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畏



著名指揮家陳燮陽在豐富的藝術生涯中,作為音樂使者曾到數十個國家和地區訪問,有些是他率領樂團前往,有些則是他“單飛”,應邀指揮當地的樂團。他的每一次出訪,都顯示了中國樂團和中國音樂家演出西方交響樂的水平,也把中國優秀的交響樂帶到世界舞臺。如此的訪演,他不僅加強了與眾多國家和地區人民的互相了解及友誼,而且向世界表現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和文化自信。在作為音樂使者方面,他取得了累累碩果,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陳燮陽出訪最多的國家是東鄰日本,主要集中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其實他最早去日本是1972年7月。這年在敬愛的周恩來總理親自安排和指示下,為了推動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活動,上海組成了龐大的中國上海舞劇團出訪日本,演出舞劇《白毛女》《紅色娘子軍》及鋼琴協奏曲《黃河》等中國作品。那時陳燮陽是上海芭蕾舞團管弦樂隊指揮,他理所當然地隨團訪日,執棒兩部舞劇的樂隊伴奏。日本各界人士非常贊賞他熱情奔放、瀟灑自如的指揮,高度評價中國這位年輕指揮家的音樂才華。這是他首次訪日,給日本觀眾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印象。后來,對中國十分友好的日本松山芭蕾舞團應周恩來總理的邀請訪問中國。到上海時,該團特邀陳燮陽指揮芭團管弦樂隊為其原創的舞劇《白毛女》演出伴奏。演出成功后,該團團長清水正夫為感謝陳燮陽與樂隊精彩的伴奏,特地走進樂池,莊重而恭敬地向陳燮陽行了一個日本式的大禮——深深九十度一鞠躬,還說陳燮陽先生指揮樂隊默契而出色的配合,使整個演出錦上添花!
1984年初,陳燮陽由上海市文化局任命為上海交響樂團團長,接過老團長黃貽鈞先生幾十年領導上交代擔負過的重任。他開始在團里逐步改革,率先在全國實行音樂總監負責制,以及推動團里全員聘任制和全年實行音樂季等舉措,使團里出現了一派新氣象!他奮發致力團里種種的業務建設,不斷拓寬自己的視野,把目光投向世界樂壇,力求借鑒世界先進樂團的經驗管理本團。此時對中國友好的日本音樂家也想與中國樂壇建立互相交流的合作關系,20世紀70年代,日本大型的三得利集團開始在東京建造日本第一個專業音樂表演的音樂廳?!爸笓]皇帝”卡拉揚聞訊熱心建議日方,要把音樂廳建成如柏林愛樂大廳那樣梯田式環繞型的,使觀眾圍繞舞臺錯位而坐。日方愉快地接受了卡拉揚的建議。1987年10月一座技術先進、設施豪華的三得利音樂廳拔地而起。為了舉行音樂廳的落成典禮,三得利集團及日本音樂界廣泛邀請世界一流的樂團、指揮家、獨奏家、歌唱家前去致賀及舉行演出??ɡ瓝P親率柏林愛樂樂團前去祝賀,并和曾得到他提攜的日本指揮家小澤征爾各指揮柏林愛樂樂團舉行了音樂會。以蘇聯的指揮名宿牧拉文斯基率領的世界一流的列寧格勒交響樂團也前往助興,演出蘇俄及歐洲作曲家的經典作品。在多場慶典音樂會亮相的,尚有世界級的小提琴家斯特恩、帕爾曼,著名美籍華裔大提琴家馬友友等。
陳燮陽是應東京交響樂團邀請前去參加三得利音樂廳開業典禮的。期間東京交響樂團要和他商談兩團合作及建立友好樂團的事宜。他此行,還要和老朋友——小澤征爾晤面。1981年9月他應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美中藝術交流中心及其主任、著名華裔美籍作曲家周文中邀請,赴美學習、交流和指揮。陳燮陽在20世紀70年代首次隨團訪問日本,他與已在世界樂壇嶄露頭角的小澤征爾首次見面。他觀看了小澤征爾指揮的音樂會,小澤征爾也看了他指揮管弦樂隊為舞劇《白毛女》的演出。那時他們恰是風華正茂、才藝勃發之時,彼此惺惺相惜,互相留下了美好的印象。陳燮陽赴美時,小澤征爾已是世界聞名的指揮大師,擔任了美國五大交響樂團之一的波士頓交響樂團音樂總監。1982年1月得知陳燮陽到達波士頓,出生于中國東北的小澤征爾,對來自中國年過不惑的同行,自有一種天然的親切感。小澤征爾不僅把陳燮陽介紹給旗下的演奏家們,而且幾次破例讓陳燮陽到排練廳看自己的排練。同年9月小澤征爾邀請陳燮陽到家里做客,被邀的還有北京中央樂團原17歲就任圓號首席的韓小明(現為德國廣播愛樂樂團終身圓號首席)。當時他經小澤征爾推薦安排到新英格蘭音樂學院留學,并于暑假參加了坦克伍格音樂夏令營的學習和演出。被邀請的還有波士頓交響樂團資深圓號演奏家和新英格蘭音樂學院教授理查德·邁克爾。邁克爾在1960年就曾隨小澤征爾到日本演出,有著深厚的友誼。那天小澤征爾招待客人們吃日本火鍋和生魚片。與陳燮陽一起暢談發展東方交響樂事業的理想,又相互回憶在東京參加三得利音樂廳開業典禮活動的一些往事。那晚陳燮陽熱烈祝賀小澤征爾指揮演出成功,使他們的友誼加深了一步。那年在日本時,陳燮陽看了在新落成的三得利音樂廳舉辦的多場世界一流的音樂會,見識了多位飲譽全球的音樂家,感到大大開闊了眼界,獲得了許多教益。他也趁此良機,接觸和結識對中國友好的日本著名音樂家。他也不失時機地邀請馬友友來中國,與上海交響樂團合作舉辦音樂會,馬友友愉快地接受了邀請,表示有機會一定去。
1986年11月初,陳燮陽即接待了日本三大作曲家之一的團伊玖磨和東京交響樂團團長金山茂人與音樂總監、首席指揮秋山和慶來訪。團伊玖磨是在世界享有很高聲譽的日本作曲家,創作有大量各種體裁的作品,獲得許多獎項。他1950年創作的歌劇《夕鶴》曾獲日本每日音樂獎、山田耕笮作曲獎、伊庭孝歌劇獎。1979年春此歌劇由他親自指揮上海交響樂團和上海合唱團在市政府禮堂演過,深得上海音樂界人士和觀眾的贊美。他從1961年起50多次訪問中國,一生致力于日中友好,致力于日中音樂家的交流與合作。他非常喜歡蘇州,在這個被稱為“東方威尼斯”的美麗城市住過許多時間。2001年5月17日,77歲高齡的他還率領日本文化協會代表團再訪蘇州,可惜的是他因勞累而突發心臟病在當地逝世,真正做到了為日中友好鞠躬盡瘁。1986年他和金山茂人、秋山和慶一起訪問上海交響樂團,他們在陳燮陽陪同下,參觀了樂團團史室,了解了這個被譽為“遠東第一”樂團的歷史,以及傳統和現實的風貌,表示贊賞。
同時金山茂人邀請陳燮陽于當月訪問東京交響樂團。此團成立于1946年,初稱東寶交響樂團,1951年改為現名,是日本代表性的職業交響樂團。陳燮陽應邀抵日后,即與金山茂人簽訂了建立兩團為友好樂團的協議。而后于11月11日在東京文化會館,指揮該團舉辦一場音樂會,演出了李煥之的《春節序曲》、舒曼的《a小調鋼琴協奏曲》(日本鋼琴家獨奏)、柴科夫斯基的《第五交響曲》。陳燮陽覺得該團雖然成立將近半個世紀,但仍葆有蓬勃朝氣,具有優良的合作能力和專業水準。這是他首次在日本舉辦交響音樂會,當時鮮有中國指揮家前往執棒,自然引起日本音樂界和觀眾的矚目和重視。他指揮時瀟灑的動作和優美的線條,使得場內觀眾全神貫注,每曲甫畢,掌聲驟起。當他揮動頎長的雙臂,劃出強有力擊點,把全場氣氛推向最高潮而結束演出時,觀眾的掌聲響震屋宇,經久不息,他再三致禮謝幕。
面對如此盛況,日本評論家長谷川武久在《音樂之友》雜志中撰文,高度評價陳燮陽的指揮藝術,稱贊他的指揮“既充滿節奏感,又充滿旋律感”,說他的演出“確實是一次值得欣賞的演奏會”,“不愧是一位具有旺盛創造力的優秀卓越的指揮家”。日本另一位音樂評論家后藤洋在《現代音樂》雜志中也撰文盛贊陳燮陽的指揮,“顯示出對音色的配合、節奏的處理具有非凡的才能”。陳燮陽在東京的“首秀音樂會”,票子供不應求。他以出色的指揮,表現了中國指揮家的精湛藝術造詣。
就是在陳燮陽指揮東京交響樂團演出時,他有機會與另一位被譽為日本三大作曲家之一的芥川也寸志相識。這位日本著名作曲家是被譽為日本十大作家之首的著名作家芥川龍之介的第三個兒子,父親愛讀中國古典小說《西游記》和《水滸傳》,著有許多影響深遠、名聞島外的文學作品。出生于書香門第的芥川也寸志,自小即受到父親良好的家庭教育,而且顯示出敏銳的音樂才華,所以他走了一條與父親完全不同的道路,但對中國人民的友好之情,父子倆卻是一脈相承的。芥川也寸志有多方面的才能,既是作曲家,又是指揮家,還是音樂活動家。他與小他14歲的陳燮陽相識后,很欣賞這位正值年富力強的中國指揮家,認為他才華橫溢、前程似錦,要幫助陳燮陽在日本“出名”。陳燮陽對相貌堂堂、舉止高雅、學識豐富的芥川也寸志亦懷有尊重和欽敬的情誼。
1987年11月,陳燮陽邀請芥川也寸志來滬訪問。30多年前這位日本指揮家曾來滬指揮上海市政府交響樂團(上海交響樂團前身)。這次來訪雙方商定是為了慶祝中日邦交正?;?5周年,由芥川也寸志指揮上海交響樂團舉辦兩場“日本交響樂作品展”音樂會。他的老師、日本元老級作曲家伊福部昭專程來到上海,一是出席學生舉辦的音樂會,二是與傾慕已久、從未謀面的中國泰斗音樂家賀綠汀會晤敘談。兩場音樂會上,芥川也寸志指揮演出了自己的《弦樂三章》、老師的《交響樂之舞》、早坂文雄的《左方之舞右方之舞》,展現了他多方面的音樂成就。陳燮陽為這次演出,給予了大力支持和配合,進一步增進了中日音樂家的友誼。
1988年1月23日,日本仙臺市的宮城交響樂團邀請陳燮陽前去指揮。抵達仙臺,他的內心就涌起一陣陣的激動。因為他想起魯迅先生青年時曾在仙臺留學學醫,與授課老師藤野嚴九郎建立了亦師亦友的親密關系。所以到了仙臺后,走在路上時,陳燮陽仿佛感到是踏著魯迅先生的足跡前行,仿佛空氣中還彌漫著魯迅先生的氣息。魯迅先生當年與藤野嚴九郎等日本民眾凝結了深厚友情,陳燮陽覺得自己現在做的,正是繼承魯迅先生的遺志,通過音樂為加強中日兩國人民的傳統友誼盡力。
1月28日在仙臺宮城縣民會館,陳燮陽指揮宮城交響樂團演出了格林卡的歌劇《魯斯蘭與柳德米拉》序曲、柴科夫斯基的《第四交響曲》、何占豪和陳鋼的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由曾在上海交響樂團任過首席的旅日小提琴家潘寅林獨奏。屆時正值日本的冬季,仙臺市內大雪紛飛,天寒地凍,天公不作美。可嚴寒大雪阻擋不了當地觀眾欣賞中國指揮家的興致。他們頂寒風、冒酷冷、踏冰雪,紛紛興趣盎然地朝會館趕去。結果是觀眾盈門,全場爆滿。
陳燮陽得知當地觀眾如此盛情,指揮時的感情十分飽滿充沛,詮釋作品越發精準到位。日本著名作曲家、音樂評論家宮城純一異常贊許陳燮陽的指揮,說“這樣有魅力的演出,無疑使日本交響樂迷盼望陳燮陽先生前來指揮的情緒達到了高潮”,又說“陳先生控制著節拍速度,駕馭著樂隊,讓觀眾感受到了音樂會序曲中靜謐安寧的意境”。他還以充滿感情的筆觸描述了音樂會的盛況:“應觀眾的要求,陳先生大幅度地揮舞指揮棒加演了一首曲子,而后再次謝幕。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呼聲,不絕于耳良久?!?/p>
芥川也寸志也特地從東京趕到仙臺,出席陳燮陽舉辦的音樂會,而且在宮城交響樂團這場演出的節目單上,專門撰文介紹陳燮陽的音樂經歷和指揮技藝,增強了當地觀眾對這位中國指揮家的深入了解,更體現了芥川也寸志對陳燮陽的贊賞之情。宮城交響樂團后來改名為仙臺交響樂團,該團請求陳燮陽從團里選派幾位弦樂演奏家加盟,充實團里力量。陳燮陽欣然允諾,選派團里五位年輕弦樂演奏家支援仙臺交響樂團,工作了數年。
陳燮陽在仙臺成功的指揮,給仙臺交響樂團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印象。所以1988年11月,該團再次邀請陳燮陽前去合作。這次是為迎接新年,演出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合唱”》。日本各樂團向有在辭舊迎新之際演出貝多芬的這一巨作的傳統,或者演出這一巨作的“第四樂章”。當年從6月11日至7月24日,陳燮陽剛剛在團里舉辦的八場“貝多芬之魂音樂會”中,指揮本團演出了貝多芬的第一至第九交響樂全集。仙臺交響樂團邀請他演出“貝九”,可謂“趁熱打鐵”“駕輕就熟”。仙臺交響樂團對這次演出非常重視,調動了仙臺各行各業的合唱團300多人在“第四樂章”參演,特別邀請國內四位優秀的歌唱家擔任獨唱、領唱。一個多小時的演出場面十分壯觀,陳燮陽的指揮一氣呵成,激情磅礴,氣度恢宏,把“樂圣”這部頂峰巨作,指揮得層次清晰,自如流暢,再現了作品自身的強大藝術魅力和波瀾起伏的氣勢,圓滿表現了人們熱愛和平、友好相處的音樂主題。演畢,陳燮陽被臺上合唱隊隊員和演奏員們,以及臺下起立的觀眾的掌聲、歡呼聲深深感染,輕易不落淚的他眼睛濕潤了。《讀賣新聞》《朝日新聞》《每日新聞》等日本媒體對這場演出進行了大量報道,稱贊他的指揮必定會使年輕的仙臺交響樂團增加演奏經驗,說他的指揮架起了體現日中友好的“歡喜之橋”。
也就在這年的11月中旬,芥川也寸志在東京又一次熱情接待了陳燮陽,并陪他逛了東京很大的一家音像商店,里面的唱片琳瑯滿目,令陳燮陽目不暇接。他們走著看著,陳燮陽在一套陳列指揮大師伯恩斯坦錄制的《馬勒交響曲全集》的地方停下腳步,拿著這套唱片仔細地端詳起來。一旁的芥川也寸志見陳燮陽愛不釋手,如此鐘情,便心領神會地說:“我買了送你。”陳燮陽忙不迭地說:“價錢很貴的。”芥川也寸志還是買了這套唱片送給他。他再三稱謝!把這套唱片作為兩人友誼的象征。芥川也寸志1987年指揮上海交響樂團后,感到團里的銅木管樂器和打擊樂器老化陳舊,已不適合一個大型的正規的交響樂團演奏,于是他積極牽線搭橋,游說日本有關部門向上海交響樂團捐款3700萬日元(約130萬美元),以此購買必須更換的樂器,增加樂團的演奏能力。
芥川也寸志為上海交響樂團和陳燮陽做了許多援助和提攜的工作。遺憾的是1989年1月,芥川也寸志因患癌癥不幸逝世,年僅64歲,可謂英年早逝,其時正是他發展音樂事業的黃金時期。所以噩耗傳到上海,陳燮陽極為悲痛,隨即拿出芥川也寸志贈送的唱片,在介紹唱片的封里空白處,滿懷敬意和友情地寫道:“永久的紀念,已故芥川也寸志先生贈,陳燮陽珍藏。”至今每當他聆賞、揣摩這套唱片時,就會想起具有學者風度、氣質軒昂的這位日本同行,想起他為音樂,為中日友誼和兩國音樂家的交往作出的突出貢獻。“這套全集對我指揮和了解馬勒交響曲的內涵很有幫助,對我學習伯恩斯坦的指揮藝術很有教益?!标愛脐栒f。他非常珍愛這套唱片,說“既是紀念馬勒,又是紀念伯恩斯坦,也是紀念芥川也寸志”。
時光轉到了1989年7月28日,陳燮陽再次應邀飛赴日本,于8月4日在東京指揮日本青少年交響樂團在音樂夏令營舉辦的一場音樂會,演出韋伯的歌劇《自由射手》序曲和比才的《第一交響曲》,在日本青少年樂手心中播下了中日兩國人民友好的種子。緊接著在10月中旬,以他領銜的上海交響樂團應日本平井演出株式會社邀請,首次以全團大型陣容訪問日本。上海交響樂團在東京、大阪、神戶等城市舉辦了多場音樂會,除陳燮陽指揮外,尚有上海交響樂團副音樂總監、常任指揮侯潤宇和被邀的日本客席指揮福村芳一執棒。演出的曲目既有歐洲古典作品,又有中國優秀篇章,其中有二胡和小提琴兩個版本的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各由中國香港中樂團首席、二胡演奏家黃安源與中國北京的小提琴家薛偉擔任獨奏。在日本的巡回演出甚是成功,無論是上海交響樂團的演奏,還是三位中日指揮家的指揮,都獲得大量的媒體報道及電臺、電視臺錄音錄像播放。1992年為紀念中日邦交正?;?0周年,陳燮陽應邀率中國中央民族樂團在日本札幌舉行音樂會,向日本各界人士演出一系列體現中華民族精神的經典和傳統的民族音樂作品,受到熱烈歡迎。當時以中國文聯執行副主席、中國音協副主席吳祖強為團長的中國文聯代表團亦專程訪日,并出席了此場音樂會。
陳燮陽20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作為音樂使者多次應邀赴日本指揮演出,與小澤征爾、團伊玖磨、芥川也寸志等日本音樂家建立了互相交流合作的友好關系,增加了兩國音樂家和兩國人民的友誼。周恩來總理生前教導說,對曾對中日友好作過貢獻的日本友人不應忘記!因此陳燮陽對當年到日本訪問演出的種種情景記憶猶新,對那些對中國人民十分友好的日本音樂家心存敬意,常常緬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