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本呈現
“創新的根本在人才”
◎黃福特
在中科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有“人造太陽”之稱的東方超環裝置運行時間破千秒,為開發利用核聚變清潔能源奠定了重要技術基礎;貴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群山之中,科學家通過“中國天眼”發現660余顆新脈沖星,極大拓展了人類觀測宇宙的視野邊界;上海張江科學城,科研人員潛心攻關新藥研發,在研藥物品種累計數百個……一大批高素質科研人才在各自領域大顯身手,助力科技自立自強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邁出新步伐。
國有賢良之士眾,則國家之治厚。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人才是實現民族振興、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戰略資源”“創新的根本在人才”“國家科技創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等一系列重大論斷,深刻回答為什么建設人才強國、什么是人才強國、怎樣建設人才強國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引領新時代人才工作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新時代十年來,各地區各部門抓人才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前所未有,事業發展和政策創新為人才營造的條件前所未有,人才對我國發展的支撐作用前所未有,中華大地正在成為各類人才大有可為、大有作為的熱土。
當前,我國經濟社會和民生事業發展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科技這個第一生產力、人才這個第一資源、創新這個第一動力。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我們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眲撔买寗颖举|上是人才驅動,人才是自主創新的關鍵。面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人才渴求、創新需求,我們必須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人才資源開發放在最優先位置,夯實創新發展的人才基礎。
恩格斯說:“社會一旦有技術上的需要,這種需要就會比十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無論是選才育才還是聚才用才,都應該堅持需求導向和問題導向。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全球領先的5G網絡布局、北斗導航系統全球組網成功……近年來我國一系列重大科技創新成果啟示我們,只有支持和鼓勵廣大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根據國家急迫需要和長遠需求提出新理論、開辟新領域、探索新路徑,才能不斷收獲戰略性、關鍵性重大科技成果。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是做好人才工作的目標方向。
科研道路充滿艱難險阻,科研成就離不開精神支撐。水稻專家袁隆平一心解決中國人的吃飯問題,潛心從事雜交水稻研究數十年,生動詮釋“人就像種子,要做一粒好種子”。地球物理學家黃大年放棄國外優越條件回到祖國,帶領科研團隊突破國外技術封鎖,以畢生努力踐行“振興中華,乃我輩之責”。一代又一代矢志報國的科學家,用行動鑄就了寶貴的科學家精神。堅持弘揚科學家精神,是做好人才工作的精神引領和思想保證。各類科研人才務須增進尊重知識、崇尚創新、尊重人才、熱愛科學、獻身科學的精神力量,主動擔負起時代賦予的使命責任。
這是一個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偉大時代,大國、大勢、大事業,呼喚進一步做好人才工作,持續增強人才效能、激發創新活力。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加快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必將為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提供強大牽引力和驅動力。
(選自《人民日報》2023年1月13日,有刪改)
◆提煉
新穎的立意、獨到的見解,能使作文個性鮮明,給人以心靈的啟迪、精神的鼓舞。要運用創新思維,呈現個性立意,考生可以參考以下幾種方法:
1.轉換思考
即轉換思考方向,對大多數人的見解說“不”。具體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不全部認同,而作辯證的否定,也就是肯定一部分、否定一部分。另一種是相對的否定,就是在一定前提下,完全否定某一常見觀點。如這篇時文觀點就很獨特——“國有賢良之士眾,則國家之治厚”,這里涉及到的不僅僅是“人才應當如何”,更指出了“如何對人才”的問題。當然,這里面也有個“度”的問題,我們要敏銳而清醒地發現問題的另一面,然后進行追問,這無疑是彌足珍貴的。
2.新異立意
事物的內涵往往是多層、多義、多向的,大多具有多層次、多角度開發的可能性,這就需要我們認真分析,仔細梳理,把混沌的、具體的表象加以分解,對構成事物的各個側面、各種因素以及各個發展階段上的相互轉化作具體剖析。我們對此要思考能不能有更好的選擇,能不能寫出與眾不同的見解。比如這篇時文,就從常規的人才問題中掙脫出來,轉而從人才自身的角度來強調要“科研道路充滿艱難險阻,科研成就離不開精神支撐”。這一見解從另外一個角度切入分析,新穎獨到,給人深遠的啟迪與思考。
3.高遠立意
不少考生寫作時會有一種求穩、求保險的心理,于是出現了大量立意膚淺的平庸之作。要想寫出“精品”作文,考生需要用一種更加高遠的立意使題旨得到深化與發展,從而占據思想上的制高點。如這篇時文,寫得很有深度,重點評議了“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是做好人才工作的目標方向”,并闡釋得入情入理、啟迪人心。
佳作展示
保持競爭意識,培養人才實力
◎李培源
馮驥才有言:“風可以吹走一張白紙,卻無法吹走一只蝴蝶。”原因何在?只因蝴蝶比白紙多一份競爭和不服輸的意識,且敢于對抗風雨。這啟示我們:要保持人才競爭意識,在競爭中培養人才實力。
保持競爭意識,培養人才實力,源于人才選拔的規則,體現了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人類文明飽含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向往,從遠古走來,又向未來走去,無數事例告訴我們必須更快更好地發展自我。社會發展要求我們時刻保持危機感,積極發現人才,選拔人才,儲備人才,以競爭的方式,在實際工作中提升人才實力。孟子說:“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卑矘返母丛谟诟偁幰庾R的缺失,這不但禁錮了人才的能力與潛力,還讓我們削弱了提升人才能力的主動性。
保持競爭意識,培養人才實力,始于勞動崗位提質增效的要求,終于全社會奮斗向上氛圍的營造。從武漢大學清退8名不學無術的本科生到百度“離破產只有30天”的危機意識,從無處不在的人才考核到天安門前儀仗隊的分毫不差,無數成績斐然的行業領軍人物都在競爭中不斷成長,不斷增強自身實力。這啟示我們:用競爭意識武裝人才,才能真正地優化人才。
從國際視野來看,在賽馬之“競爭”意識和養馬之“儲藏”意識指引下,國內人才培養長路漫漫。我們在提升人才實力上下大功夫的同時,也要錘煉人才在國際上競爭的戰斗力。中國芯的慘痛經歷讓我們明白,人才培養必須放眼全球,立足國際。人才培養,還要摒棄唯競爭論,“相馬者”要擁有伯樂般的辨識人才的能力,“用馬者”要大膽啟用人才,如此,“人才強國”方能開新局、闖新路,國家發展才可迎新風。
梅堯臣有詩云:“月缺不改光,劍折不改剛?!蔽覀兲幵谌招略庐?、蓬勃發展的新時代,要竭力喚起人才骨子里的血性、讓人才各施所能,就要讓人才有“千錘萬鑿出深山”的決心,有“處涸轍以猶歡”的自信。保持競爭意識,培養人才實力,我們的人才隊伍必將成為翹楚,為營造一派人才濟濟的良好社會局面助力。
【內蒙古扎魯特旗第一中學高三(1)班】
◆點評
本文開門見山,在引用名言后,立即拋出中心論點,簡明扼要。接著從社會發展的視角分析問題,反面闡述競爭意識缺失的危害,論證鮮明有力度,思維創新有個性。然后從國際視野落筆,肯定了中心論點的正確性,同時提出了自己的辯證思考。最后引用梅堯臣的詩句,發出呼吁,提出具體措施,體現了考生的創新思維與解決問題的意識。
【劉淑玲/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