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語·
文學閱讀是一個復雜而又多樣的過程,正確的閱讀方法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學作品。對于學生而言,閱讀課本中的文學作品,既要有基本的理解和欣賞,還要能深入作品的內部和細部進行深入探查和仔細品味;不僅要對文學作品所表現的美好情感“內化于心”——心靈受到浸潤和滋養,還要將文學作品精美的表達形式“外化于行”——轉化為自己的表達素養。或可說,語文教學中的文學閱讀,既要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力,也要培養學生的審美賞析力,還要培養學生的審思遷移力。這也是《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對“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學習任務群的根本要求。“三層級閱讀教學”理論與實踐很好地回應了新課標的要求,為“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探尋出了一條行之有效的教學路徑。
“三層級閱讀教學”理論與實踐,對文本進行三個層級的解讀:釋義——整體的理解與感悟;解碼——表達形式的賞析與細品;評鑒——內容和形式的審思與遷移。這樣的三層級解讀可以直接通向并服務于教學設計,為教學實踐構建框架與主線:在釋義層打牢基礎,在解碼層抓好關鍵,在評鑒層走向高階。這樣的閱讀教學目標明確、路徑清晰、效果可驗,為學生核心素養在課堂上生成與發展鋪設了臺階,使學生可以憑此拾級而上,踏實而扎實地攀峰登頂。本專題以“文學閱讀”為焦點,試圖回答如何運用三層級理論進行層級進階教學設計與實踐的一系列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