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茂典


今年54歲的陳衛武,是安徽石臺縣西黃山茶葉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2022年入選安徽省百名企業“創新達人”。從業多年來,他先后主持和參與了石臺硒茶保硒增效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高山茶園綠色控草替代化學除草劑技術研究與應用等省級重點研發項目。通過在茶業行業的二十余年奮斗,現如今,陳衛武創立了自己的“西黃山”品牌。在促進企業發展的同時,他始終不忘初心,以己之力帶動鄉村、茶農共同富裕。
出生在皖南大山深處的陳衛武,對大山擁有滲透到骨子里的感情。正是他對大山的這份熱愛、執著與努力,讓他在做茶的這條路上越走越寬,越走越好,用一片“綠葉”帶動了當地的一方產業。石臺縣1萬余畝的高山、深山茶園,自古就久負盛名,但受生產方式簡陋、規模小等客觀因素影響,鄉親們的茶葉收益不明顯。陳衛武說:“我們這里生態資源豐富,茶葉也是我們祖祖輩輩賴以生存的資源?!钡刂S富的資源過著窮日子讓陳衛武心有不甘。從學校畢業后,一直在村里工作的陳衛武就一心想帶著鄉親們改變貧困的現狀。
2002年,陳衛武嘗試著辦起一家茶葉家庭加工廠,在鉆研自家茶葉生產銷售的基礎上,收購本村鄉親們的茶鮮葉進行加工銷售。由于產品對路,質量有保證,陳衛武售賣的茶葉深受客商喜愛,供不應求。這樣一來,他不僅解決了自己家茶難賣的問題,還解決了部分茶農、困難家庭賣茶難的問題,帶動了本村部分茶農及困難家庭茶葉增收,在經營上獲得可觀的利潤。
隨著市場資源的積累,茶葉產品的訂單逐年增大,陳衛武發現,當初的廠房和加工設備已不能滿足生產需要。面對問題,陳衛武開始謀劃利用當地豐富的茶資源與旅游資源,走茶旅產業融合發展的道路,發展壯大當地的茶產業。“這樣不僅可以共同抵御市場風險,還能做大做強本地茶葉品牌。”陳衛武說。不久后,他領辦了石臺縣剡溪茶葉專業合作社。
茶產業想要高質量發展,不僅要滿足廣大消費者對更高品質茶葉產品的需求,更要發揮好茶葉在促進廣大茶農,特別是貧困茶農增收致富中的重要作用。一頭連著市場終端,一頭連著一線茶農,在陳衛武的努力下,當地茶產業不斷地發展。陳衛武說:“我們石臺縣被譽為中國原生態最美山鄉,負氧富硒,是我們獨特的資源。縣里主導產業是茶葉,所以,我一直想著如何將農業和旅游的優勢資源來結合起來,以茶興旅,以旅促茶。”
2018年,陳衛武依托當地毗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牯牛降和國家級濕地公園秋浦河以及豐富的硒茶優勢資源,相繼建成西黃山富硒文化展覽館、茶博園,西黃山富硒茶生產體驗中心以及西黃山漂流項目,打造出一個集農業種植、觀光體驗、休閑度假、文化科普于一體的“富硒”主題鄉村農旅養生地。通過產業規模不斷升級,陳衛武帶領技術人員對困難戶進行茶葉種植生產指導,實施技能培訓,用保護價收購茶葉,保證他們有穩定收入。為了共同富裕,陳衛武在公司茶園基地建設、廠房建設、景區建設及服務當中都優先安排困難戶家庭人員務工,盡力幫助他們獲得勞務收入。在他的組織下,困難戶家庭種植的土特產品不僅在公司的旅游超市進行銷售,他還安排困難戶人員在公司就業,讓鄉親們擁有穩定的收入,帶動當地農民收益,示范引領當地茶產業向規?;?、產業化發展。
紅紅火火的生意充分帶動了鄉親們共同致富。在陳衛武的不懈努力下,通過產業融合發展,每年帶動周邊近400余戶農民年收益300余萬元。2022年暑期,西黃山富硒展覽館參觀的人數達到13萬人次,茶葉和土特產品銷售額達到600萬元。
如今,陳衛武在實現茶旅融合路上越走越寬,為石臺縣鄉村振興帶來了無限生機。他信心滿滿地說:“我們西黃山茶業在技術創新中和安徽農業大學深度合作,在茶葉的精深加工工藝和保硒增效技術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為周邊茶農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保障,也為石臺硒茶的品質提升提供了積極的支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