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 宇 馬少杰 袁 煜 韓寧波
1.寶來利安德巴賽爾石化有限公司,遼寧 盤錦 124000;2.邁邦(北京)環保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2211
某種豬場位于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縣青龍鎮,其養殖廢水處理站設計規模為1 000m3/d,主體采用上流式厭氧污泥床反應器(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ed/Blanket,UASB)+高效一體化生物處理系 統(Energy Biochemical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EBIS)+芬頓工藝。筆者主要對該廢水處理站工程設計進行梳理,并對其運行效果進行檢驗,以期為同類廢水處理工程的設計提供參考與借鑒。
該種豬場設計年產種豬40萬頭,設計存欄量約2萬頭,分為兩期進行建設,目前均已建設完成。其中,一期采用干清糞工藝,二期采用水沖糞工藝,并按照《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8596—2001)考慮設計余量。該種豬場養殖廢水處理站設計規模為1 000m3/d,設計進出水水質如表1所示。
表1 設計進出水水質
該種豬場養殖廢水處理工藝流程如圖1所示。①養殖廢水通過粗格柵去除大粒徑雜物后自流入集水池,后經提升泵提升進入固液分離區去除糞渣等大顆粒固體,在生物吸附絮凝池及初沉池去除大部分懸浮物,然后進入生化系統。②養殖廢水經EBIS生化系統去除大部分化學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五日生化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BOD5)、懸浮物(Suspended Solids,SS)、氨氮、總氮(Total Nitrogen,TN)、總磷(Total Phosphorus,TP)等污染物。二期新增UASB罐輔助生化系統去除污染物。養殖廢水在芬頓反應池進一步去除COD及TP,在消毒池對各種細菌及病毒進行消殺處理,達標后排放或回用。③脫水后的糞渣放置在堆糞棚,待回收利用。廢水處理中產生的物化污泥及剩余污泥排入污泥儲池,經脫水處理后外運處置。
圖1 工藝流程圖
該養殖廢水處理站總占地面積約3 000m2,總平面布局如圖2所示。
圖2 總平面布局圖
格柵井設置在室外,與集水池合建,設計規模為1 000m3/d;格柵井尺寸為3.0m×1.0m×2.5m,集水池尺寸為16.2 m×10.8 m×4.5 m。主要設備為粗格柵1臺,污水提升泵4臺(用3備1),單臺流量為18m3/h,揚程為15m,功率為1.5 kW。
固液分離設備設置于二層平臺,設計規模為1 000m3/d,平臺尺寸為8.5 m×5.0 m。主要設備為疊螺式脫水機4臺(用3備1),單臺處理量30~60 kgDS/h(DS為干基污泥),功率為1.29 kW。
生物吸附絮凝池尺寸為9.0m×9.0m×6.0m,設計規模1 000 m3/d。絮凝藥劑聚合氯化鋁(Poly Alu?minium Chloride,PAC)、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PAM)投加至前端,回流初沉池及二沉池污泥至后端,設置曝氣攪拌。藥劑絮凝時間為1.6 h,生物絮凝時間為8.7 h。主要設備為微孔曝氣頭140套,單套供氣量2~7m3/h。
初沉池尺寸為Φ9.0m×6.0m,有效水深為5.5m,周進周出輻流式沉淀池,設計規模為1 000m3/d,表面負荷為0.66m3/(m2·h)。主要設備為中心傳動刮泥機1套,尺寸為Φ9m×6m,功率為0.25 kW;排泥泵2臺(用1備1),單臺流量為25m3/h,揚程為10m,功率為1.5 kW。
UASB罐共2套,單套尺寸為Φ12.0m×7.0m,有效水深為6m,設計規模為1 000m3/d。設計溫度為25℃,容積負荷為3 kgCOD/(m3·d),停留時間為32.5 h,污泥產率0.1 kgVSS/kgCOD(VSS為揮發性懸浮固體),產氣率為0.45m3/kgCOD,沉淀區表面負荷為0.19m3/(m2·h)。主要設備為三相分離器、配水系統、沼氣收集系統、水封箱各2套;排泥泵2臺(用1備1),單臺流量為25m3/h,揚程為10m,功率為1.5 kW。
“一帶一路”建設與上海合作組織建設互為機遇、互動發展。上海合作組織已成為涉及區域安全、經濟合作、國際交流等領域的區域性國際組織,該組織的一些國家成員也是與“一帶一路”建設有關的國家。同時,“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與亞太經合組織、中亞區域經濟合作、亞洲合作對話等主體的成員國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重合。這會使區域組織之間統一的行動和意愿難以實現,某些區域組織內部的紛爭有可能被裹挾到多個區域組織中,造成區域組織之間的矛盾。
EBIS生化池設計為兩級生化系統,池體尺寸為53.0 m×15.0 m×6.0 m,有效水深為5.5 m,設計規模為1 000m3/d。EBIS系統分為一級低氧曝氣區、二級低氧曝氣區,停留時間分別為47.42、57.02 h。污泥濃度為5~8 g/L,容積負荷為0.8 kgCOD/(m3·d),污泥負荷為0.067 kgBOD5/(kgMLSS·d),TN負荷為0.03 kg/(kgMLSS·d)(MLSS為懸浮固體)。配備可提升微孔曝氣系統2套、空氣推流器6套,利用空氣將低氧區末端水回流至低氧區前端,形成混合液大循環,循環倍數高于20倍[3]。曝氣風機采用羅茨鼓風機3臺(用2備1),單臺風機風量為27.96m3/m in,功率為45 kW,出口壓強為0.07 MPa。配備獨特的溶氧控制系統3套(用2備1),實時跟蹤精確控制溶氧。
二沉池尺寸為Φ9.0m×6.0m,有效水深為5.5m,為周進周出輻流式沉淀池,設計規模為1 000m3/d,表面負荷為0.66m3/(m2·h)。主要設備為中心傳動刮泥機1套,尺寸為Φ9m×6m,功率為0.25 kW;污泥回流泵2臺(用1備1),單臺流量為25m3/h,揚程為10m,功率為1.5 kW[4]。
芬頓反應池尺寸為9.0m×8.4m×6.0m,設計規模為1 000m3/d。總反應時間為9.1 h,分為pH值調節池1座,停留時間為0.8 h;硫酸亞鐵反應池1座,停留時間為0.8 h;氧化反應池2座,停留時間為5.9 h;中和池1座,停留時間為0.8 h;絮凝池1座,停留時間為0.8 h。主要設備為pH值調節池、硫酸亞鐵反應池、絮凝池合建在一起,并配套1臺2.2 kW槳式攪拌器;氧化反應池,配備3.7 kW槳式攪拌器及穿孔曝氣管;中和池設置旋混曝氣頭攪拌。30%稀硫酸投加量為1.50mg/kg,硫酸亞鐵投加量為2.00mg/kg,過氧化氫投加量為0.50mg/kg,石灰投加量為1.50mg/kg,PAC投加量為1.00mg/kg,PAM陰離子投加量為0.03mg/kg[5]。
終沉池尺寸為Φ9.0m×6.0m,有效水深為5.5m,為周進周出輻流式沉淀池,設計規模為1 000m3/d,表面負荷為0.66m3/(m2·h)。主要設備為中心傳動刮泥機1套,尺寸為Φ9m×6m,功率為0.25 kW;排泥泵2臺(用1備1),單臺流量為25m3/h,揚程為10m,功率為1.5 kW。
次氯酸鈉消毒池設計規模為1 000m3/d,池體尺寸為9.0m×1.6m×6.0m,有效水深為5.0m,停留時間為1.7 h。設置穿孔曝氣管,曝氣攪拌。
污泥儲池設計規模為1 000 m3/d,池體尺寸為9.0m×5.0m×6.0m,有效容積為247.5m3。主要設備為排泥泵2臺(用1備1)、疊螺式脫水機2臺(用1備1),單臺處理量為30~60 kgDS/h,功率為1.29 kW。PAM陽離子投加量為5 g/kgDS。
加藥設備放置于加藥間,加藥間平面尺寸為18.5 m×5.4 m,內部設置6格配藥池,分別為PAC溶藥池、硫酸亞鐵溶藥池、PAM陽離子溶藥池、PAM陰離子溶藥池、石灰溶藥池(2格),單格配藥池有效容積為7.2m3。配備3個加藥桶,分別為過氧化氫加藥桶、次氯酸鈉加藥桶、硫酸加藥桶,單個加藥桶有效容積3 m3。每格配藥池配套1臺2.2 kW槳式攪拌器。PAC、硫酸亞鐵、過氧化氫、次氯酸鈉、硫酸各配備加藥計量泵2臺(用1備1),PAM陽離子加藥計量泵2臺(用1備1),PAM陰離子加藥泵5臺(用4備1),石灰加藥泵5臺(用4備1)。
該污水處理站投入運行后,不考慮人工費、折舊費和污泥處置費,僅考慮藥劑費和電費運行成本,具體如表2所示。
表2 污水處理站主要運行成本一覽表
采用該工藝流程噸水用電2.78 kW·h,用電成本為1.81元/t,藥劑成本為1.22元/t。在規模化養殖廢水處理中,該污水處理站整體用電量適中,但為保證出水水質穩定而持續較大量投加藥劑,藥劑成本偏高,可在后續運行中摸索最佳的藥劑投加量,從而降低運行成本。
該污水處理站2020年12月進水量在900~1 000m3/d,基本達到滿負荷;目前仍正常運行,出水水質達到《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 5084—2021)中旱地作物灌溉用水水質標準。實際進水中,受豬場種豬存欄量及豬舍清理頻率影響,進水水質波動較大。各單元進出水水質如表3所示。
表3 各單元實際進出水水質
雖然進水水質波動較大,但出水水質穩定達標。出水COD濃度小于150mg/L,去除率達到98%;出水氨氮濃度小于35mg/L,去除率達到96%;出水TP濃度小于8mg/L,去除率達到95%,總體出水水質遠低于設計值。在進水水質、水量波動較大的條件下,總出水水質優于《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 5084—2021)中旱地作物灌溉用水水質標準,表明UASB+EBIS+芬頓工藝對養殖廢水具有良好的處理效果。
①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某種豬場污水處理站設計規模1 000m3/d,采用“格柵→固液分離區→生物吸附絮凝池→初沉池→UASB罐→EBIS生化池→芬頓反應池”的工藝流程處理養豬廢水,出水COD濃度小于150mg/L,出水氨氮濃度小于35mg/L,出水TP濃度小于8mg/L,總出水水質優于《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 5084—2021)中旱地作物灌溉用水水質標準。
②總運行成本雖因使用設備和投加藥劑較多而較高,但其不受進水波動影響,可最大限度發揮出水穩定達標的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