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朵妤 胡化剛


摘要 目的:了解蘇州市手術室護士的護理科研現狀與對護理科研知識的需求。方法:使用自行設計的問卷對蘇州市17所醫院的405名手術室護士進行調查。結果:調查的405名手術室護士中有143名(35.3%)曾參與護理科研,且學歷越高者對科研培訓的需求越強烈,最高學歷為碩士和本科生者對科研需求比中專和專科者高(P<0.01)。結論:手術室護士科研能力整體偏低,科研能力與年齡、學歷、職稱等有關,護理管理者應積極改善科研環境,鼓勵護士參加科研活動,提高護士重視護理科研的積極性。
關鍵詞 手術室;護士;科研現狀;科研知識;需求;護理
doi:10.12102/j.issn.2095-8668.2023.07.031
科研能力是影響學科進步的重要因素,護理隊伍科研能力的提升在醫院管理中不斷強化[1]。護士的科研能力是專業素質重要組成部分,與護理質量的提高密切相關[2-3]。隨著外科學的飛速發展,手術室是醫院不可缺少的科室,手術室護士需要了解醫院不同科室的手術流程及相關知識,很多新技術新項目的引進與手術室工作人員有著緊密聯系,進而手術室護士能力培養成為廣為關注的問題。目前,國內對臨床手術室護士護理科研能力的相關研究還比較缺乏。因此,本研究對蘇州市手術室護士護理科研現狀以及護理科研知識需求進行調查,以了解目前手術室護士科研現狀、科研能力以及需求情況,以提高手術室臨床護士護理科研水平,為進行護理科研知識培訓和管理提供理論依據。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對蘇州市17所醫院的手術室護士進行調查。納入標準:在職注冊護士;自愿參加本次調查。排除標準:調查期間外出進修、休病產假者;進修生、實習生。
1.2 研究工具
問卷由研究者自行設計,內容包括一般資料、護理科研現狀、護理科研知識的需求、護理科研能力自評量表4部分。其中護理科研現狀包括是否參與論文撰寫、論文發表及專利申請等6個條目;護理科研知識需求包括問題檢索、選題、科研設計等10個條目;護理科研能力自評采用潘銀河等[4]編制的護理人員科研能力自評量表,問卷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回答結果為無法、較少能、尚可能、經常能、完全能5個層面,依次給值1分、2分、3分、4分、5分的評定,總分為30~150分,所有條目得分越高,表明科研能力水平越高。研究表明,該量表30個條目的因素負荷均在0.5以上,條目質量高,在信度方面,該量表的整體信度為0.769,各維度的信度為0.655~0.760,信度好。問卷形成時經過多輪的專家咨詢,保證有效性。
1.3 調查方法
正式調查前選取25名護理人員進行預調查,對調查人員進行統一培訓,培訓內容包括:調查目的及意義,問卷各條目的含義,調查注意事項等,確保回收問卷的有效率。調查問卷采用當場發放,30 min后當場回收的形式。本研究共發放手術室護士問卷420份,回收有效問卷405份,問卷有效回收率96.4%。
1.4 統計學方法
問卷回收后,將有效問卷進行編碼,雙機輸入EPIDATA 3.0建立數據庫,核對后導出,運用SPSS 18.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一般資料采用頻數和百分比(%)進行描述性分析; 不同組別護理人員科研能力比較采用方差分析,成組t檢,檢驗水準取0.05。
2 結果
2.1 一般資料
本研究調查了蘇州市405名手術室護士護理科研現狀及科研知識需求情況,一般資料見表1。
2.2 手術室護士護理科研現狀
本研究調查的405名蘇州市手術室護士中,僅有143名(35.3%)護士曾經參與過護理科研。參與最多的護理科研項目是撰寫論文,其次是發表論文,最少的為獲專利授權,見表2。對不同基本情況的手術室護士參與護理科研的現狀進行分析,結果顯示,不同年齡、工作年限、學歷、職稱、職務的護士是否參與護理科研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3 手術室護士科研知識培訓需求情況
本研究調查的405名手術室護士有325名表示需要護理科研知識培訓,占80.2%。論文撰寫、選題、文獻檢索和英語培訓為科研知識需求排名居前4位的條目。見表4。
2.4 手術室護士科研能力自評
護理科研能力自評量表調查結果顯示,總分為(58.82±18.63)分,最低分為30分,最高分為120分,總量表條目分為(2.30±0.72)分。見表5。
2.5 不同特征護士是否需要科研培訓
對不同特征護士是否需要科研培訓情況進行統計,僅在不同學歷的人群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學歷越高者對科研培訓需求越強烈,在性別、年齡、工作年限、職務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詳見表6。
3 討論
3.1 手術室護士護理科研現狀
3.1.1 手術室護士個體差異大
研究結果顯示,年齡>30歲、學歷越高、職稱越高的手術室護士參與護理科研較多,學歷為碩士及以上、職稱為副主任及以上的調查者護理科研參與情況為100%,發表論文和撰寫論文是手術室護士實踐較多的科研項目。這可能與不同學歷的護士所接受的教育方式和知識體系及醫院職稱評定與晉升有關[4]。趙夢遐等[5]的研究顯示,本科及以上學歷課程較重視培養護生的護理科研能力及創造性思維能力,護生更能意識到護理科研對護理學科發展的意義,從而對護理科研有更高的熱情。因此,護理管理部門應多鼓勵學歷高的護士帶動年輕及學歷低的護士一起參與護理科研,營造良好的科研氛圍,建立護理科研團隊,根據不同學歷的護理人員組織科研講座,按照相應科研基礎講解科研知識,定期業務學習,創造科研學習機會。
3.1.2 手術室護士科研參與度不高,科研能力偏低
本研究中手術室護士護理科研能力得分為(58.82±18.63)分,最低分為30分,最高分為120分,評分較高的是文獻查閱,評分最低的為發現問題。這說明手術室護士護理科研能力水平相差大,可能是由于護士學歷、年資等不同,從而致護理科研的能力不同[6-7]。此外,護士護理科研總分較低,這表明手術室護士科研能力還處于較低水平。可能與我國護理科研起步晚,在國自然、省自然等項目中護理學科申報的項目相對較少[8],護士自身科研參與意識不夠強及自身知識水平有限有關。 有研究結果表明,我國護理科研發展緩慢、研究范圍不夠廣闊、護理人員科研能力較低[1,8]。因此,有必要提高護士科研相關理論和護理科研的參與度,從而提高護士的科研能力[9],建立護理科研管理機制,糾正科研在護理實踐中不重要的錯誤意識,成立護理科研基金,提供科研所需要的資金,有研究表明,建立專項科研經費可調動護士參與科研活動的積極度,將對護理科研發展起到巨大的推進作用[10]。
3.2 手術室護士對護理科研的需求大
本研究調查的蘇州市405名手術室護士中,80.2%的護士對護理科研知識有需求,稍低于朱月珍等[7,9]的調查結果,這可能與納入樣本的地域、手術室護士知識層面有關。但數據表明護士普遍對護理科研有需求[11],其中對論文撰寫、選題、文獻檢索的需求排名居前3位。護理論文是傳播護理科研成果的主要表達形式[12]。有研究表明,發表論文多的護士其科研能力較強[13]。大多數的護士都渴望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14-15]。但值得關注的是,手術室護士對課題申報方面的需求較少,從側面表明,手術室護士對課題申報和英語的興趣不太濃厚。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課題申報需要投入較多的時間和精力,課題周期較長,英語培訓給護士自身帶來的直接利益并不明顯,手術室護士工作強度高、任務重,護士沒有足夠時間和精力投入其中。馬瓊等[12]研究表明針對性培訓管理可以有效提高護士的科研能力和護士論文發表的數量。因此,護理管理者在進行護理研究知識的培訓時應當有針對性、個性化地進行培訓。對于低學歷者采取多鼓勵學習,幫助樹立信心,提供學習的機會;對于學歷較高者則更應激發他們的潛力、給予足夠的空間和時間讓他們參與護理科研,設立獎勵機制,激發科研熱情[16]。
4 小結
護理科研是促進護理學科發展、提高護理服務質量的重要方法[7]。手術室作為評估醫院綜合實力的重要部門,護士的綜合能力是體現手術室水平的因素之一,作為手術室護士本身應該重視科研,提高自身的科研素質。范曉婷等[17]表示護士的科研能力與工作倦怠呈負相關。因此,手術室護士需要調節好自己的心態,積極面對工作的問題,以科研嚴謹的思維進行思考,護理管理部門也應該重視對手術室護理科研能力的培養,對其護理科研能力采取有針對性的培訓,充分調動護士開展護理科研的積極性,提高護士邏輯思維能力和科研的設計能力,從而進一步提高手術室護士的整體科研水平。
參考文獻:
[1] 劉靜,趙體玉,郭月. 武漢市535名手術室護士科研能力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 護理學報,2016,23(13):41-44.
[2] 王冰飛,谷巖梅,于虹,等. 臨床護士科研能力水平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 解放軍護理雜志,2015,32(24):21-24.
[3] 潘銀河,程金蓮. 護理人員科研能力自評量表的修訂[J]. 護理研究(上旬版),2011,25(5):1205-1208.
[4] 潘銀河,程金蓮,寇麗紅,等.山西省護理人員科研能力調查研究[J].護理研究,2011,25(8A):1989-1992.
[5] 趙夢遐,孔令磷,朱利敏. 三級甲等醫院臨床護士科研能力的調查分析[J]. 護理管理雜志,2015,15(4):283-284.
[6] 張志云,武燕燕. 我國臨床護士科研能力的現狀、影響因素及提高策略[J]. 中國護理管理,2012,12(12):37-39.
[7] 朱月珍,顧春娥.銀川市護理人員科研現狀調查分析[J].護理學雜志,2008,23(21):59-60.
[8] 程金蓮,柴永萍.我國護理科研發展現狀和展望[J].護理研究,2009,23(10):2539-2541.
[9] 賈東點,李來有,陳璐,等. 護理人員科研能力與需求的調查分析[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20,17(5):1-4.
[10] 何賢君,泮霞云,張智敏. 影響醫院護理科研因素調查及對策[J]. 護理研究,2002,16(6):333-334.
[11] 陳月琴. 護士對護理科研的態度及其論文撰寫障礙的調查研究[J]. 全科護理,2010,8(3):260-262.
[12] 馬瓊,高興蓮,肖瑤,等. 手術室護士科研能力的培訓管理[J]. 中國護理管理,2016,16(9):1169-1172.
[13] 劉燕,劉華英. 運用醫護一體化模式提高護士臨床科研能力的實踐與效果[J]. 護理管理雜志,2011,11(4):273-274.
[14] 尚少梅,吳雪,高艷紅,等. 22個省市三級醫院護士科研能力與培訓需求的現狀調查[J]. 中華護理雜志,2018,53(3):277-280.
[15] 高素芳. 國內護士科研能力現狀[J]. 齊魯護理雜志,2012,18(19):51-52.
[16] 王逸如,黃華蘭. 16所地市級醫院護理人員護理科研現狀及需求的調查[J]. 護理研究,2005,19(7):586-588.
[17] 范曉婷,孟慶慧,徐雁,等. ICU護士科研能力與工作壓力源及工作倦怠的相關性研究[J]. 護理學雜志(綜合版),2014(8):64-66.
(收稿日期:2022-02-22;修回日期:2023-01-17)
(本文編輯王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