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麗,馬玲,盧毅(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延慶醫院,北京 102100)
外科作為醫院的主要科室之一,近年來患者數量增多,且患者年齡逐步增大。患者對護理工作質量要求的提高,也間接提高了外科護理教學面臨的壓力。思維導圖是一種以發散思維為核心的新型教學方法,這種方法的典型特征為:其要求學習者充分利用發散思維,實現思維的形象化[1-2]。在外科護理教學中,思維導圖可幫助護生從任意一種外科知識點開始,經多種方向向外發散、聯想,充分拓展其他相關知識點,進而為護生外科護理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3]。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由美國的神經病學教授Barrow[4]首次提出,是一種以問題為核心的教學方法,其以教師為引導、以問題為中心、以學生為主體,采用問題案例教學,使傳統的教學模式和陳舊的教學思想得到突破。這種教學方法要求教師將問題作為基本引導,鼓勵護生以獨立形式或小組合作形式完成問題的解答,使其在自主學習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團隊協作能力、解決問題能力、資料查詢能力等方面得到顯著提高[5]。用思維導圖聯合PBL課堂教學,能充分發揮思維導圖與PBL教學法的優勢,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兩者的結合也許會產生疊加或者放大效應,提高教學質量[6]。為了提高護生的自我學習能力和技能水平,提高外科臨床帶教質量,改進臨床教學方法,本研究擬對2020-2022年在延慶區醫院外科病區學習的120名實習護生分別采用傳統帶教方法和思維導圖結合PBL教學方法進行帶教,以驗證思維導圖結合PBL教學方法有效性和可行性。
1.1 研究對象 選取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延慶醫院外科系統護理專業實習生作為研究對象,以2020年度實習護生為對照組,以2021年度實習護生為觀察組。學生來源于同等級別職業學校,學歷為大專。納入標準:①無身心疾病者;②愿意參加調查者。排除標準:①不愿意參加調查者;②有精神疾病、心理障礙并長期服藥治療者;③實習中途退出者。
1.2 方法
1.2.1 對照組以傳統教學法開展護理臨床教學;科室有統一專科授課,一名老師帶一名學生,根據科室教學安排分別負責帶教,以“放手不放眼”為帶教原則。
1.2.2 觀察組選用思維導圖結合PBL教學法:①成立外科系統教學組織并確定職責:外科系統護士長和護理部副主任,普外科、泌尿外科、骨外科、神經外科、重癥醫學科的護士長、教學干事和臨床帶教老師為教學組織成員;外科系統護士長和護理部副主任負責培訓病區護士長、教學干事帶教方法,帶教過程中負責監督管理,護生的教學前后采用中文版自我導向學習能力評定量表(SRSSDL-CV)[7]評價;病區護士長、教學干事和帶教老師負責按要求帶教實習護生,輪轉后對護生進行理論和操作考核。②形成思維導圖結合PBL教學方案和培訓內容路徑圖:理論知識為北京市延慶區醫院2019年制定的外科通科護理常規,如:危重患者護理常規、手術前后護理常規、全麻術后護理、腰麻術后護理、硬膜外麻醉術后護理、引流管護理、胃腸減壓護理;技術操作為全院統一版的留置胃管、尿管、鼻飼、清潔灌腸操作。科護士長和護理部副主任對各外科病區護士長、教學干事和臨床帶教老師進行思維導圖聯合PBL教學方法和培訓內容路徑圖培訓。③外科各病區護士長、教學干事、臨床帶教老師運用思維導圖聯合PBL對2021年度實習護生進行培訓講解。如全麻術后護理,以學生為主體,突出學生的主導地位,首先將需要解決的問題告知學生,鼓勵學生通過查閱資料研究問題答案,學生自己制作思維導圖,以全麻術后患者護理為中心,分別向外展出護理要點,各個系統護理如:體位、管路、并發癥預防等,讓其對全麻術后護理的認識得到全面性的提高和強化,加深理論和實踐內容的記憶,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然后進行小組討論,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老師給予解答,隨后進行護理重點首優、中優、次優選擇,形成完整全面的護理內容;臨床帶教工作中從術前準備手術床、心電監護設備和氧氣吸入裝置,術后體位擺放(去枕平臥位),觀察監護儀顯示患者生命體征,再進行管路檢查,掌握工作順序。理論聯系實際的方法更有利于記憶、理解和掌握。見圖1。
圖1 全麻術后護理常規思維導圖路徑圖
1.3 教學評價觀察指標 ①自我導向學習能力:對2020年度輪轉實習生和2021年度輪轉實習生采用中文版自我導向學習能力評定量表(SRSSDL-CV)進行評價,自我導向學習能力評定量表由Williamson教授[8]研制,中文版于2011年由沈王琴[7]等學者漢化,具體條目包括人際關系技能、學習評價、學習行為、學習策略以及學習意識。使用SRSSDL-CV來測量護理學生自我導向學習能力是可靠的,可以作為高等護理教育中學生自我導向學習能力評估的方法,以此對學生接受教學前后的學習能力進行評價。②考核成績:對兩組實習護生實習結束的理論成績和操作成績進行對比。
1.4 統計學方法 選用SPSS21.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1 一般情況 將2021年度實習護生(60例)作為觀察組,2020年度實習護生(60例)作為對照組。觀察組中男性29名,女性31名,年齡(18.7±0.73)歲。對照組中男性23名,女性37名,年齡(19.1±0.75)歲。兩組護生一般情況差異不顯著。
2.2 教學成績比較 觀察組的理論考核成績以及操作考核成績較對照組明顯提高,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學生理論和操作考核成績比較
2.3 教學前后自我導向學習能力評定量表(SRSSDL-CV)得分比較 兩組護生進入學習前,自我導向學習能力評定量表中人際關系技能、學習評價、學習行為、學習策略、學習意識等分項以及總分的差異不顯著。通過使用思維導圖結合PBL教學法教學后,觀察組自我導向學習能力評定量表的人際關系技能、學習評價、學習行為、學習策略、學習意識等分項以及總分較對照組明顯升高,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對兩組護生學習前后自我導向學習能力評定量表評分進行組內對比,觀察組的人際關系技能、學習評價、學習行為、學習策略、學習意識等分項以及總分均有明顯提升,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而對照組僅學習策略、學習意識等分項以及總分較學習前有提升,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學生教學前后自我導向學習能力評定量表(SRSSDL-CV)得分比較
PBL教學法以問題為導向,以學生為主體,通過組建小組共同討論和解答問題,使學生從過去被動學習改為主動積極地參與教學,這將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有利于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增強教學效果[5]。有研究認為單純的PBL教學存在效率不高、問題討論發散性和復雜性增加等問題[9],這導致學生的學習負擔加重,容易打擊學生的積極性,甚至可能破壞知識的系統性[10]。思維導圖是以圖像形式展現思維輪廓,輔助展開發散性和集中性思考,激發護生學習的主動性,訓練護生的自主思考、確定知識點發散方向的能力與過程[11]。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學習策略,其優勢在于生動形象與色彩豐富,它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使其清晰捋順邏輯關系與線性脈絡,從而使教學內容更便于學生的理解與記憶,因此思維導圖聯合PBL教學法是二者教學優點的結合,思維導圖結合PBL教學法既可以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與創新能力,又能有效地解決PBL教學中知識結構不完整、效率不高的問題[6],故值得在臨床教學中進一步實踐。
在本研究中,采用思維導圖結合PBL教學法的觀察組理論成績、操作成績均較對照組有顯著提升(P<0.05),詳見表1。國內有學者將思維導圖這一教學方法運用到《基礎護理學》的教學中,結果顯示,其能夠集思廣益,促進思考,有助于實現備課目標,提高教學質量[12]。PBL教學能夠讓學習者自主學習、主動參與,不斷強化自學、創新、獨立思考、團隊協作以及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13]。通過思維導圖結合PBL教學方法在理論講解與臨床操作方面,有助于學生理清思路,加深理論和實踐內容的記憶,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從而能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14]。在本研究中,兩組護生進入學習前自我導向學習能力評定量表(SRSSDLCV)中人際關系技能、學習評價、學習行為、學習策略、學習意識等分項以及總分的差異不顯著。通過使用思維導圖結合PBL教學法教學,觀察組自我導向學習能力評定量表人際關系技能、學習評價、學習行為、學習策略、學習意識等分項以及總分較對照組明顯升高,差異顯著(P<0.05)。對兩組學習前后自我導向學習能力評定量表評分進行組內對比,觀察組的人際關系技能、學習評價、學習行為、學習策略、學習意識等分項以及總分均有明顯提升,差異顯著(P<0.05)。而對照組僅學習策略、學習意識等分項以及總分較學習前有提升,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2。這表明思維導圖結合PBL教學法較傳統教學方法在提升學生人際關系技能、學習評價、學習行為、學習策略、學習意識等方面均更具優勢。
綜上所述,思維導圖結合PBL教學法的引入將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可極大改善教學質量,提升職業素養,適應我國現代教育改革發展的方向和潮流。