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寧,司定然,梁彥麗,王金鵬,李芹
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是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一種類型,若不及時治療,其可引發病人死亡[1-2]。經皮冠狀動脈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術是治療STEMI 的重要手段,但部分STEMI 病人PCI 術后仍可發生支架內再狹窄(in-stent restenosis,ISR),影響STEMI 病人生存[3-4]。因此,尋找可有效診斷STEMI病人PCI 術后ISR 的方法甚是重要。血管生成素樣蛋白1(angiogenin-like protein 1,Angptl1)、血管生成素樣蛋白2(Angptl2)與血管生成、炎癥反應相關,且有研究報道,Angptl2/Angptl1 比Angptl2 更有效地評估血管損傷情況[5-6]。但Angptl2/Angptl1診斷STEMI病人PCI 術后ISR 的價值尚不明確。故本研究通過測定Angptl1、Angptl2在行PCI術的STEMI病人血清中的水平,旨在分析Angptl2/Angptl1 診斷STEMI 病人PCI術后ISR的價值。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7 年1 月至2020 年9 月于濮陽市油田總醫院行急診PCI的221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141例,女性80例,年齡(62.92±10.38)歲,范圍為47~78歲。
納入標準:①病人符合《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7]中有關STEMI診斷標準;②病人均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發病至入院時間<2 h,均行急診PCI 術,臨床資料完整;③病人或其近親屬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合并瓣膜性心臟病、心肌炎、感染性疾病、肝腎功能障礙者;②合并血液疾病、腫瘤、免疫性疾病者;③近3 個月內使用免疫抑制劑、糖皮質類激素者;④先接受急診PCI后又接受擇期PCI 者;⑤用藥不當所致的支架內狹窄者;⑥失訪者。
分組:對所有STEMI 病人隨訪12 個月,若隨訪期間出現心絞痛癥狀,則立即行冠狀動脈造影檢查,否則術后12 個月行冠狀動脈造影復查。按所有STEMI 病人術后12 個月內是否出現ISR 將STE?MI 病人分為狹窄組(發生ISR 的STEMI 病人35 例)和未狹窄組(未發生ISR 的STEMI 病人186 例)。ISR 判定標準[8]:病人PCI 術后12 個月時行冠狀動脈造影檢查,支架內狹窄程度>50%時判定為ISR(包括距支架邊緣≤5 mm 處的再狹窄)。另外,收集未狹窄組、狹窄組高血壓占比、吸煙占比、高脂血癥占比、冠心病家族史占比、支架長度、身體質量指數、梗死部位、糖尿病占比、支架置入位置等資料。本研究符合《世界醫學協會赫爾辛基宣言》相關要求。
1.2 方法樣本收集: STEMI 病人在入院時,采集外周血5~6 mL,室溫下靜置29~30 min,分離血清(4 600 r/min離心7 min),分裝,密封于-70 ℃冰箱中。
酶聯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檢測血清Angptl1、Angptl2水平,使用人Angptl1、Angptl2 ELISA試劑盒(武漢菲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配制一系列濃度的Angptl1、Angptl2的標準樣品溶液,解凍血清,用酶標儀(帝肯貿易有限公司,Infi?nite 200 Pro)檢測Angptl1、Angptl2標準品溶液、血清于450 nm 波長處的吸光度,繪制Angptl1、Angptl2 回歸曲線,依據Angptl1、Angptl2的回歸方程,計算血清Angptl1、Angptl2水平及Angptl2/Angptl1。
1.3 統計學方法利用SPSS 25.0 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s描述,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行χ2檢驗;術后ISR 的影響因素以logistic 回歸法分析;Angptl2/Angptl1 診斷STEMI 病人PCI 術后發生ISR 的價值以受試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線評估。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資料比較與未狹窄組相比,狹窄組STEMI 病人支架直徑降低(P<0.05),年齡、高血壓、吸煙、男/女比例、高脂血癥、冠心病家族史、支架長度、BMI、梗死部位、糖尿病及支架置入位置,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21例臨床資料比較
2.2 兩組血清Angptl1、Angptl2 水平及Angptl2/Angptl 比值比較與未狹窄組相比,狹窄組STEMI病人血清Angptl1 水平降低(P<0.05),Angptl2、Ang?ptl2/Angptl1升高(P<0.05),見表2。
表2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21例血清Angptl 1、Angptl 2水平及Angptl 2/Angptl 1比較/± s

表2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21例血清Angptl 1、Angptl 2水平及Angptl 2/Angptl 1比較/± s
注:Angptl為血管生成素樣蛋白。
?
2.3 STEMI 病人PCI 術后ISR 影響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以STEMI 病人PCI 術后是否ISR 為因變量(發生=1,不發生=0),以支架直徑、Angptl2/Ang?ptl1 為自變量,行logistic 回歸分析結果顯示,Ang?ptl2/Angptl1 是STEMI 病人PCI 術后發生ISR 的危險因素(P<0.05),支架直徑是STEMI 病人PCI 術后發生ISR的保護因素(P<0.05),見表3。

表3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后支架內再狹窄影響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
2.4 Angptl2/Angptl1 對STEMI 病人PCI 術后發生ISR 的診斷價值ROC 曲線分析顯示,Angptl2/Angptl1診斷STEMI病人PCI術后發生ISR 的曲線下面積(AUC)為0.90,95%CI:(0.82,0.97),截斷值為1.31,約登指數為0.70,其靈敏度、特異度分別為82.9%、87.1%。
STEMI 是心血管內科常見病變,是由冠狀動脈持續性缺氧缺血所致的心肌壞死,以胸骨后疼痛為常見癥狀,其預后較差[9]。PCI術是治療STEMI的首選方法,其可快速疏通阻塞血管,使心肌細胞短期內恢復血流供應,降低心血管事件發生率,但仍有部分STEMI病人在行PCI術后發生ISR,影響STEMI病人正常生活[10]。冠狀動脈造影檢查、血管內超聲檢查是判定PCI 術后ISR 的重要標準,但其確定病人ISR 時已錯過最佳治療機會[11]。因此,尋找與STEMI 病人PCI 術后ISR 有關,且可較準確診斷ISR的方法,對預防STEMI 病人PCI 術后ISR,提高STE?MI病人生存質量十分必要。
Angptl1 是Angptl 家族的一員,其廣泛分布于腎上腺、心臟、小腸等組織,具有發揮抑炎、抑癌、抑制血管生成等作用[12]。Angptl1可影響內皮細胞生長、凋亡,也可通過與酪氨酸酶激酶受體Tie-2結合進而調節血管形成,還可通過調控細胞與基質、細胞間的相互作用進而維持血管結構,防止血管滲漏,保護血管內皮功能,降低血管損傷[6]。研究發現,胎盤絨毛膜間充質干細胞可通過調節Angptl1 表達進而影響血管新生,進而改善AMI 大鼠的心功能[13]。本研究中PCI 術后發生ISR 的STEMI 病人較未發生ISR 病人血清Angptl1 水平降低,提示Angptl1 可能與STEMI 病人PCI 術后ISR 過程有關,推測低水平Angptl1可能通過影響血管結構完整性,使其不足以保護血管內皮功能,引起血管內皮損傷,促進血栓形成,從而影響STEMI 病人PCI 術后ISR 過程,但其具體機制仍需進一步探究證實。
Angptl2 也是Angptl 家族的成員之一,由血管內皮細胞分泌,具有促癌、促炎、促進內膜增厚的作用[14]。Angptl2可通過招募白細胞黏附于血管壁,升高血管通透性,引發炎癥反應;Angptl2 也可通過影響核因子-κB 途徑促進炎性細胞因子生成,誘導巨噬/單核細胞趨化,引發炎癥級聯反應;其還可通過干擾Angptl1 與Tie-2 結合,進而影響Angptl1 的活性,破壞血管結構及其穩定性,造成血管損傷[6,15]。研究發現,Angptl2 在心力衰竭病人中呈高水平,且其具有預測心力衰竭病人預后的潛在價值[16];且Cao等[17]研究發現,Angptl2在AMI病人中水平較高,且與冠狀動脈狹窄程度密切相關。但Angptl2 與STEMI 病人PCI 術后ISR 的關系尚不十分明確。本研究結果顯示,PCI術后發生ISR的STEMI病人血清Angptl2 水平較未發生ISR 病人高,推測高水平Ang?ptl2 可能通過促進炎癥反應,或者干擾Angptl1 與Tie-2 的結合進而降低Angptl1 活性,損害內皮血管結構及穩定性,引發血管損傷,促進動脈粥樣硬化,加速血栓形成,從而在STEMI 病人PCI 術后ISR 過程中起作用,其機制有待深入研究證實。
此外,Hansen 等[18]認為Angptl1 與Angptl2 可相互作用,且與有關受體結合,共同調節血管新生;且唐瑜等[6]研究發現Angptl2/Angptl1 在心絞痛病人發生AMI 后升高,其可輔助預測心絞痛并發AMI,但Angptl2/Angptl1 對STEMI 病人PCI 術后ISR 的價值仍未確定,故本研究探討了Angptl2/Angptl1 與STE?MI 病人PCI 術后ISR 的相關性,結果顯示,狹窄組STEMI 病人Angptl2/Angptl1 顯著高于未狹窄組,提示Angptl2/Angptl1 可能與行PCI 術的STEMI 病人ISR 病變過程相關。既往研究發現,血流儲備分數(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是評估心肌缺血的重要標準,其可判定心肌梗死病人術后是否發生ISR,但檢測FFR 要求高,診斷效能較低[19];另外,趙玉君等[20]研究發現miR-143 可有效判定STEMI 病人PCI術后是否ISR,但測定miR-143 水平操作較為繁瑣。而本研究利用ELISA 法可快速檢測血清Angptl1、Angptl2 水平,計算比值,且經ROC 分析顯示,Ang?ptl2/Angptl1診斷STEMI病人PCI術后ISR 的AUC 為0.90,靈敏度為82.9%,特異度為87.1%,提示Ang?ptl2/Angptl1 有望成為診斷STEMI 病人PCI 術后ISR的可靠指標,值得臨床推廣。
此外,本研究中支架直徑是STEMI 病人PCI 術后ISR的保護因素,與陸志峰等[21]研究相似,且Ang?ptl2/Angptl1 是STEMI 病人PCI 術后ISR 的危險因素,而支架直徑是STEMI 病人PCI 術后ISR 的保護因素,提示支架直徑較短(小),Angptl2/Angptl1 升高均可能會增加行PCI 術STEMI 病人發生ISR 的風險,臨床應及早確定Angptl2/Angptl1,及時采取相應措施干預,預防STEMI病人術后發生ISR。
綜上,Angptl2/Angptl1 在行PCI 術后發生ISR 的STEMI 病人中水平較高,確定Angptl2/Angptl1 有利于臨床判定STEMI 病人PCI 術后是否發生ISR。但本研究未深入探討Angptl1、Angptl2 在STEMI 病人PCI 術后ISR 過程中的機制,且研究樣本較少,未動態分析STEMI 后不同時間點Angptl2,Angptl1 的變化,后續需擴大樣本、并結合基礎研究從多角度探究Angptl1、Angptl2 的作用機制及臨床價值,為預防STEMI病人PCI術后ISR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