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方
(河南省周口市淮陽區自然資源局 河南 周口 466000)
梨樹快速整形修剪技術適用于密植園,株行距1.5 ~2 m ×4 m,培養成小冠緊湊圓柱形或紡錘形。采用緩放和以控促長的方式,協調主干和側枝之間的主從關系。第1 年培養主干;第2 ~4 年培養樹冠和擴大樹冠;第3 年進入初果期后產量逐年增加,產鮮果1.2 萬~3 萬kg/hm2;第5 年進入盛果期,產鮮果3萬~4.5 萬kg/hm2。
梨樹栽植后定干高度50 cm,主干自然生長。剪口下萌發3 ~5 個側枝,側枝長度生長至30 ~35 cm摘心,摘心后萌發延長枝保留2 ~4 片葉反復摘心。主干高生長量50 cm 以上,6 月上旬插竹竿引縛,防止主干彎曲生長。竹竿長2.5 ~3 m、粗3 ~4 cm,粗頭削成斜面,蘸瀝青或防腐劑長度20 ~25 cm,在梨樹苗北側距梨樹苗8 cm 左右插入土壤中,竹竿向梨樹苗傾斜,上端與梨樹苗上下一致,踩實固牢。然后把梨樹苗主干引縛在竹竿上,保持梨樹主干直立生長,主干延長生長量每增加50 cm 引縛1 次。據測量:1 年生樹高生長量2.8 ~3 m,地徑生長量2.5 ~3.5 cm。
2.1 刻芽。于萌芽前進行(2 月下旬~3 月上旬)。把主干上的芽全部刻傷,在芽上方距芽0.1 ~0.2 cm 處用小鋼鋸或剪枝剪將皮層切斷深達木質部,然后用棉簽蘸2.7%~3%赤霉素羊毛脂膏點在芽上,蘸一下點8 ~10 個芽,促使冬芽萌發。
2.2 調節生長量。于3 月下旬把梨樹主干和側枝上的花蕾全部疏除,減少營養物質消耗。主干高度控制在3 m,側枝延長枝生長量30 ~35 cm,大約在4 月下旬保留10 ~12 片葉摘心,以后萌發的延長枝保留2 ~4片葉反復摘心。據測量:2 年生梨樹地徑平均生長量5.7 cm,萌發側枝數平均每株30 個。
2.3 開張角度。于8 月上中旬或休眠期將長度在30 cm 以上的側枝,用線繩拉枝的方法開張角度60°~70°,低30 cm 以下的側枝,用支撐的方法開張角度60°~70°。
2.4 第2 年冬季修剪。主干中下部側枝剪去枝條長度的1/4 ~1/3;側枝粗度達到主干粗度1/2 者保持5 ~10 cm 短截,接近主干粗度的側枝保留2 cm 短截或從基部疏除,其余側枝緩放。中下部側枝開張角度60°~70°,上部側枝開張角度70°~80°。
3.1 刻芽。主干上個別沒有萌發的芽和較短側枝進行刻傷,方法同上。
3.2 抹芽、摘心。側枝延長枝保留1 個直線延長,待延長枝生長量40 ~50 cm 摘心,以后延長枝留2 ~4片葉反復摘心。抹除側枝萌發的背上枝,主干上萌發雙枝以上者保留1 個健壯側枝,其余抹除。
3.3 生長調節劑。于6 月上旬和8 月上旬各噴灑1 次PBO(果樹促控劑)250 ~300 倍液。
3.4 第3 年冬季修剪。樹高控制在3 m。干高2.5 ~2.8 m 處進行弱枝換頭。疏除側枝萌發的背上枝,側枝間距15 cm 左右,保留側枝20 個,側枝單軸延長,逐漸變小。側枝粗度占主干粗度1/3 以上者,保留2 ~5 cm 重短截,促發結果枝。
4.1 刻芽、抹芽、摘心、生長調節劑應用同第3 年。
4.2 第4 年冬季修剪。疏除上部直立枝、過旺枝、過密枝、病蟲枝、背上枝以及重疊枝。交叉枝回縮到分枝處,有生長空間的背上枝,利用扭傷、拉枝改變生長方向,培養成結果枝。
原則上是去密留稀、去弱留強、去直留斜,疏除過密枝、交叉枝、競爭枝、病蟲枝。鞏固和調節原有的骨架,改善樹冠通風透光條件。必要時隔1 株間伐1 株,把株行距調整為3 ~4 m×4 m。
原則上縮小樹冠,回縮骨干枝至結果枝或結果枝組處,利用競爭枝或徒長枝換頭。通過目傷、環切、涂抹2.7%~3%赤霉素羊毛脂膏等手段刺激隱芽萌發,培養新的中型骨干枝和小型結果枝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