗[J]. 云南農業(yè)科技,2019(Suppl 1):87-88.
[6]姜傳華.30%硝磺·莠去津可分散油懸浮劑防除玉米田雜草試驗[J].農民致富之友,2016(13):62-63.
[7]樊建斌,高越,李光玉,等.50%百草枯可溶粒劑防除夏玉米田間雜草試驗[J].農業(yè)技術與裝備,2016(5):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