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張海嘯(1979- ),女,漢族,山西垣曲人,本科,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林業技術。
摘要:森林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必要環境,也是生物多樣性進程的生態基礎,在保持水土、凈化空氣、降噪消噪、光合作用釋放氧氣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結合垣曲縣的實際情況,綜合風險普查,分析森林現狀,綜合性剖析防火救災評估現狀,通過“3個精準”“3支隊伍”“3項制度”“3項行動”對森林火災進行預防及有效撲救,進一步探索山區防火救災預防措施與撲救策略。
關鍵詞:防火救災;預防措施;撲救策略;垣曲縣
引言
森林作為陸地生態系統主體,是地球上自然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人類、動植物、自然界微生物提供必要的生存環境,為生物多樣性進程提供了必要生存基礎,支撐著國民經濟綠色、健康、可持續發展,對人類社會環境、自然生態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就人類社會化屬性而言,森林被人們關注的往往是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其建材價值和裝飾價值可實現有價估量,對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就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而言,森林的生態價值十分重要,無法被價格衡量,維持自然生態平衡等于維護人類生存環境[1]。
森林之火是山區火災預防的重點。俗話說,火災猛于虎,森林火災通常是破壞森林資源的罪魁禍首。森林火災作為危害森林資源要素之一,只要發生重大火災,哪怕是百年的深山老林也會在頃刻間化為灰燼,生態平衡將會受到嚴重破壞,森林覆蓋率將會大大降低,最直觀危害是林木燒傷燒死、林下植物燒毀、野生動物失去賴以生存的家園。與此同時,此類災害也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極易引起山洪暴發、泥石流、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河流下游水質下降,空氣污染不期而遇,森林生態功能弱化或甚至消失,生態平衡難以調節,給國家和人民群眾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2]。因此,強化森林防火的意義十分重大,防火救災預防措施與撲救策略探索迫在眉睫。
垣曲縣以“周圍皆山,如垣之曲”而得名,隸屬于山西省運城市,地處山西南部運城東北隅,東鄰河南濟源市,南與河南澠池、新安二縣隔河相望,北接壤翼城和絳縣,東北毗連陽城和沁水,西交界于聞喜縣,西南連接夏縣。從最新數據看,縣域面積1620平方公里,下轄6鎮、5鄉,常住人口19.77萬人。縣屬中條山東部山地森林、灌叢動物區,野生植物分12類,共有植物122科451屬782種,藥用植物485種,數量、質量居運城地區之首,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有連香樹、禿山白樹,三級保護植物有青檀。垣曲縣屬暖溫帶半干旱、半濕潤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風,冬季少雪干燥,兩個季節均是天然火災風險季節,必須多開展火災預防活動,確保垣曲森林防火安全。
一、垣曲縣森林現狀
垣曲林業資源相當豐富,物種繁多、植被完好,有“華北動植物物種基因庫”美譽之稱。原始森林高達800公頃,林地面積10.75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高達45.4%,還擁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個,國家級森林公園1個,680株古樹名木,147株樹齡在500年以上的一級古樹,129株300~499年樹齡的二級古樹,404株100~299年樹齡的三級古樹[3]。垣曲縣下定決心抓綠色發展[4],先后在人工造林、人工種草、森林植被恢復、森林撫育、封山育林等方面投入資金5610萬元,組織實施人工造林3553.33公頃,開展森林植被恢復555.83公頃,實現封山育林1666.67公頃,組織開展森林撫育1400萬公頃,僅2022年冬季義務植樹活動就栽種3.5萬余株紅豆杉,為森林發展增綠添彩[5]。投資2000余萬元用于55個森林村莊建設、88萬余株各類苗木植栽,投資6000余萬元建設86.67公頃的城郊森林公園。近年來,1.87萬公頃干果林經濟提升質效[6],改良50余萬株低產低效核桃樹品種[7],建設20余個示范園。
二、防火救災綜合性現狀評估
(一)森林火災危險性評估
2022年12月,根據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形成的《垣曲縣森林火災風險評估與區劃成果技術報告》顯示,按照標準的縣級單元、鄉鎮單元、網格單元森林火災危險性指數劃定不同森林火災危險性等級指數區間[8]。依據指數區間將森林火災危險性等級分為高、中高、中低、低四級。從危險性等級標準來看,縣社區森林火災危險性等級為低級,其中下轄6個鄉鎮危險性等級為中低級、4個鄉鎮危險性等級為中高級、1個鄉危險性等級為高級;依據危險性等級標準劃分30個網格森林火災危險性評估,24個網格危險性等級無風險,45個網格危險性等級為低等級,108個網格危險性等級為中低級,254個網格危險性等級為中高級,854個網格危險性等級為高級。
(二)森林火災減災能力評估
根據垣曲縣森林火災縣級減災能力評估,垣曲縣減災能力等級為“中低”,其中縣下轄有8個鄉鎮和縣城社區減災能力等級為“中低”、 4個鎮減災能力等級為“中”。
(三)森林火災風險評估
鄉鎮按照森林火災風險分為低、中低、中3個評估等級劃分,縣城社區森林火災風險等級為低風險,其中下轄2個鄉鎮為中低風險、10個鄉鎮為中風險。30個網格單元森林火災風險按低、中低、中3個等級劃分,網格單元森林火災風險等級有265個低風險、452個中低風險、1188個中風險。
鄉鎮級森林資源風險按低、中低、中3個等級劃分,下轄鄉(鎮)森林資源風險等級中有4個鄉(鎮)為低風險、6個鄉鎮為中低風險、2個鄉鎮為中風險。30個網格單元森林資源風險按無風險、低、中低、中4個等級劃分,14個網格無風險、468個網格低風險、885個網格中低風險、335個網格中風險。
鄉鎮級建筑物風險按低、中低、中3個等級劃分,下轄1個社區低風險、6個鄉鎮中低風險、5個鄉鎮中風險。30個網格單元建筑物風險按低、中低、中3個等級劃分,18個網格無風險、1272個網格中低風險、420個網格中風險。
鄉鎮級各區域人口風險等級按低、中低2等級劃分,1個鄉中低風險、其余鄉鎮低風險;30個網格單元人口風險按無風險、低風險2個等級劃分,16個網格無風險、1629個網格低風險。
鄉鎮級經濟風險按中低、中2個等級劃分,7個鄉(鎮)中低風險、5個鄉鎮中風險;30個網格單元經濟風險按無風險、中低、中3個等級劃分,18個網格無風險、1272個網格中低風險、420個網格中風險。
各鄉鎮防治區等級按一級、二級、三級和四級投入區來劃分,其中4個鄉(鎮)為四級投入區、3個鄉鎮為三級投入區、1個鎮為二級投入區、2個鎮為一級投入區。
(四)森林火災風險評估結論分析
垣曲縣林可燃物等級分散,分布不均;野外火源分散,垣曲縣南部重要火源點密度相比北部較大,且過于分散,管理難度較大。防火物資投入及儲備不足,物資儲備保障能力較低;現有森林消防專業隊伍和半專業消防隊伍經過專業訓練,基本能滿足當地森林火災救援需求,但森林消防專業隊伍數量少;防火瞭望工程總體有效,但瞭望覆蓋面積較小,與區域林地面相比占比不大??h域林火預測預報缺少智能化預警、監控手段,先進科學技術引進和應用較少,且部分基礎設施年久老化,監測覆蓋率極低,整體監測能力弱,導致防火手段落后,綜合能力不高且效率較低,監測預警能力弱;缺少林區防火阻隔系統和防火道路,未能形成封閉的隔離網,無法滿足“預防為主”的森林防火工作要求,工程設防能力較低。
三、山區防火救災預防措施與撲救策略探討
(一)建立健全預防和撲救機制
建立健全縣、鄉、村3級林長制的預防體系和撲救組織。縣、鄉、村3級黨政“一把手”承擔森林火災預防和撲救第一責任,1個鎮鄉分派1名縣級領導干部點對點指導幫扶,1個村分派1名本鄉鎮的鄉科級領導干部點對點指導幫扶。探索“林長+檢察長”責任機制,明確管轄區域的防護職責,為保護森林資源提供制度保障,將森林防火救災壓實到組織,壓實到人頭,確保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宣傳、盯防、設卡3個方面要精準,加強縣級森林防火專業隊、鄉(鎮)森林防火應急隊、村級應急小隊“3支隊伍”,落實好24小時值班值守、日報告、舉報有獎“3項制度”,全面開展林區日常巡查、隱患排查、責任追查“3項行動”,從“4個3”機制上把好森林防火關。
(二)建立森林防火隔離帶
森林火災防火隔離帶是阻燃防火的第一道防線,也是關鍵性預防線。當垣曲縣每年進入防火期前,根據季節性變化,及時投入一定人力、物力、財力,組織專業人員修筑防火隔離帶,在隔離帶內植栽油茶、木荷等具有防火成效的樹種,或除去周邊雜草,清除易燃源。一般情況下,組織人力除去隔離帶內的雜草,把雜灌砍伐干凈,等距離進行打宕,植栽一定的防火植物;針對裸石或石塊較少的林地,通過割灌機快速清理,在枯草枯樹季節按月清理1次,防止隔離帶內長時間留有易燃物引起火災;通過藥物清除雜草,在春、夏、秋季節,建議每隔15—20天施1次藥,除去隔離帶內雜草[9]。
(三)森林火災撲救策略及注意事項
森林一旦著火,其撲救任務十分艱巨,要結合不同火情采取不同撲救方法。針對下山火或者是燃燒速度慢的荒山地面火,火勢較小,通??梢圆扇」ぞ摺拜p舉、重壓、急打、快滾”的方法直接撲打[10],輕舉快打以阻止火勢蔓延,最好3人組合進行,1人前面打,2人后邊相繼打,更加徹底地撲滅火勢;針對大山火或者樹冠火,則需采用攔火方法,尤其是火頭燃燒方向,可以在短時間內燒不到的地方快速開辟一條10米及以上的寬闊攔火路,形成阻隔燃燒條件,或充分利用山脊分水嶺天然條件,進行火勢阻隔;針對火勢較猛的“上山火,下山火”,因為無法靠近火線,此時必須由專業的救火隊伍進行撲救,或者在救火專家指揮下選用火攻方法進行撲救??傮w來講,森林著火時,首先控制火災蔓延,再消滅余火,以打為主,打防結合。
根據地勢、風勢、火勢的不同,打火時要隨機應變,不能蠻干、亂打。風頭火不要打,更不能單獨一個人亂沖亂打,掌握好進退原則。上山火著得快、火勢猛,不易打滅,切記站在火頭上去撲救,容易造成人身安全風險;下山火著得慢、危險小,容易撲滅,在確保人身安全的同時,可選擇撲火方向;采伐跡地雜草茂盛,一旦著火,火勢會很猛,易燒道路,以看守為主,防止火勢蔓延。同時,撲火過程中,要隨時隨地關注風向,在已經燃燒過的地方追風撲打比較安全,在未燃區逆向火勢反撲打極其危險。
結束語
安全不可大意,火災猛于虎。一旦發生重大森林火災,“百年基業毀于一旦”,生態平衡將會遭受嚴重破壞,因水土容易流失而極易引起山洪暴發、泥石流、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影響河流下游水質、空氣遭到污染,森林生態功能弱化或甚至消失。因此,要因地制宜分析區域森林分布,綜合評估火災風險,火災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為宜,一旦發生火災,全力以赴撲救,盡量減少國家和人民群眾的財產損失且保障人身安全。
參考文獻
[1]王欣晨.探索人與自然協同發展新模式——云龍天池多重效益森林恢復項目與瀕危物種保護計劃[J].中華環境,2022(05):75-78.
[2]內蒙古大興安嶺特大森林火災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研究. 內蒙古包頭環境監測站,2001-01-01.
[3]李永梅.帝舜故里起彩屏——全國綠化模范縣垣曲縣綠色發展紀實[N]. 山西科技報,2023(B06).
[4]馬海榮.關于垣曲縣退耕還林工程建設的思考[J].山西林業,2008(02):5-6+31.
[5]鄭峰,劉煒,張韶立.黃河中游縣域林業生態建設高質量發展研究——以垣曲縣為例[J].山西林業,2020(S1):32-33.
[6]范慧豐.垣曲縣干果經濟林提質增效措施探討[J].山西林業,2022(S2):32-33.
[7]田鑫,劉海鵬,彭佳佳,等.垣曲縣核桃主栽品種與產業適應性研究[J].湖北林業科技,2021,50(02):30-33.
[8]崔松良.垣曲繃緊冬季森林防火弦[N].山西經濟日報,2003(03).
[9]袁立政.肥東縣林場森林火災預防與撲救措施[J].現代農業科技,2016(11):209+211.
[10]王大震,么明松,喬艷云,等.淺談山區林地森林防火的預防與撲救[J].天津農林科技,2009(0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