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萍
摘? ? 要:文章分析了農業技術推廣在農業種植業發展中的作用,介紹了農業技術推廣在農業種植業發展中存在的不足,論述了農業技術推廣在農業種植業發展中的解決措施,包括創新農業技術推廣模式、引入農業技術推廣新型設施、提高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能力水平等,總結了農業技術推廣在農業種植業發展中的注意事項,旨在促進農業技術推廣工作順利進行。
關鍵詞:農業技術推廣;農業種植業;作用
文章編號:1005-2690(2023)09-0142-03?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323.3? ? ? ?文獻標志碼:A
現階段,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農業生產在農村可持續發展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通過分析當前農業發展進程可知,面對傳統農業種植業,影響因素主要涉及當地氣候條件和地質地貌,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實際種植與生產。因此,在種植業發展中,要想推動產量的提升,必須不斷創新和研發農業技術。對于農業技術相關工作人員來說,應積極推廣使用高科技農機設備,同時農業部門應將農業技術推廣與農業種植業發展緊密結合,從而確保種植業穩步提升。
1 農業技術推廣在農業種植業發展中的作用
1.1 有利于加快農業生產現代化進程
為了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必須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農業作為第一產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據著重要地位,作為重要的一大支柱性產業,對于國民經濟建設和發展產生深遠影響,并且已經成為國計民生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
基于此,應高度重視農業發展,農業種植技術的強弱,與整體生產效益有著密切的聯系。我國農業發展水平與先進國家有著明顯差距,很多農民文化程度并不高,而通過農業技術的推廣,可以為農民了解和學習先進農業種植技術提供便捷的渠道,然后在生產活動中融入先進科學的種植理念。這樣不僅增強了我國種植業的發展水平,而且種植生產效率也得到了保障。同時,借助農業技術的推廣,可以改變往人力工作的模式,加強先進新技術、新生產方式的應用,以此來推動農業生產作業機械化、系統化水平的提升,從而更好地提升種植效率,確保農民的經濟收入提升和農業事業的發展。
除此之外,如果繼續沿用傳統種植方式,容易導致農業發展停滯,也很難滿足人們對優質農作物的需求[1]。對此,為了實現現代化農業發展目標,必須不斷創新和改進農業技術。
1.2 有利于提升種植業生產效率
在國家積極開展技術創新研發工作中,農業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對于種植業生產效率的提升具有極大的幫助。對種植業來說,農業技術的推廣可以使農業工作效率與生產質量得到提升。與傳統農業生產的種植技術相比,現代化農業技術實現了自動化和先進科技的緊密融合。在農業種植業中應用現代化農業技術,可以將農民的工作量控制在合理范圍,并切實保障農作物產量與質量實現“雙豐收”,從而與市場需求相契合,同時推動農民經濟收入的提升。
在農業技術中,種植管理技術以及農作物的選種、栽種等技術都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要不斷優化產業流程和結構,嚴格把控農作物的質量。還應集中整合現代化種植技術與新型硬件設施,積極引進綠色農業技術,為進一步提升農產品質量創造有利條件。
1.3 有利于實現資源高效利用
自然環境對于傳統農業技術或先進的現代化農業技術均有較強的影響力。現階段,在我國農業生產中,資源利用率仍然比較低。對此,要積極推廣和應用綠色農業技術,將其與種植業中使用的技術相結合,引導農民樹立環保意識,將化肥與農藥等施用量控制在合理范圍內,防止自然環境受到影響,避免環境破壞與污染等問題的發生。同時,農業技術推廣也有助于提升土地、水資源利用率,協調統一好農產品質量與產量之間的關系,更好地保證農產品的安全性[2]。
1.4 有利于促進產業結構優化
在種植業發展歷程中,農民主動嘗試培育農作物新品種的熱情較低。分析其原因,主要由于農作物的種植經驗得益于前人的傳承,而在沒有積極培育新農作物品種的情況下,很難將當地種植結構多樣化體現出來,不僅難以保證農產品產量,而且明顯加劇了對外銷售困難,一旦出現農產品滯銷問題,極易導致資源浪費甚至會威脅到農民的利益,長此以往農民從事農業生產的熱情也會受到影響。農業技術的推廣應用,可以有效預防上述問題。從所處地域的氣候環境等要素出發,加強農作物新品種的培育試驗,然后由專業人士給予農民悉心指導,使農民對新品種的種植方式有所了解,形成主動種植農作物新品種的意識,為調整當地農作物種植結構提供合理依據。
此外,人們對生活質量的關注度較高,明確提出了對農產品質量的要求,所以在農業技術推廣過程中,應積極傳授相關方面的知識和經驗。比如應加強構建綠色種植產業體系,既要兼顧人們的實際需求,也要推動綠色種植產業發展,從而促進農業經濟長遠發展。
2 農業技術推廣在農業種植業發展中存在的不足
2.1 農業技術推廣模式比較傳統
對于傳統的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來說,與當前的發展方向、發展需求并不相符,而且對于政府主導型的農業科技推廣,其創新能力較低,過于注重展示新產品,缺少對農業實踐性的高度重視,一定程度上很難發揮新型農產品在農業市場上的作用[3]。而對于市場經濟導向的農業科技,過于注重企業利益,沒有深入分析農業科學技術的實踐性,也沒有深入考量農民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很難提升農民的興趣,加之技術認知水平較低,不利于協調農業科技企業與農民之間的關系,甚至會降低農產品銷售水平。
2.2 農業技術推廣基礎設施不全面
為了更好地推廣農業技術,要不斷完善基礎設施。現階段,農業技術的創新力度較大,對于支撐農業技術的基礎設施,要不斷更新、與時俱進。在互聯網模式背景下,對于政府和相關企業來說,應借助互聯網將先進的農業科技生產方式傳授給農民[4],進一步拓寬政府對農戶的服務范圍,并借助網絡平臺進行招商引資,從而提升農業技術推廣水平。但是在實際生活中,由于一些農村地處偏遠,網絡設備比較缺失,對政府或相關企業的農業技術推廣人員造成了不便。
2.3 農業技術推廣人員隊伍不完善
在農業技術推廣過程中,推廣人員隊伍建設非常關鍵。
首先,部分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專業知識水平有待提升,有些銷售人員對于農業技術知識的了解程度較低。
其次,在薪酬待遇方面也有待完善,一些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年齡較大,接受新知識的能力不足,而專業人才或高學歷人才在農村從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積極性較低,使人員斷層問題愈發嚴重。
再次,在缺少投入經費等因素影響下,人員層次結構的合理性不足,同時缺少專業化的培訓與學習,不利于農業技術推廣水平的提升。
3 農業技術推廣在農業種植業發展中的解決措施
3.1 創新農業技術推廣模式
分析當前我國農業種植業發展形勢可知,加強現代技術的應用,可以使種植業類型變得更為多樣化。在高科技農業技術推廣過程中,對于當地農業服務部門而言,應積極推廣農業技術新手段,將專業化的服務提供給廣大農民。同時,當地農業部門應做好相應的協調工作,為農村種植產業的發展保駕護航[5]。
與此同時,還應進一步拓寬農業技術推廣業務范圍,制訂農業種植業服務內容,大力宣傳新技術,使農業種植業與市場保持高度協調,構建完善的服務體系。
3.2 引入農業技術推廣新型設施
我國地域遼闊,各地區氣候和土壤條件的差異性較大。所以在農業技術推廣方面,應與當地氣候和土壤條件緊密結合,不斷完善推廣計劃。對于相關農業部門而言,應積極開展農業種植試驗,緊密聯系當地實際情況,并基于試驗田的形式,促進農業種植業發展。
農業種植示范田的推廣作用顯著,因此要優先選擇品質良好、性能優良的作物。在試驗基地中要保證種植類型多樣化,并加強分區域種植,詳細記錄其生長情況,還要聘請專業的技術人員,做好技術講解與日常管理工作[6]。
3.3 提高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能力水平
目前,我國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專業素質和能力水平有待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很難有效提升農業技術推廣水平。對此,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要不斷提升技術推廣人員的整體素養。在推廣工作中,相關部門應積極提升推廣人員的技術水平,定期展開考核,確保推廣人員所學的知識得到鞏固與強化。
其次,適度提升從業人員的聘用標準[7],制訂薪資待遇和激勵制度,充分激發從業人員的工作熱情,不斷完善人員培訓、人才儲備計劃等,旨在給予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正確的指導。
再次,農業技術企業應緊密協作高校,給學生提供充足的實習機會,也能滿足企業的人才需求。
4 農業技術推廣在農業種植業發展中的注意要點
4.1 及時更新農業技術推廣觀念
基于現代農業發展角度,主要是在傳統種植技術的基礎上與先進的科學技術進行融合,保證農作物與當地的自然環境相契合,從而降低病蟲害的發生概率,為我國農業經濟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在我國經濟發展的組成中,種植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為了促進農業發展,要先更新農業技術及生產觀念,并從市場需求出發[8],把握正確的種植方向,緊密融合現代化農業技術,共同致力于我國農業健康發展。
同時,政府應定期邀請專業技術人員指導農民生產,要積極宣傳農作物的種植技術與方法,與農民保持密切交流,確保農民在農業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得到妥善解決,從而保障農業經濟不斷發展。
4.2 創新推廣方法
廣告宣傳、技術講座等在農業技術推廣方法中比較常用,但這些推廣方法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廣告宣傳成本較高。所以要和現代技術手段緊密結合,不斷優化推廣方法[9]。如技術承包責任制,針對推廣單位與農民,應堅持互惠、平等的原則,簽訂技術承包合同,并積極推廣技術。在具體操作過程中,聯產提成技術承包制具有較高的應用優勢,從超產比例提成出發,找出減產原因,如果因為技術失誤所致,農民具有索賠的權利;而對于聯效聯質技術承包制,如果與預期種植效果相符,應予以一定的物質報酬、精神獎勵[10]。
4.3 開展合作推廣機制
在農業技術推廣過程中,開展合作推廣機制也是重要舉措。目前,隨著科技不斷創新發展,農業產量的上升趨勢明顯,但仍需要改進。不同地區農業生產水平的差異性較大,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農業技術推廣的難度,使得農業推廣工作備受阻礙。基于此,應不斷強化農業技術和農民間的聯系,共同致力于提升推廣水平。其中,推廣人員應樹立高度的責任意識,積極深入農村,不斷提升與農民交流的深度和廣度,然后借助小組合作的方式,詳細講解各種農業技術,解決農民生產中存在的困惑和問題,防止出現種植隱患,有效保障農業效益。借助合作推廣機制不僅可以體現農業技術的價值,也可以不斷提升農業技術傳播效率,引導農民科學使用農業技術,從而推動農業生產水平的提升。
5 結束語
在農業種植業發展過程中,農業技術推廣的現實意義突出,通過在農業生產實踐中應用先進技術,可以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發揮科技支持的作用,從而不斷鞏固農業經濟的基礎性地位。對此,政府和相關農業部門應提高對農業技術推廣的重視程度,與時代發展形勢緊密配合,確保推廣工作得到有效落實。
參考文獻:
[1]王連紅.農業技術推廣促進農村農業種植業生產的影響和對策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2,33(10):38-40.
[2]張洪軍,馬興春,趙蘭燕.吉林省農業技術推廣在農業種植業發展中的重要性及應用[J].農業災害研究,2021,11(12):128-129.
[3]沙爾合提·加曼哈拉.農業技術推廣對提升農業種植業的作用分析[J].農家參謀,2019(1):7.
[4]隋新霞.農業技術推廣促進現代農業種植業發展的策略研究[J].智慧農業導刊,2022,2(10):76-78.
[5]丁桂英,管青云,薛濤.試析農業技術推廣在農業種植業中的應用[J].種子科技,2021,39(17):131-132.
[6]邢艷秋.探討農業技術推廣對農業種植業發展的意義及對策[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1(8):123-124.
[7]趙海玲.農業技術推廣在農業種植業發展中的重要性[J].農村科學實驗,2021(10):85-86.
[8]張琰.設施農業技術推廣促進農業種植業生產的作用和策略[J].湖北農機化,2021(21):84-85.
[9]常銘.農業技術推廣在農業種植業發展中的重要性及應用[J].農家致富顧問,2021(8):108.
[10]戴曉霞.農業技術推廣在農業種植業發展中的重要性及應用[J].種子科技,2022,40(22):13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