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影萍

降壓藥種類繁多,按單次給藥作用持續時間,可分為長效、中效和短效降壓藥。長效降壓藥能維持降壓療效在24小時以上,但達到穩定降壓作用所需的時間也較長。中效降壓藥在血液中維持的時間在10~12小時。短效降壓藥指一般僅維持作用5~8小時,但降壓作用起效較快。
醫生一般提倡患者服用長效降壓藥,這是由于長效降壓藥作用時間長,可以維持一整天的血壓平穩,能夠有效減少腦卒中和心肌梗死的危險;而且每日服藥次數少,既方便又不容易漏服,服藥依從性高。有的長效降壓藥即使漏服一天,對維持平穩降壓也沒有很大的影響。短效降壓藥一天中的血藥濃度波動較大,時而低于有效降壓濃度,時而高于最大安全濃度,不僅降壓效果不穩定,而且在血藥濃度的高峰期可能產生副作用。而長效降壓藥血藥濃度波動小,波動曲線既不超過最大的安全濃度,又高于最小有效降壓濃度,完全處于藥物的“治療窗”之內,既有治療作用,又處于安全范圍。從藥物效價比的角度而言,有條件者最好服用長效降壓藥。
長效降壓藥主要有氨氯地平、培哚普利、福辛普利、貝那普利、氯沙坦等,這類藥物能維持的降壓療效時間長,但達到穩定的降壓作用所需時間也較長。例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絡活喜)在給藥后6~12小時血藥濃度達到高峰,半衰期35~50小時,每日早上6至7點只需1次頓服,連續給藥7~8天后血藥濃度達到穩態,降壓效果就明顯出現。長效降壓藥用藥方案簡單,有利于提高患者用藥依從性,可以24小時平穩降壓,全天血壓波動小,有利于預防靶器官的損害(如心、腦、腎等)及減少并發癥(如中風、心血管意外事件等),是老年高血壓患者比較適宜的降壓藥物。
那么,這樣的說法是否意味著短效降壓藥會被淘汰呢?其實不然。短效降壓藥價格相對便宜,主要有硝苯地平、利血平、氫氯噻嗪、卡托普利、維拉帕米、地爾硫革等。藥物起效快,通常服藥后20~30分鐘內見效;但維持作用時間短,一般僅5~8小時,通常每天需要服用3或4次。盡管短效降壓藥藥物濃度上升快,消除快,用藥后血壓波動性較大,有可能產生的不良反應相對較多,但是由于其降壓作用強,起效快,應用較靈活,所以不會被淘汰。短效降壓藥不但可以作為高血壓急癥的治療用藥,而且對一些頑固性高血壓、血壓波動較大的患者,也可以發揮較好的治療作用。如有的患者清晨血壓很高,服用長效降壓藥后血壓一時難以降到理想水平,可晨起先服用短效降壓藥,到午后再服用長效降壓藥,這樣有助于控制晨間血壓。長效、短效降壓藥科學地結合使用,既能削去“血壓晨峰”,又能保持一天內的血壓平穩。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并不是短效降壓藥身價“低賤”而被棄之。
因此,單純服用長效降壓藥血壓控制不理想的患者,家里應備一些短效降壓藥,可作急用。如果遇到短時間內突然血壓升高,可臨時使用硝苯地平、卡那普利等短效降壓藥,以避免出現高血壓危象或心力衰竭等并發癥。等血壓降到理想水平后,再堅持服用長效降壓藥,以保持血壓晝夜平衡。
中效降壓藥則處于長效和短效之間。主要有依那普利、美托洛爾、尼群地平等,藥品在血液中維持的時間在10~12小時。例如,服用尼群地平作用時間可以維持6~15小時,依那普利11小時左右。這類藥通常在早上6至7點和下午16至17點各服一次,就可在兩個血壓高峰期有效地發揮療效,適用于晚間血壓較低的患者。
至于具體到某個病人如何選擇服用降壓藥的種類,建議咨詢專科醫生。一般情況下,醫生會建議做24小時動態血壓測定,根據血壓全天波動情況做出合理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