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斌
住在浙江溫州鹿城區紗帽河街區的徐佩秋生于1922年4月。現在由保姆照顧起居生活,六個子女也每天輪流來陪護她。老人身材清瘦、精神矍鑠、面容溫和,衣著頭發一絲不茍。“記憶好”“愛干凈”“脾氣好”……家人細數老人的優點。
“母親記憶很好,很多事情記得比我們清楚。”女兒金小珍說。老人記得每個孩子的名字及工作情況,每次探訪都會詢問晚輩的近況。
老人家中收拾得干凈利落,物品擺放整齊有序。女兒金珍珍說,母親特別愛干凈,也注重自己的儀容,每日早起梳理打扮,對著鏡子把頭發梳得服服帖帖。社區安排上門理發服務,理發師夸她是他見過的最“清爽”的老人。
保姆王阿姨說,老人脾氣溫和、為人豁達,很好說話,很好相處,炒菜前問她想吃什么,她都回答“你燒什么,我就吃什么”,不挑食,特別“好帶”。
徐佩秋老人雖然外表瘦弱,但身體素質并不差。去年12月下旬,她感染新冠病毒引發高燒,服用退燒藥后僅一天便退燒,后續有咳嗽癥狀,在家人悉心照料下,十幾天后痊愈。百歲高齡能打敗新冠,與其免疫力和沒有嚴重的基礎疾病有一定關系,而良好的生活方式等造就了她良好的身體素質。
“我母親的飲食起居規律,早上7點起床,中午1點午休兩個小時,晚上10點入睡。每日三餐規律,不挑食、不吃零食。早飯后半小時服降壓藥,早幾分鐘晚幾分鐘都不行。”金珍珍說,她的食量不大,但飲食均衡,喜歡吃魚、甜食等。
徐佩秋長壽與家中有“軍師”(金珍珍的丈夫是溫州市有名的老中醫)指點相關。比如午餐后,她不會馬上躺下,而是在房間里走來走去十幾分鐘,幫助飯后消食;當她感覺自己出現胃寒癥狀時,就吃點紅糖生姜拌飯或姜糖暖胃;如果她兩天沒有排便,就喝點蜂蜜水來幫助促便。老人還向筆者展示了自己的日常養生“小技巧”,用按摩錘敲打“足三里穴”等腿部穴位,起到通經活絡的功效。
住在溫州市大南街道的百歲老人錢俊出生于1922年12月。現在他平時由保姆照顧起居。女兒與他同住一個小區,兒子家也離他不遠,隔三岔五看他。
錢俊老人家里掛著一副紅色對聯書法作品,寫著“天賜期頤長生無極人間百歲積慶有余”,客廳內還掛有六七幅字畫。他說,這些都是好友送他的書畫作品,他很喜歡就掛起來,細細欣賞。
錢俊老人精神矍鑠、思維敏捷、腿腳利索、耳聰目明,與人交流很是健談。去年年底他“陽”過,發病時沒發高燒,居家吃點藥,不適癥狀十多天后消除。
老人生活規律,飲食無不良嗜好,不抽煙不喝酒。“他早上六點半左右起床,晚上9點上床。早餐是饅頭+自制豆漿或者八寶粥,午餐、晚餐頓頓有魚、肉、蔬菜。他最喜歡荸薺炒肉,還有花生、筍干。”保姆阿紅介紹,由于晚餐吃得早,所以他每天都吃夜宵,一杯牛奶加一個蛋糕或面包。每天上午,他在保姆陪伴下買菜或逛公園、曬太陽。每晚必看電視播放的新聞。關心國際時事的他,與筆者聊起俄烏戰爭,分析國際局勢頭頭是道。
聊起自己的長壽秘訣,錢俊表示,家族有長壽基因,母親和三個姐姐都長壽;還有就是自己的興趣愛好,玩音樂、養花。家里的陽臺有十幾株盆栽,幾株棕竹養得枝葉茂密,還很難得地開出花來。他備有兩百多片音樂光碟,有一套卡拉OK音響設備,口琴更是他最愛。去年,他在百歲宴上表演口琴、唱歌,贏得百余位來賓拍手叫好。他向筆者吹奏《昔年春夢》《哈薩克圓舞曲》,樂曲節奏歡快。
“人生在世,哪有一帆風順的,當我遇到煩惱、心里郁悶時,我就會用音樂化解,聽幾首歌曲、吹吹口琴來疏泄不良情緒。”錢老說,音樂是一劑“良藥”,療養身心,也為他平淡的生活增添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