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拉曼放大器和摻鉺光纖放大器(EDFA)是光纖通信系統中兩種重要的光信號放大設備,它們的工作基本原理、特點都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之處。本文從拉曼放大器和摻鉺光纖放大器的理論模型出發,數值研究兩種放大器對輸入光信號放大過程,研究兩種光放大器在海底光纜通信場景的適用性,為未來網絡建設規劃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拉曼放大器;摻鉺光纖放大器;海底光纜通信
一、引言
光纖通信系統中傳輸媒介光纖對光學信號具有吸收的作用,光信號在光纖中傳輸一段距離后其功率會減弱,因此需要對光信號的功率進行放大才可以長距離傳輸。在光通信發展初期,對光信號的放大需要進行光-電-光轉換,即將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然后電信號重新整形、再生和定時(3R),再將電信號轉換為光信號發送出去。摻鉺光纖放大器(EDFA)和拉曼放大器直接在光域內對信號光進行放大,不需要將光信號進行光-電-光轉換,簡化光信號放大的過程,促進光通信快速的發展。EDFA和拉曼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和過程具有相同之處,例如兩種光放大器都是光泵浦放大、泵浦光均可以采用多種方向泵浦工作方式。兩種放大器也存在不同之處,比如泵浦波長的選擇。本文從兩種放大器的數值模型出發,通過建立兩種光放大器的數值模型,并對兩種放大器的工作過程進行數值研究,進一步分析兩種放大器在海纜光通信系統中的適用性。
二、理論模型
拉曼放大器和EFDA放大器工作示意如圖1所示。
光隔離器保證光單向傳輸,避免反射光的影響;合波模塊根據輸入泵浦光的個數決定是否需要,如單個泵浦光輸入則不需要合波模塊。兩種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均可以使用圖1進行說明。拉曼放大器是分布式放大器,可以使用多種波長的泵浦光;EFDA放大器是分放大器,一般使用1480nm、980nm波長的泵浦光。
(一)拉曼放大器模型
拉曼放大器是一種分布式放大器,在長距離傳輸的過程中能量轉移過程比較復雜,包括短波長光的能量轉移到長波長光上、短波長信號光的能量轉移到長波長的泵浦光上、瑞利散射和自發輻射噪聲等。不考慮信號光動態變化情況,即不考慮時間維度,頻率為的光分量在光纖中傳輸,其功率演變可以使用下面的公式表示[1]。
(1)
(1)式中,P±表示(+)或者(-)后向傳輸的光功率;(1)式右側的第一項表示光在光纖中傳輸的損耗,第二項表示瑞利散射,第三項表示頻率比v大的光將轉移到v頻率分量的光,第四項表示頻率的光將能量轉移到頻率分量比其小的光,后面兩項表示的是與溫度相關的自發輻射噪聲(ASE)項。gR (v-ξ)是光纖的拉曼增益系數。
(二)EDFA模型
EDFA是在光纖中摻入鉺離子,在泵浦光的作用下實現高能級上的鉺離子粒子數反轉,此時如有信號光輸入,輸入信號光使高能級上的鉺離子發生受激輻射,實現對輸入信號光放大。嚴格的EDFA模型求解相當復雜,需要一定的簡化才可以對EDFA模型進行求解。目前有Giles和Saleh兩個常用的簡化模型,與Saleh模型相比,Giles可以計算沿著傳輸方向的光纖中鉺離子反轉分布、信號光功率、ASE功率分布等,因此Giles模型描述的物理過程更加完備。EDFA的Giles模型中載流子方程、傳輸方程分別使用下面兩個公式描述[2]:
(2)
(3)
(2)式表示摻鉺光纖中鉺離子的反轉度,式中ξ表示摻鉺光纖的飽和參數,表示鉺離子摻雜濃度,表示高能級上鉺離子的濃度。(3)式中、分別表示摻鉺光纖的吸收、發射系數,m表示自發輻射噪聲的偏振態系數(m=2表示兩個偏振態),表示摻鉺光纖的背景損耗系數。
三、理論結果
基于上文所述的拉曼放大器、EDFA的模型,對拉曼放大器和EDFA進行數值模擬,研究信號光在拉曼光放大器和EDFA中放大過程,并根據模擬結果討論兩種放大器在海底光纜通信場景的適用性。
(一)拉曼放大器
拉曼放大器仿真參數設置如下:信號波長為1528~1620nm,等間距分為121個信道,輸入信號光功率均設置為3dBm;ASE噪聲頻譜范圍設置為1480~1630nm,取151個頻點;光纖長度設置為10km。前向泵浦光波長為:1422.33nm、1430.93nm、1439.02nm、1450.17nm、1459.05nm、1467.74nm、1478.45nm和1502.71nm,對應的光功率為:189.05 mW、171.94 mW、193.34 mW、188.93 mW、125.78 mW、152.5 mW、118.81 mW和180.84mW;后向泵浦光波長為:1422.71nm、1431.59nm、1439.32nm、1451.05nm、1461.12nm、1468.9nm、1478.9nm和1504.3nm,對應的光功率為:96.14mW、69.45mW、90.75mW、50.75mW、28.15mW、47.71mW、18.92mW和76.75mW。
圖2是信號光沿著光纖演變情況,其左上角是光信號的演變情況,右上角是信號光的增益,從這兩個圖可以看出信號光的增益譜覆蓋C+L波段,但增益總體不大且增益譜并不是很平坦。其左下角是信號光的背向瑞利散射,即一重瑞利散射光;一重瑞利散射光對輸出信號不影響。其右下角是一重瑞利散射光的背向瑞利散射,即二重瑞利散射光,二重瑞利散射光與輸出信號光同向,對輸出信號光是產生影響。從圖2的右下上角圖可以看出二重瑞利散射光的功率量級-40~-35dBm,與輸出信號光4~8.5dBm相比,二重瑞利散射光功率比較弱。
(二) EDFA
EDFA設置前、后向泵浦光波長分別設置為980nm、1480nm,泵浦光功率均設置為150mW。ASE譜頻率范圍設置為1520~1570nm,間隔為125GHz。信號光1530~1580nm,等間距分為40個信道,功率均設置為0dBm;鉺纖的長度設置為10m。
圖3是EDFA信號光、ASE光演變過程。從圖3的左上角、右上角圖可以看出EDFA的增益譜是不平坦,這是由EDFA的吸收系數和增益系數曲線決定的,而吸收系數和增益系數曲線是由摻雜特性決定。因此EDFA的增益譜和拉曼放大器增益不平坦的原因是不相同的。此外,從圖3的右上角圖可以看出,EDFA的增益譜寬度比拉曼放大器窄得多,大約為30nm,只能夠覆蓋C或者L波段。
(三)適用性討論
通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拉曼放大器和EDFA各有優缺點。拉曼放大器具有較寬的增益譜,可以覆蓋C+L波段,拉曼放大器的放大特性與泵浦光的波長、功率有關,拉曼放大器的增益譜是所有單個泵浦光的增益譜的疊加。信號光之間、信號光與泵浦光之間通過受激拉曼散射相互作用。拉曼放大器可以使用多個泵浦光,拉曼放大器的放大效率比較低,需要的泵浦光功率比較高,并且增益平坦度優化比較復雜。
EDFA放大器是由摻雜特性決定的,與拉曼放大器相比EDFA增益譜較窄,約為30nm,一般覆蓋C波段,即C波段型的EDFA。為了使EDFA能夠對C+L波段進行放大,實際做法是通過改變摻雜濃度,使得EDFA的增益窗口處于L波段,即制作L波段型的EDFA,將C波段型、L波段型的EDFA通過串聯、并聯方式組合在一起構成C+L波段放大器,放大過程先將輸入信號光的C、L波段信號分量分開分別放大,放大后再合在一起傳輸,這種方法會引入額外的插損。EDFA的增益譜形狀與鉺纖的摻雜特性、輸入信號光譜相關,信號光之間通過載流子競爭相互影響。EDFA具有較高的放大效率,因此,需要的泵浦功率要小很多。
因此,拉曼放大器適用于C+L、全波段通信系統,并且對功耗不限制的場景,例如僅適用無中繼的海纜光通信。而EDFA適用于C或者L波段通信系統、對功耗有限制的場景,例如用作海底光纜通信中繼器。
四、結束語
本文從拉曼放大器、EDFA的數值模型出發,分別介紹兩種放大器的數值理論模型、數值模型建立和方程求解方法,以EDFA為實例闡述兩種放大器的求解過程,并在此基礎上對兩種放大器的模型進行求解,對兩種放大器對信號光的放大過程進行分析,闡述兩種放大器對信號光放大的物理過程。根據兩種放大器的模擬結果,從兩種放大器的放大譜寬、泵浦光功率兩種因素出發,討論兩種放大器的應用場景,得出拉曼放大器適用于C+L甚至全波段的通信系統,但不能適用于對功耗限制高的場景;EFDA更適用于C或者L波段的通信系統,適用于對功耗要求限制比較高的系統。
作者單位:陳巨強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海南有限公司
參? 考? 文? 獻
[1] J. Bromage. Raman amplification for fiber communications systems [J]. 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 2004, 22(1): 79–93.
[2] C. Randy Giles, E. Desurvire. Modeling Erbium-Doped Fiber Amplifiers. 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 1991, 9(2):271-282.
[3]張徐亮. 分布式光纖拉曼放大器的理論和實驗研究[D]. 浙江:浙江大學,2006.
陳巨強(1978.11-),男,漢族,海南海口,本科,傳輸與接入中級職稱,研究方向:傳輸網智能規劃和業務批量自動配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