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蕾?周靜怡
【摘要】從分級閱讀教育出版理念的界定出發,將分級閱讀教育出版分為傳統紙質圖書的分級閱讀讀物出版與融媒體形式的分級閱讀數字化教育產品出版這兩種形式,以國內外分級閱讀教育出版的代表性讀物系統與中文分級閱讀教育出版的融媒體形式為闡釋實例,初步探討分級閱讀教育出版的體系。未來,隨著教師與家長對分級閱讀理念的逐漸了解,分級閱讀教育出版將呈現專業化、體系化、人機共通化的發展趨勢。
【關? 鍵? 詞】分級閱讀教育;讀物系統;融媒體
【作者單位】王蕾,首都師范大學初等教育學院,首都師范大學兒童文學教育研究基地;周靜怡,首都師范大學初等教育學院。
【基金項目】教育部社科研究規劃基金項目“分級閱讀與兒童文學教育研究”(16YJA751022)階段性成果。
【中圖分類號】G252.1【文獻標識碼】A【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3.09.007
分級閱讀進入出版領域并不是新鮮事,很多出版社按照編輯的經驗劃分相關讀物的閱讀推薦標準,并由此出版部分分級閱讀讀物。在十年前,這樣的做法在兒童圖書的適齡推廣中發揮了較好的市場作用,但隨著童書出版的日益精細化,業界需要在更科學與更專業化的分級標準指導下,為兒童提供與他們閱讀水平相匹配的不同閱讀層次與不同閱讀類型的讀物,分級閱讀教育出版應運而生。
一、何謂分級閱讀教育出版
分級閱讀是指依據不同階段的兒童身心發展規律,根據兒童的閱讀能力水平,為其提供相適應的讀物與閱讀指導的閱讀推廣理念,目前這種理念逐漸成熟并在全世界范圍內推行。
作為一個指向閱讀教育的理念,分級閱讀自誕生之日起,就不是僅存在于“象牙塔”內的學術概念。分級閱讀因為閱讀教育而產生,也因為閱讀教育而不斷發展,一直與教育緊密相連。可以說,沒有教育現場,就沒有分級閱讀的意義與價值。目前,關于分級閱讀的理論研究主要是分級標準的研制,而涉及分級閱讀在教育中的應用研究則圍繞分級閱讀標準在教育實踐中如何解決“讀什么”“怎么讀”“讀了如何評價”這三大閱讀教育的重點問題。
分級閱讀教育體系已成為許多發達國家與地區進行閱讀教育的系統化、科學化范式。分級閱讀教育面向核心年齡層為3—12歲的兒童,這個階段的兒童處于幼兒園和小學階段,會經歷從“學閱讀”到“用閱讀學”的過程。
對分級閱讀教育出版的理解,需要基于對分級閱讀與教育關聯性的了解。因為分級閱讀本身就是閱讀教育的一種科學范式,所以它應用于出版領域時也應該具有強烈的教育屬性,即分級閱讀教育出版應突出教育性。分級閱讀教育出版是一種按照分級閱讀的教育理念,根據不同讀者的閱讀水平對相應的讀物進行分級分類出版的一種出版方式,目的是綜合提升讀者的閱讀素養,為解決閱讀教育“讀什么”“怎么讀”“讀了如何評價”的問題提供具體途徑。
分級閱讀教育出版有助于國家相關系列政策文件的落地。早在2011年,國務院頒布的《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年)》就明確指出,推廣面向兒童的圖書分級制,為不同年齡兒童提供適合其年齡特點的圖書,為兒童家長選擇圖書提供建議和指導。2016年,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頒布《全民閱讀“十三五”時期發展規劃》,提出加強對少兒閱讀規律的研究和運用,科學研究不同年齡、不同群體、不同性別少年兒童的智力、心理、認知能力和特點,借鑒國外閱讀能力測試、分級閱讀等科學方法,探索建立中國兒童階梯閱讀體系,加快提高我國少年兒童的整體閱讀水平。2020年4月23日,《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 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2020年版)》發布,其研制原則中的適宜性原則為“尊重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根據青少年兒童不同時期的心智發展水平、認知理解能力和閱讀特點,科學地選擇適合不同學段、年齡段的青少年兒童讀物”。2020年10月,中央宣傳部印發《關于促進全民閱讀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積極推動青少年閱讀和家庭親子閱讀,同時根據不同年齡段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狀況,推廣階梯閱讀,建立階梯閱讀體系。分級閱讀教育出版助力這些政策文件落地的重要目的是為少年兒童閱讀素養的全面提升提供有力的出版支持與保障。
二、國內外分級閱讀教育出版的代表性讀物系統
從出版形式上來說,分級閱讀教育出版主要包含傳統紙質形態的分級閱讀讀物的出版和融媒體形式的分級閱讀數字化教育產品的出版。前者著重解決閱讀教育“讀什么”的問題,后者著力于解決“怎么讀”與“讀了如何評價”的問題。了解國內外分級閱讀教育出版的代表性成果,有助于深入理解分級閱讀教育出版的具體形態。
通過梳理國內外具有代表性的分級讀物系統,我們能夠清楚地看到在解決“讀什么”的問題上,分級閱讀讀本為3—12歲的兒童提供了豐富多元的知識。作為基礎性讀物,它們減輕了家長和老師在琳瑯滿目的讀物中選擇適宜讀物的壓力,以專業的分級標準為依托,對標不同年齡段兒童的閱讀水平,能夠適應他們認識發展的“最近發展區”,使他們在“夠得著”的范圍內享受閱讀的樂趣,從而提升閱讀能力。
1.歐美國家分級閱讀教育出版梳理
分級閱讀教育出版最初在歐美等閱讀發達的國家和地區開始應用,目前這些國家和地區的分級閱讀教育出版相對于我國來說已較為成熟。傳統紙質圖書的分級讀物具有全面性、多樣性、實用性等特點,旨在為不同年齡段的兒童提供適宜的讀物,促進其閱讀水平均衡發展。
“文學精粹”作為在美國被廣泛使用的一套經典分級閱讀讀物,其分級目標明確。隨著閱讀級別的提高,圖書涉及的領域不斷拓寬,呈螺旋式分級。該套讀物涉及的題材廣泛,共有360篇選文,幾乎每篇文章的題材都不同。除了選文量大,該套讀物的選文體裁也很豐富,有助于提高兒童的閱讀興趣,開闊兒童的閱讀視野。
“哈考特分級閱讀”系列讀物以學校教育為出版出發點,涵蓋初級教育和中級教育所有課程的教學及參考圖書,注重教育性和實用性。從結構上說,“哈考特分級閱讀”系列的每本讀物都包括書名、正文、練習三個部分,但某幾本會根據本書內容的特點以及篇幅的長度設置目錄,將整本讀物分為幾個篇章或幾個小部分。因此,不同閱讀級別讀物的結構、內容會有所不同,即使處于同一級別,不同的讀物也會有多種結構。
“牛津閱讀樹”系列讀物是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具有代表性的兒童分級讀物,從1986年面世至今,已成為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兒童分級閱讀的首選讀物。16個閱讀等級由低到高,在閱讀樹上體現為從樹根到樹梢,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不斷向上閱讀更高層級的讀物。此外,閱讀樹的樹干發揮了對讀物的結構、內容進行橫縱劃分的作用,兒童逐漸閱讀到“樹頂”讀物的過程,也是其閱讀能力提升的過程。這是該系列讀物名稱的由來。
Treasures系列讀物結合加州課程標準以及不同年齡段兒童的認知水平特征,是美國各州小學語文教材中具有代表性的分級教材,也作為閱讀讀物應用于美國各州及各個國家和地區。該系列讀物涉及社會生活、歷史文化、科學探索、傳統故事等領域,兒童可以借助豐富的主題學習不同文體、不同文化、不同語言方面的知識。同時,該系列讀物作為學校教育的課本,承擔著提升兒童綜合知識能力的任務,每個主題都包含主題討論、詞匯學習、閱讀理解、寫作和社會實踐等環節,以促進兒童的全面發展。
2.我國分級閱讀教育出版梳理
歐美國家分級讀物的背后都有強有力的分級閱讀標準在提供支撐。近年來,我國分級閱讀教育出版的相關成果同樣以科學專業的分級閱讀標準為編寫依據。本文介紹的分級讀本已成為中文分級閱讀教育出版領域中具有代表性的分級讀物,其創編均以我國中文分級閱讀首個學術標準“鎏閱”分級閱讀標準或中國書刊發行業協會牽頭編制的《3—8歲兒童分級閱讀指導》團體標準為依托展開編寫。這些讀物的使用場景既包括學校閱讀教育課程,也包括家庭閱讀教育。
“書香少年”系列讀物以新課標閱讀要求和統編版語文教材閱讀內容為依據,力求為一線教師和不同年齡段的兒童提供一套體系化的分級閱讀工具,幫助兒童掌握閱讀方法,養成閱讀習慣,使兒童學會閱讀并愛上閱讀。該系列讀物緊貼教材閱讀要求,每本圖書配套相應的閱讀指導手冊,采用游戲化的閱讀測評方法,貫穿分級閱讀理念,為不同年齡段的兒童匹配適宜的讀物與閱讀指導,使閱讀教育精準指導每一個兒童,幫助兒童循序漸進地提升閱讀素養。
作為群文閱讀學習素材,“童研中文分級閱讀”讀物與統編版語文教材的語文要素及人文主題同步,選材與語文教材的分級難度完全匹配。在教學指導方面,該套分級讀物包含詳細的教師分級閱讀教學設計,很好地運用了“鎏閱”分級閱讀指導法中的“文學活動圈”“提問式閱讀”“故事地圖”“教育戲劇閱讀法”“閱讀工具支架法”等,將每組單元教學板塊按照紅黃藍三個不同的級別設計為不同層次的分級教學指導方案。該套分級讀物適合學校用于走班教學的教育模式,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分級閱讀指導。
“非凡閱讀:給兒童的文學分級讀本”系列分級讀物共分為12冊,面向小學低中高不同學段不同閱讀水平的兒童,旨在滿足兒童不同的閱讀需求。該系列讀物以系統的閱讀理論與實踐理論為指導,圍繞閱讀策略、閱讀知識及閱讀總量三大目標進行設計,使兒童通過有計劃的閱讀提高閱讀素養。第一,通過作品、解讀與指導構建完整的閱讀學習鏈。每冊書分為群文單元與整本書閱讀單元兩大板塊,給兒童帶來一體化的閱讀學習體驗。第二,從文體閱讀逐步積累閱讀知識。該系列讀物按照文體被劃分為不同的單元,通過單元導讀、作品閱讀等方式,兒童掌握了不同的文體知識,逐漸建立完整的閱讀知識結構。第三,在有趣有用的閱讀游戲系統中掌握閱讀策略。該系列讀物采用全方位調動兒童聽說讀寫積極性的游戲方式,讓兒童在游戲中習得認知、理解、評價與運用四大閱讀能力。
“‘愛悅讀橋梁書小豆包”系列讀物是基于首都師范大學原創母語橋梁書理論創作的橋梁書閱讀讀物,面向我國中低年級兒童。該套叢書基于兒童的識字量、語言語法積累量,結合閱讀游戲、讀寫互通原則等,緊密貼合6—9歲兒童的心理認知條件和閱讀能力,以接近兒童生活經驗的主題和幽默有趣的故事形式,激發兒童的閱讀興趣,使他們漸漸適應篇幅加長的文字書,帶領兒童探索更廣闊的閱讀世界。
“名校閱讀課·主題閱讀”叢書是國內首套分級閱讀課程讀本,作為沈陽市皇姑區教育局全區進行校本閱讀的實驗讀本應用于教學實踐。該套叢書以不同年齡階段兒童的智力和心理發育程度、閱讀能力水平為依據,編選眾多國內外優秀的原創兒童文學作品,為兒童提供豐富的母語分級閱讀讀物。其中選取的作品具有經典性、時代性和傳統性,涵蓋童年趣事、人與自我、美德故事、人際交往、人與動物、自然地理、科學科幻、愛國愛家八個方面的內容。“名校閱讀課·主題閱讀”叢書通過不同的主題,培養兒童的閱讀習慣,激發其閱讀興趣,開闊其閱讀視野,引導兒童健康成長,使兒童能夠在學習中提升閱讀素養,進而打造良好的校園閱讀氛圍。
“面小豆分級閱讀樹”是基于“鎏閱”分級標準創作的首套分級原創讀物。讀物以童話為主要體裁,適時加入詩歌、寓言等多種故事形式,融合兒童文學和閱讀教育,兼具文學性、可讀性和教育功能。讀物涵蓋16個閱讀分級,故事主題分別為智慧、食物、偵探、閱讀和冒險等,從認知能力、生活感受、情感培養、審美體驗等不同角度表達內涵。根據不同的閱讀級別,每冊故事的字數、句法、語法、情節、人物、結構、插圖數量、配套閱讀游戲、拓展閱讀書目、出版形式均呈階梯狀變化。為了更好地指導兒童閱讀,每冊圖書都通過導讀、游戲、故事地圖、閱讀問題等形式提示閱讀要求,指明閱讀方法。
三、中文分級閱讀教育出版的融媒體數字化形式
融媒體形式的分級閱讀數字化教育產品是分級閱讀教育出版的新形式,這與我們當前所處的數字化時代背景密切關聯。這種形式的出版產品重點解決閱讀教育的“怎么讀”與“讀了如何評價”的問題。
1.“小豆包橋梁書閱讀課程”
橋梁書在兒童提升獨立閱讀力中發揮的重要作用被教育界廣泛認可,在歐美國家的基礎教育領域已經發展成熟,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首都師范大學兒童文學教育研究基地作為國內開展兒童文學教育的專業機構,近年來進行了有關分級閱讀的系統研究,橋梁書是分級閱讀體系中的重要教育范式。
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子方向課題“母語橋梁書閱讀研究”的課題組協同全國高校兒童閱讀教育研究者與一線教師等聯合研發的“小豆包橋梁書閱讀課程”,是幫助兒童步入獨立閱讀的專業低學段閱讀課程,也是“‘愛悅讀橋梁書小豆包”系列讀物的同步融媒體教育出版成果形式。課程涵蓋多種融媒體教育資源,包括課例、教學活動設計、學習活動單、閱讀評價工具等,這些資源多以數字化形式呈現在出版平臺上,便于使用本課程的教師下載。課題組不定期開設的教研直播課、錄播課、研究課等都可以很好地促進教師在小學低學段教學中對分級閱讀教育的實踐。
“小豆包橋梁書閱讀課程”至今已應用于全國近百所學校,在建立系統文字書分級閱讀課程體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北京市朝陽區實驗小學是全國橋梁書校本閱讀課程開展的先鋒學校。北京市朝陽區實驗小學選取“小豆包橋梁書閱讀課程”開展全校分級閱讀工作,依托橋梁書材料,結合學校“為幸福人生奠基”的辦學理念,明確圍繞聽、說、讀、寫四大能力進行課程整體設計,實現語文學科“四個一”的培養目標。北京市朝陽區實驗小學針對小學低段學生所開設的特色閱讀課程,總體遵循“嘗試—遇到問題—解決問題—積累經驗”的基本實踐路徑,在不斷的實踐、嘗試中推進“小豆包橋梁書閱讀課程”。在第二輪實踐過程中,北京市朝陽區實驗小學結合數字化教學手段,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嘗試分級閱讀,即依據分層理念,采用“選課走班”的教學方式,分層走班上課,學校按照學生能力層次的不同將每個班級的學生分為三類,任課老師按照不同的目標,運用不同的策略對學生進行授課。
2.“京師幼兒原創繪本分級閱讀”數字化資源體系
在2021年教育部發布的優秀圖畫書專家遴選書單里,原創繪本占據78%的比例,這對原創繪本的出版與閱讀推廣來說是一個重要的引導。原創繪本在豐富兒童的母語閱讀經歷,建立兒童的民族認同與文化自信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原創繪本經過近十年的快速發展,其創作與出版的水平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多次在海外的繪本展或相關評比中嶄露頭角,但是原創繪本的宣傳推廣工作效果不盡如人意,很多教師與家長更多關注的是在市場上長銷不衰的經典繪本,多以國外作品為主,而對原創繪本知曉度很低。我們要通過分級閱讀的教育出版系統化推動原創繪本的教育推廣,讓更多的教師與家長選用“最接地氣”的原創繪本,讓兒童獲得優質的文化資源。
“京師幼兒原創繪本分級閱讀”數字化資源主要基于“京師幼兒原創繪本分級閱讀”。該讀物通過“提問式閱讀”的核心教學法培養兒童面向未來的核心素養,每一冊繪本聚焦一個閱讀策略的培養,通過豐富的融媒體資源,系統地對兒童進行閱讀素養啟蒙。目前,“京師幼兒原創繪本分級閱讀”數字化資源圍繞已經出版的30冊原創優質繪本,設計出教師和家長都能適用的體系化融媒體資源,不僅包括閱讀指導視頻、文本解讀視頻、故事音頻、作者講解視頻、專家解讀視頻,還包括隨時取用的閱讀指導方案、指導過程中的評價方案等。
四、分級閱讀教育出版發展趨勢
目前,很多教師與家長逐漸了解分級閱讀的理念,分級閱讀教育出版呈現專業化、體系化、人機共通化的發展趨勢。
第一,專業化趨勢。隨著分級閱讀的逐步普及,分級閱讀產品絕不可能僅僅打上分級閱讀的標簽就能讓讀者信服。分級閱讀產品的研發必須基于出版社構建的分級閱讀教育大體系,而專業的分級閱讀標準將成為研發分級閱讀產品必不可少的重要依據。在筆者所主持的國家新聞出版署兒童分級閱讀指導行業標準、中國書刊發行業協會《3—8歲兒童分級閱讀指導》團體標準及中文分級閱讀首個學術標準“鎏閱”標準的系列分級標準研制工作中,出版應用被作為重要維度進行考慮。未來的分級閱讀教育產品,無論是讀物的編寫還是融媒體資源的開發,都要在相應的專業標準框架下提高出版的專業度。
第二,體系化趨勢。分級閱讀教育出版體系化是一條重要的出版思路。分級閱讀教育是系統化工程,這是由閱讀學習的規律所決定的。兒童并非天生就具有閱讀能力,兒童需要經過學習,且是長時間、系統化的學習才能培養閱讀能力,這就決定了用于培養閱讀能力、提升閱讀素養的分級閱讀讀物開發是一個系統化工程。從體系的設計上,分級閱讀讀物開發要系統解決“讀什么”“怎么讀”“讀了如何評價”這三個閱讀教育的重點問題。在“牛津閱讀樹”系列中,每本圖書都配備了閱讀指導方法,幫助兒童理解故事概要并復述故事。此外,每本圖書還配備多種形式的指導資源,包含活動單、測評平臺、教師指導資源等,這些資源的開發體量都不小,可見閱讀素養的培養是一個系統、漫長的工程。
第三,人機共通化趨勢。隨著數字技術的不斷進步,出版單位在開發傳統分級讀物的同時,可配套開發APP、小程序、學習數字化平臺等,為兒童提供多種形式的融媒體資源,讓分級閱讀不再局限于紙質圖書。雖然閱讀紙質圖書依然是兒童開展分級閱讀的核心,但多種形式的資源能夠給兒童帶來豐富的閱讀體驗,如APP上的閱讀私教課、小程序上的讀前讀后測評等。分級閱讀教育出版既要重視以人為主體的紙質閱讀,也要配以相應的機器化指導方式。
|參考文獻|
[1]中文兒童分級閱讀探索實踐[J]. 閱讀與成才,2022(4):13.
[2]劉曉曄,顏棱植,王壯. 中國童書出版的特色化道路:基于我國兒童早期閱讀相關政策框架的分析[J]. 出版廣角,2021(17):9-12.
[3]左志紅. 3—8歲兒童分級閱讀有標準可依[N].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2023-04-27.
[4]王妍妍. 王蕾:兒童分級閱讀應走向系統范式[J]. 教育家,2023(17):28-30.
[5]孫南南,高杉杉,李雪虹. 比較視野下的美國母語分級閱讀機制研究及啟示[J]. 沈陽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22(4):105-112.
[6]王蕾,宋曜先. 美國《哈考特分級閱讀讀物》研究及出版啟示[J]. 編輯學刊,2017(3):6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