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棟


貴州省含煤面積約7萬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積40%左右,主要分布在六盤水、畢節、黔西南、遵義等地,煤炭資源儲量約792億噸,2000米以淺煤層氣地質資源量2.83萬億立方米,均居全國前列。截至2022年11月,貴州省現有煤層氣探礦權34個、煤層氣采礦權3個,有8個煤層氣勘查區塊,探明儲量202億立方米。2022年,貴州省煤層氣產量3800萬立方米,利用量1520萬立方米,利用率只有40%。《貴州省“十四五”油氣產業發展規劃》提出,以織納、平壩、盤州等為重點建產區,以水城、六枝、鐘山、金沙、大方、黔西、普安、赤水等為重點勘查開發實驗區,以赫章、晴隆、習水、桐梓等為后備勘查區,滾動開發煤層氣,到2025年全省煤層氣產量達4億立方米。
目前,貴州省煤層氣產業發展還面臨一些困難和問題。
一是礦權設置制約煤層氣產業發展。貴州省煤層氣礦業權設置遵循“氣隨煤走”原則,已設煤層氣礦業權集中在煤礦企業手中,而煤企主要聚焦采煤,尚未將煤層氣作為非常規天然氣資源進行勘探開發,出現“有礦權沒能力干、想干的卻沒有礦權”現象。“氣隨煤走”原則導致煤層氣區塊“小而散”且沒有配套政策和相應機制,難以連片開發,加之煤礦“先抽后建”政策落實不到位,制約了煤層氣產業發展。
二是貴州省內煤層氣勘探開發力量分散。盤江煤電集團擁有14個優質煤層氣探礦權,但聚焦煤炭開發主業,煤層氣勘探開發項目推進不理想。烏江能源集團重點開展頁巖氣勘探開發,前幾年完成147口煤層氣井、但并無探礦權。央企中石化在貴州已做了10余年勘探,雖取得勘探突破,具備建產條件,但因煤層氣探礦權增列不上,沒有與省屬企業達成合作機制,無法擴大投資。
三是手續辦理存在困難。雖然貴州省在煤層氣資源勘查開發項目備案、資源管理、用地、環評、財政支持等方面出臺了政策,但仍然存在管理事權匹配不到位、政策模糊情況,部分環節存在無規可依、權責不清、辦件要素不明確等問題。目前,貴州省應急、礦安、能源部門均沒有核發煤層氣地面抽采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權限,造成企業無處申辦的困難。
貴州省具有發展煤層氣產業的機遇和條件,要發揮資源優勢,推動煤層氣產業高質量發展。為此,建議:
一是深化煤層氣礦業權改革。由貴州省自然資源廳牽頭,以地質構造單元為基礎統籌規劃煤層氣和煤礦礦業權設置,淺部以煤礦礦權為主,深部以煤層氣礦權為主,推動煤炭的合理開發和煤層氣的連片開發,降低煤礦瓦斯治理難度和治理成本。盤活礦權市場化交易,推動煤層氣產業良性發展。
二是加快煤層氣勘查開發。由貴州省國資委牽頭,組建國資主導、多主體參與的省級煤層氣公司,統籌開展全省煤層氣勘探開發,可以由貴州能源集團、省內科研院所、金融服務機構、中石化、中石油等央企及民營煤層氣專業公司共同參與,打造集資金、技術、資源、團隊、市場等優勢一體的省級煤層氣公司。
三是制定煤層氣勘查開采服務指南。由貴州省能源局牽頭,制定省級煤層氣勘查開采行業服務指南,指導礦業權人明確煤層氣項目證(照)辦理事項和主管部門,做到應辦盡辦,合法生產;指導市、縣相關職能部門規范煤層氣項目證(照)辦理事項,做到依法履職,合規審批;督促相關部門提高審批效率,優化營商環境。
四是推動煤礦企業把地面抽采作為瓦斯治理的主要技術手段。嚴格落實“先抽后建”,鼓勵地面“先抽后采”,督促煤礦企業加大地面煤層氣抽采投入,鼓勵煤礦以地面鉆井方式對煤層瓦斯進行預抽,將煤礦瓦斯治理與煤層氣地面抽采相結合,確保煤礦安全開采。
五是完善安全生產許可證核發機制。在國家尚未明確煤層氣地面開采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核發部門前,省級層面出臺臨時性政策,解決企業無處申辦許可證的困難。按照危化品(甲烷)或非煤礦礦山企業相關要求,可由省政府指定部門負責核發煤層氣地面抽采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
(作者單位:民盟貴州省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