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妍娟
如果營養狀況較好,不需要進行特殊的飲食調理,只要減少酒精和辛辣刺激食物的攝入即可。一般飲食同普通成人無異,魚類、肉類、雞肉、鴨肉、牛肉、羊肉都可以吃,牛奶、豆漿都可以喝,具體飲食可參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里面均衡飲食的建議。
(1)堅持谷類為主的平衡膳食模式。(2)每天的膳食應包括谷薯類、蔬菜水果、畜禽魚蛋奶和豆類食物。(3)平均每天攝入12種以上食物,每周25種以上,合理搭配。(4)每天攝入谷類食物200—300克,其中包括全谷物和雜豆類50~150克,薯類50~100克。(5)餐餐有蔬菜,保證每天攝入不少于300克的新鮮蔬菜,深色蔬菜應占1/2。(6)天天吃水果,保證每天攝入200~350克新鮮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鮮果。(7)吃各種奶制品,攝入量相當于每天300毫升以上的液態奶。(8)經常吃全谷物和雜豆、大豆制品,適量吃堅果(50~70克/周)。(9)魚、禽、蛋類和瘦肉攝入要適量,平均每天120~200克,每周最好吃魚2次或300—500克,蛋類300—350克,畜禽肉300~500克;少吃深加工肉制品。⑩雞蛋營養豐富,吃雞蛋不棄蛋黃。㈣優先選擇魚,少吃肥肉、煙熏和腌制肉制品。⑿培養清淡飲食習慣,少吃高鹽和油炸食品,成年人每天攝入食鹽不超過5克,烹調油25—30克。⒀控制添加糖的攝入量,每天不超過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⒁反式脂肪酸每天攝入量不超過2克。⒂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⒃合理安排一日三餐,定時定量,不漏餐,每天吃早餐。⒄規律進餐、飲食適度,不暴飲暴食、不偏食挑食、不過度節食。⒅足量飲水,少量多次,在溫和氣候條件下,低活動水平成年男性每天喝水1700毫升,成年女性每天喝水1500毫升。推薦喝白水或茶水,少喝或不喝含糖飲料,不用飲料代替白水。
如果營養狀況差,需要高蛋白飲食。日常飲食中需要適當增加優質蛋白質攝入,如雞蛋、瘦肉、奶制品、大豆制品。
營養治療是此類患者綜合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非透析治療的病人。營養治療應在疾病早期,尚無明顯分解代謝、尿毒癥癥狀時開始,以便充分發揮療效。應根據患者生活方式、慢性腎臟病分期及營養狀況、經濟條件等進行個體化膳食安排和相應的營養教育。
1.平衡膳食
在適當限制蛋白質攝入的同時保證充足的能量攝入,以防止營養不良發生。選擇多樣化、營養合理的食物。
根據慢性腎臟病分期以及是否做透析治療,確定蛋白質的供給量。營養不良患者可同時補充復方a-酮酸制劑提高蛋白質利用率。保證足夠的能量攝入,足夠能量可提高蛋白質利用率。能量由糖類及脂肪提供。小麥淀粉、玉米淀粉中蛋白質含量極低,是提供能量且不增加植物蛋白質攝入的理想食物來源。
2.合理計劃餐次及能量、蛋白質分配
定時定量進餐。早、中、晚三餐的能量可占總能量的20%~30%、30%~35%、30%~35%。均勻分配三餐食物中的蛋白質。為保證攝取能量充足,可在三餐間增加點心,占總能量的5%~10%。
3.食物選擇
(1)限制米類、面類等植物蛋白質的攝入量,采用小麥淀粉(或其他淀粉)作為主食代替普通米類、面類,將適量的奶類、蛋類或各種肉類、大豆蛋白等優質蛋白質的食品作為蛋白質的主要來源。(2)可選用的食物包括馬鈴薯、白薯、藕、荸薺、山藥、芋頭、南瓜、粉條、菱角粉等富含淀粉的食物,或選用低磷、低鉀、低蛋白質的米、面類食品替代普通主食。(3)當病情需要限制含磷高的食品時,應慎選動物肝臟、堅果類、干豆類、各種含磷的加工食品。(4)當病情需要限制含鉀高的食品時,應慎選水果、馬鈴薯及其淀粉、綠葉蔬菜(要焯水后食用)等。(5)適當限制鈉的攝入,鹽≤3克/天;限制醬油、蠔油、味精使用,禁腌制食品、加工過的半成品和成品,如咸鴨蛋、咸菜、香腸、火腿腸、方便面。(6)患者能量攝入不足時,可在食物中增加部分碳水化合物及植物油,以達到所需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