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榮華

孕期出血是當前產科臨床常見癥狀之一。很多孕媽媽尤其是第一次懷孕者,發現出血后都比較慌張、憂心。其實,孕期出現出血的原因很多,不同時期有不同的情況。孕早期陰道出血大部分是先兆流產、宮外孕、葡萄胎等與懷孕相關疾病,大多數流產或妊娠失敗發生在此時期。孕中、晚期孕婦和胎兒相對穩定,此時發生陰道出血大多跟早產、陰道與宮頸病變、見紅、胎盤早剝、前置胎盤等有關。下面筆者給大家介紹如何應對孕期常見的9種陰道出血,以便孕媽媽應對不時之需。
1.先兆流產 孕早期少量陰道出血,多表現為褐色分泌物,沒有腹痛,孕媽媽可以暫時觀察。這種情況可能屬于先兆流產,大部分胚胎是可以存活的,經過處理及休息,出血就會停止。但如果有明顯腹痛且逐漸加重,或出血為鮮紅色且逐漸增多,建議孕媽媽立即就醫,醫生會根據你的情況做B超檢查,以了解胚胎發育情況。如果胚胎發育不良或出血量很大,意味著流產的不可避免,就需要及時做刮宮手術。
2.宮外孕 宮外孕引起的出血一般發生在孕早期,可伴隨不同程度的腹痛。宮外孕破裂會引起腹腔內大出血及劇烈腹痛,嚴重的可能引發休克危及生命。因此,出現孕早期出血并伴有腹痛時,應立即就診,不可延誤。應立即進行B超、相關激素水平測定和婦科檢查,確定是否宮內妊娠。如果宮外孕不能排除,應積極進行治療,以免延誤病情,出現生命危險。
3.葡萄胎 葡萄胎是指妊娠后絨毛基質微血管消失,間質高度水腫,形成大小不一的水泡,像葡萄一樣相連成串。其中,完全性葡萄胎沒有胎兒及其附屬物,部分性葡萄胎伴有胎盤組織和/或胎兒。葡萄胎流產一般開始于閉經后的2~3個月,流血多為斷斷續續少量出血,但有的會反復多次大量流血。孕媽媽可在孕早期做子宮B超監測胚胎發育,及早發現葡萄胎。如早期妊娠反應厲害,也要及時檢查排除葡萄胎。
4.陰道宮頸病 孕期陰道出血也可能不是產科問題,而是婦科方面的疾病,比如急性陰道炎、宮頸炎急性期、宮頸息肉、宮頸惡性病變等。懷孕時雌孕激素水平增高,女性生殖器官會出現明顯充血,可能會在原有疾病基礎上出現陰道出血。孕媽媽應配合醫生進行婦科檢查,明確病因,做針對性處理。很多人在孕期拒絕做陰道檢查,擔心會引起流產,這是一個誤區。這種情況不會直接引發流產。
5.早產 在懷孕中晚期,未足月前出現少許陰道出血,或者腹部脹痛、破水,子宮強烈收縮并引起下墜感,肚子明顯變硬,這些都是早產的跡象。建議盡快住院治療。
6.見紅 在分娩前,孕媽媽會出現血性分泌物,出血顏色可能是茶褐色、粉紅色或紅色,量明顯比生理期少,預示臨產先兆。如果陰道流血量較多,超過平時月經量,一般不是見紅,可能是前置胎盤或胎盤早剝導致的孕晚期出血。
7.胎盤早剝 一般情況下,胎盤會在寶寶出生后從子宮剝落。胎盤早剝是在妊娠20周后,正常位置的胎盤在胎兒娩出前,部分或全部從子宮壁剝離。胎盤早剝的發病率約為1%,屬于妊娠晚期的嚴重并發癥,可能危及孕媽媽和胎兒的生命。孕媽媽大多表現持續性腹痛,或伴陰道出血,有時出血量不多,卻出現面色蒼白、出冷汗、呼吸加快等休克癥狀。要及時到醫院檢查,防止意外發生。一般做超聲檢查往往提示胎盤異常增厚或胎盤后血腫。如血腫造成50%以上的胎盤與肌壁分離,胎動會減少或消失,危及孕媽媽和胎兒安全,需要立即手術終止妊娠。
8.前置胎盤 正常情況下,胎盤應附著在子宮的前壁、后壁及側壁上。但總有些“不聽話”的胎盤會把“根須”扎根到子宮頸口的“危險區域”,稱為“前置胎盤”。臨床上,前置胎盤會發生無誘因、無痛性的反復陰道出血。這是因為懷孕中晚期子宮下段逐漸伸展牽拉宮頸內口,附著于子宮下段及宮頸內口的胎盤前置部分不能相應伸展,而與其附著處分離,血竇破裂,形成出血。
在孕28周前發現的前置胎盤或胎盤低置狀態,孕媽媽千萬不要太緊張,70%~80%可能會隨著妊娠的進展,位置上移,變成正常位置的胎盤。極少數孕婦因為官腔操作史、子宮內膜炎癥等原因,胎盤始終粘于子宮下段或宮頸處,不能上移至正常位置,導致孕中晚期有陰道流血現象。應及時去醫院就診,醫生會安排超聲檢查胎兒、胎盤情況,做出恰當的應對。由于腹部超聲檢查可因胎頭覆蓋于子宮下段、母體肥胖、膀胱過度充盈或充盈欠佳等,導致測量不精確,一般推薦經陰道超聲檢查,其更為準確且相對安全。孕媽媽不要擔心陰道超聲會增加出血風險。
前置胎盤一般不會直接影響胎兒發育,也不一定會直接威脅胎兒生命,孕媽媽不必為此過度擔憂。日常可以進行適度的活動如散步,但不要劇烈運動,如跑、跳等,平時還要避免增加腹壓的動作(如提重物、抱小孩)及性生活。注意保持大便通暢,不必絕對臥床休息。少量出血者可以繼續妊娠;如果出血很多,危及孕媽媽和胎兒的安全,就不得不及時終止妊娠了。
9.前置血管破裂 以往比較少見,發病率約為1/2500。但隨著孕期超聲檢查的增多,發現胎盤臍帶異常增加,包括前置胎盤、低置胎盤、臍帶帆狀附著(帆狀胎盤)、多葉胎盤或副胎盤等,前置血管破裂的發病率亦相應增加。孕媽媽如果是雙胎或多胎妊娠,或試管嬰兒妊娠的,發病率還會有所升高。
前置血管破裂的典型癥狀也是妊娠晚期無痛性陰道流血,可被誤認為前置胎盤。其實這是兩回事。正常情況下,胎兒與宮頸內口之間隔著胎膜,沒有胎盤和血管。前置血管的臍血管橫跨子宮下段或跨越宮頸內口,不受臍帶華通膠保護及胎盤組織支持。產科醫生看到前置血管都會立即提高警惕,因為一旦胎膜破裂,就會引起前置的血管發生撕裂,迅速導致胎兒嚴重失血,可在數分鐘內導致胎兒死亡。
對有上述高危因素的孕媽媽,需要在孕中期行超聲篩查。一旦篩查發現有前置血管,需加強孕期管理。醫生會根據孕媽媽和胎兒的個體情況,在孕28~32周促胎肺成熟,孕34~36周選擇適宜時機剖宮產,保障母嬰安全健康。
總之,對孕期陰道出血,大多數是虛驚一場。少量的點滴褐色出血或者是少量的血性分泌物,通常問題不大。建議孕媽媽發現陰道出血后保持鎮靜,在家人的陪伴下來醫院就診,查明陰道出血的原因,并配合醫生針對性處理。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出血明顯增多或顏色鮮紅、劇烈腹痛時,應該立即就醫,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