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歡歡
人們開車時可以借助導航順利抵達目的地。肺內出現小病灶,傳統支氣管鏡無法到達時,就任由它發展嗎?不,現在我們有它——電磁導航支氣管鏡(ENB),它就像肺內導航一樣讓檢查精準無誤。
電磁導航支氣管鏡技術是以電磁定位技術為基礎,結合高分辨螺旋CT.經支氣管鏡進行診療的技術。它包括術前計劃系統和術中實時導航系統,主要部件包括電磁定位板、導航探頭、擴展操作通道及導航系統主機與顯示器。電磁導航如同肺部的GPS定位系統,可以智能識別并重建患者的支氣管樹,生成可視化數據,給予操作者虛擬視覺引導,并能夠實時感知磁定位信號,從而精準地引導導航或活檢。
電磁導航支氣管鏡檢查操作時,醫生會利用導航軟件導入患者術前的肺部CT影像,三維重建后產生患者的虛擬支氣管樹圖像,就像是把肺內的“公路網”導入到系統內,并精選出通往病灶的最佳路線。電磁定位板可產生電磁場,放在患者胸部就好比建立衛星定位系統。導航探頭就像我們開的汽車,在電磁場范圍內,探頭的方位及運動可被電磁導航系統進行精準定位,并為探頭在肺部結構復雜的支氣管樹中運動進行實時導航。操作手柄就像是方向盤,術中在實時導航的指引下,醫生用操作手柄快速地在縱橫交錯的支氣管樹中穿梭,用導航探頭將診療工具直接送到病灶附近,從而建立一條直達肺內病灶的精準診療通道。整個操作過程猶如開車經北斗導航到達目的地。
電磁導航支氣管鏡的問世給外周型肺結節的診斷、定位甚至治療帶來了令人振奮的解決方案,突破了傳統支氣管鏡檢查的應用瓶頸,特別是可以智能識別、重建患者支氣管樹,智能規劃導航路徑,實時跟蹤指導操作過程,等,在人工智能方面較以往技術有了較大進步。通過電磁導航系統的指引,可以精確引導支氣管鏡到達肺部各個部位,彌補了傳統支氣管鏡只能到達段支氣管的局限,實現全肺診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