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幼兒教育中,科學教育活動對幼兒的成長非常重要。教師要認識到科學教育活動的價值,具備科學思維,采用有趣的方式對幼兒進行正確的指導,使幼兒對科學現象產生濃厚的興趣,進而培養幼兒的創新能力和探究能力。文章簡要概述了幼兒科學教育的內涵和價值,并結合教學案例及教學實踐,具體詳細闡述了幼兒科學教育活動中教師的指導策略。
關鍵詞:幼兒教育;科學教育活動;家園合作
作者簡介:萬敏(1983—),女,甘肅省隴南市康縣幼兒園。
幼兒科學教育活動非常重要,教師要遵循幼兒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科學教育活動的本質及幼兒的年齡特點、認知能力、知識儲備等,創新科學教育活動的形式,積極開展有趣的科學教育活動,促使幼兒對生活當中的科學現象產生濃厚的興趣,使幼兒掌握一定的科學知識。
一、幼兒科學教育活動的內涵
《幼兒科學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指出,幼兒科學教育活動指幼兒在教師的支持和引導下,運用各種感官,對周圍的事物和現象進行感知、觀察、操作、探索,發現問題并尋找答案的過程。幼兒科學教育活動包含多方面的內容,涵蓋實際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教育內容方面,教師要明確基本的教學任務,根據幼兒的身心特點和發展規律,合理地設計教育內容,以全面提高幼兒的綜合素質。在對幼兒進行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從不同的角度出發,讓幼兒能夠獲得各方面的知識和技能。教師要重視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培養幼兒的思想品質,使幼兒各方面能力協調發展。基于此,教師要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制訂科學的教學計劃和教學方案,為幼兒后續的學習做好準備。而幼兒科學教育活動的任務要求比較明確,教師在科學教育活動中,既要讓幼兒了解相關的科學現象,又要讓幼兒通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獲得探究能力的發展。
在教育目標方面,教師要遵循科學的教育原則,明確幼兒科學活動的目標和任務,并以此為指導開展科學探究活動,讓幼兒在幼兒園階段能夠獲得更好的發展,幫助幼兒為小學階段的學習打好基礎。對于幼兒科學活動的目標,教師除了發展幼兒的智力,還應該使幼兒具備自主探究的意識,明白學習的意義和價值,讓幼兒能夠主動探索周圍的事物,并且能夠在探索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知識和經驗。
二、幼兒科學教育活動的重要性
3—5歲的幼兒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對于陌生事物,他們喜歡問“是什么”和“為什么”之類的問題,而幼兒科學教育活動是一種能夠滿足幼兒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的教育活動,能讓幼兒獲得多方面的發展。
首先,幼兒科學教育活動能夠充分激發幼兒的求知欲,并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幼兒在科學教育活動中,能夠接觸較多的新事物,比如在感官游戲中,教師可以讓幼兒通過聞一聞、摸一摸、看一看、聽一聽等,對新事物進行整體感知,進一步認識事物。
其次,幼兒科學教育活動可以促進幼兒多方面能力的培養。在幼兒科學教育活動中,幼兒不僅可以參與運動類的活動,如放風箏、捉影子、玩風車等,還可以參加競賽類活動,如猜數字、做分類等。在這些活動中,幼兒既要動手又要動腦,還要學會表達、交流及合作等,這對于提高幼兒的綜合能力很有幫助。
最后,幼兒科學教育活動可以培養幼兒的科學探究精神。教師要緊緊抓住幼兒好奇心較強的特點,在幼兒教育的過程中開展形式多樣的科學探究活動,培養他們的科學探究興趣和科學探究精神。
三、當前幼兒科學教育活動存在的問題
幼兒科學教育活動是幼兒一日活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實際教學當中,由于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幼兒科學教育活動還存在一些問題。
首先,部分教師對科學教育活動的認識不足,教育目標定位不夠準確。幼兒科學教育活動包括多方面的內容,但是在幼兒教育中,部分教師理論知識不夠充足,且受傳統教育思維的影響,習慣性地把科學理解為數學,把幼兒科學教育的重點放在了讓幼兒認識數字和提升幼兒運算能力等方面,甚至在課程活動安排表中直接將其表示為“算數活動”或“數學活動”。此外,部分教師把幼兒科學教育的目標定為讓幼兒對相關知識進行簡單記憶和學習,這對培養幼兒的科學探究精神是極為不利的。
其次,在科學教育活動中,部分教師對教學內容的選擇不合理。部分教師沒有充分了解幼兒的能力水平、興趣愛好,在選擇活動內容時,往往從自身的認知出發,選擇一些自認為有趣的科學內容,對幼兒進行簡單機械的知識灌輸,影響了對幼兒科學興趣的培養。
最后,科學教育活動的材料準備不夠充分。部分教師在組織幼兒開展科學探究活動時,比較依賴現代信息技術,多以展示多媒體資料的方式讓幼兒探究,這種看得見摸不著的信息載體,很難讓幼兒對身邊的事物進行整體感知,導致幼兒認知能力的發展受到阻礙。
四、幼兒科學教育活動中教師的指導策略
(一)營造輕松的教育氛圍
在幼兒教育中,教學氛圍的營造非常重要。教師的一個眼神、一句簡單的評價都會給幼兒的發展造成很大的影響。因此,在科學教育活動中,教師要多對幼兒說一些鼓勵的話,讓幼兒感受到教師的肯定、鼓勵和欣賞,這能營造輕松和諧的教育氛圍。教師要了解幼兒的心理發展情況,不能隨意否定幼兒,要給予幼兒鼓勵,當發現幼兒有了進步,教師要及時對幼兒進行表揚。這樣的教育方式能夠給幼兒帶來更大的信心和動力,能夠讓幼兒對后續的學習產生更大的興趣。教師要及時關注幼兒的發展情況,要盡可能讓幼兒在活動的過程中感受到快樂。這樣的教育方式能夠有效刺激幼兒的探索欲望,也能夠讓幼兒在探索的過程中發現新的問題,掌握一定的知識。教師要營造開放的科學探索氛圍,讓幼兒能夠自由地探索,以培養幼兒的問題意識。
(二)做好啟發引導工作
在幼兒科學教育活動中,對幼兒進行啟發和引導十分重要。在科學教育活動中,教師要及時觀察幼兒的表現情況,培養幼兒的自主性,盡量不過度干涉幼兒的操作,讓幼兒能夠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展開探索。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對幼兒進行適當的點撥和肯定,鼓勵幼兒要堅持,不要輕易放棄。如果幼兒在探索的過程中出現錯誤,教師不能否定幼兒,要鼓勵幼兒嘗試不同的探索方法,并且做好學習記錄,從而找到正確的方法。在科學教育活動中,教師要針對知識點的內容對幼兒進行適當的啟發和引導,幫助幼兒理解知識。教師還要引導幼兒學會合作交流,比如,當幼兒在科學探究活動中遇到了困難,想要放棄時,教師可以說:“我覺得你距離成功越來越近了,要不要再嘗試一下呢?或者你可以尋求好朋友的幫助,你們一起完成任務好嗎?”引導幼兒與同伴溝通合作,可以培養幼兒與人溝通交流、與人合作的能力,增強其互助意識。
(三)合理選擇材料
教師要對科學教育活動的內容和形式進行合理的設計,選取一些高質量的材料來提高幼兒科學教育活動的質量,要了解幼兒的活動需求,有針對性地對幼兒進行指導和教育,讓幼兒能夠獲得更好的發展。在選擇材料的時候,教師可以根據科學活動的主要內容來選擇。例如,在帶領幼兒開展“跳舞的小人”活動的時候,教師要考慮到幼兒的力量比較小,所以要選擇一些比較輕便的材料。此外,要考慮材料的彈性,可以選擇毛根材料或者彈簧。教師只有選擇兼顧幼兒年齡特點、能力高低,以及活動具體內容的材料,才能讓幼兒科學教育活動的效果最大化。
(四)通過創設情境有效引導幼兒發現問題
在幼兒科學教育活動中,教師要引導幼兒主動提問,這是培養幼兒探究能力的重要一環。在學習的過程中,幼兒只有真正對學習內容產生疑惑,才能夠更好地開展學習活動。在幼兒科學教育活動中,教師要結合實際情況,合理創設情境,引導幼兒圍繞相關的內容進行探究和分析,引導幼兒展開思考,從而培養幼兒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開展“吹泡泡的瓶子”這一科學教育活動的時候,為了更好地調動幼兒的興趣,教師可以先在網絡上搜索相關的視頻,播放給幼兒看。而后,教師可讓幼兒自己選擇材料嘗試制作泡泡瓶。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幼兒仔細觀察,使其能自主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教師要多準備一些樣本材料,讓幼兒進行多次嘗試,最終得到視頻中的制作效果,讓幼兒獲得成就感,從而提高信心。需要注意的是,在創設情境引導幼兒發現問題的過程中,教師要遵循由淺入深的原則,層層引導,以幫助幼兒明確探究方向和順利開展活動。
(五)合理設計科學教育活動的內容和環節
幼兒園階段的科學教育活動相對特殊,教師不能盲目開展,要遵循計劃性和目的性的設計原則,要考慮到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選擇一些適合幼兒進行集體探索的活動。在開展活動前,教師要對活動內容進行仔細分析,分析不同內容可能會產生的效果。在進行活動設計的過程中,教師還要考慮到時間的問題,對活動內容有所取舍,以確保幼兒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活動任務。比如,若要帶領幼兒開展觀察蝸牛的活動,教師就要對活動的各個步驟進行設計,如先讓幼兒先觀察蝸牛的外形特征,在幼兒了解了蝸牛的外形特征之后,再讓他們以小組的形式觀察蝸牛在爬行的過程中的狀態。教師還可以在網絡上搜索有關蝸牛生活習性的視頻,讓幼兒通過觀看視頻,了解蝸牛的生活習性。這樣的設計方式遵循由簡到難的原則,能夠讓幼兒循序漸進地了解蝸牛。在活動中,教師要關注幼兒注意力的集中情況,在進行活動設計的時候,適當增加一些能吸引幼兒注意力的環節。若幼兒分散了注意力,教師應通過相應的引導吸引幼兒的視線,讓幼兒高效開展活動,掌握所學的內容。
(六)積極開展家園合作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提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兒園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教師要積極發揮引導作用,讓家長真正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引導家長積極參與幼兒科學教育活動,讓家長更加了解自己孩子的學習情況。教師可以及時和家長溝通,將近段時間的科學教育活動和探究任務分享給家長,讓家長對幼兒這段時間的學習內容有更加明確的了解。教師也可以設計一些親子類的科學活動,讓幼兒和家長一起完成。這樣的教育方式可以有效增進親子關系,形成家園合力,讓幼兒健康快樂地成長。在幼兒階段的教育中,家長的支持和幫助是非常重要的,家長必須意識到家庭教育在整個幼兒教育中的重要性,并充分利用現有的條件支持幼兒教育工作的開展。
結語
綜上所述,幼兒科學教育活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要了解當前的幼兒科學教育活動的發展情況,在日常教育教學中多觀察幼兒,了解幼兒的需求和興趣,而后有針對性地設計幼兒科學教育活動的內容和環節,促進幼兒學科教育活動高效開展,讓幼兒健康快樂成長。
[參考文獻]
李玉華.淺析提升幼兒科學活動中教師指導策略的有效途徑[J].商情,2014(1):111.
張甜.淺談幼兒園科學探究活動中教師的指導策略:以探究多米諾骨牌為例[J].傳奇故事:百家講堂,2020(7):38-39.
王倩.淺談幼兒科學教育活動中教師指導的策略[J].速讀(下旬),2018(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