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茹
【關鍵詞】小學英語;問題圈;問題鏈;問題網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23)18-0087-01
提問是一種常見且十分重要的教學行為。對于廣大教師而言,課堂教學應以問題為載體,讓學生通過問題的引領,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展思維品質,形成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1.依托閉環發散式問題圈,梳理知識脈絡
閉環發散式問題圈指的是以文本的話題為核心,所有問題都指向話題核心的問題集群,這些問題是并列的關系,相對獨立且覆蓋面廣。教師在設計閉環發散式問題圈時,要注重問題的指向性,突出語篇的核心價值,同時要照顧不同學力的學生。
例如:教學譯林版《英語》六下Unit 2 Good habits時,結合“Good habits in our life”這一主題,教師可以嘗試設計問題圈“What are good habits?Do you know more good habits?Why do we have good habits?”。這些問題圍繞好習慣的區分、養成及意義展開,在引導學生學習語言知識的同時致力于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規范意識,養成好習慣。
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設計、使用閉環發散式問題圈,能夠引導學生主動獲取信息,學會匯總歸納語言點,抓住語篇主線脈絡,從而提煉語篇的核心要點。
2.借助縱向梯度式問題鏈,促進思維碰撞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使用有梯度的問題鏈有助于學生迎難而上,一步步解決閱讀過程中遇到的難點,有助于學生對語篇展開探究。在設計縱向梯度式問題鏈時,教師要做到問題環環相扣,難度逐漸提升,讓學生的思維能夠拾級而上,相互碰撞。
例如:教學繪本Dad For Sale時,為了引導學生洞察繪本中爸爸對兒子的愛這一情感主線,教師可以設計縱向梯度式問題鏈“Why is Dad from a monster to an angle?Is the sons behavior reasonable?Why?What do you want to say?”。教師通過問題鏈步步設疑,學生依據問題鏈層層推理,最終理解語篇所要表達的情感。這樣的問題設計能喚醒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引發學生的思維碰撞,學生也因此體會到合作探究、共同討論、達成共識的意義與價值。
3.借助枝干相連式問題網,聚焦主題意義
枝干相連式問題網,是指教師在綱領性問題的統領下,設計的與之相關聯的若干小問題,這些小問題彼此關聯,形成網絡,凸顯文本主題。枝干相連式問題網能使學生的閱讀思路更加清晰、閱讀興趣更加濃厚、閱讀技巧更加牢固。
例如:教學譯林版《英語》五上Unit 5 What do they do?的Story time板塊時,結合Su Hai拜訪Mike的場景,教師設計了枝干相連式問題網“What do they talk about? What do they do?What are their parentsjobs?What do their parents do?”。這些問題有助于學生快速把握文本信息,理解語篇大意。在后續教學中,教師可以繼續對問題網進行拓展,設計問題“What are your parents jobs? What do they do?”,將教學由文本引向生活,助力學生的知識遷移和對文本主題意義的探究。
以上是筆者在自己的英語課堂中經常設計的幾種問題。在具體運用這些問題時,教師要做到因人、因時、因地、因事而異。此外,筆者對課堂中的提問還有幾點補充建議:如在新課引入時,教師一定要結合學生所關心的話題,精心設計問題,這一方面是因為學生有認知基礎,可以降低回答的難度;另一方面是因為不同學生所給出的不同觀點,可以形成信息差,喚起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另外,教師應將問題聚焦于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的激活、語篇主題意義的挖掘上,使學生在自覺主動的參與過程中,深度剖析教材內容,發展思維品質。最后,教師設計和所提的問題,要能幫助學生理清所學知識的脈絡,使知識系統化,從而助力學生后續的知識提取和運用。
(作者單位:江蘇省泗陽縣王集鎮南劉集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