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興
幸福平安
朋友圈和各種APP鋪天蓋地“不吃藥降血壓的方法”“這些食物堪比降壓藥”之類的推送,哪些食物能降壓?怎么吃?
贊(86)轉發(75)收藏(23)評論(72)私信(5)
張醫生
首先沒有明顯的降壓食物,只是有些食物對高血壓患者是有好處的。比如芹菜、菠菜、胡蘿卜,含維生素比較多,粗纖維也比較多,有利于高血壓患者延緩動脈硬化的發展,起到所謂的降壓作用。如果血壓真的高,尤其是繼發性高血壓,腎實質病變,或者腎上腺嗜鉻細胞瘤導致的,一定要對因治療,食物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如果真的有高血壓,還需要通過藥物嚴格控制。哪怕是原發性高血壓,也就是中老年的動脈硬化導致的血壓升高,單純靠食物也是不靠譜的。總的原則就是以清淡飲食為主,延緩動脈硬化的發展。
張大夫
從中醫角度分析,多數高血壓患者存在肝腎陰虛、肝陽上亢、肝風內動,主要定位于肝經。苦瓜、綠豆等食物味偏苦、性偏寒,具有清肝瀉火的功效,針對高血壓可能起到一定輔助治療效果。但要結合患者體質進行選擇,如果患者體質偏虛寒,不建議服用苦寒、性冷食物。
任醫生
降壓治療應遵守規范化方法,在生活方式干預基礎之上,給予適當的藥物治療。食物攝入講究營養均衡,其烹調方式需要一定考量,高熱量、辛辣、高能量以及油膩食物和烹調方式應盡量避免。同時在食物和飲食方面,避免大量酒精和咖啡、荼的攝入,此類飲品均會對血壓造成影響。
擊查看更多
80%高血壓病源自于自身的不良生活方式,20%~30%的高血壓病與先天遺傳因素有關。原發性高血壓病是一種“生活方式疾病”,日常飲食習慣是高血壓發生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科學健康的飲食有利于預防高血壓病的發生,合理有效地使用藥物治療和科學的飲食相結合,控制血壓事倍功半。
蛋白質攝入不足,會影響血管細胞的代謝,血管的老化就會加劇,加速高血壓和動脈硬化的形成。適量攝取蛋白質能加速尿鈉排泄,改善動脈璧彈性,有直接降壓作用。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包括牛奶、魚類、蛋清、瘦肉、豆制品、香菇等。如鵝蛋含蛋白質,性平,具有降壓作用。
我國人群每天鉀的攝人量平均只有1.89克,遠低于WHO推薦的4.7克。高鹽飲食不僅是高血壓發生的主要危因素之一,也是腦卒中、心臟病和腎病發生的危險因素。蔬菜和水果是鉀的良好來源。每100克食物中鉀含量高于800毫克以上的有麩皮、赤豆、杏干、蠶豆、扁豆、竹筍、紫菜、金針菇等。
金針菇含鉀高,含鈉低,可防治高血壓,對老年人很有益;黃瓜含有較多的鉀鹽,具有利尿、降血壓之功效,并能清熱解暑,尤其適用于高血壓患者夏季食用;葡萄含鉀鹽較多,含鈉鹽較低,夏季食用對高血壓患者頗為有益;香蕉含有大量的鉀,能促進體內鈉和水分的排泄,減少全身血容量而使血壓降低,所含的維生素C、維生素P、維生素E等,可增加血管壁的彈性,促進膽固醇代謝,預防動脈硬化等,每日吃3~5個。
大劑量維生素C可使膽固醇氧化為膽酸排出體外,從而改善心臟功能和血液循環。橘子、大棗、番茄、芹菜葉、油菜、小白菜、萵苣等食物中,均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多食用此類新鮮蔬菜和水果,有助于高血壓的防治。
用鈣治療高血壓可以使收縮壓平均下降19.5毫米汞柱,舒張壓平均下降6.8毫米汞柱。如果在飲食中每日增加100毫克鈣,高血壓患病率便可以降低。奶和奶制品是鈣的主要來源之一,其含鈣量高,吸收率也高。發酵的酸奶更有利于鈣的吸收,每100毫升牛奶約含100毫克的鈣。奶中所含的鈣、鉀、鎂三種元素都有降低血壓和腦卒中危險性的作用。此外,奶是低鈉食品,對降低血壓更有好處。奶制品還能降低血小板凝集和胰島素抵抗作用。我國居民人均膳食鈣攝入量為每天390.6毫克,遠低于我國營養學會的鈣推薦量(每天800毫克)。蝦皮含鈣量特別高,適當食用含鈣量高的食物,可使血壓下降,并能防治腦血栓、腦溢血等疾病。含鈣量多的食物還有葵花子、芝麻、燕麥、核桃、花生、魚、蝦、大棗、蒜苗、大豆及其制品等。
從總體上看,素食者的血壓低于肉食者,其降壓機理可能是水果、蔬菜富含膳食纖維、黃酮類化合物及低脂等的綜合作用。如芹菜具有降壓、利尿、鎮靜作用,用于治療高血壓、冠心病、腦血管疾病和腎炎等;大蒜含大蒜苷,有降壓作用,連食半月糖醋大蒜,對血壓有一定的降低作用;西紅柿清熱平肝,涼血降壓,每天早晨可空腹吃1~2個;洋蔥含有的前列腺素A也具有降壓效果,可以適當多吃;胡蘿卜含有一種叫琥珀酸鉀的降壓成分,可降壓;鮮荷葉能直接擴張血管,有降壓作用;魔芋所含的黏蛋白可以降低血脂、血糖,擴張微血管,調節人體內胰島素平衡,能減少體內膽固醇,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和防治心腦血管疾病;蘆筍含有特別成分——蘆丁,能有效治療高血壓病;馬蘭對高血壓引起的眼底出血或青光眼引起的眼球痛有效;蕨菜可擴張血管,降低血壓;茄子能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預防動脈硬化,可調節血壓,保護心臟,紫皮茄子對高血壓、咯血、皮膚紫斑病患者都有益處;番茄具有止血、利尿、降壓、健胃消食、生津止渴、清熱解毒、涼血平肝的功效;黃豆芽具有利濕熱、滋潤清熱、利尿解毒的功效,高血壓患者可食用;萵筍、菠菜、藕、茭白等也有降壓作用;茼蒿具有清血、養心、潤肺、除痰的功效,對高血壓性頭昏腦脹有效。
食用菌如草菇、香菇、平菇、蘑菇、黑木耳、銀耳等,做成湯,味美且營養豐富,有防治高血壓、腦出血、腦血栓的作用。海帶含有褐藻氨酸,是一種降血壓的有效成分,用50~60℃的水浸泡海帶24小時后,高血壓患者服用浸液,可使血壓降低。另外,海帶還含有一種甘露醇,有很好的利尿作用,通過利尿也能達到降血壓的目的。食用海帶,不要將海帶上那層“白霜”洗去,否則效果就會大減。裙帶菜含有的多昆布氨酸,其降壓效果非常突出,可預防高血壓、腦出血。裙帶菜含有巖藻多糖,是海藻類植物獨特的黏液成分,是陸地蔬菜所沒有的,具有阻止紅細胞凝集反應的作用,可防治血栓和因血液黏性增大而引起的血壓升高,對高血壓病人很有益。
常吃蘋果的人很少發生高血壓,中醫認為蘋果性平,味甘酸,具有補心益氣、生津止渴、健胃益脾的功效,蘋果還含有大量的鉀,對高血壓患者有一定好處。梨具有清熱、降壓、鎮靜之效,鮮梨適宜于高血壓頭暈、目眩、耳鳴、心悸者經常食用。生柿子為優良的降壓食物,可取其汁,以米湯或牛奶調服,每次服半杯,每日2次。山楂有降膽固醇、軟化血管、降血壓的作用。山楂(鮮者尤佳)10個,搗碎,加白糖少量,水煎服。西瓜具有清暑、解渴、利尿的功效,適用于高血壓、腎炎、肝炎、冠心病等。在西瓜上市期間,每天適量食用,尤其在炎熱的日子,可以以西瓜代茶,持續食用。桑葚果實所含的花青素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能,保護血管里面的好膽固醇,降低血管中壞膽固醇的含量,清除小血栓,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延緩血管細胞的衰老,保持血管彈性,降低血壓。獼猴桃味酸、甘,性寒,無毒,果肉富含糖類、有機酸、B族維生素、維生素C等,能清熱利水、活血化瘀、抗炎消腫、降低血壓、降低膽固醇等。葵花子除含有B族維生素、維生素E和鈣、鐵、鉀、磷等外,還含有能維持心血管健康的亞油酸,能降血壓,不過要生吃才有效,因為加熱后營養成分會被破壞。花生具有降壓止血功效,花生米浸泡在醋中,5天后開始食用,每天早晨嚼服10粒;羅漢果可降血壓、抗衰老、抗癌、益膚美容,適合高血壓、冠心病患者。
有資料主張,高血壓患者每天食用400~500克新鮮蔬菜,1~2個水果。對伴有糖尿病的高血壓患者,在血糖控制平穩的前提下,可選擇含糖量較低或中等的水果,如蘋果、獼猴桃、草莓、梨、柚子等,非常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