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梅芳

在區域活動中,我們不僅設置了游戲區域,讓幼兒在自然的游戲狀態下尋找觀察點,還與幼兒一起商討區域設置。有了幼兒的直接參與,區域活動設置更為靈動。在區域活動設置中,我們注重平衡好環境中的開放與圍合區域,使幼兒在園的一日活動更流暢。我們還拓展游戲區活動空間,與幼兒一起創設探索層、展示層、操作層、交流層,利用班級的桌面、地面、墻面空間,更好地體現幼兒與環境的有效對話,為幼兒提供真正促進其身心成長的游戲空間。
在教育實踐中,我們發現不同幼兒之間的發展水平、發展領域、發展速度等各不相同。因此,我們因材施教,尊重每個幼兒獨特的發展規律和發展差異,為他們提供多元化的游戲切入點、多樣化的學習內容和方式,使他們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發展需要,選擇適宜的學習途徑和方式,在原有發展水平上獲得提升。
我們與幼兒根據區域游戲活動的需要,一起設計相匹配的“記錄單”,將幼兒的學習和發展過程轉化為可視化的呈現方式。我們還建立了“快樂成長檔案”,從而客觀地記錄、收藏幼兒的“成果”。班級教師通過對“快樂成長檔案”的歸納整理、分析評價,進一步了解幼兒的學習和發展狀況,調整和優化教育策略,也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
在區域活動中,我們重視并順應幼兒的興趣,靈活推動活動自然生成,支持幼兒的實際需要,以此促進幼兒主動發展。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通過研究幼兒的學習成長規律,成為幼兒的傾聽者、觀察者、合作者。
在區域游戲中,我們以《幼兒園保育教育質量評估指南》為指導,細致觀察幼兒的活動表現,分析幼兒在游戲活動中的行為。同時,為了了解幼兒的需要,我們選擇適當的介入時機,為幼兒提供適宜的指導,引導幼兒在區域活動中主動探索、深度學習。
在區域活動中,我們提供了結合不同幼兒能力發展的豐富多元的游戲操作材料,讓幼兒通過與材料的有效互動,豐富認知,提升能力。幼兒由于發展水平存在差異,在探索材料的路徑上會有所不同,獲得的發展經驗也各不相同。因此,我們認真觀察幼兒與材料互動的情況,引導他們利用多情境的記錄方式,呈現游戲過程。在此基礎上,投放操作材料,優化教育策略,助推幼兒在區域活動中深度學習。
我們聚焦幼兒的能力提升,不斷豐富主題活動內容,激發幼兒探索愿望,主要分為兩個步驟:第一步驟是主題游戲活動經驗的提升,這種經驗提升可以是活動規則方面的,可以是關鍵經驗方面的,可以是活動難點突破方面的。第二步驟,是提出新問題,可以在主題活動結束時提出,可以在新主題開始提出,并提出活動建議、構思,以此優化游戲實施路徑。
分享交流是幼兒回顧區域活動、討論材料操作、梳理關鍵經驗的重要環節。通過師幼之間、幼幼之間的交流、討論和梳理,教師能夠了解幼兒在游戲活動中的發展情況、活動效果。幼兒向同伴介紹、展示自己的游戲學習過程與結果,能夠加強了解、促進交流、拓展思維,激發了深入探索的積極性,放大區域活動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