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穎

京劇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一,是我國的藝術文化瑰寶。鋼琴從西方傳入中國后也深受大眾喜愛,將京劇元素融入鋼琴作品中,能夠通過吸收京劇作品的精華來豐富鋼琴作品的表現形式,推動我國鋼琴藝術的發展,傳承京劇文化。現分析鋼琴作品和京劇元素的特征,研究京劇元素在中國鋼琴作品中的應用方式,希望能夠為京劇元素和鋼琴作品的融合提供一些可借鑒的參考。
京劇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珍貴藝術品,具有豐富的音樂和表演元素。京劇的唱腔、曲式結構獨特,其演唱時的聲音特點、戲曲表現手法能夠給觀眾帶來強烈的視聽沖擊,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深受大眾喜愛。相較于京劇,鋼琴在我國發展的時間并不長,但是發展的速度很快,越來越多的本土化鋼琴作品廣泛傳播。目前已經有許多鋼琴家將京劇元素融入鋼琴作品中,實現了中西方文化的融合。現代鋼琴演奏可以借鑒京劇的音響效果、曲調等元素,為音樂作品增添魅力,從而更好地傳承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本文探討京劇元素和鋼琴作品的融合發展方式,并提出相應的建議。
京劇元素與現代中國鋼琴作品的融合
現代中國鋼琴作品的特點
鋼琴傳入我國后,我國音樂家創作了許多鋼琴作品,也根據古樂對音樂作品進行了改編,現階段,現代中國鋼琴作品也獨具特點。一是結合中國音樂文化元素創作鋼琴作品,比如根據地方戲曲音樂《湘江浪》改編的鋼琴作品,以及立足于優秀傳統文化,改編自唐代詩詞的鋼琴作品《春江花月夜》。二是注重將西方演奏技法與我國傳統音樂元素相結合,比如中國鋼琴作品《創意曲》。我國現代鋼琴作品不斷豐富,中國鋼琴作品逐步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在國際上也有了一定的影響力。
京劇元素的含義
京劇是中國五大劇種之一,是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中國戲曲中最具代表性和最受歡迎的劇種之一。其前身是“徽劇”,腔調以“西皮”與“二黃”為主,人物角色可以分為生、旦、凈、丑四大類型,稱為四大行當。生行是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種行當;旦行是扮演不同年齡、性格、身份的女性角色;凈行又稱花臉,主要扮演正派角色,如英雄、義士等,演員需要具備形體美和嫻熟的表演技巧;丑行又叫小花臉,包括文丑和武丑。藝術表現形式主要有唱、念、做、打,稱為四大基本功。唱是指演唱的技巧,要求演員音準準確;念是指念白的表演技巧,演員要咬字清晰,節奏自然;做是指舞蹈的表演技巧,演員需要具備形體美和靈活的舞步;打是指武打動作的表演技巧,演員的動作要準確,且具有力度。京劇是我國的藝術瑰寶,具有較高的藝術地位,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要想將京劇元素融入鋼琴作品中,鋼琴作曲家就要在充分了解鋼琴演奏技巧和表演內容的基礎上,結合京劇的唱腔、旋律等元素,運用西方音樂技法創作出音樂作品。
京劇元素的主要特征
一是京劇的演唱。京劇的唱腔有多種類型,其中比較著名的有“西皮”和“二黃”。“西皮”源于明代南戲中的“皮黃”,后來被引入京劇中。“西皮”唱腔音調高亢,節奏明快,常用來表現男性角色的豪邁、英勇和無畏的戰斗精神等特點。“二黃”調則以商調式為主,唱腔音調柔和、婉轉,節奏緩慢,常用來表現女性角色的柔情、細膩和婉約等特點。除了“西皮”和“二黃”外,京劇中還有其他的唱腔類型,比如“梆子”“二簧”“大鼓”等。二是京劇的伴奏。京劇伴奏樂器可以劃分為文場和武場。文場主要指管弦樂器,京胡、京二胡與月琴是比較常用的伴奏樂器,被稱為“文場三大件”。武場主要指打擊樂器,大鑼的音色厚重、深沉,能夠表現出角色的氣勢,小鑼的音色清脆、響亮,能夠表現出角色的機智和靈活。三是京劇的曲牌。京劇的曲牌大多取自歷史更悠久的昆曲,經過改編和創新,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京劇曲牌。這些曲牌通常分為混牌子和清牌子兩種類型。混牌子是指在昆曲、漢劇、秦腔、河北梆子等戲曲藝術形式中各取所長,經過改編和創新形成的曲牌。混牌子的曲調優美,旋律流暢,表現形式多樣,常用于表現場面熱烈、緊張的情節。清牌子是指源于民間說唱、民間器樂或民歌的曲調,常用的清牌子主要有西皮小開門、干牌子等。四是京劇的板式。板式是指戲曲音樂中的節奏形式,它是京劇音樂中的基本節奏形式,能夠為觀眾帶來豐富多彩的聽覺體驗。板式是通過敲擊板和鼓來控制的,通常把強拍叫作板,把弱拍叫作眼,板式可以分為四類,分別是一板三眼類、一板一眼類(如原板)、有板無眼類(如流水板、快板)、散板類。
京劇元素在中國鋼琴作品中的應用分析
京劇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珍貴藝術品之一,它融合了音樂、舞蹈、戲劇等多種藝術形式,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深厚的文化內涵。在京劇中,音樂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通過不同的樂器和曲調,為表演者營造出獨特的情境和氛圍。而現代鋼琴演奏可以借鑒京劇元素,通過對京劇旋律、節奏、曲式結構等方面的應用,為音樂作品增加深度和魅力。
旋律方面的應用
經過數百年的發展歷程,京劇藝術在不斷傳承與發展中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唱腔與舞臺表現形式。京劇藝術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代表,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經典文化符號。當前,我國的鋼琴藝術家在創作鋼琴作品時經常會借鑒使用我國傳統戲曲中的唱腔與旋律,很多鋼琴作品中都可以找到京劇的唱腔與旋律。京劇中有許多難度比較大的高音部分,演員需要演唱得婉轉悠揚,將張弛有度的旋律表現出來。但鋼琴演奏者很難用鋼琴表現這種特點。因此,很多鋼琴藝術家在借鑒京劇旋律與唱腔進行創作時并不是對京劇的唱法或唱腔進行照搬,而是對其中的重要元素進行提煉,并將其應用在鋼琴作品創作中。比如在鋼琴作品創作中應用“西皮”與“二黃”中常見的旋律“So”“降 Si”“Do”,實現了京劇元素與鋼琴作品的完美融合。此外,鋼琴藝術家在創作中還加入了裝飾音來增強旋律的豐富性,這樣可以將京劇的唱腔與旋律更好地展現出來。借鑒京劇的旋律與唱腔可以豐富鋼琴作品創作的素材,推動鋼琴作品的創作。
節奏方面的應用
綜合來看,我國的鋼琴作品具有較強的包容性,藝術家在進行編曲創作時可以將不同的元素運用到其中。京劇具有鮮明的特點與較高的辨識度,將京劇元素與鋼琴作品結合起來可以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使鋼琴演奏具有較強的舞臺表現力。我國的鋼琴藝術家在進行編曲創作時經常借鑒京劇的節奏。如鋼琴作品《皮黃》,作曲家張朝經過不斷地嘗試,將京劇中常用的伴奏樂器與音響效果巧妙地加入了鋼琴編曲之中。作品的開始部分就運用了倚音與顫音,營造出了一種自由自在的感覺,讓人聽了之后感覺很舒服。在這一作品中,作者使用的十六分音符與原板中的節奏相互呼應,在琵琶音色的配合下給人一種輕松的感覺,讓人聽了之后能夠慢慢放松下來。《皮黃》是將我國傳統戲曲的節奏與鋼琴作品進行融合的典范,進一步傳承與弘揚了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對鋼琴作品的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意義。
曲式結構方面的應用
京劇的特點非常明顯,經過數百年的傳承與發展,京劇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變奏方法。從曲式結構來看,京劇屬于板式變奏體,它以曲牌為基礎,使用不同的變奏方法進行變奏。比如常見的“叫散”與“反調”等,在此基礎上形成了不同的板別,并將不同的板別加以貫穿,按照曲式結構的規律整合成一整套唱腔。鋼琴藝術家在將京劇元素與鋼琴作品進行結合時應當找到二者之間的平衡點,比如在《生旦凈末丑》這一作品中,創作者就將我國的傳統戲曲元素與鋼琴進行了完美的融合,在兩者之間找到了平衡,創作出的鋼琴作品非常動聽且具有吸引力。這一作品將京劇中的變奏方法運用到了極致,同時也沒有忽略鋼琴作品的特點,具有很高的藝術成就。鋼琴作曲家陳怡的作品《多耶》也借鑒了傳統的戲曲元素,將其中的曲式結構與節奏特點以及腔調等元素與鋼琴曲進行了融合,賦予我國傳統戲曲新的生命力,并使鋼琴作品具有自己的特點。這可以使鋼琴作品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在更廣闊的國際舞臺上大放異彩。鋼琴伴唱《紅燈記》開創了用西洋樂器演奏京劇的先河,這首作品改編自革命現代京劇《紅燈記》,通過伴唱的方式保留了京劇的旋律,同時使用鋼琴織體、節拍來模仿京劇中胡琴的弓法和指法,實現了我國傳統藝術和西方音樂技法的巧妙結合,是鋼琴演奏家在國內外演奏的經典曲目。
表現力與音響方面的應用
京劇的音響設計可以將節奏的緩急變化與不斷起伏的旋律、力度的強弱以及感情色彩的變化表現出來。京劇中使用的樂器有很多,如二胡、笛子、板鼓等,這些樂器具有獨特的音色,能夠表現不同的情感,營造不同的氛圍。鋼琴演奏也可以通過不同的和弦來豐富演奏效果。例如,在演奏某些舒緩的曲目時,可以使用柔和的和弦來表現柔美的情感;而在演奏一些激烈的曲目時,可以使用強有力的和弦和快速的音符來表現強烈的情感。比如《皮黃》就充分借鑒了京劇的音響設計,通過擴展五聲音階的手法增強了音響的對比效果;再比如《京韻》中使用了雙鋼琴,并借鑒與應用了京劇的曲牌。京劇元素在鋼琴作品中的應用讓鋼琴的表演形式更加豐富多變,也讓京劇的原生元素得以保留下來,并具有新的文化內涵。
和聲方面的應用
和聲在京劇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京劇的和聲與節奏都具有自己獨特的特點。當前,鋼琴藝術家在鋼琴作品的創作中也運用了京劇中的和聲元素。比如《皮黃》就對京劇的和聲元素進行了充分的借鑒,將和弦外音與降E調進行了融合。西方的音樂作品中也存在大量的和聲元素,這一作品中和聲的走向與西方作品不同,它主要是以作品中的情緒與內涵為基礎,將和聲元素作為輔助,展現了作品的精彩內容。尤其是在流水部分,和聲的轉換讓整個作品聽起來非常流暢與華麗,顯得十分新穎。這一應用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鋼琴作品的美感,讓整個作品更加完整,具有明顯的特點。鋼琴藝術家在進行鋼琴編曲創作時借鑒應用京劇中的和聲元素,可以實現西方樂器與東方傳統戲曲文化的巧妙結合,促使雙方在更廣的維度上實現更大的發展。
京劇曲調上的多變性、唱腔的渾厚性特點都在鋼琴編曲創作中得到了完整的體現,實現了京劇元素在新時代背景下的創新與發展。當前,京劇元素與鋼琴作品的結合越來越廣泛,鋼琴藝術家在創作中越來越多地借鑒、使用京劇元素,使鋼琴作品受到更多人的歡迎,逐漸走向新的高度。我國的鋼琴藝術家不斷深入挖掘與開發傳統戲曲文化,將民族精神與氣質融入鋼琴作品中。本文從京劇的旋律與節奏、曲式結構等方面分析鋼琴作品對京劇元素的借鑒與應用,這樣的應用方法使鋼琴作品的美感不斷加強,更加完整,更具有我國特色。京劇元素與鋼琴作品的融合不僅實現了鋼琴作品的本土化發展,還促進了我國京劇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讓更多的人關注和重視京劇文化。
山東管理學院博士科研啟動基金項目:“課程思政”融入高校公共音樂教育的應用研究,(項目編號:SDMUB202211) 。
(作者單位:山東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