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志杰
據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2021年全球結核病報告》估算,2020我國新發結核病患者數為84.2萬例,發病率55/100000;約有1/3的人受到結核桿菌感染,這些感染人群有10%的人會在一生中任何時候發病。我國是結核病高負擔國家,患病率和死亡率一直都高居不下,因此結核病被稱為傳染病的“頭號殺手”。由于結核病治療時間長而且是多藥聯合應用,藥物副作用多,因此經常有患者問我:結核病不治療會自愈嗎?
我們先分析結核桿菌特點。患者患上活動性結核病時,體內結核桿菌按生存狀態可分為4種:A群為快速生長群,B群為炎性環境下或如巨噬細胞內酸性環境下受到抑制的慢繁殖生長群,C群為原因不明的顯示突發代謝的間歇群,D群為硬結病變內的完全休眠群。隨環境改變,這4種菌群可以相互轉變。導致患者出現病變的主要原因是A群生長活躍菌,也最容易被抗結核藥物所殺死,慢生長菌和間歇菌相對不易被抗結核藥物殺死。這也是結核病治療長療程和治療失敗的主要原因,結核藥物對處于休眠狀態的D群無效。
需要強調的是,重癥結核病不治療是不可能自愈的,有些比較輕的結核病可能可以,但是自愈需具備3個條件:①病變范圍輕;②感染的菌量少且毒性小;③患者的免疫力要足夠強。據統計,具備上述3個條件,也只有40%的患者可以自愈,剩下的患者1/2死亡,1/2轉為慢性病患者。
結核病人通過合理的抗結核藥物治療,大量結核桿菌會被殺死,滿療程后達到徹底治愈,最后僅存少量的休眠菌靠自身的免疫力完全可以控制。如果不治療,自身免疫系統又不能控制,結核桿菌便會大量繁殖,導致結核病加重;哪怕自身免疫系統能夠控制,自愈了,體內也會殘存下大量休眠菌,為日后復發埋下隱患。
因此,患上結核病還是要積極有效地去治療,不治療自愈并非以后高枕無憂了。因為只要體內有殘存的大量結核菌,就隨時有發病的風險,不但使病情進一步加重,發病后還會傳染給最親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