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平
佳木斯骨科醫院,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0
膝骨關節炎(KOA)是臨床較為常見的疾病,以退行性病理改變為基礎的骨關節疾病,嚴重影響患者日常活動,降低其生活質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患者情緒[1]。近年來,該病發病率逐漸上升,臨床表現為膝蓋腫脹疼痛、酸痛不適、活動受限等,若治療不及時,可能導致膝骨關節出現畸形、殘廢,對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存在一定影響[2-3]。因此,尋找一種積極有效的治療方式具有積極意義。體外沖擊波是近年來一種新興的治療方法,具有操作簡單、安全性高的特點,能有效修復受損傷的組織,利于肢體功能恢復[4-5]。中醫上,KOA屬“骨痹”“痛痹”等范疇,治療上多以行氣活血、補腎壯骨為主,中醫外敷是一種簡單方便的療法,是將中藥研制成粉末并調和成膏狀,貼敷于病變關節,使其直接作用于病變部位,進而緩解疼痛現象,具有較好的臨床效果[6-7]。目前,臨床關于五方散外敷配合體外沖擊波在輕中度KOA患者的研究較少,本研究分析其療效,旨在為臨床后續研究提供參考,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選取2019 年6 月—2020 年2 月佳木斯骨科醫院收治的86 例輕中度KOA 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不同治療方法將其分為對照組(n=43)和觀察組(n=43)。對照組男女比例25∶18,年齡53~71 歲,平均年齡(62.64±2.34)歲;病情時間1~10 年,平均病情時間(5.26±2.07)年;輕度26 例,中度17 例。觀察組男女比例21∶22,年齡51~79 歲,平均年齡(65.29±2.57)歲;病情時間2~10 年,平均病情時間(5.53±2.13)年;輕度23 例,中度20 例。兩組患者資料之間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入選標準:(1)患者意識清晰,知曉此次研究內容。(2)患者無神經性疾病。(3)臨床資料齊全。排除標準:(1)存在嚴重皮膚損傷。(2)存在過敏體質者或藥物過敏史。(3)依從性較差,存在溝通障礙。
對照組采取外沖擊波治療,按壓患膝周圍,并標記2~3個關節痛點,選取ESWCT16型發散式外沖擊波治療儀進行治療,槍頭置于痛點上,頻率為10 Hz,強度為20~30 bar,沖擊次數:每個痛點2 000 次,每周1 次。在此基礎上,觀察組采取五方散外敷治療,每個部位取五方散50 g,加入適量溫水調制成糊狀,鋪在約10 cm×10 cm 大小的玻璃紙上,貼敷于病膝關節上,采用寬膠布固定四周,防止藥物漏出。
(1)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治愈:臨床癥狀消失,膝關節功能恢復正常,可正常生活。顯效:臨床癥狀有所緩解,膝關節功能有所恢復正常,不影響日常生活。有效:臨床癥狀部分消失,膝關節功能有所改善,對其日常生活存在一定影響。無效:與治療前相比無變化。(2)對比兩組患者中醫癥候積分。選取中醫癥候評分量表評估,主神情、腫脹、瘀斑、疲憊、乏力5 項癥候計分,無為0分;輕度為2分;中度為4分;重度為6分。(3)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膝關節功能。依據膝關節功能評分表(KSS)評定,分值越高,功能越好。疼痛共50分,得分與疼痛程度成反比;活動度共25分,每增加5°加1分;穩定性共25分,<5 mm為15分、6~9 mm為10分、10~14 mm為5 分、>15 mm 為0 分;功能評分滿分50 分,包括行走、上樓梯情況,功能缺陷為使用拐杖或手杖。評分標準:>85分為優,70~84 分為良,60~69 分為可,<60 分為差。(4)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膝關節炎嚴重程度。依據骨關節炎指數(WOMAC)評定,含疼痛、僵硬和功能,0~4 分表示無疼痛到非常嚴重。(5)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膝關節評分。依據膝關節評分標準(HSS)評估,包含功能、穩定性、屈曲畸形、肌力等方面評估,滿分100 分,>85 分為優,74~84 分為良,60~69 分為可,≤59 分為差。(6)對比兩組患者疼痛評分。選取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定,評分標準:0~10 分表示正常到劇烈疼痛。(7)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功能障礙程度。根據oswestry 功能障礙指數(ODI)評估,包含疼痛、行走、站立等10 個項目組成,每個問題根據無癥狀、輕微疼痛、中度疼痛、相當嚴重、非常嚴重、痛得不能做任何事情分別對應0~5 分,評分方法:實際得分/50(最高可能得分)×100%。ODI 代表生存質量的改善程度,分值越低生存質量越高。(8)對比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采用SPSS 20.0 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治療有效率(97.67%)高于對照組(79.0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情況 例(%)
治療前,組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中醫癥候積分有所改善,且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中醫癥候積分情況(±s)分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中醫癥候積分情況(±s)分
a表示與本組治療前相比,P<0.05。
組別神情乏力疲憊觀察組(n=43)對照組(n=43)t值P值治療前4.26±0.35 4.19±0.32 0.968 0.336治療后0.86±0.21a 1.27±0.26a 8.044<0.001 t值54.623 46.440 P值<0.001<0.001 t值46.567 31.286 P值<0.001<0.001 t值47.935 44.850 P值<0.001<0.001治療前3.96±0.33 4.02±0.36 0.806 0.423治療后1.02±0.25a 1.69±0.33a 10.612<0.001治療前3.96±0.37 3.91±0.32 0.670 0.505治療后0.85±0.2a 1.09±0.26a 4.709<0.001組別瘀斑腫脹觀察組(n=43)對照組(n=43)t值P值治療前4.05±0.26 3.95±0.28 1.716 0.090治療后0.86±0.25a 1.25±0.31a 6.422<0.001 t值57.994 42.384 P值<0.001<0.001治療前3.59±0.34 3.66±0.39 0.887 0.378治療后1.20±0.27a 1.68±0.34a 7.250<0.001 t值36.097 25.094 P值<0.001<0.001
治療前,兩組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HSS 評分高于對照組,WOMAC 評分、KSS評分、VAS 評分、ODI 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臨床相關指標情況(±s)分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臨床相關指標情況(±s)分
a表示與本組治療前相比,P<0.05。
組別觀察組(n=43)對照組(n=43)t值P值HSS評分KSS評分WOMAC評分治療前53.62±3.67 54.03±3.27 0.547 0.586治療后79.62±2.64a 75.16±3.20a 7.050<0.001 t值37.712 30.284 P值<0.001<0.001治療前59.62±2.64 59.67±2.61 0.088 0.930治療后80.24±3.64a 83.69±3.95a 4.212<0.001 t值30.071 33.269 P值<0.001<0.001治療前46.26±2.71 45.92±2.82 0.570 0.570治療后29.61±2.32a 32.35±2.20a 5.620<0.001 t值30.605 24.879 P值<0.001<0.001組別觀察組(n=43)對照組(n=43)t值P值VAS評分ODI評分治療前6.25±0.64 6.32±0.71 0.480 0.632治療后2.61±0.37a 4.03±0.29a 19.807<0.001 t值32.288 19.580 P值<0.001<0.001治療前30.21±2.34 29.56±2.03 1.376 0.173治療后6.35±0.56a 8.96±0.91a 16.018<0.001 t值65.027 60.722 P值<0.001<0.001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11.63%高于對照組4.6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例(%)
近年來,隨著老齡化的快速發展,KOA 發病率逐年上升,是引起老年人群致殘和疼痛的主要因素[8]。KOA是逐漸發展的慢性疾病,以膝關節軟組織損害為主,并損害整個關節組織最為常見的疾病[9-10]。研究顯示[11],該病早期癥狀不明顯,隨著病情遷移,患者逐漸出現膝關節疼痛、腫脹、畸形等癥狀,嚴重時導致患者無法行動,進而降低患者生活質量。目前,臨床多根據患者病情狀況,為其制訂康復計劃,以減輕患者疼痛、緩解關節老化,進而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因此選取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式尤為重要。本研究探討五方散外敷配合體外沖擊波在輕中度KOA患者中的應用價值,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
隨著醫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沖擊波在臨床上應用廣泛,不僅對周圍細胞存在作用,對骨關節疼痛性疾病也有較好的治療效果[12]。體外沖擊波是近年來一種全新的治療技術,具有無創性、效果安全、操作簡單等特點,對KOA 患者膝關節功能的改善和康復具有積極影響[13]。該治療方式主要利用液電或電磁效應,產生一種進入人體組織的機械沖擊波,在人體特定部位進行聚焦,通過聚焦的沖擊波對關節部位進行一系列作用,進而達到治療效果[14]。另外,沖擊波傳輸到人體,通過不同介質,均會在界面產生不同程度的機械應力效應,進而松懈粘連,達到治療軟組織損傷的疾病[15-16]。其特點為:(1)利用液體作為介質輸入人體軟組織時,其損傷較小。(2)可使沖擊在人體組織內的能量聚焦,焦點處可集中大量能量,而使輸入途徑的損耗減少。(3)沖擊波的發生、能量大小、焦點等易受控制[17]。本研究觀察組在沖擊波的基礎上加用五方散貼敷治療,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患者中醫癥候積分有所改善,且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觀察組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認為這一治療方法效果較好,能顯著緩解臨床癥狀。五方散是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名老中醫梁錫恩的經驗方,由澤蘭、土鱉蟲、大黃、桃仁、紅花、丹參、當歸尾、骨碎補、生馬錢子粉、乳香等14 味中藥組成,其中澤蘭為活血調經藥,有抗凝血、改善血瘀癥等主要藥理作用;土鱉蟲為活血療傷藥,能有效改善心腦血管功能,調脂和對白血病細胞有抑制等作用;大黃屬瀉下藥下屬分類的攻下藥,有瀉熱通便,涼血解毒的功效,動物研究表明,其提取物有泄下、保肝、利膽之效;紅花為活血調經藥,有輕度興奮心臟、降低冠脈阻力、抗凝血、免疫活性和抗炎之效;桃仁為補陽藥,有溫補肺腎、定喘化痰、潤腸澀精之效;二者聯合有活血化瘀之效。丹參為活血調經藥,有增強耐缺氧能力、抗炎、抗胃潰瘍、鎮靜鎮痛之效;乳香為活血止痛藥,具有調氣活血、定痛、消腫、生肌等作用;當歸為補血藥,有降低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促進造血系統功能等作用;骨碎補為活血止痛藥,能促進骨對鈣的吸收,并提高血鈣和血磷水平,有利于骨折的愈合;生馬錢子粉為活血療傷藥,有興奮中樞、鎮痛、抑菌等作用。諸多聯合應用充分發揮補腎強骨、通絡止痛之效[18]。將藥膏貼敷于紅腫關節部位通過透皮吸收,直接作用于病灶,使用過程安全、簡便。本研究經治療后,觀察組HSS 評分高于對照組,WOMAC 評分、KSS 評分、VAS 評分、ODI 評分均低于對照組。認為這一治療方法能顯著提高患者膝關節功能,降低功能障礙。分析原因為:體外沖擊波治療能有效緩解疼痛,抑制神經節中的控制疼痛的降鈣素,直接作用在周圍感覺神經末梢,聯合五方散外敷能加快組織愈合速度,加快膝關節功能恢復,促進組織愈合速度加快,臨床應用效果顯著[19-20]。
綜上所述,對輕中度KOA患者采取五方散外敷配合體外沖擊波治療效果較好,能顯著緩解臨床癥狀,降低疼痛現象,加快膝關節功能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